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噩耗

?

第六十六章 噩耗

最後,張軒與羅玉嬌的除夕飯,還是沒有老老實實的吃下去,當然其中內情就不足與外人道也。

也不知道是不是張軒春風得意,還是春節之後,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即便是下雪也當不住張軒的好心情。

從年三十的雪,不過是一個前奏而已,在初四之後,雪就陸陸續續的下了起來。

不過,從初二之後,匠作營之中,就陸陸續續的復工起來。雖然很少有人出城,但是城中也漸漸的熱鬧起來。

太平無事,時光平靜的好像是天下太平一樣。每個人都變得懶洋洋的,似乎是貓冬的後遺症,只是張軒卻知道,天下遠遠沒有到太平的時候,張軒有什麼就在默默的思考自己的出路。

必奪江南。從戰略層面上是正確的。但是從戰術層面上,怎麼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張軒如今在義軍大潮之中,隨波逐流,即便他與羅汝才親如翁婿,但是想做這大潮的掌舵人,卻是難上加難。其實張軒有時候暗暗揣摩羅汝才這樣猶豫不絕,他心中也明白幾分。

一是李自成勢大,羅汝才歸附李自成以來。李自成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年之內,覆軍殺將,連克雄城,李自成展現出他的雄才大略。似乎跟隨李自成富貴搓手可得,而自己自立風險太大。就拿張軒所說的下江南之策。

江南雲集重兵,湖北方向有左良玉,安慶方向有黃得功,城池堅固,長江爲之天險,那裡是說打就能打的,羅汝才未必沒有想過,只是他想來,江南定然南下,只有知道清兵下江南幾乎沒有遇見抵抗的張軒知道,其實江南不過爾爾。

近看李自成一帆風順,遠看江南艱險重重,羅汝才的猶豫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李自成偏偏不能成事。這是一個來自歷史下游之人的痛苦。

李自成如果能成事的話,張軒自然不用這麼煩惱,勸羅汝才早早的向李自成臣服,大順定鼎天下之後,最少一個國公的位置。但是這一切都是夢幻泡影而已。

張軒最大的痛苦就是這裡。

深入瞭解之明末這個時代之後,張軒覺得讓歷史改道,力挽狂瀾,實在太難的,但他又不想起爲人做包衣。

張軒甩甩頭,不讓自己想太多,他心中暗道:“不管怎麼說,享受這平靜的光陰吧,我不會遠離戰場太久的。”

他依稀記得李自成攻開封攻了三次,也就是說,戰場之上有所反覆,只是他還弄不清楚,這反覆會來自何方。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八下午。

張軒巡視過全城之後,正準備回衙門,鄧和帶着一個滿身風雪的人來見張軒,一件面,鄧和板着的臉露出一絲緊張,說道:“將軍,大事不好,左良玉來了。”

“什麼嗎?”張軒大驚,他心中有所預感,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變化來的這麼快。“他從什麼地方來的,爲什麼沒有聽見任何消息,他現在來道哪裡了,有多少人嗎?”

人的名,樹的影,張軒來到這個時代之後,對兩個人名早已如雷貫耳,那就是左良玉,賀人龍。

賀人龍已經打過照面了,卻不知道左良玉是一個什麼成色。不管左良玉的軍紀有多少的爛,但是至少,左良玉這隻匪軍還是能打的,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乃至羅汝才,都有在左良玉手下敗績的記錄。

“將軍,我只知道,此刻左良玉已經在圍攻郾城。”鄧和從來不緊張的冰山臉,也帶上了幾分緊張,說道:“最少有四萬戰兵,具體的你問他。”鄧和爲張軒引薦這個滿身風霜的人。

他跪倒在地說道:“小人何老三,乃是何英將軍的家人,何英將軍派小人出來向城求援,如果沒有援軍的話,郾城堅守不了三日的。”

這在張軒的預料之中,郾城這一座小城是張軒攻下來的,他當然知道防禦如何了,其實防禦並不是多重要的,因爲即便是再簡單的防禦,只要人心堅定,還是能守下去的。但是郾城之中的人心如何?

不問可知。

李自成的統治被所有人抵抗,即便不明裡面抵抗,也會暗裡抵抗,故而何英最大的問題,不在外,而在內。他敢稱堅守三天,已經不錯了。

“左良玉從何處來?”張軒問道。

“左軍從南陽而來,一路上放出不知道多少探馬,封鎖消息,小的也是百戰餘生,才從左軍的包圍之中殺出來的,還請將軍快救郾城,遲了就來不及了。”張軒見他心急,也沒有問多少,估計也問不出來多少。

“來人。”張軒立即將人叫來,說道:“給這位壯士,準備乾糧預備熱水。”

“是。”秦猛答應一下聲,立即下去準備了。

張軒對何老三說道:“此刻,節度使李信就在許州之中,你快馬去稟報。請李節度請闖王回軍,我臨潁小城,根本抽不出來多少人馬,只要闖王回軍,郾城纔會有救。”

何老三一聽張軒所言,就知道張軒是在推託,說道:“既然如此,只求將軍爲我換馬,讓我能快些到許州去。”

張軒說道:“好。”

何老三幾乎沒有停留,換馬之後,疾馳向北而去。

他來去匆匆,來得快,去得也快,卻好像是一塊大石頭,一下子砸進臨潁這小水塘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並不會因爲他的離去而停止。

張軒所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羅岱,你立即出發,向南探明左軍行止。”

羅岱的臉都紅了,不是因爲害怕,而是因爲興奮。他大聲說道:“是。”

“羅岱。”張軒凝視他,說道:“小心一點,記住,活着回來。”

“放心吧。”羅岱說道:“我老羅知道分寸,不會拿命去拼的。”他的眼睛之中卻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張軒知道羅岱本事可以讓人放心,就是怕他不按安排的來,區區一個探明消息的任務,不知道能被他折騰出什麼花樣來。不過,能率隊直犯左營兵鋒,還能全身而退的人,估計也只有羅岱了。

張軒送走了羅岱,他心中對何英暗暗有些慚愧。

正如何老三所想,張軒是不準備去救何英了,且不說,何英能不能堅守住,單單說張軒手中數千人馬,去衝左營怎麼看就是一種找死的行爲,他其實對何英當初在南陽的豪氣,還心有欽慕,但是再怎麼欽慕,也不會拿自己麾下將士的性命去賭。

不過,張軒心中也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他覺得事情未必能如他所願。他下令全軍戒備,所有人準備做出戰的準備。

一時間,整個城池之中充斥這一種緊張的情緒。 無數人磨刀擦槍,匠作營也加班加點,弄出最近一批火炮,也是一百五十門,張軒此刻受中有臨潁小炮,三百門,以他三千人戰兵而論,平均十人一炮,看上去比例不錯,甚至還多出許多來。

張軒又立即檢閱炮車。

這炮車是張軒設計的,或許不能成爲炮車了,整個炮車幾乎就是一個大箱子,都是硬木板,很多還都是大戶人家的門板。可以靈活拆卸。內裡可以安裝炮架,也可以轉運輜重,數百輛車用鐵鏈相連,就是一座小城。 雖然不敢說堅不可摧,但是也讓作戰有了依靠。

羅玉嬌見張軒如此匆忙,一刻也不願意安生,似乎感受到了張軒心中的不安,問道:“ 你不是決定不救援郾城了嗎?怎麼還準備這些?”

“我怕。”張軒說道:“事情不像是我相信的那樣。”

此刻秦猛來報,許州有急件來道,張軒接過裁開一看,是李信。內容很簡單,救援郾城。

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三章 授田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二十章 黑夜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十章 收兵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十七章 行軍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
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三章 授田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二十章 黑夜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十章 收兵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十五章 鐵模?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十七章 行軍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