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

“那麼如今怎麼打南朝?”代善說道。

多鐸說道:“我倒有一個辦法。襄陽天下之堅城,而今我也聽說襄陽線報,夏軍正在修建襄陽城,看架勢,幾乎要將襄陽城給拆了,重新修建一遍的樣子。”

“今後,進攻想要,只會更加難受。”

“所以,不能從襄陽攻南朝。”

“《三國演義》之中,晉滅吳的方略就可以拿來用。”

多鐸這麼一說,很多人回過味來。羅洛渾忍不住說道:“先攻張獻忠。”

“對,。攻下張獻忠,居起上游,修建水師,然後順流直下,大破夏軍。”多鐸說道。

如果張軒在這裡,他定然能冒出一身冷汗。

蜀地正是夏軍的薄弱環節。

蜀頭,楚腰,吳尾,加起來纔是完整的南北防線。

而今的大夏來說,楚腰與吳尾完成到手了,但蜀頭卻在張獻忠的手中,而張獻忠現在如何,正在與明朝總兵官楊展打得難解難分。張獻忠在四川的地位,根本沒有穩固。

這也是這一場大戰之中,張獻忠根本沒有出兵救援的原因所在,非不爲也,是無兵也。

以張獻忠現在的情況,根本沒有實力支援羅汝才。

多鐸這個選擇非常妙。大西軍戰鬥力定然比不上夏軍。畢竟一個是被左良玉追着跑,一個是追着左良玉到處跑,誰上誰下,自然是一目瞭然了。

清軍猛攻四川,定然能佔據長江上游,到時候放舟東下,要容易的多。

多爾袞聽了多鐸的話,不由的點點頭。絕對多鐸分析的對,他隨即搖搖頭說道:“不行,而今局面支撐不了一次遠征了。”

隨即多爾袞一五一十的數了起來,各項花銷相當大的。

收編各路降軍,編爲綠營兵,也就是滿清後期的國家經制兵力。在多爾袞的規劃之中,八旗,包括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二十四旗總共二十多萬士卒,都是中央軍。

而收編的幾十萬軍隊,能裁撤的裁撤。不能裁撤的整頓一番,然後在邊境各個地方駐紮。作爲地方鎮壓第一波武力。也是敵人進攻時候固守待援,等八旗發兵。

而大隊進軍的時候,也可以徵召各路綠營從徵。

完整這樣的改變,並完成對北方府縣的一些賑災,不管是天然災難,還是兵禍,並平定北方的各地叛亂,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需要錢的,而錢又不會自己飛過來。

多爾袞雖然拿着李自成留下來的六千萬兩銀子,還能支撐一段時間。

但是在一場大戰之後,立即籌備另一場遠征。遠在多爾袞的能力之上。滿清的國力支撐不起來。

豪格說道:“事不宜遲,而今南朝新皇登基,正是想要穩定的時候。不趁着這個時候進攻四川,佔據地利上的優勢,等南朝反應過來的,爭奪四川可就不好辦了。”

多爾袞咬咬牙說道:“明年,明年出征四川。”

這個時間多爾袞咬咬牙還是能湊出來的,但是他更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是豪格似乎對這個事情非常感興趣,多爾袞立即明白豪格的想法了。襄陽之戰,不管怎麼說,對多鐸與阿濟格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讓他們再次當任主帥,不管是對內的信任,還是一碗水端平,都不好辦。

確定了南征的大戰略之後,其他的都是一些小事。

但是即便這樣,也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等小皇帝在上面坐的腿都麻了,纔算是結束了,衆人一起向順治行禮,然後緩緩退出去了。

當只剩下布木布泰與順治兩個人的時候,布木布泰將順治皇帝的小腳放在膝蓋之上,緩緩的揉捏,一邊揉一邊說道:“福臨,你今天的情況,你怎麼看?”

“大哥是好人,九叔壞。”順治說道。

在小孩子單純的目光之中,豪格這個熟悉的大哥,自然很受他關注。基於非此及比的判斷,那麼多爾袞自然是反派了。

布木布泰一聽陡然色變,說道:“這話誰教你的?”

順治說道:“沒有人教我。是我自己想的。”

布木布泰板着臉,臉上幾乎是烏雲暴雨一般說道:“今後這些話,決計不能說,想都不能想。知道嗎?”

順治被嚇了一跳,說道:“孩兒知道了。”

布木布泰嘆了一口氣,將順治抱在懷裡,說道:“你什麼時候能長大啊?”

黃臺吉在的時候,她根本用不着多想。黃臺吉就是他不能依靠的大山。而如今,她卻要時時刻刻的關注朝廷上的政治紛爭。順治可以天真,她卻不能天真。

多爾袞有今日,布木布泰早就有所預料,還有些幫助。

其實在布木布泰看來,豪格得勢,是比多爾袞得勢要危險的多得多。畢竟豪格纔是黃臺吉的長子。如果豪格掌控了朝政,剩下要做什麼,布木布泰敢說,豪格第一時間想辦法,將順治趕下臺來。自己奪取皇位。

多爾袞畢竟是黃臺吉的兄弟,想要奪位,就要想多花些精力在上面。

而且布木布泰與多爾袞之間,還是能說上一些話的。

布木布泰回憶會議之上,多爾袞看豪格的眼神,就知道多爾袞想收拾豪格了,甚至就在徵四川之後。

一時間,布木布泰感到一絲危機感。

豪格被多爾袞給整了,保皇派就要損失一員大將了。

“難道只能指望鄭親王嗎?”布木布泰想起濟爾哈朗的樣子,心中生出一絲猶疑出來。

此刻,鄭親王濟爾哈朗正在教子。

“爹。”說話的是鄭親王的世子,福爾敦。“先帝託付爹託孤重任,爹爲什麼不替肅親王說話?”

“小子。”濟爾哈朗說道:“爲人做事,最重要的確定自己的身份。”

“你爹我深受先帝大恩,自然要輔佐他的後代,但並不是要輔佐豪格。”濟爾哈朗冷笑說道。他現在對豪格也是有意見的,固然多爾袞三兄弟勢力龐大,但是豪格自己也是一個蠢貨。

最少濟爾哈朗對他就沒有什麼好看法。

“你知道我的身份與其他諸王相比有什麼不同?”濟爾哈朗問道。

富爾敦一時間想不明白。

“因爲我不是太祖血脈,現在的問題不過太祖一脈的家事,我們參與進去做什麼,有害無益,只要陛下在位,即便是多爾袞即便跋扈一些,也無所謂。”濟爾哈朗說道。

“爹,”富爾敦說道:“如今睿親王步步緊逼,欺人太甚,難道我們就不報復嗎?”

濟爾哈朗說道:“無須如此,睿親王聲勢越大,得罪的人也就越多,我們甚至不用太多做事,等多爾袞什麼時候將人得罪光了。不用我出手,他自己就會被人羣起而攻之。”

“我只要能保證陛下親政就行了。”濟爾哈朗暗道。

睿親王府之中。

多爾袞回來之後,靜靜的沉思,暗道:“豪格,決計不能再留着了。”多爾袞今天豪格氣焰囂張的樣子,就氣不大一處出。正在生氣之間,忽然一人求見。說是馮銓。

多爾袞一聽,是馮銓,點點頭說道:“讓他進來吧。”

“喳。”一個侍衛答應道。

馮銓是何許人也?是明臣降臣,更是當初諂媚魏忠賢之人,是所謂的閹黨的一員。是魏忠賢的義子之一。清軍入京師之後,多爾袞用書信召集各地士紳,馮銓就是其一,而馮銓更是一召就到,被多爾袞重用。成爲多爾袞得力助手之一。

因爲馮銓是北方人,是順天府人,馮銓也就是北黨的一員。與江南士紳相對而言之。

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章 家事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五十章 雜務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十章 凌濛初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八章 拷餉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
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章 家事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五十章 雜務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十章 凌濛初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八章 拷餉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