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

後世的名聲僅僅是名聲嗎?

不,而是很多事情流傳到後世,就僅僅是名聲了。

姚啓聖未盡之言,卻是他爭奪曹營軍中第一人的地位。

羅汝才命不久矣,這個消息,雖然隨着羅汝纔好像康復了,而漸漸消停下來。但是實際上,私下裡很多將領都在討論過了,縱然羅汝纔沒有病,他未必能活幾年了。

這個時代,乃是真正的人過七十骨來稀。羅汝才征戰了半輩子,身上的傷勢不知道有多少。可以說,渾身上下沒有一個好地方。

年輕時尚可支撐,卻是活不了多大的年齡的。

這不僅僅是羅汝才,也是這個時代將領的通病。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從某種意義上,羅汝才已經不錯了。

羅汝纔是開國之主,有他在一日,軍權就別想落到別人手中,所以軍中第一人,就不可能出現,但是羅汝纔不在之後,羅玉龍登基之後,又會是什麼局面。

羅玉龍不能說不行,但是他遠遠比不上羅汝才幾十年間的威信。

他或許需要一個在軍中能給他支持的重要人物。

比如張軒。

到那時候,張軒纔是真正的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接觸到的都是權力中心。

張軒不想嗎?

不,想。

他無法騙自己。

野心這東西,是一步步產生的,剛剛到了明代的時候,他所想的,不過是活下去,成爲曹營一員後,張軒所想的,讓曹營建國立基,將來自己也能成爲開國勳貴之一,臨死的時候,給兒子留一個爵位,也算不錯了。

但是現在,張軒心中野心更加膨脹了。

對這個世界,張軒其實有很多地方,都看不順眼。

以後世的觀點,這個世界有太多需要改造的地方了,張軒這種想改變世界的慾望從來都在,不過被冰冷的現實壓制住了而已。

張軒用了數年的時間,一點一點的學習兵法。

現在不敢說是天下名將,但是天下人任何一方討論曹營諸將,都是繞不過張軒,張憑之,小周瑜這個名字的。

但是作爲一個政客,他卻還很是稚嫩。姚啓聖撕開了曹營內部的溫情脈脈之後,張軒也看到了,這一條路。

真以爲未來新朝軍中大佬這個位置,你不去爭,就能平平安安的落到手中,這是錯覺。

權力巔峰的人,永遠是少數的,即便張軒是羅汝才的女婿,羅汝纔有意讓張軒上位。但很多事情,不是羅汝纔有意就可以的。

張軒思量好一陣子,說道:“曹兄。你覺得我該怎麼辦?”

對姚啓聖,張軒要需要遮掩,但是曹宗瑜,張軒無須如此。

曹宗瑜說道:“兄弟們跟着你,不就是爲一個前程嗎?你也要想到這一點。”

張軒聽了之後,微微苦笑說道:“的確如此。”

什麼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就是。

張軒不是孤家寡人,他麾下有他自己的一系人馬。裡面自然有張軒的死忠,比如曹宗瑜,臨潁張氏子弟。但是更多的卻是依附在張軒這一艘船上的,比如許都,比如楊繩祖,如是等等。

張軒的勢力呈現出上升姿態,這些人自然會忠心耿耿。

而張軒的勢力爲什麼呈現上升姿態,並不是張軒的地位在曹營之中,有所提升,而是曹營的實力都在膨脹之中。但是這種膨脹終究要結束的。甚至比起在鳳陽的時候,張軒的兵力在曹營比例之中,還有所下降。

到了那個時候,張軒地位有顯著的降低,麾下的將士,還有忠心於他,而不是轉投別家。

張軒這時候才覺得一件事情。

當政壇大佬,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張軒對羅玉龍退讓,下面的人還可以理解。但是處處退讓,恐怕張軒派系的人,就會慢慢的散去。如果張軒想當一個富貴閒人,這倒也沒什麼。但是他不甘心如此。

張軒正色說道:“只是這一件事情,該如何操作?我如何私下壓住消息,將來事情傳開,對我也不是一件好事。”

張軒此刻,明顯是想撈好處,卻不想沾麻煩。

曹宗瑜微微一笑,說道:“將軍,你是別姚啓聖引偏了。”

“哦?”張軒說道:“爲什麼?”

曹宗瑜說道:“這些文人,都自以爲聰明,卻不知道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些事情,光明正大,未必不好,將軍只需將這個計劃完善一下,並派人去探測土質,想來數日之內,就有大致的消息,然後這個計劃,稟報大王,順便請戰。”

“請戰。”這個兩個字,瞬間讓張軒清醒過來,他巴掌拍在腦門之上,說道:“曹兄說得對,我被姚啓聖給忽悠了。”

的確,張軒派人調查,這是合理的拖延時間,畢竟不事先覈實,就上報,未免太過輕率了一點,而如今湖口戰事正烈,前後幾日,傷亡差別都會很大的,說不定,幾日之後,那邊自己就打不動了。

光明正大的請戰,即便其他將軍知道了,也不好說什麼。

而且羅汝才未必不會樂見其成。

曹宗瑜說道:“將軍,我在吳王麾下的時間長一些,有一些經驗。就是萬萬不要想瞞着掌盤子,因爲你瞞不了的。反而你事事待之以誠,縱然有些出格的東西,掌盤子也會包容。”

張軒起身向曹宗瑜行了一禮說道:“曹兄,愚弟受教。”

很多長輩惱怒的,並非小輩做了什麼事,而是有些事情瞞着他。越是老人,越是如此。老人本來身體機能開始衰弱,神經就變得敏感起來。這個時候再隱瞞他們。他們更容易暴怒。

而羅汝才,不僅僅是張軒的上司,也是岳父長輩,還是一個老人,這一點還是有同性的。

張軒送走了曹宗瑜,獨自在院子裡面踱步,心中不住的思索,一時間忘記了時間,好一陣子,他擡起頭,卻見月光已經灑滿庭院,不知道什麼時候天已經黑了。

張軒此刻下定了決定。

他省卻了曹宗瑜提議的派人去探測之事,而是直接向羅汝才寫信,將這個計劃說出來,順便請戰,說他想要參加湖口之戰。

張軒知道,曹營之中,很少有事情能瞞過羅汝才的,既然如此,就不用隱瞞了,直接說出來,就看羅汝才怎麼決定了。

書信寄了出去,張軒心中隨即變得忐忑起來,畢竟羅汝纔到底是一個什麼心思,他也猜不準。他纔不相信,羅汝纔看不出他的小心思。

所以,這幾日,張軒頻頻走神。因爲胡澹新來,張軒一直留他說話,但是說着說着,張軒就魂飛天外,弄得胡澹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到底那一點做錯了。

數日之後,羅汝才的書信來了,上面沒有說別的,只是說,準備好換防,張應元會去替代他。

張軒這才猛地鬆了一口氣。看羅汝才話音,是答應下來。

跟着羅汝纔來的,還有一封書信,卻是羅玉嬌的,羅玉嬌在書信之中,給張軒表功,說如果沒有她在一邊說好話,他絕對沒有那麼輕易的調過去。當然了羅玉嬌之所以這麼賣力,卻也是想他了。

張軒看到這一點,心中不由的一軟。暗道:“我在明末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娶了羅玉嬌。”如果之前張軒或許還有一些自卑。

但是現在張軒卻沒有這個想法了,畢竟如果曹營沒有他張軒,估計早已被李自成火併了。

雖然他如今的成就,借了羅玉嬌之力,但是曹營如此,難道沒有他張軒的功勞。

好的夫妻,都是互相成就的。很多東西是分不開的。

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十章 黑夜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九章 搶收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九章 搬家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三章 奪麥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章 搬家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
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十章 黑夜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九章 搶收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九章 搬家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三章 奪麥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章 搬家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