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

風雨似乎忽然變緩和起來。

夏季的大雨就是這樣,來得快去的也快,不過一陣暴雨過去,雨水就小了不少。

烏雲雖然沒有散去,但是已經雨滴已經換爲濛濛細雨。

“楊將軍。”鄧和說道:“我等深深佩服楊將軍之能,只是大明現在情況。明眼人能看得出來。大明江河日下,所謂良禽擇木棲。將軍何必爲大明效力。”

楊從義說道:“大明如何與我何干?”

楊從義作爲傅宗龍的親衛,崇禎對傅宗龍的種種作爲,早就將他對朝廷的忠心耗盡了。

“那麼將軍是答應了。”鄧和說道。

楊從義冷笑說道:“其他人我降了也就降了,但是我爲傅督師親衛,決計不會想仇人投降。”

“不過一死而已。”

楊從義大笑一聲,看着後面滔滔的江水,縱深一躍,跌入波濤之中,瞬息之間看不見了。

鄧和心中微微一嘆。對楊從義他還是很欣賞的,畢竟一區區數千士卒,策應三個方面還能堅持到現在,可見他的能力。

楊從義跳江。剩下的士卒紛紛投降了。

鄧和招降納叛的同時,也給張軒報捷。

不過,他很快將目光聚集在江面之上。

江面之上的戰鬥,此刻更加混亂了。

數百艘船蔓延在數裡的江面之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張軒所預料一樣,大雨給夏軍的水師帶來的極大的負面影響。很多火炮火器一時間都啞火了,不過當大雨到來的時候,風雨交加,江面上更是波浪滔天。

固然這裡僅僅是一條內河而已,即便再大的風浪也是有一個限度的。不可能出現如同大海上,一下子將所有船隻都吞沒掉的事情。但是船隻在混亂的水流衝擊之下,不住的相撞,卻是必然的。

這個時候,倒是顯示出夏軍戰船的堅固。

多次相撞之下,夏軍的戰船都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而很多明軍的戰船卻出現問題了。在風雨大做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與暴風雨決鬥,而此刻風雨稍稍平息一點,就開始了彼此的爭鬥。

就黃朝宣本人來說,他已經有不好的預感了。雖然從江面之上觀察城陵磯,城陵山很多地方看不真切,但是也覺得各地安靜的太不尋常了。

這種安靜讓他感到心中發慌。不安的感覺在他心底蔓延。

如果可能,黃朝宣希望能立即撤退。

但是如何能撤得了啊。

現在的情況,是你中個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出一個勝負,想撤退都不能。

當然了,對周輔臣來說。他也不想持續下去了。

因爲他心疼船。

周輔臣是夏軍元老,經歷過一艘正式的戰船都沒有,都有一些漁船,民船,臨時徵召出來。

在與沈廷揚的戰鬥之中,損失不少,再加上張軒的支持,才一手一腳的攢起來這麼多船隻。

這二百多戰船,幾乎是除卻鄭氏水師之外,所有所有的水師力量。

雖然戰事還沒有結束,但是周輔臣卻已經估算出大概有三四十艘戰船已經沉沒了。

接近五分之一的戰損,讓周輔臣心疼無比。

再加上大雨剛剛過去。很多火器都不能發射,這樣一來,優勢發揮不出來,周輔臣自然也不願意在這個時間繼續戰鬥下去。

在雙方將領的戰鬥心態都並不濃烈。接下來的戰鬥都是儘量收攏己方的船隻,在下午時分,雙方緩緩的撤離了江面。

至此,岳陽之戰的前哨戰,城陵磯之戰算是落下帷幕。

一夜無話。

第二日一早。張軒踩着泥濘道路走到了城陵山。

昨日暴雨初歇。到了今晨,就已經千里朝霞,如火燒雲燎。一輪紅日衝破雲霄,千里五朵如龍鱗四散,一面紅的如金,一面白得如肉。

金華士卒兩側把守。

張軒帶着幾十名隨從侍從在許都引領之下,走上城陵山。

雖然在在雨水之下,很多痕跡都被沖洗乾淨了,但是張軒還能看到不少東西。

比如發紅的土色,還有斷箭,遺留的炮矢,甚至草草掩蓋的屍體。

無不顯示出昨日戰鬥的激烈。

等走到山頂之上,向南方極目看去。十五里的距離有一些遠,但是岳陽城是一座城池。規模龐大。

想隱藏都隱藏不了,只是晨霧還沒有完全消散。張軒看不清楚,但是輪廓還是能看見。

張軒轉過頭來,說道:“今日之戰,能拿下此山,乃是諸位將軍之功,張某記在心上。許都力克城陵山,乃此戰首功,賞黃金千兩,晉爵一級。”

許都出列說道:“多謝大將軍提攜。”

許都對這個獎賞並不是太在意,他家中談不上豪富,但也不窮。對金錢並不能說太在乎。他更在乎的是升官。

張軒說道:“次功,乃周輔臣將軍與王進纔將軍,周將軍力克南明水師,而王進才置性命於不顧,蹈水進攻城陵磯。勇氣可嘉。各有賞賜。”

“多謝大將軍。”周輔臣與王進才齊聲說道。

張軒隨即說道:“其餘各位將軍,各有賞賜。”

軍中賞罰,講究賞不逾時。不過首功,次功張軒會安排下去,至於剩下的功勞,就是軍中幕僚的的任務。

賞賜之後,張軒持鞭遙指岳陽城說道:“城陵山一破,岳陽城就在我們面前了。諸位覺得該如何拿下此山。”

張軒覺得如果放在後世,大炮在城陵山上一架,就能覆蓋岳陽城大半。但是此刻卻是另一場大戰。

此刻他心中已經有草案。

周輔臣立即站出來說道:“臣請出戰,水師突入洞庭湖之中,截斷岳陽城水路支援。與羅將軍打通聯繫。”

之前一場水戰,周輔臣覺得心中鬱悶之極,他的船隊,二百多艘船,數百門大炮,還有不少小炮,每艘船隻的造價在二百兩上下,再加上火炮的價格,武裝一艘船大概有五百兩左右,價值十萬兩之上。更不要數量衆多的水軍。

在價值上遠遠比南明水師臨時召集的船隻,要貴的多了。

周輔臣對上一戰的結局並不能接受,一想起戰損,更是牙癢癢的。

他想扳回局面。

曹宗瑜也出列道:“末將請戰,爲先鋒攻岳陽城。”

許都對曹宗瑜這種不忿,幾乎是公開的秘密了,曹宗瑜本人怎麼會不知道。

不過,曹宗瑜知道以張軒與自己的關係。許都根本動搖不了自己的位置。

只是他有時候不代表他自己了。而且曹宗瑜也有自己的驕傲,許都這一次立下首功之後,曹宗瑜也有壓過許都之心。

曹宗瑜一說,其他將領,如許都等人也紛紛求戰。

張軒說道:“既然諸位有此心,明日拔營進軍,在岳陽城下立寨。”

“是。”諸將立即答應下來。

隨即張軒以分佈佈置了任務。不過因爲昨日一戰,大軍各部可以說是輪番上陣了。

今日修整一日,明日繼續進軍。

張軒佈置好任務之後,忽然一笑說道:“諸位兄弟,你們覺得現在馬鑾在想什麼?”

王進才嘿嘿一笑,說道:“那乳臭未乾的小兒,定然驚慌失措。估計正在想辦法求他老爹了。”

王進纔此言一出,衆人哈哈大笑。張軒也跟着笑,不過他僅僅是笑而已。卻沒有放在心上。他暗中思索,馬鑾現在纔到底再想些什麼?

這個時候馬鑾也召集諸將商議戰事如何?城陵山之失,可以讓整個岳陽震動無比,馬鑾幾乎睡不着覺了。坐立不安,所以一早上,帶着滿眼血絲,說道:“城陵山之敗,賊人兵臨城下,諸將難道沒有什麼話可說嗎?”

第八章 局面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八章 紮營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章 成軍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章 拷餉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一百章 俠義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九章 攻城三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六章 蕭縣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
第八章 局面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八章 紮營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章 成軍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章 拷餉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一百章 俠義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九章 攻城三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六章 蕭縣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