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三)

相對前代的宦官專權者王振、劉瑾、馮保等人來說,魏忠賢毫無文化修養,而且品德全無可稱之處。熹宗對於魏忠賢的眷愛,只說明這個王朝沒落到一個可悲的地步——非但皇帝全無文化修養,且不具備對文化的最基本的欣賞力。對於以經術治國的明王朝來說,統治者的素質決定了天啓一朝可能是最黑暗的一個階段。因此,缺乏教育和辨別能力,自然是最高統治者熹宗寵信魏忠賢的一個原因;但是從魏忠賢方面來說,他又是憑藉什麼而取得皇帝的寵信呢?還有,魏忠賢儘管是皇帝寵信的太監,可他又是怎樣實現專權的呢?

魏忠賢受寵於熹宗,原因有三:一是他在熹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侍奉熹宗;二是熹宗ru母客氏的幫忙;三是他的性格極其狡詐,善於阿諛奉承。關於第一點,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理解。例如,光宗即位,就用當初在慈慶宮中服侍他的太監王安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在萬曆十七年(1589)入宮爲太監,隸屬當時的司禮監掌東廠太監孫暹(xiān)。

據說,皇孫朱由校出生以後,魏忠賢"謹事之,導之宴遊,甚得皇太孫歡心"。朱由校很小的時候,魏忠賢就很討朱由校的喜歡。而且,通過太監魏朝的介紹,魏忠賢成爲朱由校生母孝和王太后宮中專門主管膳事的太監。後來,朱由校成爲太子後,魏忠賢通過朱由校ru母客氏的幫助,就正式成爲東宮典膳了,也就變成未來皇帝朱由校身邊最親近的太監了。從萬曆十七年(1589)入宮,到泰昌元年(1620),整整31年,魏忠賢才有機會成爲皇帝身邊的紅人。這充分說明,明代太監的競爭和升遷,可能比外廷的文官更艱難。

魏忠賢能爬上這樣的位置,正是因爲他較一般太監更聰明,更有遠見。在當時,連在朱由校父親宮中辦事的太監都因爲不看好朱常洛的未來,經常藉故離開。魏忠賢則費盡心思要成爲朱由校生母王氏宮中的辦事太監,就說明魏忠賢的確很有遠見。魏忠賢是一個賭徒,他將他所有的賭注都壓在看來離皇位還非常遙遠的朱由校的身上。但是,光宗的暴斃,將毫無準備的朱由校推上前臺,卻爲早有準備的魏忠賢提供了機會。在朱由校正式登基之前,幾乎所有與朱由校有關的人物,都是魏忠賢刻意結納的對象,如朱由校的ru母客氏,養母李選侍,太監王安、魏朝。所以,朱由校即位以後,魏忠賢就一躍而成爲宮中太監中的第二號人物——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掌東廠太監,地位僅次於先皇朱常洛的近侍王安。

據朱長祚《玉鏡新譚》記載,魏忠賢本名李進忠,原是河北肅寧縣一市井無賴,娶過妻子,有一個女兒,後因爲吃喝嫖賭蕩盡了家財,才自宮做了太監。魏忠賢"形質豐偉,言辭佞利",能挽強弓,射奇中,有膽氣,家無餘財而敢一擲千金,又喜歡彈棋、蹴踘,嬉遊於青樓翠袖之間。這些早年的經歷,成爲後來侍奉皇帝的優越條件。對於朱由校這個沒什麼知識的頑童來說,魏忠賢的英俊、膽識以及豐富的社會閱歷,必定會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且,無論魏忠賢后來如何地專權,但對於熹宗本人,他卻是忠心耿耿。這其實也是明代太監專權的一個特徵。

明代的太監,無論如何專權,對於皇帝本人,卻總是無條件地服從。相比較漢、唐時代的宦官動輒殺死皇帝,這種專權充其量也只能說是濫用了皇帝的授權而已。對於熹宗,魏忠賢"服勞善事,小心翼翼"。這也是爲什麼熹宗要在天啓二年(1622)給他賜名"忠賢"的原因。一些史料中說,魏忠賢得寵於熹宗的原因,還在於魏忠賢善於**,所以經常能與客氏一起導熹宗yin樂。這種事情,在明代太監中實在是平常。一個當初喜歡依紅偎綠的太監,做熹宗性方面的導師,應當是有足夠的資本了。更何況對於絕大多數都好色的明代皇帝來說,傳授**也是"忠心"的表現。因此,魏忠賢受寵於熹宗,其實並非偶然,魏忠賢個人素質恰是貪玩的熹宗所欣賞的;而魏忠賢小心翼翼的服侍,以及對於朱由校身邊親密之人的結納,更使他能在天啓一朝成爲一個大國的實際主宰者。終熹宗一生,他對魏忠賢的眷愛始終不替。他的詔旨中,經常會出現"朕與廠臣"如何如何的文字,一點也不忌諱將魏忠賢與自己相提並論。

然而,一個目不識丁的太監,是如何專權的呢?魏忠賢的專權,其實必須在內依靠一些親信的太監,在外依靠一些無恥的文臣。天啓初年,不識一字的魏忠賢爲了能讀懂奏疏,就用李永貞"入備贊畫"。整個天啓一朝,在宮中,魏忠賢最信任的宦官是王體乾。此外,李朝欽、王朝輔、孫進等30餘人,都是魏忠賢的死黨。王體乾繼王安爲掌印太監,名義上位居於魏忠賢之上,其實對於魏忠賢是惟命是從。在外廷,魏忠賢培植了一幫無恥文臣。最先成爲魏忠賢急先鋒的是給事中霍維華,正是他在魏忠賢的嗾(sǒu)使下,上章彈劾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最終使王安死於非命。後來,外廷的文臣,多半是魏忠賢的走狗,例如崔呈秀、魏廣微等人。

魏忠賢勢力最盛的時候,外廷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魏忠賢生祠遺址",佔據着政府重要的部門,"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遍置死黨",形成所謂的"閹黨"。後來崇禎二年(1629)中所定的逆黨名單中,共計內外廷各類官員315人。可以想見,當一個如此寵大的官僚集團集中在魏忠賢的周圍,而皇帝本人卻不理朝政,魏忠賢要引導皇帝、矇騙皇帝,從而達到自己專權的目的,簡直是太簡單了。據說,每次魏忠賢想要懲處某位官員的時候,就拿着奏疏等皇帝忙於做自己的木工活時去彙報,熹宗總是頭也不擡,說:"你們用心去行,我已知道了!"天啓六年,在浙江巡撫潘汝楨的提議下,在全國竟然掀起了爲魏忠賢建生祠的。還有無恥的生員陸萬齡竟然提議讓目不識丁的魏忠賢配祀孔子,說魏忠賢除東林黨,就像孔子殺少正卯一樣有功於世道。魏忠賢的專權,儘管是由於個人得到皇帝的寵愛與授權,但是,沒有龐大的閹黨集團的支持,天啓年間的宦禍,不可能演變得如此之烈!

魏忠賢閹黨集團中,首逆除魏忠賢外,另一位便是熹宗的ru母客氏。魏忠賢的流毒,主要肆虐於外廷,正直的士大夫多受其殘害。客氏的險惡,主要集中於宮中,不依附於己的宦官及后妃多受其害。客氏之所以能夠專寵於宮中,首先是因爲其熹宗ru母的身份。熹宗即位之初,生母王氏已然去世。前面談過,熹宗的父親朱常洛在正妃死後沒有再立妃子,即位後也沒有冊封皇后,因此,熹宗也就沒有嫡母了。宮中地位較高的是兩位李選侍,即東李和西李。客氏以ru母受寵於熹宗,在宮中的氣焰遠高於兩位選侍。

客氏名巴巴,本是定興縣侯巴兒(侯二)之妻,生子侯國興。她在18歲的時候被選入宮中,充當皇太孫朱由校的ru母。客氏美貌妖豔,在宮中本就不能安分。魏忠賢先前侍奉過的太監魏朝,就曾與客氏"對食"。原來,宮中值班太監不能在宮內做飯,每到吃飯時間,只能吃自帶的冷餐,而宮女則可以起火,於是太監們便託相熟的宮女代爲溫飯,久而久之,宮女與太監結爲相好,稱作"對食",又作"菜戶",與外間夫婦無異。

明初,這種現象還是偷偷摸摸的。到了萬曆以後,則是公開的了。如果有宮女久而無伴,甚至還會遭到其他宮女們的嗤笑。客氏先後對食的"菜戶",有魏朝、魏忠賢。魏朝與魏忠賢爲了得到客氏,曾經起過爭執,而最後由朱由校裁決將客氏配給了魏忠賢。據一些筆記史料記載,客氏的私生活,並不僅限於魏朝與魏忠賢。她甚至可能與朱由校有染,所謂"邀上yin寵"。年紀輕輕的朱由校,對於三十幾歲年輕美貌的客氏誘惑,定然是無法把持。熹宗即位後不到10天,就封客氏爲奉聖夫人。客氏此後與皇帝出入,形影不離。天啓元年二月,皇帝大婚,娶了張皇后。客氏自然必須迴避了。熹宗爲此對客氏優容有加。若非客氏是已婚入宮,恐怕又是一個成化時代的"萬貴妃"。

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五)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五)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下)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五)六十 背叛(三)後記(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三 蓋世奇功(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九)二十五 風雨怠盡梨花開(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二)六十二 唐門行(四)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八)五十 再聚首(二)四十九 蓉蓉危機(七)尾聲(一)十八 玉笛笙笙癡兒郎(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七)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七)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四十七 聯盟會(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七)八 琵琶哀曲淚滿樓(下)五 亂石谷(下)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一)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六十一 抽絲剝繭(五)六 請君入甕(中)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二)三十五 玄音山莊(五)二十五 風雨怠盡梨花開(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八)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五)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一)七 乾坤心經(上)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七)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七)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五)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一)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七)六十 背叛(一)四十四 逼嫁新娘(真情篇)(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六)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三)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一)三十三 西域疑雲(上)五 亂石谷(下)四十六 雙重身份(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六)五十七 言而無信(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四)五十二 假假真真(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六)三十九 蛇谷驚魂(一)六十二 唐門行(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二)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六)二十七 線索人物(中)三十二 亡命天崖(上)十六 東瀛來客(中)二十七 線索人物(下)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八)九 慧智心闌(中)學而遠行之----朵豁剌剔部族(中)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四)四 鬱金香瓶(下)三 蓋世奇功(中)十 大雪山(中)二十五 風雨怠盡梨花開(下)二十四 君子協定(中)三 蓋世奇功(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五)三十五 玄音山莊(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八)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三)二 我是楚留香?(上)六十二 唐門行(一)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七)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上)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九)二 我是楚留香?(中)學而遠行之----揭開神秘的西域(中)二十四 君子協定(中)二十八 真相背後(下)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十五 神兵涉險覓佳人(上)
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五)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五)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下)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五)六十 背叛(三)後記(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三 蓋世奇功(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九)二十五 風雨怠盡梨花開(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二)六十二 唐門行(四)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八)五十 再聚首(二)四十九 蓉蓉危機(七)尾聲(一)十八 玉笛笙笙癡兒郎(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七)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七)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四十七 聯盟會(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七)八 琵琶哀曲淚滿樓(下)五 亂石谷(下)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一)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六十一 抽絲剝繭(五)六 請君入甕(中)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二)三十五 玄音山莊(五)二十五 風雨怠盡梨花開(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八)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五)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一)七 乾坤心經(上)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七)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七)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五)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一)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七)六十 背叛(一)四十四 逼嫁新娘(真情篇)(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六)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三)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一)三十三 西域疑雲(上)五 亂石谷(下)四十六 雙重身份(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六)五十七 言而無信(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四)五十二 假假真真(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六)三十九 蛇谷驚魂(一)六十二 唐門行(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二)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六)二十七 線索人物(中)三十二 亡命天崖(上)十六 東瀛來客(中)二十七 線索人物(下)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八)九 慧智心闌(中)學而遠行之----朵豁剌剔部族(中)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四)四 鬱金香瓶(下)三 蓋世奇功(中)十 大雪山(中)二十五 風雨怠盡梨花開(下)二十四 君子協定(中)三 蓋世奇功(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五)三十五 玄音山莊(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八)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三)二 我是楚留香?(上)六十二 唐門行(一)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七)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上)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九)二 我是楚留香?(中)學而遠行之----揭開神秘的西域(中)二十四 君子協定(中)二十八 真相背後(下)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十五 神兵涉險覓佳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