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瑣事

春耕是頭等大事。

張軒爲了保證春耕,停止了一切訓練,只保留千餘馬隊,還自己的親衛戰略值班,放出很多斥候到東邊探查官軍的行動,而其他士卒,全部去耕種各家的耕地去了。

而且爲失地百姓授田之事,也在與士卒授田的同時也做了。

不過,張質也沒有按照張軒爲士卒授田的模式來,而是讓百姓租種官地,雖然不收稅了,但是每年卻要收租。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真得什麼也不收,張軒的汝寧軍統統喝西北風去啊。

張軒還想給士卒發軍餉的。

只能如此。

不過少了地主一層的剝削,官府所收的租子也不算管,最後官府得到的不少,百姓也覺得得利,可以稱作官民兩便。和後世的責任田,其實也沒什麼區別了。明初朱元璋在江南就弄出不少官田。

但是後世制度破壞,本來是官田卻層層轉包,不知道過了多少手,但是官田的租稅加在一起,比一般的民田重,也成爲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了。

可見天下間沒有是新鮮事,特別是在土地制度之上。

忙碌的春耕過去之後,張質立即要張軒實行自己的諾言,就是重開鴻郤陂之事,張軒也按着諾言。將士卒輪番派出去幫工,再加上張質徵召的民夫,倒是幹得有聲有色的。

張軒卻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水利之上,反而放在匠作營之上。

王大炮得了千畝良田的賞賜,再加上下面的各級工匠都得到了賞賜,故而幹勁士卒,再加上棠谿的鐵礦供應充足,故而王大炮放開了手腳,最先補上的是長槍的數量。

槍頭是直接鑄出來的,雖然這樣的槍頭有一些粗糙,但是速度快。打磨一下,也是光彩照人,當然打磨一事,匠作營的工匠不足,就分給各士卒了。

這麼多槍頭出來,張軒首先要做的是,給所有標槍都換上鐵頭。

然後就是長刀。現在工匠營之中,數百工匠都是專門打造長刀。

“將軍你看,這是我按照你說的辦法,打造出來的明光凱,請大人試試。”王大炮一邊說,一邊令左右擡出一具盔甲。

所謂的明光凱是什麼?其實是一具板甲。

不過張軒告訴王大炮的時候,卻說是唐代的明光凱。

王大炮也是沒有什麼見識,張軒說是就是了。當然他即便有這個見識,張軒說是,王大炮也絕對不會說不是了。

不過,張軒看到這個鎧甲的第一感覺,就是沉。

因爲張軒看見這個鎧甲即便是在架子之上放着的,也要三四個人擡着。只是王大炮既然做出來了,張軒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

張軒對自己的安全從來最重視不過的,在戰場之上只有一具上好的棉甲護身,雖然這棉甲上面釘着銅釘,胸前還有一個好大的護心鏡,但是依然讓張軒有一種不安全感。

張軒被張元海將一件件鎧甲給綁在身上,又穿上鐵靴,頓時覺得自己身上好像被壓了五指山下了,沉重的呼吸都不舒服。說道:“卸下來。”

“是。”張元海立即與身邊的侍衛一併動手,將這盔甲給卸下來了。

“這太沉了。”張軒拿起胸甲一看,鐵甲相當之厚,最少在一釐米上。怪不得張軒穿上去之後,感覺呼吸困難,行動不便,敢情不是張軒太弱了,而是這鐵甲太重了。

“不能薄一點,最少比這個薄上一半。”張軒問道。

“行。”王大炮咬着牙說道:“要這麼薄的鎧甲,還要能保護遠距離火槍射擊,定然要百鍊鋼不可,只是需要時間。還請將軍給屬下一些時間。”

張軒聽過有些失望,心中暗道:“真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攀科技樹的。果然是一些問題都是材料學的問題。”

要輕便的大炮,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先要有鋼。

要耐用的火銃,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先要有鋼。

要堅固的板甲,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先要有鋼。

“到底怎麼才能大規模鍊鋼啊?”張軒心中暗道。仔細想想,不過有三兩個不清晰的概念而已。一時間也說不清楚,只好鼓勵王大炮說道:“我信得過你,儘管去試吧。明光凱的事情先放一放,努力想辦法,多煉出鋼鐵來。”

“還請將軍令請高明吧。”王大炮猶豫了一下,說道:“小的只是一個普通的鐵匠,實在沒有這個本事啊。”

張軒也明白,現在已經到了王大炮的技術極限了,王大炮本就不是當時第一流的工匠。

“你是我一手提拔的,這匠作營你是營官,要學會用人。”張軒似乎也明白了王大炮的憂慮所在,說道:“不管是誰,也替代不了你的位置,你只管辦法煉出好鋼便是了。”

王大炮心中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大人,何不去襄陽請一兩個大匠來,曹營之中,闖營之中,這樣的大匠都有。以將軍與羅帥的關係,應該能請過來纔是。”

辦起事來,張軒才知道,自己手中的資源有限的很。不過,這一段時間,張軒纔不會去襄陽。說道:“好生辦你的事情便是了,不用亂想。”

“是。”王大炮立即說道。

“將軍,有軍情。”張元海聽到外面有人找,出去了一趟立即過來說道。

張軒陡然一驚,這一段汝寧附近風平浪靜,張軒一直在休養生息,從過年之後,幾乎沒有動過刀兵,而且附近的官軍似乎也無暇顧及汝寧一地,此刻一提有軍情,張軒第一時間想到是馬士英西進?

張元海在張軒的耳邊說了幾句,張軒皺眉說道:“他怎麼來了?”

張軒立即丟下這裡的事情,回到節度使府,一進偏殿,就看見袁時敏在哪裡坐立不安,他看見張軒過來,二話不說,“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張將軍,看在你與我家將軍的結義之情上,救救我家將軍吧。”

張軒看袁時敏的打扮就知道事情緊急,袁時敏的樣子根本是風塵僕僕,一路從歸德狂奔而來的。

“起來說話,到底是怎麼回事?”張軒說道:“之前不是還好好的嗎?”

袁時敏滿眼通紅,眼淚就要出來了,說道:“之前,我家將軍與永城劉超聯合,對抗馬士英。雖然落於下風,一時間還能堅持,但是王漢卻突然從開封南下,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劉永也有反水的跡象,我家將軍只能退回夏邑,如今被困在夏邑小縣之中,岌岌可危。只能指望將軍你發兵救援了。”

張軒越讓袁時敏起來,袁時敏越不起來,反而膝行幾步,想要保住張軒的大腿。

“起來。”張軒厲聲說道:“哭哭啼啼算什麼樣子,你不說清楚,我怎麼知道該怎麼辦?”

“是。”袁時敏被張軒這麼一訓斥,反而不敢惺惺作態了,說道:“是。”

張軒坐下來,說道:“先一個個的說,馬士英現在手中有多少人馬?”

“老對手劉澤清,花馬劍劉良佐,還有金聲桓。已經馬士英麾下的貴陽兵,不過數量不多,主力是盧九德的勇衛營,其中黃得功最爲難對付。”袁時敏一一道來。

張軒眼中一眯,暗道:“還真是老對手,不是已經交過手的人,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人手。”

“說清楚,多少人?”張軒問道。

“大概有三萬。”袁時敏說道。

“說實話。”張軒一聽就知道不盡不實,這些人大都是後世南明江北的主力人馬,現在固然沒有經過大擴編,但也不至於加起來只有三萬人馬。

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章 成軍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章 拷餉第七章 下蕭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六十章 叛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
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章 成軍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章 拷餉第七章 下蕭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六十章 叛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