第1457章 三人

“籲——”馬車停在了端門前,太常卿崔遇走了下來,

後面幾輛車中,還跟着太常寺的一幫人,都是老面孔了。

上前交涉一番後,一行人便入了宮,開始操辦喪事。

其實都是熟手了,整個流程有條不紊,一直持續到八月初,才初告一段落。

八月初五,邵勳在天淵池畔召見了邵裕。

他身邊跟着七歲的孫子嘉禾,同時也是遼東國世子。

比起虎頭這個父親,嘉禾與祖父邵勳之間就要親密多了,畢竟見面的次數多。

這會看到父親時,嘉禾竟然下意識低下頭,靠近了一點邵勳。

“嘉禾還是很聰慧的,今年也開始習練武藝了。”邵勳說道:“武師都說他是好苗子。”

說這話時,嘉禾偷偷在看父親。

邵裕擠出點笑容,向他招了招手。

嘉禾遲疑片刻,走了過去,被邵裕一把抱在懷中。

“聽說昨日樑奴去見你了?”邵勳問道。

邵裕嗯了一聲。

問完這一句,邵勳也不知道該問什麼了。

邵裕抱着兒子,輕聲說道:“阿爺,其實六弟——”

“其實什麼?”邵勳問道。

“其實換誰在太子之位上,都不好過。”邵裕說道。

話的聲音很輕,但卻震耳欲聾。邵勳記不太清楚了,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們父子二人第一次攤開了說這個事情。

“便是我在儲君之位上……”邵裕抱着兒子,擡頭看着西邊的天際,說道:“終日埋首於故紙堆中,事事請示東宮二傅,只能幹些祭祀、迎賓之類的雜活,這麼多年下來怕是都要被逼瘋。屆時別說做事了,能不出醜就是好的了,而一出醜,則萬劫不復矣。六弟的心性,其實不一般,我不如也。”

邵勳看着他,沒有說話。

“阿爺你也別多想。”邵裕嘆道:“我其實只是想說,事已至此,這個天下交到六弟手上是最合適的。你爲我做的事已經很多了,從今往後,我居遼東,爲國藩屏。這個天下,亂不了。”

有些事情,父親不說,但有心人都清楚。

表面上看大家都有機會登大寶,但實際上樑奴是有優先權的。他只要不自亂陣腳不出大錯,能力也不是很差,儲君之位就跑不了,這是獨屬於嫡長子的優勢。

而他確實沒出什麼大錯,小心翼翼,中規中矩,能力本事和幾位兄長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差距,甚至有些方面還勝出一籌。至此,勝負分矣。

當然,這也和父親不許大家互相人身攻擊,只許正常競爭有關。

如果允許互相攻訐,樑奴心性再好,這會也坐不住了。

說到底,父親還是過於“有情”了一些。儲位之爭,不能互相潑髒水,那烈度就低太多了。

這個道理,是“大徹大悟”的長兄說給他聽的,他深以爲然,同時心情也很複雜,難以簡單描述。

俱往矣!再想這些也沒意思了。

往好的方面想,父親這樣做也培養了衆人的能力。這個世道宗室固然是威脅,但沒有宗室相助,也是萬萬不能的。

六弟還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什麼事都依靠外臣,不用宗室,那比完全信重宗室還危險。

這個天下,走一步看一步了。

“你能這麼想,我很欣慰。”邵勳說道:“阿爺起於亂世,見多了醜惡之事,甚至親手做下的也不在少數,故慣於把人往最壞的方面想。興許是我多慮了,以至於此。你能想通,再好不過。想不通,將來也會理解的。遼東諸事安排妥當了麼?”

“已安排妥帖。”

“那就在京中多留一段時日吧,過完年再走。”邵勳說道:“嘉禾——你也帶走吧。”

“阿翁!”聽到這句話,七歲的小兒不高興了,急道:“我要留在洛陽,我要留在阿翁身邊。”

“乖,聽你阿爺安排。”邵勳走了過去,輕輕撫了撫孫子的小腦袋。

“嘉禾,遼東纔是你的家啊。”邵裕看了看兒子,輕聲說道。

見兩個人都沒站在他一邊,小傢伙呆住了,哭喪着臉,不知道說什麼好。

邵裕輕輕嘆了口氣。

方纔父親說得沒錯,他現在就有點理解了。

遼東那個地方,豪族衆多,民情複雜。若他的世子身邊沒有兄弟幫襯,可謂勢單力孤。可若兄弟起了爭競之心,則又有可能兄弟鬩牆。

其間的度,可真不好把握啊。

不過比起父親,他似乎又輕鬆上不少。畢竟遼東只是個藩國,上頭還有朝廷,他早早定下世子,便是將來其他兒子有想法,得不到朝廷的承認,也無濟於事。

同樣地,若世子想戕害兄弟,也要上報宗正寺,沒那麼容易。

當然,真實情況可能比這還複雜,但他終究比父親輕鬆許多了,不至於如此絞盡腦汁。

“回遼東吧……”邵勳最後捏了捏孫子的臉,道:“要記得阿翁啊。”

“去了遼東,還能不能回來?”嘉禾可憐兮兮地說道。

邵勳笑了,道:“可以的。若想念阿翁了,回來便是,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了路上的苦。”

“能。”嘉禾用力地點了點頭,說道。 “好啊,真好。”邵勳忍不住把孫子又抱了過來,道:“今日是看釣魚還是獵鹿。”

“我要看釣魚。”

“好,依你。就在這天淵池垂釣。”

邵裕也找了張馬紮坐了下來。

父子祖孫三人難得地聚在一起,享受着天倫時光。

******

八月一晃而過,重陽已近在眼前。

左髦、索綏二人同登芒山,體味佳節。

當然,他倆的心思並沒有放在這上面,所談論的也多是與重陽無關的軍政大事。

“索公倒是好興致,沒去弔唁下你親家?”左髦問道。

“去過了。”索綏看着遠方的曠野,說道。

他有一個庶出的小女兒嫁給了前右金吾衛將軍、散騎常侍黃彪之子黃虔。八月之時,黃彪因病去世,他上門弔唁了。

見索綏興致缺缺,不怎麼想廢話的模樣,左髦便問道:“燕王何在?”

“在府中居喪。”索綏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回道。

“齊王得天子詔,轉任平州刺史。明年二月赴任,故今歲臘月會回京,不知……”左髦試探道。

索綏沉默片刻,道:“還得看燕王殿下的意思。”

“此是自然。”左髦笑道。

索綏猶豫片刻,問道:“齊王封建之事難道已經定下了?外間沒什麼風聲啊。”

“你知我知便行。若胡亂傳揚,怕是要被抓進黃沙獄。”左髦開了句玩笑。

索綏點了點頭,然後又好奇地看了左髦一眼,問道:“你莫不是真要去平壤?”

“平壤又不差的。”左髦說道:“樂浪王氏自漢以來便是名門,英才衆多,文風鼎盛,正好去結交一番。”

索綏無語,不過也沒法反駁。

樂浪王氏自稱先祖是漢時爲避諸呂之亂跑過去的王仲,祖籍琅琊。至後漢初年,已然逐漸起勢,王閎殺王調,獻樂浪,爵封列侯而辭之,漢光武奇而徵之。

其子王景又是後漢初年著名的治河專家,當過徐州刺史。

王景之後雖再沒人當過州刺史一級高官,但太守、縣令以及其他朝職卻也沒斷過。

真論起來,比前漢年間發配到敦煌的索家差很多嗎?

別人都可以反駁樂浪王氏的門第,就索綏不能,因爲這兩家的境況很類似。

“樂浪終究差了些,土人比敦煌還多。”索綏嘆了聲,道。

“慢慢來,總有進益的。”左髦說道:“再者,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去了樂浪,焉知我左氏不能如樂浪王氏一般,成爲一地郡望麼?”

“你左家在文業上的名氣已經夠大了。”索綏搖了搖頭,道:“也罷,待齊王回來再說吧。不過也別太張揚,被人看到了,多番非議,總是不美。”

“君過慮了,天子巴不得看到齊王、燕王親近呢。”左髦說道。

索綏點了點頭,本不想再說了,卻補了一句:“你將來別後悔就好。”

“絕不後悔。”左髦信誓旦旦道。

當然,說這話時心中其實也是有點打鼓的。

在幽州時,他奉齊王之命,派了一支商隊前往樂浪、帶方二郡,名義上是去買皮子、海貨,實則兼有打探地方的任務。

商隊回來後,對樂浪王氏好一番吹噓,說受到了他們熱情的接待。這家人府第有數頃之大,還圈佔了不少山林,以土人爲部曲莊客,爲其打獵、耕作、捕魚。

王氏子弟文風不輟,族中藏書數千卷,有些甚至是漢末以來中原少有的孤本殘卷,本身開辦了一個私塾,教授本族子弟外,還讓土人進來學習,在當地名氣很大。

王家女子知書達理,堪爲良人,便是在中原也不差了。

說得很好,但左髦聽出了一個致命點:樂浪郡就這麼一家上得了檯面的士族。

但事已至此,還能如何?反正他寧爲雞頭,不想當鳳尾。樂浪郡難道還能比江南的某些地方差?可不見得。

揚江交廣四州的不少郡,連一個上臺面的士族都沒有,連樂浪郡都不如。

再者,樂浪王氏從前漢諸呂之亂開始到現在,傳了多少年了?

中原的戰爭影響不到他們,就連衛氏朝鮮都大量任用王氏子弟爲官。兩漢交替,一聲令下,以郡降附,強如漢光武也得列侯拉攏他們。

便是高句麗一度拿下二郡,也沒有讓王氏覆滅。

一部分族人退入平州,投靠慕容廆,一部分則留在當地,高句麗權貴甚至還想和他們聯姻。

比起中原覆滅的大族,不知道強了多少。

對,左髦的思路就是這麼“奇特”,他覺得邊邊角角最安全。在當地當了“雞頭”,誰來了都要拉攏,富貴不倒。

左、索二人談完正事後,便默契地轉移了話題,聊起了風花雪月,及至天色漸晚,方纔盡興告別。

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1173章 議第1021章 斛兵塘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991章 面見(下)第1390章 七月第1178章 軍鎮第795章 官員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二十二章 等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995章 老人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399章 清明(下)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203章 歸來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1152章 圍獵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154章 深淺第十三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二章 軍戶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1360章 戰利品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1399章 清明(下)第907章 奔襲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章 硤石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1439章 僱傭軍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238章 散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五章 學生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958章 策略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1401章 練手(上)第875章 爭論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1182章 大會第二十二章 行蹤第1129章 我忍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880章 述志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1159章 背刺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896章 動員(下)第1189章 收官第897章 對策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二十章 一門第872章 道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三十章 塑造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1257章 行田(下)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884章 陣腳
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1173章 議第1021章 斛兵塘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991章 面見(下)第1390章 七月第1178章 軍鎮第795章 官員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二十二章 等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995章 老人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399章 清明(下)第一百零七章 寬厚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203章 歸來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1152章 圍獵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154章 深淺第十三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二章 軍戶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1360章 戰利品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1399章 清明(下)第907章 奔襲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章 硤石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1439章 僱傭軍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238章 散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五章 學生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958章 策略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1401章 練手(上)第875章 爭論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1182章 大會第二十二章 行蹤第1129章 我忍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880章 述志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1159章 背刺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896章 動員(下)第1189章 收官第897章 對策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二十章 一門第872章 道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三十章 塑造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1257章 行田(下)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884章 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