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三)

1895年三月,日本頂住清朝最後反動的海城反擊戰,並乘勢攻克營口,清朝6萬大軍潰敗。自此,甲午戰爭以日本完勝而告結束。中國損失軍力六萬人,敵我雙方損失比例高達10:1。最精銳的淮軍和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丟失整個朝鮮和大連,旅順,營口,海城等重要戰略城市,清朝簽定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賠償白銀一億五千萬兩。並割讓臺灣。日本將清朝的賠款全部用於軍事工業發展中,軍事力量迅速膨脹,一躍成爲世界軍事強國。

而明朝抗倭援朝戰爭則歷時七年,其中主和主戰大臣反覆爭鬥,以至拖累前線,使原本形勢大好的戰爭幾經曲折,方獲全勝。然而就是在內政的情況下,明朝還是最終贏得了戰爭。1592年四月,日本對朝鮮不宣而戰,以閃電戰的方式迅速佔領朝鮮全境。(不宣而戰似乎是日本的管用伎倆)經過明朝內部的幾番爭論,朝鮮淪陷三個月後,明軍才姍姍入朝,卻只是祖承訓的一支5000人的小部隊,結果被日軍殺得全軍覆沒。

爲維護顏面,明朝才下決心一戰。此戰事先並無明確方針,也無精確作戰計劃,只是隨時局變動而增兵,可謂是一大敗筆。但是,認真起來的明朝很快打出了國威。四萬遼東軍入朝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日本咽喉,在軍隊總人數處於劣勢(當時日軍侵朝軍隊近20萬),集中局部優勢兵力發動了平壤會戰,在日本增援部隊趕到前一舉攻克平壤,消滅日軍一萬五千人。史稱平壤大捷。之後,明軍經過浴血奮戰,將戰線穩定在釜山一線。而同時明朝發動的龍山會戰徹底摧毀了日本的糧食基地。使日本侵朝的幾十萬大軍陷入了危急之中,並使得日本遣使求和。然而此時,京城的主和大臣石星卻力主議和。從而葬送了大好的戰爭形勢。之後明軍撤離朝鮮,雙方開始了漫長的談判。

在歷時四年的談判中,日本以拖延手段,贏得了重新準備戰爭的時間,並重新裝備了十五萬軍隊和精銳水師。明朝卻對此毫無準備,甚至萬曆皇帝已經起草好了招撫詔書。然而,在經過充分準備後,日本於1596年九月閃擊朝鮮,再次對朝鮮不宣而戰。毫無準備的朝鮮被殺得大敗。明軍也因倉促迎戰節節敗退,朝鮮大半國土再次淪陷。遼東軍只剩萬餘兵力苦守王京待援。後來明朝派遣6萬中央軍入朝,明軍發動反擊,贏得漢江保衛戰勝利,隨後轉守爲攻,雖遭蔚山攻擊戰失敗,卻也重創日軍主力,其後三路攻擊,相繼收復朝鮮南部主要城市,將日軍壓迫在沿海幾大堡壘中分割包圍。

至此日本敗局以定。豐臣秀吉在內外交困中去世。日軍聞訊集結水師倉皇撤退,被明朝水師在露樑海域伏擊。展開了16世紀人類最大規模的海戰。經過一天的喋血廝殺,中國水師以損失戰船一百多艘的代價,贏得了擊沉日本戰船四百五十艘的輝煌勝利。至此,日本侵略軍已全軍覆沒,抗倭援朝戰爭以中國的完勝而告終。

比較兩次戰爭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如下的共同點。

(1)倭寇都是不宣而戰,並且在戰役的前期徹底掌握了主動權。明朝抗倭援朝戰爭時,日本水師第一戰就徹底摧毀朝鮮水師,掌握制海權,並僅用一個月時間就佔領朝鮮大部分戰略要地。甲午戰爭時日本在豐島打擊中國運兵船,並迅速登陸朝鮮本土。在兩次戰爭的開始階段,中國都是處於不利局面中。尤其是明朝援朝戰爭,開戰時大部分戰略要地都是被日本控制,相形於甲午戰爭開戰時清軍與日本的犬牙交錯,形勢更爲險惡。

(2)兩次戰爭開始前,在是戰是和的問題上,中國方面都是搖擺不定。明朝兵部尚書石星始終反對對日開戰,甲午戰爭時西太后和李鴻章也曾嚴令“釁不可自我開。”拱手將戰爭主動權交與日本。兩次戰爭中國都是倉促參戰,在各方面的準備上尚未就緒。武器裝備嚴重不足。

(3)戰爭中,無論明軍還是清軍,其作戰都是勇猛甚至可歌可泣的。甲午戰爭的平壤保衛戰,打的日本屍橫遍野,日本雖佔領平壤,卻付出了慘重代價。黃海大戰鄧世昌壯烈殉國,後來兵困劉公島,水師提督丁汝昌一直戰到彈盡糧絕,最終服毒自盡,至死未投降。而聶士城陸軍的鴨綠江阻擊戰和海城反擊戰。更是打的悲壯慘烈,屍山血河。旅順戰役寸土必爭,倭寇惱羞成怒以屠城泄憤。相比之下,明軍的表現也毫不遜色,平壤一戰,遼東軍前仆後繼,以人海戰術拿下平壤,龍山戰役中三百敢死隊員迂迴穿插,在日軍背後發起進攻,戰役勝利結束後敢死隊僅剩四人。開城保衛戰面對三倍於己的日軍,李如柏拼死守衛,城牆幾經易手,始終未能讓日本佔領開城。最後的露樑大海戰,明朝水師副都督鄧子龍以身殉國。儘管兩次戰爭的成敗不同,但是前線的將士都是應該得到尊重的,他們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國威軍威。作爲爲國犧牲的英雄,他們將永遠被我們緬懷紀念。

(4)戰爭中日本都是傾國之力,精銳盡出。大有決死一戰的氣概,將日本的國運賭在戰爭上。作戰也基本是亡命徒式的打法。這樣的一個鄰居,永遠值得我們警惕。4、不同結果的原因以及反思同樣是與日本作戰,同樣是在國力和軍力強於對手的情況,同樣擁有廣闊的中國大後方和優勢的補給,同樣是三軍奮戰將士用命。同樣是面對日本亡命徒式的打法。爲什麼明朝可以勝利,然而清朝卻會失敗?要知道兩個朝代都已經到了統治階段的末期,表面的繁榮下已經隱藏了深深的內部危機。世人都把清朝的失敗歸結到政治的和日本軍事實力的強大的,但這種看法未免膚淺,就讓我們整個戰爭過程裡明清雙方形成鮮明對照的幾個情況來看一下吧!

a)朝鮮戰爭打響後,明朝內部雖然戰和之爭不斷,兵部尚書石星甚至一直堅持頑固議和立場。但一向昏庸的萬曆皇帝這次的抗戰決心異常堅定。雖然祖承訓全軍覆沒,但萬曆皇帝勇敢的承擔責任,並未責罰相關將領,更未向日本退讓半步,而是堅決的派遣遼東軍主力入朝參戰。很快扭轉了被動局面。反觀清軍,在是戰是和問題上,雖然光緒皇帝壯志滿懷,但是掌握實權的慈喜太后卻始終左右搖擺,首先在日本進兵朝鮮的情況下並未作出決策,坐失戰機,接着在戰爭爆發後也沒有宣佈明確作戰目的,這使前線將領幾乎不知所措。兵力部署和調度情況更加混亂。導致清軍迅速崩潰,把虛弱的鴨綠江防線暴露在日軍的眼皮底下。

b)明軍參戰後指揮相當統一,水陸配合極其默契,協同作戰戰果輝煌,面對倭寇的瘋狂攻擊,明軍採取主動出擊的戰略,迅速與敵人主力展開決戰,以攻爲守,最大程度消滅敵人有生力量。迅速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將日軍壓迫在朝鮮沿海的幾大堡壘中。迫使其從海路逃跑,並最終於露樑海域聚而殲滅之。而清軍雖然奮勇殺敵,卻是各自爲戰,相互間幾乎沒有協調和配合。特別是平壤保衛戰,明明在人數上不弱於日軍,可偏偏落得左寶貴孤軍作戰的結局。北洋海戰中,更是放棄了優勢的地理優勢和海陸防禦配合,禁止北洋水師援救威海炮臺,使北洋水師眼睜睜看着陸地防禦被佔領,最終使得自己被團團包圍,困死劉公島。在整個甲午戰爭裡,清朝的軍事指揮系統幾乎失效,整個戰爭中都在被動防禦,處處捱打。

c)戰爭開始後,明朝迅速着手搶奪制海權,加緊趕製新式戰船,調集幾乎傾國之力的水師部隊雲集朝鮮。很快形成了對日本艦隊的絕對優勢。並在露樑一戰中成功摧毀了日軍的海軍。而清朝卻猶豫不定,對水師的調度更是保守,先是豐島海戰,以兩艘軍艦面對日本艦隊,鬧出了掛白旗的國際笑話。後來黃海大戰後更是畏敵如虎,只想如何保全北洋水師,卻不想如何殲滅日本艦隊。

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八)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四)六十三 香消玉殞(一)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四)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五)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二)四十六 雙重身份(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四)二十七 線索人物(下)三十一 彈指神通(下)尾聲(五)五十 再聚首(一)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二)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十七 趕屍路(上)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下)五十七 言而無信(四)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五)四十一 狂蟒之戰(一)四十七 聯盟會(三)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四)十三 驚雲突變(上)遊編劇外之寫在下半部開篇之前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二)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四)三十九 蛇谷驚魂(二)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二 我是楚留香?(中)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六)二十三 塞外飄香(上)二十三 塞外飄香(下)四十六 雙重身份(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二)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一)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四)後記(七)尾聲(十三)四十九 蓉蓉危機(三)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四)五十 再聚首(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六)三十九 蛇谷驚魂(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三)尾聲(五)二十四 君子協定(上)十二 親密愛人(下)十九 生死一線間(中)五十七 言而無信(三)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上)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三)五十二 假假真真(五)二十四 君子協定(下)十七 趕屍路(上)五十七 言而無信(二)後記(一)四十九 蓉蓉危機(八)尾聲(八)五 亂石谷(下)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下)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三)五十三 誘餌(四)二 我是楚留香?(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八)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八)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一)尾聲(十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一)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二)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七)二十四 君子協定(上)十三 驚雲突變(下)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三)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四)六十四 踏雪尋源(四)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中)四十二 患難與共難度人(五)三十九 蛇谷驚魂(四)四十六 雙重身份(二)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五)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四)十六 東瀛來客(上)二十八 真相背後(中)五十七 言而無信(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四)四十 僞善者(二)二 我是楚留香?(中)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四)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二)五十七 言而無信(一)十 大雪山(上)二十四 君子協定(中)尾聲(十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八)
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八)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四)六十三 香消玉殞(一)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四)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五)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二)四十六 雙重身份(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四)二十七 線索人物(下)三十一 彈指神通(下)尾聲(五)五十 再聚首(一)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二)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十七 趕屍路(上)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下)五十七 言而無信(四)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五)四十一 狂蟒之戰(一)四十七 聯盟會(三)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四)十三 驚雲突變(上)遊編劇外之寫在下半部開篇之前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二)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四)三十九 蛇谷驚魂(二)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二 我是楚留香?(中)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六)二十三 塞外飄香(上)二十三 塞外飄香(下)四十六 雙重身份(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二)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一)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四)後記(七)尾聲(十三)四十九 蓉蓉危機(三)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四)五十 再聚首(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六)三十九 蛇谷驚魂(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三)尾聲(五)二十四 君子協定(上)十二 親密愛人(下)十九 生死一線間(中)五十七 言而無信(三)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上)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三)五十二 假假真真(五)二十四 君子協定(下)十七 趕屍路(上)五十七 言而無信(二)後記(一)四十九 蓉蓉危機(八)尾聲(八)五 亂石谷(下)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下)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三)五十三 誘餌(四)二 我是楚留香?(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八)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八)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一)尾聲(十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一)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二)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七)二十四 君子協定(上)十三 驚雲突變(下)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三)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四)六十四 踏雪尋源(四)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中)四十二 患難與共難度人(五)三十九 蛇谷驚魂(四)四十六 雙重身份(二)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五)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四)十六 東瀛來客(上)二十八 真相背後(中)五十七 言而無信(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四)四十 僞善者(二)二 我是楚留香?(中)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四)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二)五十七 言而無信(一)十 大雪山(上)二十四 君子協定(中)尾聲(十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