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

十天前,李佪假扮成去太原參考的士子,穿過關中進入河東,回去時也是一樣,搖身變成了前往成都參加科舉的士子。

他帶有完整的證明材料,一路穿州過府,都沒有受到刁難。

過了介休縣後,李佪慢慢冷靜下來,他心中便有點後悔了,他連郭宋的面都沒有見到,郭宋是什麼態度,他也一無所知,說不定是那個潘遼故意報復自己,他根本就沒有向郭宋稟報。

雖然有些後悔,但李佪也不想再回去了,他丟不起這個面子,而且他給自己找到了充足了的理由,從潘遼對待自己的態度就能知道,郭宋根本沒有誠意,就當是他對自己避而不見,用實際行動回絕了天子的要求。

這天上午,李佪抵達了蒲津關,幾名士兵攔住了他,“你是什麼人?”

李佪給隨從使個眼色,隨從立刻取出一份潞州官府的鄉貢推薦書,遞給士兵,“這是我家公子的證明,他是去成都參加科舉!”

參加科舉的士子基本都不會被阻攔,這是各家藩鎮達成的共識,商人、士子和武者皆可暢通無阻。

爲首校尉看了看推薦書,一揮手,“走吧!”

李佪催馬進了蒲津關,蒲津關城內有個小市場,有幾家酒館和雜貨店,可以在裡面休息,也能買到乾糧水葫之類,從另一頭出頭蒲津關,就進入關中了。

這時,一名農民上前,他指了指李佪的背影,用一口蒲州土話對校尉道:“那個人好像是個奸細,俺在路上聽他說是從太原過來,不是潞州。”

校尉頓時一激靈,他立刻喝令道:“抓住剛纔那個讀書人!”

數十名士兵向關城內追去,李佪剛進關城便被士兵追到了,他們一擁而上,將李佪的幾名隨從按倒,又將李佪從馬上揪下來,一名士兵從他懷中摸出了天子金牌,頓時大喊起來,“校尉,他身上有南唐金牌!”

校尉又驚又喜,竟然有南唐金牌,這是條大魚啊!要升官發財了,他大喝道:“把他們捆起來帶走。”

李佪心中害怕,急聲喊道:“我是大唐皇族,我是天子的皇侄,你們不能這樣無禮!”

校尉上前就是重重一記耳光,將李佪打的眼冒金星,校尉故作驚恐道:“我居然打大唐皇族,是不是犯了死罪?”

士兵們也起鬨道:“要殺頭的,校尉快逃吧!”

衆人哈哈大笑,揪着李佪向關城軍衙走去。

兩名揭發李佪的‘農民’早已隱身在人羣中,望着李佪被抓走,他們也迅速折道返回了。

........

當天晚上,在秦軍的酷刑威逼之下,嚇得魂不附體的李佪招供了一切,把天子李適的計劃和太原的遭遇都一個字不漏地抖露出來。

他同時泄露了一個最重要的情報,天子李適已任命韋皋爲徵北大元帥,率五萬軍進駐漢中,將配合郭宋大軍奪取長安。

蒲津關守將立刻向潼關大帥仇敬忠彙報,仇敬忠意識到問題嚴重,次日一早,發送了一封鴿信給西京留守齊王朱進卿,朱進卿是朱泚的義子,被封爲齊王、西京留守,率三萬大軍鎮守關中。

朱進卿當天便回信給仇敬忠,令他立刻將李佪押送去洛陽。

與此同時,朱進卿又令仇敬忠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將李佪的詳細口供先一步送往洛陽。

洛陽的皇宮叫做太初宮,最初由隋煬帝修建,爲了打擊關隴貴族,楊廣和唐朝武則天先後遷都洛陽,將洛陽皇宮營造得極爲盛大繁華,但洛陽皇宮在安史之亂中遭到嚴重破壞,僅存皇宮已不到原來的一半。

進行了幾個月的修葺後,勉強可以住人,朱泚已經搬進了太初宮,並安置好了文武百官。

雖然遷了都,但這幾個月朱泚一直在關注關中的情況,他還有大量的糧草物資沒有運出關中,他就怕郭宋再次出爾反爾,率軍侵入關中。

這天晚上,朱泚剛剛睡着,一名宦官把他叫醒,“陛下,劉軍師說有緊急事情要稟報。”

朱泚一驚,一下子坐起身,連聲道:“宣他到外殿等候!”

他胡亂穿上衣服,便快步向外殿走去,這個時候劉思古來彙報,朱泚最擔心是郭宋軍隊殺進了關中。

他在外殿坐下,有侍衛領着劉思古過來,劉思古急聲道:“陛下,關中有加急快報送來!”

朱泚的心懸了起來,緊張地問道:“可是郭宋軍隊殺入關中了?”

“不是!”

朱泚懸在空中的心倏然落地,對他來說,只要不是河東軍隊殺入關中,其他都不重要。

“那是什麼事情?”朱泚語氣中的緊張感消失了。

“陛下,和成都有關,蒲津關守軍抓住了李適派往太原的秘使,是江陵郡王李佪,從他身上得到了很多重要情報。”

說到這,劉思古將一份加急快報呈上,“這是李佪的口供,剛剛送到,卑職覺得裡面有幾個情報非常重要,所以夜裡驚動了陛下。”

朱泚擺擺手,“這麼重要的情報,談不上驚動,軍師不必負疚。”

他接過情報,仔細看了一遍,裡面的內容讓他頗爲感興趣,李佪居然在太原受到冷遇,郭宋沒有見他,看到後面他吃了一驚,韋皋率五萬大軍入駐漢中,顯然是要北征關中了。

“軍師替我解讀一下這份口供,爲什麼郭宋不見李佪?”

劉思古微微笑道:“這就是卑職之前所說的,對郭宋而言,李適的威脅要遠遠超過我們,他防備李適勝於我們,他不出兵關中,並非是爲了信守什麼諾言,而是不想給李適做嫁衣,李適要奪回關中可以,他自己奪,晉軍不會參與,他不接見李佪,就是表達了這個態度。”

朱泚負手走了幾步,又回頭問道:“如果郭宋不出兵,那韋皋的軍隊會北上嗎?”

劉思古笑道:“韋皋不會輕易北上,但李適一定會,只要我們造一個可以輕而易舉奪取長安的錯覺給他,李適就一定急不可耐催促韋皋北上。”

劉思古雖然在郭宋手中吃了幾次大虧,但對付南唐李適,他卻顯得很輕鬆,他早就看透了李適的昏庸無能。

朱泚想了想道:“齊王勇猛善戰,但頭腦不夠靈活,我想請軍師去關中坐鎮,由軍師全權指揮。”

劉思古連忙躬身道:“微臣願爲陛下效力!”

朱泚大喜,連忙將指揮大軍的金牌交給劉思古,次日一早,劉思古率領兩萬軍隊南下,前往商洛道,支援關中作戰。

.........

三月初五,成都和太原的科舉同時舉行,成都只有一千九百名士子參加科舉,錄取二十人,太原科舉卻有七萬三千名從天下各地趕來的士子參加,一共錄取七百人,其中明經科錄取五百人,進士科錄取兩百人,另外國子學錄取一千人,太原城內擠滿了來自天下各地的讀書人,盛況空前。

明經科主要是錄取文吏,包括朝廷文吏和各地方官府文吏,在這一點上,明經科更像後世的公務員考試,進士科就難度大了,錄取者都能獲得九品官。

而國子學主要培養軍中文官和各地官學教授,它是和科舉不同的教育體系,在國子學讀書五年,考覈合格後,就分赴各軍和各州官學,享受和明經科同等待遇。

天不亮,住在高升客棧的張本初和王顯便出門趕考了,和他們一同出門的,還有其他三名河北士子,一共五個人。

他們僱了一輛牛車前往貢院,牛車內,張本初笑道:“這次規則和以前不一樣,以前進士科和明經科是分開考的,而這次是聯考,是先考明經科,再考進士科,也就是說,要想參考進士科,必須要考上明經科才行,我想不通爲什麼要這樣做?”

“其實很簡單,就是要一個資格,以前是需要地方鄉貢推薦,但這次沒有了,我只讀過一本《論語》,我說我想考進士科,可能嗎?但怎麼分辨,報名時沒有辦法,所以就用明經科來作爲資格考,你想當官,至少要有超過文吏的學識吧!“

“說得對,考中明經科,文吏已在手,肯定還想再試試進士科。”

不多時,牛車抵達了貢院,只見貢院大門前的廣場上人山人海,排滿了長隊。

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
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