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將變

當李過到了鄖陽城東數十里的地方,就棄船登岸,在鄖陽以東幾十裡紮營,一副逼近鄖陽城的樣子,隨即派人以水路連接鄖陽城,給鄖陽城之中傳遞了援兵將至的消息。

一時間鄖陽城之中士氣高漲。

對守住鄖陽城更加有信心了。

只是他們卻不知道,在鄖陽東一處小山崗之上,高一功與李過私下見面了。

高一功上次見面的時候,已經是去年的事情了。

這一年風雲突變,給他們兩人都留下來深刻的痕跡,高一功身上多出一股堅韌之氣。是身經百戰,領兵征戰培育出來的氣質。而李過的氣質卻邊的陰鬱了很多。

兩人相見不勝唏噓,一時間誰也沒有開口。

在百餘騎護衛環繞之下,兩人在江邊坐下來,高一功問道:“說說吧,你準備怎麼辦?我已經按你的意思,包圍鄖陽,讓你有離開襄陽的機會,只是下一步該怎麼辦?”

李過說道:“一不做,二不休,我詐開鄖陽城,先破了此城再說?”

“之後?”高一功說道:“之後怎麼辦?”

高一功心中一直壓着一塊石頭,那就是他麾下數萬大軍的歸宿。

人總要活下去了,李自成不管生前有多大的威望,但是在死後,只會消散。時間越長,高一功越是心思越發放在如果安置自己麾下人馬身上,故而雖然打到了鄖陽城下,高一功並沒有死命進攻。

而是留有餘地的,想爲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怎麼你想投降羅玉龍嗎?”李過敏感的感覺到了高一功的一點小心思,勃然大怒道:“難道你忘記闖王了?”

“那麼姑姑怎麼辦?”高一功說道:“姑姑還在武昌城中。”

李過說道:“以羅家假仁假義名頭,縱然我們與羅家作對,他們也不會對叔母如何。這一點你可以放心,甚至我們打的越好,叔母那邊就越安全。”

高一功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羅汝才賊不殺賊的名聲,在義軍之中傳得很開。很多人義軍首領都信得過羅汝才。

但是羅汝才現在畢竟已經死了,曹營當家的人,是羅玉龍。

羅玉龍會怎麼做?與他爹會不會一樣,這都是未知之數。李過話音之中的意思,他根本沒有將高氏放在眼裡。高一功也明白這一點。其實在底層百姓之中,女人有什麼也算不得什麼?

很多話本之中,江湖好漢要辦大事的時候,先殺妻女,就反應了他們這種態度。羅汝纔在危難時候殺妻,也有這種因素的影響。

但是高氏畢竟是高一功的姑姑,李過這種毫不在意的樣子,還是令高一功不滿意,他說道:“少說廢話,我帶着兄弟們轉戰千里到了這裡,不是來聽你說廢話的。”

“我要給兄弟們找一條活路,否則下面的不會聽我的。”

“呵呵。”李過說道:“打了這長時間的仗,一點收穫都沒有,下面的人才會鬧事吧。”

高一功微微一愣,他明白李過說得對。

兵以利動。而如今高一功所部魚龍混雜,表現的尤其明顯,打了好一陣子,如果沒有戰利品賞賜的話,下面的人心就不好維持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軍隊就是一頭猛獸,要麼以敵人的鮮血餵飽,要麼以自己的鮮血餵飽。

久戰無功之下,最傷士氣。

“所以,今後怎麼做,暫且不提,我們當務之急,就是拿下鄖陽城,以鄖陽城的物資犒勞三軍。

高一功微微一嘆,說道:“好吧,只是你準備如何行事。”

李過隨即將他的計劃細細的說了一遍。與高一功商議起來。

而此刻襄陽城之中,高鬥樞也將袁宗第請了過來。李過出徵,袁宗第就是襄陽城之中闖營殘部裡面威望最高的人了。而李過出徵,袁宗第沒有離開,也給了高鬥樞一系暗示。

纔有了高鬥樞今日之舉。

兩人分賓主坐定,高鬥樞說道:“袁將軍。劉將軍身體還好?”

袁宗第說道:“前番得了消息,已經在南京住下來了,需要好好靜養一番。”

高鬥樞說道:“劉將軍所做所爲實在是灑脫啊。”

袁宗第微微點頭,隨即又搖頭,他自己他做不了這個狠心。

劉芳亮在襄陽之戰中,阻擊清軍那是真受傷了,但是受傷是受傷,遠遠沒有到要去職養傷的地步,劉芳亮在李自成死後,身體迅速垮了,隨即放棄軍隊,到江南養病。

這其中哪裡有這麼巧的事情,分明是劉芳亮見情況不妙。跟着闖營繼續走下去,看不到希望了。所以他寧可做一個富貴閒人。也不願意趟這渾水了。

但是袁宗第卻捨不得。讓一個征戰一輩子的老將,放下軍隊,就好像是讓一個老煙槍放下煙一樣困難。

袁宗第也說道:“吾輩不及也。”

“是,如果如劉將軍那麼灑脫,就不用面對這個爛攤子了。”高鬥樞一邊說,一邊將李過私下行動的證據遞給了袁宗第。

當然了,這證據很多是真真假假,畢竟高鬥樞真正確鑿的證據也沒有多少,更多是自由心證。這也算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了,根本不用太嚴謹的邏輯鏈,只需當官自由心證即可。

袁宗第一看,頓時汗如漿出。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他其實不關心李過,他關心他自己。

他擔心李過事發之後,闖營的人都要受到牽連。而他袁宗第更是躲不過去的。如果之前袁宗第在闖曹之間,有些猶豫的話,而此刻毫不猶豫的以夏臣的語氣說道:“下官與這一件事情,決計沒有半點關係,請高大人明鑑。”

袁宗第一邊說一邊行大禮哀求,同時在大腦之中轉動逃生之法,如果高鬥樞是要拜鴻門宴的話,袁宗第也要找到脫身之法。

高鬥樞一把將袁宗第從地面之上攙扶起來,說道:“我信的過袁將軍,否則李過出徵,不會不帶袁將軍,連提也不提。”他的語氣微微一頓,說道:“可是我相信將軍是沒有用的,要陛下相信將軍才行。”

袁宗第一時間有些迷惑,說道:“高大人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袁將軍可以自請調入京師,讓陛下看出袁將軍的誠意,只要袁將軍得到陛下的信任。將領統兵何止如今一兩萬人之多,這個機會可是我好不容易纔弄到的名額。”高鬥樞說着,將一紙文書遞給了袁宗第。

袁宗第一看,他被調任皇宮宿衛將領之一。主要責任,其實也是皇宮的保安工作。看上去不起眼,但是能日日與皇帝接觸,這纔是這個職位最大的優勢。

畢竟皇帝這個職業很忙的,很多大臣也不可能日日見到皇帝,唯獨這小小的宿衛將領,卻有這樣的特權。

袁宗第看到這一分任命的時候,反而感到有一些冷淡。他非但沒有欣喜之色,甚至有一點微微發寒。他忍不住多想一點,如果他拒絕了,他會有什麼下場,估計他想都不會想。

此刻袁宗第面前其實只有一個選擇。

袁宗第說道:“下官謝過大人栽培之恩。”

“無須如此。”高鬥樞說道:“袁大人此去。定然會平步青雲,只求到時候袁大人不要忘記我纔是。”

“定然不會。”袁宗第說道,他又忍不住問道:“那麼李過之事----”

高鬥樞微微一笑,卻沒有說話,但是袁宗第卻從高鬥樞的表情上讀出一種熊有成竹的感覺。讓袁宗第忍不住爲李過擔心。恐怕李過落入算計之中,還不自知。

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四章 岳陽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章 填壕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十五章 離京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四章 張青天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十章 綠帽子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章 萬石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十八章 紮營第二十章 火併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章 家事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七章 兵亂
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四章 岳陽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章 填壕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十五章 離京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四章 張青天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十章 綠帽子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章 萬石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十八章 紮營第二十章 火併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章 家事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七章 兵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