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叛

?

第六十章叛

朝廷消息,楊嗣昌死,左良玉戴罪立功,不過,左良玉行動緩慢之極。當義軍到破泌陽城的時候,剛剛收復南陽,可憐的南陽知府褚無用的腦袋搬家了。

不過,泌陽小城。根本擋不住義軍一攻。破泌陽,入汝州,直逼汝寧,官軍大集汝寧,然後虛晃一槍,掉頭南下,到了信陽州。

信陽州正是南北要害,一過信陽就竄入湖廣。

故而信陽州至關重要,不過,正因爲如此,對於羅汝才,張獻忠來說,一位老相識也來到了信陽州。

“闖塌天在信陽州?”羅汝才說道:“如此便好,既然就派人走上一招,將老兄弟拉過來。豈不是用不着起刀兵了。”

“怎麼可能?”張獻忠說道:“他闖塌天想投降早就投降,何必等到今日,以我看,必殺劉國能,讓那些鼠尾兩端的人引以爲戒。”

羅汝才說道:“不管怎麼說,先試試也不遲啊。”

張獻忠也沒有拒絕說道:“好。”

闖塌天就是劉國能,他也是一位義軍將領,不過投降了官軍而已,闖塌天是他在江湖上的匪號。

這事情既然是羅汝才提議的,派人的時候,也是羅汝纔派人,羅汝纔派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吉先生。

羅汝纔派吉先生原因很簡單,吉先生的資歷老,當初見過闖塌天。

羅汝才這邊密謀將劉國能拉過來的時候。

張軒這在這裡忙活着安營紮寨。

一個月的辛苦跋涉,張軒所部戰鬥技能還不高,但是走路算是練出來,張軒帶上這輜重。一日也能走上六十里。當然了,這是極限速度,此刻沒有左良玉在後面追,兩部的速度自然不需要那麼快了。

如此一來張軒也不用那麼拼命的趕路了。

這不,此刻張軒就帶領的部下在信陽州下安營紮寨。

張軒在營中踱步,卻見幾百士卒以隊爲組織,正在各百戶的指揮之下,趕着活。

一個月來,張軒見縫插針的訓練。讓士卒的面貌大爲改變,所有的士卒在張軒日日飽飯的基礎上,都胖了一圈,不像之前那些瘦得,好像是一把骨頭一樣。

“你覺得怎麼樣?”張軒問曹宗瑜。

曹宗瑜始終是張軒最信任,也是最倚重的手下,他們兩個人相交,有一種朋友的感覺。

曹宗瑜說道:“看上有幾分精兵的氣質了,不過,還是需要練兵刃。”

張軒皺起眉頭說道:“練兵刃?練什麼兵刃?長槍,火銃?”

曹宗瑜皺起眉頭說道:“你怎麼一直想這個?長槍還算不錯,但是畢竟不如刀盾好,在戰場上肉搏,大多都是用刀盾的,長槍一旦近身,就無用了,至於火銃除非是三眼火銃。一般鳥銃,炸膛不說了,威力還小,如果有的,我寧可讓士卒擡着虎蹲炮,也不願意用火銃。”

張軒說道:“我們現在什麼也沒有,不練長槍幹什麼?至於火器,我們現在連火銃都沒有,你就想火炮,不是想的太遠了嗎?”

曹宗瑜說道:“也是,不過有一件事情,你要抓緊了。”

張軒說道:“什麼事情?”

“上戰場。”曹宗瑜說道:“這兵練的再好,不上戰場走上一圈,不能說是練成了。放到最後,都要上戰場。這一次信陽城是不是要用一場大戰啊?”

張軒一想起上戰場,眉頭就是緊。

在張軒看來,這些士卒,不過是童工,而是剛剛完成軍訓的童工,甚至連訓練都沒有訓練完,就讓他們上戰場,簡直是不人道的行爲,不過,所有人都習以爲常了。並不覺得奇怪。

張軒避開這話題,說道:“信陽城中好像有朝廷一支精兵,傳言這一戰不大好打。”

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沒有保密的意圖,所以關於闖塌天的事情,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連張軒也都聽了一耳朵,當然了,這也與張軒的地位漸漸高了有關。

羅汝才所部,雖然這一段時間大發展的,但是也不過一萬多騎,還有一萬多老弱,而在張軒本部有數百,似乎都戰兵,在羅汝才的這個體系之中,雖然不是大將,但是也不是毫無地位的。

“你家將軍了?”張軒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不是別人,正是羅玉嬌。

張軒一聽見羅玉嬌的聲音,條件反射的拉着曹宗瑜躲在角落之中。

曹宗瑜輕聲一嘆,說道:“玉鳳這個姑娘不錯,你爲什麼一直躲着人家啊?”

張軒沒好氣的說道:“我爲什麼躲着你不知道啊?”

隨着張軒這數百人都練出來了,戰鬥力一點點的增加,張軒越發想要離開義軍之中了。故而他知道大明朝廷,也不是盡善盡美的,張軒也沒有想過去投大明朝廷。

他依舊想的是,南下南洋。不過多一項,就是憑藉手底下這幾百兄弟,在南洋諸島之中,選一個好好經營,子孫後代也能當上南洋富商,或許某個子孫爭氣,還能撈個小國國主噹噹的。

在清軍南下的時候,多從大明移民,也算是積德了。

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要耽擱人家姑娘了。

雖然,有一點忘恩負義,雖然有一點渣男。但是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羅玉嬌又一次無功而反。

張軒覺得氣氛有一點尷尬,沒話找話說道:“今夜是誰值夜?”

曹宗瑜說道:“是小周百戶。”

“是他。”

夜色來的很快。

張軒所部小小的營寨之中,防守十分的嚴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外圍是一排木牆,木牆上面有人在來回巡邏,而所有帳篷都是以什爲單位分配的,而這帳篷分佈也是以百戶分佈的,如果從上面看,就能看見整整齊齊的帳篷在營寨之中,而最中間有一個單人帳篷,不是別的人,正是張軒的。

周輔明正在營門處鎮守。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周輔明一回頭,一看正是周黨。說道:“父親,夜晚不許出營帳,你還是快回去吧。”

“我知道分寸。”周黨的臉色在遠處燈籠的照射之下,有幾分陰沉不定,說道:“我今天來就是我了做大事情,我們這邊說說話。”

周輔明被周黨拉倒篝火的死角之中,這裡一片黑暗,彼此都看不清楚彼此的臉,只能迷迷糊糊的看出一個輪廓,不過唯獨倒影出篝火的眼睛讓人看的真切。

“明兒。”周黨說道:“賊營之中,並不是久留之地。”

“父親,我知道。”周輔明說道:“賊軍遲早會被朝廷剿滅,可是之前,我叫你走的時候,你怎麼不走啊?”

周黨說道:“我家南樣家業盡失,這樣灰溜溜的走了,將來怎麼辦?故而我一定要立下功績再走。”

“立下功績?”周輔明大驚,他看不清楚周黨的臉色,唯一能看見周黨眼睛珠子上倒影出一團篝火在跳躍,說道:“父親,你要與官軍通消息。”

“是。”周黨,說道:“再遲就不行了,現在我們還能掌控住兩個百戶,時間一長,恐怕就會被張軒籠絡住。”

周黨對於張軒,有幾分佩服,又有幾分驚恐。

張軒爲了培養自己的鐵桿嫡系,在營中講解兵法,不過,一直急着趕路,大軍幾乎馬不停踢的來回轉悠,根本沒有在一個地方駐紮,也沒有什麼時間,張軒也不過講了幾課而已。

教材就是《紀效新書》但是張軒旁徵博引的,立即將這些底層軍官給吸引住了,周家賴以控制兩個百戶的就是這些軍官,周,曹兩家的家人僕役大量在軍中。 這是他們影響力的關鍵。

但是張軒的這種講課,正在瓦解這種影響力。

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一百章 俠義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九章 初戰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十八章 紮營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十四章 拷餉
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一百章 俠義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九章 初戰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十八章 紮營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十四章 拷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