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

朱泚十萬大軍的調動立刻被洛陽的情報探子發現,他們當即飛鴿傳信方式通知河北晉軍。

郭宋立刻意識到朱泚很快要撤軍了,之前他們抓了幾名敵軍在城外的探子,從探子口中得知,對方糧食還能維持一個月。

如果晉軍沒有拿下懷州和黎陽城,郭宋或許會相信朱泚要和自己對峙一段時間,但形勢已經變了,尤其後勤重地黎陽失守,朱泚絕對承受不住巨大壓力,一定會提前南撤。

所以這段時間,晉軍斥候在關注着城內的一舉一動。

幾天前,昌樂縣西面的高地上,一座高高的木臺竣工了,木臺高達五丈,佔地約三畝,上面是一座木臺,可以站十幾名士兵。

實際上,這就是一座眺望臺,距離城池約兩百步,從高臺上可以清晰看見縣城內的情形,只要朱泚軍隊有集結撤退的舉動,高臺上的士兵立刻就會發現。

這座高臺着實令朱泚恨之入骨,他命令士兵用弩箭射擊,雖然高臺在弩箭的射程範圍內,可高臺四周的厚木板形成了天然的盾牌,使朱泚軍士兵無法傷及眺望士兵一根毫毛,倒是木臺上釘滿了箭矢,足有數萬支之多,月光下,高臺就像一個渾身長滿毛的怪獸。

這天晚上,月黑風高,烏雲密佈,十幾步外便是一片漆黑,這是黎陽失守後的第五天,和往常一樣,高臺上的士兵依然在來回巡視,關注着城內的動靜,事實上,夜晚太黑,高臺上的士兵根本看不清城內的情況,連縣城也只是隱隱看到一個輪廓。

不過城牆上插有火把,在火光映照下,可以看見有士兵手執長矛站在城頭上,時間漸漸到了三更時分,終於有士兵發現了不對,已經兩個時辰過去了,怎麼站在城頭的士兵依舊一動不動。

“射他一箭!”高臺上的旅帥下令道。

立刻有士兵舉起軍弩,瞄準了火光下的敵軍士兵,‘咔!’一聲,一箭射出,這一箭射得很準,正中敵軍士兵胸膛,箭射進了胸膛,可士兵依然一動不動。

“不對,是假人!”衆人一起驚呼。

旅帥立刻敲響了警鐘,‘當!當!當!’

有巡哨騎兵奔上來高聲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速去稟報殿下,城牆上的站崗士兵是假人。”

騎兵立刻調轉馬頭向大營奔去,這時郭宋已經入睡,親兵將他推醒,“殿下,城內有異常!”

郭宋一下子坐起身問道:“什麼情況?”

“眺望臺的士兵稟報,說城頭上站崗的士兵是假人。”

“不好!”

郭宋忽然明白過來,敵軍今晚要逃走,他還以爲朱泚軍會晚幾天再逃,至少要等援軍部署到位才撤離吧!

沒想到今晚就逃了,完全出乎郭宋的意料。

他當即令道:“傳令騎兵準備追擊!”

這時,親兵中郎將趙駿小心翼翼道:“殿下,今晚恐怕不適合騎兵作戰。”

郭宋頓時想到了什麼,快步走到帳外,只見帳外一片漆黑,沒有月光,也沒有星光,烏雲沉沉,二十幾步外的大帳便看不見了。

這個時候騎兵出擊,很可能會導致騎兵之間互相撞擊,朱泚還真會挑選時機。

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稟報,“啓稟殿下,外圍騎兵發現大隊敵軍向南撤離,人數極多,應該是敵軍主力!”

郭宋心中着實有些懊悔,他今天下午還在考慮,直接用大型鐵火雷炸塌城牆,或者火燒昌樂縣,將敵軍從城內逼出來,這兩種辦法都有把握大敗敵軍。

但他只是稍微猶豫一下,機會便失去了。

“立刻去請王先生來見我!”

郭宋打發親兵去請王侑,他自己則在大帳內來回踱步,郭宋也意識到自己最近有點志得意滿,或者說有點輕敵了,總以爲朱泚逃不過自己手心,以至於連攻城、燒城這樣的有效辦法都不使用,就等着朱泚大軍潰退。

但他卻忘了,朱泚雖然不堪,但他手下卻有高人,他的軍師劉思古出謀劃策,還真把自己給騙過了,看來所謂的援軍也是一種欺騙策略,讓自己產生了誤判。

很快,王侑也匆匆趕來,“殿下,朱泚撤軍,爲何不追擊?”

郭宋苦笑一聲道:“你看這夜色,伸手不見五指,怎麼追擊?”

“殿下,讓騎兵每人手執一支火把,然後放慢馬速,這樣就能趕在敵軍之前,在天亮時抵達黃河北岸,然後往回攔截,朱泚軍就逃不走了。”

郭宋呆了一下,就恨不得給自己一記耳光,他思維走了誤區,一心想和敵軍激戰,卻忘了可以趕在前面攔截敵軍,如果是走夜路的話,點火把就行了,騎兵們可以根據火光的距離來控制戰馬。

郭宋當即對裴信道:“裴將軍可率三萬騎兵南下,暫時不與敵軍作戰,要在搶在敵軍之前趕到黃河邊攔截,要求每個騎兵多帶火把!”

裴信已經聽到了王侑的建議,他很清楚主公的作戰意圖,他當即躬身道:“卑職謹遵殿下之令!”

這時,五萬騎兵已經集結完成,裴信留下兩萬騎兵,他和楊玄英率三萬騎兵手執火把向黃河北岸趕去。

..........

朱泚這次撤退可謂是精心準備,他們原本計劃是昨天晚上撤退,但劉思古發現天氣有異常,推斷可能次日會是陰天,這樣夜裡就是一片漆黑,非常有利於撤軍。

他們便把計劃向後推了一天,果然被劉思古押中了天氣,天氣陰沉,黑雲密佈,夜裡伸手不見五指。

直到出發前一個時辰,朱泚才召集衆將今夜撤離,按照之前的計劃,九萬大軍兵分三路,朱泚率四萬大軍向西南方向撤離,穿過森林前往黃河,

大將牛宗良率三萬軍向東南方向撤離,又令大將王虢率兩萬老弱軍從正南撤離,用他們來吸引晉軍的注意力。

劉思古要的是時間,他不怕晉軍識破,他只希望被晉軍識破時,再想攔截主力就已經來不及了。

朱泚的主力有一萬騎兵,加上三萬步兵,他們從南城門出來,便折道向西南方向奔去,騎兵和步兵列隊奔跑,任何人不準停下,不準放慢腳步,保持着一種勻速奔跑。

四更時分,大軍進入了森林,這裡並不是原始森林,而是一片三百年曆史的次森林,林木茂盛,小河衆多,樹林裡還有一條官道,整片森林南北向寬約四十餘里,奔出森林,距離黃河北岸就不到十里了。

所以在進入森林那一瞬間,朱泚長長鬆了口氣,他們這支軍隊已經有九成希望南歸了。

河北是郭宋的主場,他在河北與郭宋決戰,勝面很少,但如果在中原和晉軍作戰,勝負就可以五五分,所以朱泚軍隊人數雖然和晉軍旗鼓相當,但他依然沒有勇氣和晉軍決戰。

正南方向撤離的兩萬大軍也在浩浩蕩蕩向南奔跑,他們唯恐被晉軍追殺,便沒有點燃火把,而是在黑夜中奔行,他們沿着魯河西岸疾奔,他們奔出約二十餘里,忽然發現河對岸有一支騎兵大隊在向南奔行,騎兵們手執火把,兩人一排,奔行的速度不快,黑夜中一眼望不見尾,儼如一條火龍在空中漂游。

兩萬朱泚軍士兵的心中都變得沉甸甸了,居然遭遇到了晉軍,不過奇怪的是,明明河牀結冰,對方卻沒有殺過來,這讓他們心中稍安,或許對方的目標不是他們。

不多時,騎兵便逐漸遠去,最後一個火點也消失不見了,士兵們都長長鬆了口氣。

天漸漸亮了,兩萬大軍趕到了觀水鎮,這裡距離黃河北岸還有三十里,士兵們奔行一夜,都已筋疲力盡,便在鎮上休息半個時辰。

鎮子很小,其實就一條街,鎮子的人都逃去晉國了,小鎮基本上是一座空鎮。

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低沉的號角聲,‘嗚——’。

衆士兵愕然,紛紛站起身,緊接着東西兩邊也傳來了號角聲,三支黑壓壓的騎兵出現了,從三個方向將他們包圍。

他們除了向回奔逃,沒有其他路可走。

但很快,士兵們發現北方的路也被堵死了,一支更強大的軍隊在北面出現了。

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
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無所獲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