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

劉尚東呵呵一笑,“能和獨孤家族交往,是劉家的榮幸,何談打擾二字?”

“世叔過謙了!”

劉尚東請獨孤明禮坐下,笑問道:“那十艘大船開始使用了嗎?”

獨孤明禮欠身道:“目前停泊在潤州進行修檢,然後準備去一趟新羅,採購新羅的紙和藥材。”

劉尚東捋須笑道:“新羅的紙比較便宜,好像只有長安的三成吧!藥材也不錯,能夠買到高年份的人蔘,你們是準備把潤州當做母港?”

獨孤明禮搖了搖頭,“我們是準備把滄州河口港當做母港,貨物到岸後可以直接轉內河運輸,運往長安。”

劉尚東倒有了幾分興趣,問道:“河口港沒有廢棄嗎?”

“當然沒有廢棄,現在是用作鹽港,目前鹽鐵司和滄州官府以及縣衙正在對港口進行全面修繕,相信它遲早會成爲北方最大的港口。”

既然已經提到了河口港,獨孤明禮索性順着這個話題繼續深入,“朱泚在河北大敗,根據確切消息,他又要再招募十萬大軍,但軍費從哪裡來?洛陽和中原已經被他掏空,他只能打江淮的主意,揚州是首當其衝,相信不久,朱泚又要對揚州鉅商動手了,劉世叔,揚州已很不安全,該做抉擇了。”

說到這,獨孤明禮取出晉王郭宋的親筆信放在桌上,推給了劉尚東,“這是晉王殿下給世叔的親筆信,請世叔過目!”

劉尚東嚇了一跳,竟然是晉王殿下給自己的親筆信,他連忙恭恭敬敬拾起信,打開信細細看,看完了信,他一時沉思不語。

獨孤明禮看出劉尚東有點動心了,便趁熱打鐵道:“晉王殿下一直給我父親說,以儒治國,以軍強國,以農養國,以工興國,以商富國,他是發自內心的發展商業,並非是爲了養肥殺豬,現在長安又成爲天下最繁盛之地,絕非偶然,而是晉王殿下長期重商的結果,人往高處走,我覺得劉家選長安纔是最明智的。”

劉尚東半響道:“晉王殿下的誠意我看到了,說實話,我很感動,但這種抉擇對劉家是大事,我需要和家人商量,這樣吧!兩天後,我給獨孤公子一個正式答覆。”

..........

獨孤明禮告辭走了,劉尚東隨即來到後宅,找到了他的父親劉循,他的父親出家修佛,已久不問家族之事,但今天的事情非同小可,他希望父親能給自己指引一個方向。

禪房裡傳來木魚聲,父親劉循清冷地說道:“我潛心修佛,已不問世事,這些事情你們商量決定,何必來問我?”

劉尚東跪在門口道:“如果是小事,孩兒就不打擾父親了,但這件事事關家族生死存亡,孩兒拿不定主意,懇請父親指點迷津。”

半晌,劉循淡淡道:“進來吧!”

劉尚東走進父親的禪房,房間裡縈繞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房間裡除了一隻香爐,一個蒲團,一隻木魚外,再無他物,他年過七旬的老父親正盤腿坐在蒲團上,目光威嚴地看着他。

劉循可比他的兒子劉尚東厲害多了,他數十年走南闖北,下南洋,走日本,西到天竺、波斯,可以說,劉家能成爲大唐第一海商,完全是劉循打下的基礎。

但他在十年前忽然看破紅塵,出家爲居士,一直在家中潛心修佛,基本上不再管家族的事務。

劉尚東跪下道:“孩兒今天收到了晉王郭宋的親筆信,誠摯邀請我們劉家遷往長安,這是他第二次發出邀請了,孩兒心中很矛盾,不知該怎麼辦?”

“他開出了什麼條件,居然讓你感到了他的誠摯?”劉循問道。

“晉王給孩兒寫親筆信這件事,本身就是很大的誠意,另外他在信中承諾賣一座三十畝的園宅給劉家,作爲劉家在長安的府宅,如果將來劉家做出貢獻,他還會給劉家封爵。”

“你們是不願意遷去長安嗎?”

劉循口中所說的你們,是指劉尚東和他的兩兄弟,以及他的三個兒子,他們六人可以決定家族的未來。

劉尚東嘆口氣,“我是中立,只有二郎想遷往長安,其他四人都想去杭州,然後把船隊遷往明州。”

“既然大部分人都想去杭州,你又擔心什麼呢?”

“孩兒擔心晉王給足了我們面子,但最後我們卻不領情,恐怕他將來會報復我們。”

“你覺得他能報復到劉家嗎?”劉循又問道。

劉尚東點點頭,“如果他想報復,完全能做到。”

劉循沉思片刻又問道:“我還想知道,他爲什麼要報復劉家?僅僅是因爲面子上放不下?”

“不是因爲面子放不下!”

劉尚東解釋道:“父親,這其實也就是他爲什麼要籠絡劉家的原因。”

“你具體說說看,究竟是什麼原因?”

“孩兒心裡明白,他其實是對我們的海船很看重,他們長期在西面,剛剛纔拿下河北,得到了出海口,但他們沒有出海的大船,要造一批大海船的話,沒有十年二十年是辦不到的,時間上對晉國很不利,所以晉王就想借助我們劉家的海船。”

劉循點點頭,“你分析得比較有道理,看起來我們確實對晉王很重要,既然如此,那遷往長安就是了,你又擔心什麼?”

“我倒不擔心什麼,關鍵是老三和我的幾個兒子,他們擔心晉王會像朱泚一樣,以借船爲名義,以後就不還了,朱泚就借了我們二十艘大船,後來被朱滔扣押,再也沒有還回來,事情就不了了之。”

劉循輕輕撫摸手中的木魚棍,半晌他緩緩道:“我給你一個建議,如果劉家能夠在海外生存,再也不回中土,你們確實不用考慮上位者的要求,但如果你們一時半會兒走不了,那就必須有一個選擇。

所謂商人不介入政治,那些都是幼稚的謊言,信了它會害死人,你們覺得將來誰能統一天下,就去投靠誰,越早投靠,將來獲得的紅利會更大,不要在意一時半會兒的得失,目光要着眼長遠。”

“孩兒明白了!”劉尚東給父親磕了一個頭,慢慢起身退下。

劉循閉上眼睛,又重新開始敲打木魚唸經,就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劉尚東隨即又召集兩個兄弟和三個兒子到後堂議事,不同於上次他優柔寡斷,被兄弟兒子的爭論弄得他遲遲拿不定主意,現在他父親給他上了一課,沒有立場的商人就是案板上的魚肉,誰都可以宰你,你要別人保護你,卻什麼都不肯付出,那最終什麼也得不到。

“上次我和大家討論之事,我已經決定了!”

劉尚東看了一眼衆人,不緊不慢道:“我決定把劉氏家族遷往長安,暫時告別揚州。”

大堂上頓時一片驚詫,長子劉青山急道:“父親,不是決定遷往杭州嗎?怎麼又改變主意了?”

劉尚東晃了晃手上的信,“晉王郭宋寫給我的親筆信,他以天下至尊的身份請求我們遷往長安,這個面子我不能不給,如果我們不予理睬,總一天我們會後悔。”

劉青山望着父親手中的信件沉默了,他當然不傻,晉王給出多大的誠意,就有多大的壓力,韓滉雖然邀請他們去江南,卻沒有拿出親筆信,其實劉家還是一切都靠自己。

“大哥,晉王給了什麼優厚條件?”老三劉尚南問道。

“答應賣一座三十畝的園宅給我們,答應將來給我們家族封爵,前提是要立功,另外,答應我們可以把一部分船隻放在明州,另一部分船隻放在滄州。”

“這樣最好不過!”

老二劉尚北激動道:“實際上就是答應我們劉家狡兔三窟,在江南留條後路,而且居然答應賣園宅給我們,這個誠意着實令人感動。”

劉尚東的次子劉青雲舉手問道:“二叔,園宅是什麼?”

“說你這小子無知了吧!園宅就是曲江東岸的宅子,那是皇親國戚以及各大權貴住的地方,從來沒有哪個商人可以住進去,當然,我們住不住園宅是一回事,關鍵是晉王拿出了誠意。”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尚東的三個兒子都不再反對了,劉尚東決然道:“既然我們決定要走,就加快速度,一旦被朱泚發現,我們就走不掉了,我們分兩批走,最遲明天晚上,我們全家上船,北上滄州,再從滄州轉道去長安。”

事實上,劉家早就做好遷移準備,所有財富像螞蟻搬家一樣,都轉移到三艘大海船上,海船停泊在潤州碼頭,而幾百艘海船都已提前去了明州,只要他們全家一百餘口人上船離去,朱泚就休想再迫害他們了。

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
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