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

?

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

張軒想了想,也覺得一哨馬隊,多則近千騎,少則百餘騎。曹操的根本就是那數千馬隊,對他們的控制嚴密之極,如果誰想叛逃,就叛逃,他羅汝才的外號,就不是曹操了。

不過,張軒作爲現代人,有着鮮明的特點,就是想得多,做的少。他立即給曹宗瑜說起自己的新計劃。

“想要逃到江南,就首先有身邊有人,什麼比鄉黨更好,這一次召人的時候,以你的名號召集一批人,這樣一來,我們將來行事的時候,有百餘精兵護身,從河南到江南的路,就好走多了。”張軒說道。

“如果人手足夠,或許可以向官軍討一個封賞。”曹宗瑜心思瞬息動了。他比張軒想的更好一點,這是他官宦人家的本能。只是他知道,張軒從來沒有想過投降明朝,因爲在他看來明朝已經爛到根子裡面了。他想投降明朝,還不如投靠李自成。

雙方未來的分歧先埋下。

“不過,你想讓我幫你招人,如何能做這些事情?這些事情一做,我的人望盡失,如何能招人啊?”曹宗瑜說道。

張軒說道:“如果是那些饑民,根本不用你出馬,我隨隨便便就能找上一大批,但是我想找的是能讀書識字的人,有根底的人,一些饑民調教成精兵太難了,而且這些饑民也靠不住,說不定路上就把你我給賣了,必須知根知底的人。而且,我們這麼做,未必不是救他們。”

“此言怎講。”曹宗瑜說道。。

“你久在軍中,賊過如梳,兵過如洗。這話你不會沒有聽過吧,而如今跟在我們後面的是誰,左良玉,左良玉剛剛從南陽轉向漢中,此刻估計已經回軍了,左良玉的名聲怎麼樣你不會沒有聽過吧。等左良玉收復了南陽城,南陽城內會是一個什麼模樣?如此,怎麼能說不是救他們啊?”張軒說道。

“左良玉,”這三個字一說,曹宗瑜頓時無言可對。

左良玉所過之處,幾乎寸草不生,比李自成,張獻忠,羅汝纔對地方的破壞都大,他們不過劫掠一些富人,還有一個劫富濟貧的名聲。不敢在地方久留。但左良玉在每每到一個富庶的地方,就頓兵不去,非搶一個夠本才行,很多地方,一見左良玉來了,立即派人送銀子,只求左良玉趕緊走人。

這個手法剛剛還好,左良玉還接受,但是現在這個辦法也不行了。左良玉“收復”一座城池,非將這座城池刮個底朝天不可。他連賣平安的銀子都不要,因爲他要自己取。

如果左良玉跟在流寇的後面,現在裹挾他們離開,未必不是對他們好。

“好。”曹宗瑜想了一陣子,還是緩緩的點下頭來。

南陽城十幾裡處。

一座大營在這裡安營紮寨,這就是張獻忠的本營。

一羣人圍繞一處,卻見張獻忠裸露着上身,手持一柄長刀,與孫可望戰在一起,孫可望也是赤裸上身,手持一柄長刀,兩人叮叮噹噹的戰在一起。

忽然張獻忠一腳飛起,將孫可望手中的長刀給踹開。他說道:“可望,你的身手還待再練啊。”

“孩兒,自然比不過義父。”孫可望說道。。

一個文人來道張獻忠身邊耳語幾句,張獻忠的臉色一邊,一揮手說道:“都走吧。”他拉着這個文士離開這裡往大帳而去。

“曹操攻下了南陽?”張獻忠有幾分不可思議。張獻忠善用細作,這可是出了名的。

崇禎十三年,楊嗣昌剛剛來四川圍剿張獻忠,就發下詔令:“惟獻賊不赦,擒斬者,賞萬金,爵侯。”但是第二天,楊嗣昌所住的地方,就寫着,“斬楊嗣昌者,賞白銀三錢。”

這個段子,後世每每被效仿。卻是來自張獻忠。

而負責張獻忠情報的,卻是眼前這個人王秉真。

王秉真在張獻忠身邊一點也不起眼,也沒有什麼功名在身,張獻忠起家的老班底,王秉真就是張獻忠的眼睛。有王秉真在,不管是敵軍,還是友軍的變故,都瞞不過張獻忠。

張獻忠本意想打南陽的,不過,因爲王秉真對顏日愉的評價,單純的派內應是打不破南陽的。而左良玉大軍就要回師。義軍不能在南陽城下停留太多時間。

故而張獻忠就放棄了在南陽多花費精力,有那個功夫,還不如打其他府縣,並不是所有的知府都如同顏日愉一樣精明強悍的。

王秉真說道:“掌盤子,是我失算了。低估了曹操。”

“別說這個,告訴我,曹操是怎麼打下南陽城的。”張獻忠一揮手說道。事情已經成了定局,責怪也沒有什麼用處了。張獻忠徑直問過程。

王秉真將張軒所做所爲大致說了一遍,但是也有含糊不清楚的地方,比如,他們並不知道曹宗瑜的身份。只當張軒臨陣掌控住手下的人了,反戈一擊。

“如此人才,卻派去做細作,實在是浪費。”張獻忠說道:“如果在我軍中,必定收爲義子。”

“掌盤子,你見過張軒,就是那個出手醫治羅玉龍的郎中。”王秉真說道。

張獻忠微微一想,將張軒的名字,與腦海之中的印象對上號了,說道:“如此,我對此人更感興趣了。”

王秉真說道:“掌盤子,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曹操這個時候撇下我們去攻南陽,這裡面的味道,掌盤子品出來沒有。”

張獻忠一張黃臉頓時陰沉下來了,眼睛眯的細長,目光之中有一絲陰森的意味。

凡是能站在時代頂峰的幾個人都是聰明人。張獻忠是,羅汝才也是。

羅汝才爲什麼要這樣做,不就是感覺到張獻忠名望大震的壓力嗎?雖然張獻忠與羅汝才之間,行則並騎,坐則並坐,彼此聯營,看上去沒有高下之分。

但是在名望之上,張獻忠遠遠在羅汝才之上,畢竟張獻忠是崇禎皇帝唯一不肯赦免的巨賊,即便是李自成在打破洛陽之前,在名望之上,也遠遠不是張獻忠的對手。

張獻忠與羅汝才之間,真的是親如兄弟,親密無間嗎?張獻忠真的沒有想過火併羅汝才,將羅汝才一口吞掉,張獻忠如何沒有想過,只是羅汝纔看上去非常信任張獻忠,但是每每防患於未然。不給張獻忠機會。

曹操這外號,其實白來的,張獻忠破襄陽,殺襄王。在軍中威望一時大漲,張獻忠不經意之間,流露一絲得意,並羅汝才迅速的捕捉到,這纔有獨自攻南陽之舉。

“掌盤子,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與曹操修好,而不是去刺激曹操,曹操數千馬隊,精銳不在老營之下。而且我們現在已經甩開了官軍大隊,沒有官軍的壓制,曹操很可以與我分道揚鑣,只是如此一來,我軍的戰力就損失大了,而且我也聽說一個不知道真假的消息。”王秉真說道。

“什麼消息?”張獻忠立即問道,什麼不知道真假,張獻忠對王秉真說話風格太熟悉了。不知道真假,就是八成是真的。

“李自成在正月裡攻破洛陽,殺福王,並將福王與鹿肉公煮,名爲福祿酒會。李自成佔據福藩府庫,開倉放糧,饑民聚之,號稱百萬之衆。”王秉真說道。

“格老子。”張獻忠破口大罵道:“讓李闖兒搶了先,立即拔營,現在就去南陽,我要慶祝曹老哥,旗開得勝。”

張獻忠暗暗後悔,殺襄王的時候沒有多用個花樣,不過想來,襄藩無論如何也比不過福藩的,唯有長嘆一聲而已。

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五章 猛鎮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十章 萬石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章 樊城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九章 羅玉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章 張青天
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五章 猛鎮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十章 萬石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章 樊城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九章 羅玉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章 張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