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冒險

從開戰到現在,持續了大概一個時辰。此刻整個戰場的情勢再明白不過了,張軒雖然高興,但是歡喜只是一陣而已,他說道:“楊將軍,下面的就看你的了。”

“末將定然擒下劉澤清。”楊繩祖說道。

“不。”張軒說道:“劉澤清無足輕重。重要的是夏邑的長圍。“

“夏邑的長圍?”楊繩祖不明白怎麼說這個。

“對。”張軒說道:“此處距離夏邑不過三十餘里,不過半日馬程,劉澤清敗回定然回到夏邑西寨之中,我要你想辦法趁亂奪下這一座營寨,這纔是最重要的。這也不必擔心,你奪下之後,只有堅持一個白天就行了,今天晚上我萬餘步卒就能趕到。”

“這---”楊繩祖說道:“有些冒險啊?”

從四月十五夜,或者是四月十六日凌晨開始,襲營之戰,剛剛的破敵之戰,今天白天或者晚上的奪營守營之戰,又要行軍好幾十裡。將所有戰事都密集的壓縮在幾十個時辰之中。楊繩祖很少,或者沒有見識過這種打法。

簡直是太冒險了。

“不得不冒險。”張軒說道:“我擔心黃得功啊。”

見識過劉澤清的實力之後,張軒對馬士英部下更加輕蔑了,但是對黃得功更加看中了,畢竟黃得功的戰例在哪裡放着的,打過東虜,打過革左五營,打張獻忠,還打過羅汝才。

特別是張獻忠在黃得功手裡吃了大虧,讓張獻忠幾乎孤身投奔李自成的,不就是黃得功與左良玉所爲嗎?

之前,黃得功在永城。但是現在張軒可以判斷黃得功絕對不會在永城了。

至於在什麼地方?張軒也不知道,張軒唯一知道是時間很緊。

古人與現代人對時間的感覺並不是很一致的。

這種高頻率,高密度的戰事,古人有些不適應也是正常,實際上張軒也知道,冷兵器時代的戰事,並不是很適應這樣的戰鬥方式的。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嗎,張軒感覺戰事就好像是一頭老虎一樣,現在張軒是騎虎難下。只能任這猛虎狂奔,看看能莽到什麼地方去。

“我明白。”楊繩祖說道:“楊繩祖謹遵統領之令。只是我部倒是能夠堅持,卻不知道步營能不能撐得住啊?”

楊繩祖畢竟是羅汝才的老底子,雖然苦了一些,自忖下面的人還能堅持,但是對張軒麾下的將士,就有些不信任了。

“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張軒說道:“我信得過他們。”

“在汝寧將養了小半年,現在就要看看效果如何了。”張軒心中暗道。

楊繩祖也不廢話,時間要緊,頓時率領馬隊追着劉澤清而去了。

張軒轉過頭來,看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過來的張元海,問道:“什麼事情?”

“統領,這人吵着要投降,他殺了不少臨潁營的兄弟們,我本想殺了他,只是曹將軍要我送來見統領。”張元海臉上依舊有幾分憤憤之色,說道:“還請統領下令,誅殺此人。”

張軒明白曹宗瑜的意思。

要成大事首在得人,今日隨意殺戮降將,將來誰會投降你,所以這降將不能輕易殺,即便是要殺,也要有名頭,而不是張元海那樣隨隨便便殺了。

“可惜。”張軒心中暗道:“大戰在即,不能隨意收留俘虜。只能想辦法處置了。”

想起俘虜,張軒就有一點頭大,無他,張軒手中還有幾千王漢部的俘虜,被王大炮的工匠營看押着,這還是一個大麻煩。一口氣啥數千人,張軒下不了這個狠心,但是如果放了得話,這些士卒都會被官軍收編,成爲官軍的力量,如果收編的話,也沒有時間。

張元海帶來的俘虜,不是別人,正是方國柱。

方國柱看張軒的臉色,暗道不好,立即說道:“將軍,我之前就駐紮在西寨,我願意爲將軍領路詐門。只要將軍放過我,還有我麾下的那些兄弟們。”

張軒眼前一亮,說道:“此言當真。”

方國柱說道:“小的不敢有半句謊話。”

“好。”張軒說道:“來人,將此人速速送到楊將軍軍中。”

“是。”張軒的親兵立即答應一聲,派人下去辦了。

張軒卻看到張元海有幾分委屈之色,嘆息一聲,拍了拍張元海的肩膀,說道:“兩軍交戰各爲其主,亂世之中生死有命,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好好想想吧。”

“是。”張元海還能說什麼啊,只能答應一聲,退了下去。

張軒立即將四個營官教了過來,說道:“沈將軍,你留下來打掃戰場,並且我也會將所有俘虜移交給你,準備車輛,明天開始將文家集之中的糧食轉運出來。其餘三個營,跟着我立即出發。目標夏邑城下。”

“統領,恐怕下面承受不住啊。”王進才說道:“是不是緩一緩。”

“緩不得。”張軒搖搖頭說道:“慢上一步,情況就不同了,即便是內外夾攻未必能立即攻破長圍。我軍兵力太過單薄,不與小袁營連成一氣,我實在是不放心啊。”

張軒都說到這種地步了,王進才也不好在說什麼了,反而大聲說道:“請大人放心,我保定營一定不會拖後腿的。”

“不過諸位也放心,只要與小袁營匯合之後,我們就能休息一兩日,剩下的交給小袁營就行了。”張軒說道。

就在張軒帶領近萬人馬立即出發追隨楊繩祖所部留下的痕跡,向東而去的時候,楊繩祖與劉澤清之間的戰鬥再次爆發出來。

只是勇氣這東西,一旦丟失,再次撿起來並不容易,士氣更是如此,故而劉澤清根本就沒有怎麼招架,不過片刻,就演變成一場追逐之戰,劉澤清丟盔棄甲,不管身邊的衆將領,自顧自的逃命。

一口氣跑出了好幾十裡,看見了官軍軍營頓時大喜過望,這才發現,身邊跟隨的將士不超過千騎,一時間心中大痛,欲哭無淚,他並不傷心麾下的將士損失,但是打瞭如此敗仗,靠山又不成了。該怎麼過馬士英這一關啊。

周延儒執政以來,一點也沒有改變天下局勢,東虜與流寇內外夾擊,甚至李自成還在襄陽建制稱帝,更是讓深宮之中那一位心中鬱結,大怒頻頻。對周延儒的態度與之前大大不同。

再也沒有當初“朕以天下聽先生。”的態度。

對朝政黨爭高手來說,這分明是敲響了周延儒的喪鐘,周延儒的名聲本來就不好,再不得聖眷,下場可想而知,崇禎年間有太多這樣的先例了。這樣一來周延儒雖然還沒有下位,但已然搖搖欲墜了。

靠山沒有了,劉澤清的依仗就是麾下這數萬人馬,此刻這數萬人馬一朝喪盡,劉澤清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

這不,剛剛叫開營門,還沒有片刻,馬士英就立即招他議事。

劉澤清即便知道大事不妙,但也只能走過長長的甬道來到南營拜見馬士英。

一見馬士英,劉澤清就膝行上前,說道:“末將喪師辱國,罪莫大焉。罪該萬死,只是有下情容秉。”

“什麼下情?”馬士英的臉色難看之極,陰沉的好像要滴出水來,他冷冷的看着劉澤清,殺了劉澤清的心都有了。

“什麼下情?”劉澤清此刻心中也在苦苦思索,忽然心中一亮想起了藉口說道:“馬大人,這一次不僅僅是張軒所部,其中藏有曹營精銳馬隊,這一件事情都被我們忽略了,末將就是措不及防之下,被曹營馬隊衝破陣腳,纔有此敗的。”

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三章 搶飯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六十章 叛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十二章 作坊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十三章 老營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十七章 行軍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章 羅玉嬌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
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三章 搶飯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六十章 叛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十二章 作坊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十三章 老營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十七章 行軍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章 羅玉嬌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