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鐵模?

?

第十五章

鐵模?

高名衡等人聽有人從賊營之中而來,頓時大喜。高名衡心中暗道:“賊人善用間,前有老婦入城,從囊中搜出白銀兩錠。可見賊人惡毒之處,無知婦孺都爲其所用,而賊人知我虛實,而我不知敵人虛實,有人從賊營之中來,真好詢問賊人底細。”隨即說道:“快請。”

闖營曹營乃至小袁營的攻城的力度都不大,特別是南門根本沒有一兵一卒把守,至於開封城之中,甚至想用南門運輸糧食。

這是圍三缺一的故技。

而開封城四十萬百姓,別的不說,單單是每日生活做飯,所需要的柴火,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光用城中積存的根本不夠,故而南門封閉一半,留一扇門,讓百姓打柴。而這個許老婦就是乘着這個時候,去閻李寨拜見李自成。李自成親自詢問過城中的情況,賞銀百兩,命其再有消息速來回報。百兩紋銀,分爲兩錠,被許老婦放在野菜下面,入城之時,被官兵收撿出來,硬生生釘死在城頭口,哀嚎一日,第二天才死了。

從此開封城之中,就不許婦女出城了。

但是高名衡依然不覺得,城中的消息沒有人給賊人彙報。他正愁不知道賊人的底細,現在有人過來,豈不歡喜。

“大人。”吳士講躬身行禮,將一個衣着近似於乞丐的人帶上來。

這個乞丐一進來,就躬身行禮,說道:“學生乃歸德齊世相,見過巡撫老大人。”齊世相似乎想起在賊營之中的種種苦不堪言,不由的泣下說道:“還請老大人爲學生做主。”

高名衡沒有說話,而是看向吳士講。吳士講會意,說道:“此人乃商丘上舍生,文章很有風骨,我有印象,他之前追隨樑知縣,我還見過一面。”言下之意,就是他願意爲這位齊世相做保。

高名衡這才說話,說道:“起來,讀聖賢書的人,哭哭啼啼是什麼意思?”

“是。”齊世相雙眼通紅,咬牙切齒說道:“學生與賊人不共戴天,還請老大人準學生從軍,報仇雪恨。”

高名衡說道:“此事之後,再說,你說你是從商丘被賊人所擄?那麼當初商丘的情況如何?”

齊世相一五一十的將當初商丘城陷的事情說了出來。高名衡暗暗點頭,他身爲河南巡撫,對歸德之事,不能盡知,但也不大差不差,知道齊世相所說的,與他知道有些出入,大抵相合。心中的疑慮這才又釋然一分。這才問到賊營的

情況。

齊世相將賊營之中,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高名衡與所知道的情報一一對應,很多事情都有了解釋,最後問道:“最近賊人鑄炮之事,你可瞭解?”

齊世相說道:“學生在闖營之中,而鑄炮之地,卻是在小袁營。學生了解不多,不過,隱隱約約似乎聽說什麼‘鐵模’。”

“鐵模?”桑開大吃一驚,說道:“你說的是‘鐵模’?”

齊世相說道:“學生因爲識字之故,被納爲後營文書,前日有一些匠人被調往小袁營鑄炮,學生刻意應和,才得此兩字,卻不知道是何意?”

齊世相不知道,桑開豈能不知道。

他雖然專研水利之道,在其他方面沒有什麼建樹,但是畢竟是徐光啓的門下弟子。

而且鐵模在冶金之上,從來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只是將他運用到火炮之上,纔是清末纔有的,而被張軒引入這個時代。

桑開一時間,有些失神。

“桑大人,桑大人,桑大人。”陳永福叫他。

桑開這纔回過神來,躬身向高名衡行了一禮,說道:“下官知道,賊人是如何半月之內,鑄造出十幾門大炮的了正是鐵模之法。”隨即桑開將鐵模與泥模之法,說給高名衡聽。

高名衡眼睛一亮,問道:“鐵模鑄出的火炮,與泥模兩者誰更好?”

桑開沉吟一會兒,說道:“泥模,鐵模所打出來鐵器性脆,恐怕承受不住多大藥力。這一點比不過泥模,不過,鐵模最大優點就是快。”

“好。”高名衡說道:“本官命你收集全城鐵器,全部用了鑄炮,如果有需要,即便是將開封鐵塔給拆了也無妨。”

“是。”桑開說道:“下官遵命。”

事不宜遲,桑開立即派遣人手,收起鐵器,又徵召開封城之中的所有工匠,督促鑄炮一事。

不過,高名衡也沒有將所有心思都放在鑄炮之上,他很明白,開封城之中兵力有限,不管怎麼樣決定開封城勝負的因素不在開封城內,而是在開封城外,故而寫了一封加急文書,從南門出城,快馬加鞭,穿過義軍的重重探馬封鎖,終於來到汝寧城下。

此刻得到汝寧城,已經成爲一座兵城了。

這一封書信被層層上傳,終於來到了丁啓睿的手中,丁啓睿匆匆一看,就拍在桌子

之上,長嘆一聲說道:“如之奈何啊?”

現在的丁啓睿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作爲河南境內最高級別的大明官員,手中也有大明最大戰略集團,有總兵左良玉,以及左良玉麾下數萬大軍,大抵在五萬以上,有總兵虎大威,不過虎大威的實力就不如左良玉的,部下有數千精銳,還有數千雜兵,大抵在萬人以上。再有就是老牌總兵楊德政,楊德政也算是一員老將了,楊嗣昌的老班底,不過,隨着楊嗣昌的倒臺,而逐漸邊緣化,麾下也不過萬餘精兵而已。再有就是方國安。方國安原本是左良玉的部下,只是朝廷將方國安從左良玉的部下獨立出來,成爲一鎮。

似乎朝廷對左良玉擁兵自重之舉的反制措施,很多將領都是從左良玉麾下分離出來的,比如說金聲桓,現在金聲桓就不在左良玉的部下了。

再加上丁啓睿自己的護衛,乃至楊文嶽的護衛,總共加起來,也不足十萬大軍,而且丁啓睿也很明白這軍中陋習,下面報上來的數字,打個折扣纔是真實數字,而且不同的軍隊打的折還不同。

邊軍秦軍,這些窮苦地方出來的軍隊,打個七折就不錯了,而內地軍隊,有過戰績的打五折,新敗之後重建的軍隊,打個三折,至於衛所兵打個一折意思一下就行了。

而且隨着局面的崩潰,連這種打折法,也不能讓丁啓睿相信的。

紙面上的十萬大軍,四鎮之兵,但是實際到底有多少,丁啓睿不敢去細想。但是各方壓力從四面八方而來,開封城之中求援,還是小事情,最重要的是北京那位的督促。

丁啓睿也知道,自己種種作爲已經很不如北京那位的意思,如果不是河南亂成一鍋粥,每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他早就被罷了。不過是北京那位夾帶裡面也沒有人了,只是暫且用他而已。

一旦輕率出師,敗了的話,他丁某人的項上人頭,就不是自個的了。

北京那位別的不行,殺大臣可是一等一的利落,一想想這十幾年來,有多少大臣死於非命,丁啓睿就絕的脖子後面簌簌的吹風,吹得似乎是刀風。

“大人。”郭載來說道:“如今的局面,當斷則斷啊?”

“斷,斷,斷,”丁啓睿說道:“我拿什麼來斷,這十萬人馬,一旦斷送了,河南地面還有挽回的可能嗎?”

“但是大人這樣拖延,恐怕斷送的不是這十萬大軍,斷送的是大人您的性命啊?”郭載來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六十章 叛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章 取士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六章 王度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十一章 夜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二十四章 餌第一章 汝寧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四章 張青天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章 收兵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十章 裝備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
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六十章 叛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章 取士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六章 王度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十一章 夜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二十四章 餌第一章 汝寧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四章 張青天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章 收兵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十章 裝備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