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

【端午節快樂!】

======

郭宋幾乎是同時接到了丹徒和孟津關的消息,兩個消息都是用緊急飛鴿傳信而來。

正好張謙逸從鹽州巡視回來,正向郭宋彙報開採鹽礦的情況,溫邈進來將兩份緊急鴿信放在郭宋桌上。

郭宋擺擺手,示意張謙逸稍等片刻,他打開了兩份鴿信,細細看了一遍,朱泚受到鐵火雷的震懾,渡江了一半又撤回長江北岸,這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朱泚肯不肯放棄攻打江南的計劃,還得看孟津關的情況。

郭宋又打開了李冰發來的鴿信,信中說已經奪取了孟津關,在信中又簡單講述裴信和楊玄英違抗軍令,建議將他們二人降職一級。

張謙逸見郭宋眉頭時展時緊,便笑問道:“殿下遇到了難題?”

“難題倒談不上,你看看這兩份鴿信。”他把鴿信遞給了張謙逸。

張謙逸接過鴿信草草看了一遍,笑道:“這下朱泚必須從江淮撤軍了!”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他微微嘆口氣道:“在朱泚進攻江南這件事上,我其實還是有點矛盾,有時候我也希望朱泚去江南狠狠折騰幾下,但又不忍心那麼富庶的地方遭遇兵災,而且韓滉開口相求,我又不能坐視不理,內心總是有點矛盾。”

張謙逸是郭宋最早的幕僚,郭宋對他很信任,他也瞭解郭宋,他知道自己主公的內心其實是很寬厚,他理解郭宋的所思所慮。

張謙逸微微笑道:“這種情況下,殿下就應該用利弊來分析,尤其朱泚奪取江南後,對江南的破壞,還有,江南百姓都知道殿下能夠阻止朱泚,可殿下卻袖手旁觀,百姓對殿下的不滿恐怕會超過朱泚,由此產生的不利影響,殿下是否看得清楚?”

郭宋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你說得對,明知大義而不爲,是爲不義也,我不能太多考慮政治利益,還是應該多多考慮普通百姓的利益。”

張歉逸又舉起另一封快信道:“奪取孟津,恐怕會在洛陽引發軒然大波,殿下打算如何處置?”

郭宋搖搖頭道:“這件事有點麻煩,其實我本意並不想奪取孟津關,而是對孟津關施加強大的壓力,引而不發,逼迫朱泚退兵時,我就撤軍回北岸了,但沒想到手下大將沒有控制好,直接攻下了孟津關,這讓我有點進退兩難了,進,我還沒有攻打洛陽的計劃,退,又會對軍心士氣造成嚴重打擊,天下人還以爲我怕了朱泚,司馬有沒有好一點的建議?”

張歉逸想了想道:“其實可以用談判的方式來解決,殿下開出了一個不太難的條件,朱泚答應後,殿下就撤軍,這樣雙方都有臺階可下。”

這個辦法不錯,郭宋欣然道:”可以談判,但該怎麼通知對方呢?”

張謙逸笑道:“看看朱泚有沒有什麼家人在殿下手中,把他送回洛陽,朱泚就明白該怎麼做了。”

郭宋略微沉吟一下便道:“朱泚母親的靈柩還停放在慈恩寺,他原本是想在關中給父母建陵,聽說他父親的墓地被河水沖毀,什麼都找不到了,他只好把母親的靈柩遷來,準備和他父親的衣冠墓合葬,但還沒有下葬便倉促東撤,母親的靈柩便一直寄放在慈恩寺,把它送去洛陽,朱泚就會明白。”

“另外,卑職想私下問一下,殿下打算怎麼處置裴信和楊玄英?”

郭宋淡淡道:“擅自出兵,違抗軍令,降職一級,但奪取孟津有功,升爵位一級!”

.........

孟津關失守的消息讓朱泚慌了神,連忙下旨要求在洛陽徵兵十萬,準備和郭宋軍隊決戰。

但劉思古卻攔住了他的旨意,旁觀者清,劉思古很清楚郭宋爲什麼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奪取孟津,這不是顯而易見嗎?

“陛下不必着急,郭宋攻下孟津關並非是要攻打洛陽,而是在給殿下施壓,要求殿下撤軍回洛陽。”

“何以見得?”朱泚身在迷局中,還沒有想通。

“陛下,郭宋連鐵火雷都送到江南了,陛下說他是關心洛陽,還是關心江南?”

一句話便讓朱泚頓悟,是啊!連大殺器鐵火雷都送到江南來了,他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

提到鐵火雷朱泚便是滿腔怒火,他們研究火器也有好幾年了,但到現在爲止,只造出過紙火雷,連瓷瓶火雷都造不出,更不用說鐵火雷了。

他惡狠狠道:“那幫吃乾飯的火藥匠可是下了軍令狀,如果年底之前再沒有突破,他們一個都別想活了!”

提到火藥匠之事劉思古便是一陣嘆息,前年朱泚也殺了四名火藥匠,結果其中一個叫做宋老橋的火藥匠是真正摸到一點門路的,是他發明了紙火雷的配方,但因爲他太老實,功勞被軍器監令的親戚奪走,但遲遲研製不出鐵火雷的罪責卻推給他,把他和其他三人當做替罪羊殺掉了。

結果他們很快連紙火雷都造不出,才知道宋老橋是唯一會配火藥的人,而且臨死前他把備案的配方也換掉了,誰也不知道紙火雷的配方是什麼,朱泚知道真相後大發雷霆,將軍器監令和他的親戚一起處死,卻無濟於事,一切又得重頭開始試驗。

劉思古見朱泚在氣頭上,也不好勸他,只能以後找機會再勸了。

“殿下,既然暫時無法攻打江南,不如先放幾年,等時機成熟再說。”

朱泚嘆息一聲,“原本以爲江南是個軟柿子,可以捏一捏,沒想到它卻是根硬骨頭,也罷,橫掃江北我已經知足了,江南就且放一放!”

朱泚隨即傳令二十萬大軍集結,返回洛陽。

七月初,晉王令也隨即下達到了孟津關,裴信和楊玄英因違反軍令擅自行動,兩人皆降職一級,裴信因爲奪取懷州有功,剛剛纔升爲車騎將軍,結果又被降爲衛將軍,楊玄英也由鷹揚郎將降爲鷹擊郎將,不過兩人又因爲奪取孟津關有功,兩人各升一級爵位,裴信由縣公升爲郡公,楊玄英也由縣子爵升爲縣伯爵,全軍每人賞賜十貫錢,記功三轉,一時間皆大歡喜。

七月中旬,朱泚大軍返回了洛陽,使洛陽的軍隊總人數達三十萬之衆,有了龐大軍隊爲底氣,奪回孟津關的叫囂聲又開始沸騰起來。

但就在這時,晉王郭宋卻派人把朱泚母親的靈柩送來洛陽,這個小小的懷柔手腕連朱泚本人都看懂了。

他立刻召集幾名心腹重臣商議。

“我估摸着郭宋是在暗示朕,雙方可講和,說明他不想一直佔領孟津關,大家說說呢!”

“陛下看得非常透徹!”

右相源休率先起身道:“這說明晉軍攻佔孟津關的目的還是在逼我們退兵,一旦秦軍放棄攻打江南撤回洛陽,他們就要放棄孟津關北歸,但面子上又放不下,所以郭宋希望和我們談判解決爭端,把太后靈柩送回,就是一種示好的表現。”

“源相國總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左相姚令言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打擊源休的機會,源休立刻對他怒目而視,“有本事你來說說!”

“我當然要說。”

姚令言冷笑一聲,站起身道:“源相國犯了一個大錯誤,他認爲郭宋是在示弱,是礙於面子不好主動撤軍,那就大錯特錯了,郭宋只是在做利益交換,那孟津關換成另一種利益,而我們不知道他想要什麼利益,正如陛下所言,他送回太后靈柩是一種暗示,暗示我們派人去長安談判,如果他示弱,那應該是他派人來洛陽談判。”

源休怒道:“我幾時說郭宋是在示弱?你和我說的不就是一個意思嗎?自己沒有頭腦,剽竊了別人的想法,還倒打別人一耙,說的就是你這種人!”

“你們兩個不要吵了!”

朱泚頭很痛,每次商議大事兩人都要針鋒相對,雖然他不希望兩人團結合作,但也不願意面對兩人無休無止地針鋒相對,你們兩個爲什麼不背後鬥爭呢?非要當作自己的面吵。

“劉軍師,你來說吧!”朱泚把球拋給了劉思古。

劉思古微微笑道:“兩位相國說得都對,現在是需要陛下做個決斷,是要攻打孟津關,還是接過郭宋的善意,用談判解決問題?”

朱泚想起了威力猛烈的鐵火雷,他心中着實有點發憷,半晌才道:“你們說說看,派誰去長安比較合適?”

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
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