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

?

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

“大人,火炮好了。”王大炮帶着幾分蓬頭垢面。張軒就哪裡坐着,王大炮不敢有半點的怠慢。一心一意的趕工。

一連數日的趕工,在五月中旬。王大炮主持火炮終於完工了。

一批次火炮,總共十一門。

只是鐵模還沒有完全的拆下來。

青銅的色澤在張軒眼中分外好看,一米多將近兩米的長度的圓柱體。上面每隔十公分,都有一道鐵卡箍。一道接着一道,遍佈炮管上面。

至於炮耳,火門,望山,這些非常標準。

“噹噹噹。”的敲擊之聲,一片一片鐵模被敲擊下來。

“這是我的炮了。”袁時中帶着笑聲走了過來。他看着這一門門火炮,一把奪過來鐵錘,自己親自下手,在王大炮的指導之下,將一片片的鐵模敲下來。

不一會兒,十一門火炮全部的鐵模全部脫落了。袁時中看起來,比張軒還高興。

張軒是見過世面的人,這火炮在張軒的心中,不過爾爾而已,但是袁時中可就不一樣了,袁時中看這火炮,就是妥妥的國之重器。

“對了。”袁時中一邊摸着火炮,輕柔的就好像是撫摸女人一樣,說道:“這火炮起名字了沒有?”

“這些都是爲了打開封所造的火炮。”張軒微微沉吟一下,說道:“就叫開封炮吧。”

這符合張軒一慣命名原則。但是並不符合這個時代人的審美。

“這什麼破名字啊?”袁時中皺眉說道:“那有這樣起名,這在黃河邊,你怎麼不叫黃河炮?”

張軒說道:“那麼你起名?”

袁時中沉吟一會兒,說道:“這大炮命名,小則校尉,大則將軍,就叫神威大將軍炮。”

如果是漫畫,張軒的腦門之上,一定有黑線。

這也太誇張一點了吧。

張軒說道:“如果將來造出比這個更大的炮該怎麼稱呼?怎麼說也該爲將來留一點餘地吧。”

“說得也是。”袁時中說道:“不過這炮怎麼都應該叫將軍炮,這炮最少也有千斤之重,就叫千斤將軍炮。”

“你想叫什麼就叫什麼吧。”張軒說道:“抓緊時間試炮。看看這炮行不行。”

“好。”袁時中也想看看這炮行不行,說道:“立即裝車,咱們去開封城下試跑。”

雖然張軒一直窩在營寨之中督促鑄炮,但是袁時中卻沒有閒着,他每天都會進攻開封城。

不過,他的重心放在訓練軍隊之上,對開

封城攻擊力度也可想而知。

完全按照闖營之前的打法,在城牆之上挖洞。

但是開封城守軍,對此可謂是經驗豐富之極了。各種滾石檑木,以及之前的那種鐵滑車,甚至時不時有人下城做戰。

他們似乎在城牆外側,弄出一道內陷的地方。士卒可以從這裡墜下去。

敢下城的士卒,都是官軍精銳。而袁時中派來攻城的全部是外圍附從,結果可想而知了。

甚至小袁營的進度,都進入不了城牆內部。連坑道戰都打不起來。

只是小袁營的士卒,在一次一次反覆進攻之中,對旗鼓號令也慢慢的熟悉了。

這個時候袁時中才覺得自己有數萬大軍,而不是隻有麾下的萬餘人馬。

陳德守在城頭之上,忽然發覺今日的賊軍有幾分大不一樣。

之前賊人進攻的時候,多推鵝車,直抵城下挖洞。而今日全沒有一輛鵝車過來,反而是士卒派來的整整齊齊的,中間簇擁着十幾輛大大小小的車輛。

這車上有什麼陳德也看不清楚。

隨着距離越來越近,陳德忽然看清楚了,是火炮,看分量在千斤之上。

陳德頓時心中一緊,立即對左右說道:“去將總兵大人請過來。”

不過片刻功夫,陳永福就到了。

當陳永福發現小袁營的進攻,變得敷衍起來,陳永福就更多的將守城的任務,交給兒子來辦。

作爲一個父親培養兒子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想讓陳德通過這些低烈度的戰鬥,多積累一些經驗。

不過,陳永福也擔心出什麼意外,故而他就在城樓裡面休息。來得非常之快。

“大人,您看。”陳德立即這火炮指給了陳永福看。

陳永福一見大吃一驚,說道:“紅夷大炮?”

“大人,這是紅夷大炮?”陳德問道。

陳永福從懷中抽出千里鏡,細細的看過去,好一陣子,才說道:“這火炮比紅夷大炮小,似乎也不是各類將軍炮,因爲給是賊人自己鑄造的。只是,賊人怎麼有能力鑄炮?還在這短短几天之內啊?”

對於這一點,陳永福怎麼都不能理解。

雖然大明各地都鑄炮,火炮類型也算繁多,但是陳永福好歹是在軍中廝混了大半輩子了,大半都能認得,而這火炮之上有明顯的西夷人的風格。不像是國朝的火炮。

而且如果這火炮是之前就有的,之前爲什麼不用,反而現在拿出來。

如果是剛剛鑄造出來的,區區半個月的時間,怎

麼能鑄造出火炮來,陳永福雖然不會鑄造火炮,但是也知道鑄造一門火炮,長則大半年,短也需要三個月,哪裡是說鑄造就能鑄造出來的。

而這東西到底是怎麼冒出來的?難不成有西夷人,千里迢迢賣給賊人的?隨即陳永福自己又否定了這個想法。無他,根本不可能。這火炮又不是什麼小物件。哪裡那麼容易運啊?

就在陳永福思量之間,小袁營已經停下來了。

火炮停在城外三裡之處。

王大炮帶着一幫人開始忙忙活活,將火炮固定好,好一陣子,纔算是開了第一炮。

“轟。”的一聲巨響,一枚鐵彈打出一里多遠,落在地面之上,彈跳了好幾下,停止了運動。

張軒皺起了眉頭。

“怎麼回事?”袁時中目光一凝,眉毛半豎起來,眉目之間殺氣昂然。

“大人。”王大炮立即解釋道:“第一炮,放的藥最少。這是試炮的規矩,要一點一點的加藥。”

“是嗎?”袁時中說道:“你如果騙我。你知道後果的。”

“這是我定下的規矩。”張軒說道。張軒心中的壓力也不小,如果這次鑄炮失敗的話,張軒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了,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隨即對王大炮說道:“繼續。”

“是。”不過一會功夫,王大炮已經滿頭虛汗了。他一咬牙,也不顧張軒定下的規矩:即試炮的時候,添加火藥由少到多一點點的添加。一口氣塞進去不少火藥。

不過,他並不是一點把握都沒有。

這大炮畢竟是他親手鑄出來的,不管是材料還是工藝都稱得上精益求精,他對這火炮有信心。

“轟。”的一聲巨響。

一枚炮彈越過三裡的距離,重重的打在城頭之上。只是開封城牆也是相當的堅硬,如此不過是掉一點土而已。

“繼續。”袁時中大喜。這一點成果已經讓袁時中很滿意了。

隨即十一門火炮依次發射,打了一輪,落點雖然或高或低,但是大半都打在城牆之上了。開封城牆也承受不住,這樣的轟擊,嘩啦一聲,大片壘土從牆頭之上脫落下來。

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這已經表示出一個信號,那就是火炮足以破城,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了。

“萬勝萬勝萬勝。”義軍上下氣勢大震,連聲高呼,而開封城頭之上,死一樣的寧靜。陳永福重重的一拳敲到女牆之上,這個時候他即便知道開封城牆厚數丈,讓他轟,也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將城牆轟開。但是他依然按捺不住,低聲對陳德說道:“你速速將這裡的情況告訴高大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章 奪麥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章 張青天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二章 餌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四章 岳陽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章 攻城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二十一章 談判
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章 奪麥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章 張青天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二章 餌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四章 岳陽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章 攻城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二十一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