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

郭宋一下子停住了腳步,他猶豫一下還是笑問道:“這是寫柳絮嗎?”

少女慢慢回過頭,郭宋的目光一下子凝滯住了,他竟然看到了一張無比嬌豔的臉龐,他不知該怎麼形容這張美若天仙似的俏臉,看她年齡雖然才十四五歲,但那種清麗脫俗,彷彿不帶一點人間氣息。

“有感而發,讓公子見笑了!”

她盈盈行個萬福禮,轉身要走,郭宋心念一動,笑道:“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

少女停住了腳步,她細細咀嚼一下郭宋唸的詩,回頭好奇地看一眼郭宋,又問道:“下面應該還有吧!”

郭宋笑着又繼續道:“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很有特色的長短句,文辭精妙,是公子自己寫的?”

郭宋淡淡笑道:“假如姑娘找不到它的出處,那就算是我寫的吧!”

“好大的口氣!”

少女微微冷笑道:“我再出一題,若你寫出一詩,那我就承認剛纔的長短句是你寫的。”

郭宋走進亭子坐下道:“姑娘出題吧!我洗耳恭聽。”

少女沉吟一下,她忽然嫣然一笑道:“剛纔我寫的詩確實是柳絮,我不考你別的,就讓你再寫一首柳絮詩,或者是長短句。”

這個題出得好,在同一物上寫出兩首詩,纔是見真章。

郭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他故作思索片刻,緩緩道:“那我就再賦一首長短句,請姑娘斧正!”

“公子請!

郭宋緩緩吟道:“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少女眼中閃出異彩,脫口讚道:“好一個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然後呢?”

郭宋繼續道:“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少女有點急了,連忙道:“公子請稍等一等,我馬上就回來!”

她匆匆去了,郭宋坐在橋亭上,心中卻有點好奇,這個少女文才極高,在唐朝應該很有名纔對,郭宋卻一時想不起中唐的女詩人有哪些?

不過這個少女卻長得和唐朝少女大不相同,唐朝年輕女子大多長得珠圓玉潤,而這個少女的臉龐卻有一種後世女子的精美輪廓,充滿了質感。

郭宋正在胡思亂想之時,少女拎着一隻書袋匆匆回來,歉然笑道:“讓公子久等了。”

她取出白紙和筆墨,將紙鋪在石凳上,笑吟吟道:“煩請公子把剛纔的兩首長短句寫下來。”

“爲什麼要寫下來?”郭宋故作不解地問道。

少女狡黠一笑,“我才疏學淺,見識寡薄,這兩首長短句我要拿給高人鑑別,看看是不是他人所寫?”

郭宋提起筆,一會而就,想了想,又落了自己的名款,‘靈州郭宋’。

少女暗暗讚歎,這一筆字寫得蒼勁有力,直透紙背,看來是有幾分才學。

“郭公子是靈州人?”

“是在靈州出身,不過現在混跡於長安。”

少女淡然一笑,“能進趙府爲客,可見混得還不算差,多謝公子賜字。”

“寫得不好,獻醜了,不過詩不好嗎?”

“這個要鑑定後再說了。”

少女收起郭宋寫的字,抿嘴一笑,轉身便離去了。

“等一等!”郭宋連忙喊道。

少女停住腳步,回眸笑道:“莫非公子靈感未盡?”

郭宋抱拳道:“還未請教姑娘的芳名?”

少女猶豫了一下,還是告訴了郭宋,“我姓薛,京城人。”

郭宋心念一動,竟脫口而出,“你是.....薛濤?”

少女也愣住了,“公子知道我?”

郭宋一拍額頭,自己怎麼沒有想到,剛纔少女吟的柳絮詩自己讀過的,薛濤的詩啊!

這個少女十四五歲,年紀也對上了,她父親應該就是這兩年得罪元載而被貶去巴蜀,沒多久病死在雲南,母女因此陷入貧困,薛濤被生活所迫,才賣身爲樂籍,成爲了歷史上的名妓,也是唐朝著名的女詩人。

少女更加好奇,歪着頭看了郭宋半晌笑道:“公子竟然知道我,可我從未聽說過公子之名。”

這時,郭宋見一婦人快步向這邊走來,估計是薛濤的母親,他不想惹出是非,便抱拳笑道:“認識薛姑娘,郭宋深感榮幸,我們有緣再見!”

他躬身行一禮,便轉身匆匆走了。

少女正是薛濤,她父親薛鄖官任禮部郎中,和趙雲海交情很好,他接到了請柬,便帶着妻女來趙府赴宴,沒想到薛濤竟然無意中認識了郭宋。

不過薛濤也並不感到驚訝,她八九歲時就被長安文人譽爲小才女,很多人都聽過她的名字,這個年輕知道自己也不足爲奇。

倒是這個年輕人,詩不錯,書法也不錯,自己卻從未聽說。

薛濤望着郭宋遠去的背影,她對這個才學頗高的年輕人倒真有了一絲好奇。

“濤兒,他是誰?”薛濤的母親韓氏走上前問道。

薛濤搖搖頭笑道:“我也不知道他是誰?像風一樣的男子,不知什麼時候來,也不知什麼時候去?”

韓氏大爲不滿,“你和他聊了半天,聊到最後還是陌生人,有什麼意思?”

薛濤嘆口氣,無奈道:“依母親的想法,什麼纔算有意思?”

“至少要知道他是什麼背景,他父母是誰?做什麼官職,家境如何,他本人在做什麼?這些纔是重點,你已經不小了,別再整天悲風嘆月,考慮一下自己的終身大事纔是正經!”

薛濤的臉騰地紅了,“娘,你在胡說什麼?讓別人聽到會笑話我們!”

她一跺腳,轉身快步離去了。

韓氏卻不肯放過她,追着她問道:“你只要告訴我,那個年輕人叫什麼名字,別的我就不問了。”

薛濤無奈道:“我只知道他姓郭,別的就一無所知了。”

她加快速度離去,韓氏沒有再跟隨她,而是站在那裡喃喃自語,“姓郭?這又會是誰家的公子。”

.........

郭宋走到後園大門處,卻隱隱聽見幾名男子正在點評後園的少女們。

“論美貌,還是薛姑娘當仁不讓,我閱女無數,堪稱傾國傾城者僅此一人......”

郭宋聽見有人在評論薛濤,不由放慢了腳步。

“薛才女家境不行,她家連房子都是租的,做個知己還不錯,娶妻門第不般配,我倒覺得獨孤之女和竇氏之女不僅有國色天香之貌,而且家世深厚,上品門第,那纔是娶妻的良配。”

“算了吧!關隴貴族之女豈是我們能想念的,還是現實一點,能娶上世家之女就不錯了。”

郭宋搖搖頭,這些年輕人都很現實啊!對他們而言,娶妻是一門學問,關係到自己前途未來,一個個把門第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這時,一名年輕男子飛奔而來,高聲道:“大家快去,元相國來了!”

幾名亭子裡的年輕男子都跳了起來,向前院飛奔而去。

趙府大門前一陣騷動,相國元載來了,官員們都從四面八方趕來,;連今天的壽星趙關山也親自到大門處迎接。

元載的權勢滔天,甚至連監國李適都要看他臉色,任何朝廷官員任命都要由他過目初審,三品以下官員任命甚至直接由他決定,不用上呈天子,除非是吏部侍郎和戶部侍郎這樣的關鍵職務。

這就是他否決了天子任命郭宋爲安西都護府長史的原因,從法理來說,他的做法並沒有違規,安西都護府長史是正五品文職,天子無權直接任命,應該是吏部根據考覈提出名單人選,然後幾名宰相討論後決定正式人選,報天子硃批後通過。

天子有低品官員的任免建議權,幾名相國商量後可以反駁天子建議,但必須拿出書面理由,天子接受後才能作罷,但像元載這樣專橫獨斷,直接否決了天子的任命建議,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藐視皇權,和之前的魚朝恩沒有什麼區別。

這是元載飛揚跋扈的一面,只有少數人能感受到,大部分中低層官員看到的卻是元載禮賢下士,關心下屬疾苦,和藹可親的另一面。

“元相國親自來鄙府拜壽,老夫擔當不起啊!”趙關山滿臉誠懇道。

元載呵呵一笑,“大將軍壽辰,元某自然前來祝壽,另外,我同時還代表元家給大將軍賀壽,家主身體感恙,不宜出門,專門託我前來,祝大將軍長壽萬福,子孫昌盛。”

“太感謝了,相國請!”

元載笑着點點頭,提筆簽了自己名,便跟隨着趙關山進了府門,兩邊早已擠滿了朝廷官員,紛紛鼓掌歡迎元載到來。

元載笑眯眯向衆人揮手問候,郭宋雙手抱在胸前,倚靠在東院大門旁冷冷看着元載,歷史上,元載就是今明兩年被拿下,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這時,元載忽然看見遠處的郭宋,郭宋臉上那種挑釁的冷笑讓他心中一陣不舒服。

元載笑呵呵向郭宋招招手,“賢侄,原來你也在這裡!”

郭宋點點頭,“元相國,幾天不見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
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