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

郭宋離開御書房,又來到吏部,他的爵位官印還沒有拿到,現在應該已經鑄好。

郭宋剛到吏部大門前,卻迎面遇到了顏真卿,郭宋連忙見禮,顏真卿呵呵笑道:“新婚燕爾,怎麼跑來朝廷了?”

“奉天子宣召,順便來吏部再取一下爵印。”

顏真卿笑眯眯道:“既然來了,就進去坐一坐,喝一盞茶,天子賜了老夫幾斤好茶,真的很不錯。”

既然長輩有請,郭宋也不拒絕,跟隨顏真卿來到他的官房,顏真卿請郭宋坐下,一名茶童坐在門口給他們煎茶,顏真卿笑道:“水是城南的鳴犢泉,一早派人去取的,夠吏部官員們一天煎茶所用,算是吏部的一項福利吧!”

朝廷各個官衙都給自己部門謀一些福利,比如戶部在同州苦泉有一個養羊莊園,每年戶部官員們都能分到一隻正宗的同州苦泉羊,兵部則有莊園,每年會給官員們提供雞鴨魚肉等副食產品,吏部也是一樣,有莊園提供農產品,去城外取水也只是其中一項福利而已。

不多時,茶童給他們每人奉上一盞煎好的茶,顏真卿端起茶笑道:“要趁熱喝,滾茶才能品到真正的茶香。”

郭宋見他喝下滾燙的茶水,幾次想提醒他當心口腔粘膜被燙壞,有患癌的風險,但最終還是沒有能說出口,歷史上的顏真卿已經沒有幾年活頭,就算因爲自己的出現,顏真卿能逃過一劫,但他已經七十歲,何必再打擾他的興致?

郭宋也裝模作樣小口吮了一點熱茶,便將茶盞放在一旁,讚許道:“不錯!水好,茶好,今天沾了相國的光享受了。”

顏真卿放下茶盞笑問道:“什麼時候出發,定了嗎?”

“已經定了,十二號出發。”

“那快了,妻子和你一起去?”

郭宋點點頭,“今天專門請示了天子,他同意我攜帶家眷。”

顏真卿捋須道:“那是否需要吏部幫你一下,當然是在不違反朝廷的規則的情況下。”

郭宋心中一動,笑道:“如果吏部方便的話,我希望能推薦一名能幹之人爲張掖縣令。”

“把名字給我,我考察一下。”

郭宋提筆在紙上寫了‘榆林縣令曹萬年’,把紙推給顏真卿道:“此人是沙州豪門,在豐州一直跟隨我,如果他在河西任職,有利於大唐收復沙州,於公於私都比較合適,請相國考慮。”

“我知道了,我會盡快安排考察。”

顏真卿又笑問道:“除了安排張掖縣令,身邊有沒有找好幾個幕僚?”

郭宋遲疑一下,搖了搖頭,他從前的幕僚是薛長壽和曹萬年,目前薛長壽在豐州經略府繼續出任錄事參軍一職,郭曙對他很不錯,郭宋便沒有召回他的想法。

顏真卿微微笑道:“幕僚很重要,尤其對於甘州這種軍政合一的都督州,一個好的幕僚更是重中之重,能大大減輕政務的繁瑣之事,如果你身邊沒有合適的,我可以給你推薦一人。”

郭宋連忙抱拳道:“感謝相國的推薦!”

顏真卿點點頭,對茶童道:“去把張七郎請來!”

茶童快步去了,顏真卿笑道:“這個張七郎叫做張謙逸,是我的一個學生,前年考中明經科,被推薦爲相國常袞的幕僚從事,非常精明能幹,可惜常袞無容人之量,被貶黜後遷怒於手下幕僚,他便請辭來投奔我,我年事已高,恐怕關照不了他幾年了,我就把他推薦給你吧!”

“感謝相國推薦,這要本人願意吧!我是去甘州,那裡可是邊疆。”

顏真卿微微一笑,“張謙逸也是沙州人,他去河西最合適。”

郭宋心中猛地一跳,他想起來了,這個張謙逸不就是張義潮的父親嗎?

這時,茶童帶來一名年輕男子,年紀和郭宋差不多,長一張方臉,眉毛又粗又直,頗有特色,但氣質很好,溫文而儒雅,光看相貌着實和氣質不配。

年輕男子向顏真卿躬身行一禮,“參見恩師!”

顏真卿笑着點點頭,對郭宋道:“這位便是甘州郭都督,年輕有爲,他馬上就要去甘州赴任了,但身邊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幕僚,我想把你推薦給郭都督,你看是否願意,不用馬上回答,你可以考慮考慮。”

“學生明白了!”

郭宋在一旁笑道:“如果張兄決定去甘州,可以去灞上甘州軍軍營,一面赤底黑龍旗便是甘州軍的軍旗,很容易看到,你就說找我,士兵會放你進營。”

“我記住了,容卑職考慮兩天!”

張謙逸向郭宋抱拳行一禮,便向顏真卿告退下去了。

顏真卿看着張謙逸背影笑道:“此人很能幹,尤其擅長處理繁瑣細碎之事,而且很有頭腦,是一個難得的幕僚之才,可惜幕僚也要論資排輩,他在常袞的幕僚羣中,只能做一個二等的幕僚從事,難有出頭之日,他跟隨你,對你們都是一個機會。”

“感謝相國的推薦!”

顏真卿點點頭,“我已七旬,精力大不如前,前兩天我向天子求骸骨,準我退仕回鄉,就看天子準不準了。”

郭宋笑道:“杜工部詩云,人生七十古來稀,我也建議顏相國早日衣錦還鄉,頤養天年,好好享受天倫之樂。”

郭宋一番話說得顏真卿呵呵大笑,他見門口有人過來送官印,便拍拍郭宋的肩膀,“去吧!等你再回京城時,陪我去釣魚,咱們再好好聊一聊。”

說完,他從抽屜裡取出一本詩集,遞給郭宋,“這是老夫的詩文集,抄了一本給你,留個紀念吧!”

“前輩厚愛,郭宋當銘記於心!”

郭宋深深行一禮,告辭走了。

顏真卿一直把他送出吏部大門,這纔回到朝房,他對張謙逸道:“你過來,老夫有話對你說。”

張謙逸連忙跟着顏真卿來到朝房,顏真卿坐下,問道:“你不妨對老夫說實話,是不是對我的推薦不滿意?”

張謙逸半晌道:“恩師的安排,學生怎敢挑肥揀瘦,只是郭宋是不是太年輕了一點?”

“我就知道你有點看不上他,謙逸,你是我最得意的門生,當初也是我把你推薦給常袞,結果常袞栽了,他的幕僚走的走,散的散,只有徐芳正跟在他身邊,最多也只有機會做一任縣令,你的履歷上也留下了不太好看的一筆,我心中着實有點愧疚,所以我也想盡量彌補你,在我退仕之前給你安排一個好的去處,沒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一個好機會,所以我毫不猶豫把你推薦郭宋。”

張謙逸垂手站在一旁,低聲道:“學生的資歷確實差了一點。”

“不是資歷問題!你怎麼還不明白?”

顏真卿有點着急了,他嘆了口氣道:“你以爲元載和常袞都栽郭宋手上,只是偶然嗎?我這樣告訴你吧!之前崔佑甫擔心郭宋太年輕,不適合出任甘州都督,他推薦朱泚出任河西節度使兼甘州都督,你知道天子是怎麼回答,天子說,朱泚的能力還不足以出任甘州都督,你明白沒有,在天子眼中,郭宋的能力還在朱泚之上。

這不是資歷,而是能力,誰想往上走,那他就得替天子解決難題,你說他資歷淺,當年他師父王忠嗣也是在他這個年紀率軍大敗吐蕃,資歷當不了飯吃,關鍵是能力,我可以肯定,郭宋一定會在三十歲時就獨鎮一方,成爲節度使大員,如果那時你纔想去給他做幕僚,還會有你的位子嗎?”

張謙逸幡然醒悟,躬身道:“恩師教誨,學生明白了。”

顏真卿點點頭,“你的同鄉曹萬年之前跟隨他,才兩年時間就出任榆林縣令了,比他高一屆的同科進士現在還在做主簿呢,我怕沒記錯的話,你和他也是一屆吧!”

張謙逸點點頭,“學生明經科比他高五十名!”

“就是吧!你跟隨常袞,連個幕僚從事都當不了,可人家曹萬年已經當了一年的榆林縣令,我馬上要把他調去張掖縣出任縣令,這也是天子的意思,張掖縣令由郭宋來任命,假如有一天郭宋率軍收復沙州,你覺得郭宋會推薦誰來出任沙州刺史?”

張謙逸聽得心潮起伏,跪下道:“學生願聽隨恩師安排!”

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
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