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

劉思古心中慚愧,連忙躬身行禮,“感謝殿下的不殺之恩!”

郭宋向師父金身合掌行一禮,又對劉思古道:“上二樓坐吧!”

“多謝殿下!”

劉思古跟隨郭宋上了二樓,二樓供奉着鐵木劍,旁邊則佈置成一間小書房模樣。

郭宋笑道:“我每個月都會來這裡修行一天,感受師父的警訓,今天正好是我的修行日,所在這裡接見你,也是你福緣深厚,今天見到了我師父的金身,它一般深藏於地宮,不對外展示。”

“我的福氣,也是殿下賜予!”

郭宋笑了笑,給他斟滿一盞茶,“我雖然殺人如麻,但也並非嗜殺之人,之所以不殺你,是因爲你本身沒有犯下罪惡,尤其在攻下揚州後,朱泚軍沒有屠城搶掠,這是你的功勞。”

劉思古欠身道:“殺人屠城,有違天倫,非治國之道,我一向堅決反對。”

“說得好,所謂各爲其主,過去的事情我也不想再追究了,說說以後吧!”

郭宋喝了口茶,又不慌不忙道:“安西一直是朝廷的薄弱環節,雖然吐蕃已經轉向掠奪天竺,不再威脅安西,但碎葉的大食人和可薩人卻始終威脅着安西和北庭,朝廷總有點鞭長莫及。

要維護安西、北庭的長治久安,還是必須從中原遷徙漢民過去,但這些年進展得並不順利,很多漢民過去只是爲了摘棉花,摘完棉花後就回來了,不肯在那邊定居,我反覆考慮,主要原因還是安西和北庭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

停一下,郭宋解釋道:“規劃的意思就是統籌安排,哪邊修建城池,哪邊建立村莊,哪邊種棉花,哪邊種甜菜和小麥,只有把這些安排都一一梳理清楚,才能給漢人移民一個明確的居住地,給他們多少土地等等,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東一榔頭,西一錘子,一點章法都沒有,移民也不能安心住下去。”

劉思古點點頭,“小人明白了!”

郭宋又繼續道:“這次你去安西,我封你爲安西都督府長史,同時出任監察御史,希望你能安安心心在安西紮下根來,爲安西和北庭的長治久安做出自己的貢獻,爲自己留下身後之名!”

劉思古心中感動,緩緩道:“感謝殿下的信任,微臣將把餘生留在安西,一定不會辜負殿下的重託!”

郭宋微微笑道:“還有你的家人,帶着他們一起去吧!你過兩天辦完入職手續,正好戶部有一批物資要送去龜茲,你們就跟隨隊伍一起走,會有人替你安排好。”

劉思古猶豫一下,又低聲問道:“有件事微臣一直不解,懇請殿下解惑!”

“你是不解我怎麼會知道兒子的事情吧?”郭宋笑道。

“正是!這是微臣最大的秘密,只有微臣和孩子的母親知道。”

郭宋淡淡道:“三年前,你見過兒子一面,你兒子記住了,他回漢中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外祖父,外祖父便逼問孩子母親,她也是被逼無奈,不得不承認,後來的事情就和錢有關了,孩子有兩個舅父,他們爲了拿到你的錢,就向官府告發了。”

“他們母子被官府抓了?”劉思古顫聲問道。

——————

“抓倒是沒有,這件事歸內衛管,內衛派人監視他們,他們在南鄭縣城沒有限制,就是不能離開縣城,現在他們在驛館,你等會兒就能見到他們母子了。”

“感謝殿下沒有爲難他們。”

郭宋點點頭,“去吧!等你出發之前,我會再和你好好談一談安西。”

劉思古深深行一大禮,告退走了,走到門口他又道:“啓稟殿下,微臣年輕時的名字叫做劉薊,從現在開始,微臣將恢復原名!”

“這個名字不錯,你的任命書上就叫做劉薊。”

........

南海,湛藍的天空一望無際,一朵朵白玉漂浮在空中,遠處一座白雲山彷彿矗立在海面上,一羣羣海鷗在海面上盤旋鳴叫。

在波光浩渺的海面上,一支數百艘海船組成的船隊正劈波斬浪航行,強勁南風吹鼓了船帆,船行如箭。

在其中一艘萬石海船上,一名船員從船艙裡出來,走到甲板上,仰頭看了半晌,雙手攏在嘴邊高喊:“楊公子——”

在桅杆刁斗上,一名少年正拿着一隻單筒千里鏡向遠方眺望。

這種單筒千里鏡是年初纔剛剛發明,琉璃工坊的工匠得到晉王殿下的圖紙,他們用透明玻璃製成了凸透鏡和凹透鏡,反覆試驗後,製作成功了單筒千里鏡。

這種單筒千里鏡主要用在戰場和航海上,姓楊的少年用的就是第一部千里鏡。

“什麼事?”少年放下千里鏡問道。

“東主讓你過去。”

“我纔不去呢!”少年小聲嘟囔道。

船員笑道:“放心吧!這次船艙裡沒有女人了。”

“好吧!你上來換我,千里鏡放在籃子裡了。”

少年抓住纜繩,一縱身跳出來,像只猿猴一樣,輕輕巧巧地盪到甲板上。

船員豎起大拇指讚道:“公子好武藝!”

能用上千裡鏡的少年自然不是一般人,他叫楊玄武,是郭宋師兄楊雨的遺腹子,今年只有十五歲,他母親改嫁給了內衛統領王越,又給他生了幾個同母異父的弟妹。

楊玄武是由張雷撫養長大,學文練武,郭宋原本想讓他讀書,不想讓他再走上父親的路子,但楊玄武天性喜歡武藝,他從八歲開始練武,跟隨幾名內衛高手學藝,練了一身好武藝。

而且他性格和他父親一樣不安份,整天就想出去闖蕩,去天下各地見見世面,這次張雷出海去南洋,將楊玄武也帶上了。

楊玄武快步向船艙裡走去,走到伯父的船艙邊,他猶豫了一下,問道:“伯父,我可以進來嗎?”

這艘船上有年輕女人,和他伯父張雷膩在一起,前幾天他來找伯父,結果看到了讓他面紅耳赤的一幕,他就不想再來了。

“臭小子,進來吧!船艙裡沒有女人。”船艙裡傳來他伯父張雷的聲音。

楊玄武走進了船艙,只見伯父張雷坐在桌前,正眯着眼欣賞一支體型很大的紅珊瑚,足有三尺長。

張雷這次去了南洋貿易,這一百多艘的船隊之中,至少有三十艘海船是他的,他們從揚州出發,將大量日用品運去南洋,賣了一個好價錢,他去的是墮婆登國,在今天印尼一帶,又去室利佛逝國,就是今天的蘇門答臘島,回來時在林邑國補給,在今天的越南中部。

他這次從南洋運回了大量香料、珍珠和象牙,另外,他又帶了幾箱上等琉璃作爲送給國王和貴族的禮物,官坊琉璃要比私坊琉璃的品質好得多,在長安市場上也是作爲寶物出售。

他得到的這支三尺長的紅珊瑚就是墮婆登國王給他的回禮。

“伯父,這支珊瑚你都看了一路了,還沒有看夠嗎?”楊玄武坐下來笑問道。

“你懂什麼?這支珊瑚回長安後要送給你小伯,我現在趁還在手上多看幾眼。”

張雷說的小伯就是晉王郭宋了,大伯是甘風,他是二伯,小伯就是郭宋。

“小伯好像只喜歡玉吧!這種珊瑚他會喜歡嗎?”楊玄武不解地問道。

“哎!說你不懂就不懂,這麼大老遠跑一趟不能空手去見他吧!總得要送一件禮物,這株珊瑚拿得出手,送他最合適。”

“我不管這些,你找我有什麼事?”

張雷不滿地一拍桌子,“怎麼說話的?重說一遍!”

“好吧!”

楊玄武低下頭小聲道:“伯父找孩兒有什麼事?”

“這還差不多,我告訴你,到揚州後,貨物要轉換到小一點的貨船上,你跟着船回長安,你告訴嬸孃,我還要去一趟新羅,進一些人蔘,估計秋天能回來。”

“伯父,我也要去新羅啊!”

“聽話,這次你先回去,下次保證.......”

楊玄武小聲嘟囔道:“你一路上帶了多少女人,我回頭告訴嬸孃去!”

張雷瞪大了眼睛,“你這臭小子,敢威脅我?”

楊玄武笑嘻嘻道:“我就怕我忍不住會說漏嘴,不如帶我去新羅,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張雷猶豫半晌道:“這次不行,要不然明年開春我帶你去日本。”

“真的?伯父不是哄我吧!”聽說開春去日本,楊玄武動心了。

“哄你做什麼?明年我確實要去日本,早就定好的。”

“那好吧!我就不跟去新羅了。”

張雷大喜,又對他道:“這次回長安,你除了把珊瑚交給小伯,再告訴他,我這次帶來不少優良稻種,我直接交給江南官府,讓他們試種,我就不送去長安了。”

楊玄武點點頭,這時外面傳來船員的大喊聲:“前面看見陸地了!”

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
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