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

張軒的眼睛之中閃過一絲寒光。

“萬萬不能讓高一功投奔隆武。”張軒心中暗道。一瞬間高一功所部在張軒心中從可打可不打,能放一馬就放一馬的義軍老兄弟,變成了阻礙大夏戰略目標的大敵。

隆武在長沙所做的一起,幾乎都傳到了武昌。

張軒細細研究過之後,不得不爲隆武感嘆一聲,隆武生於盛世,或許是一位明君。甚至如果歷史上南明第一個皇帝是隆武,或許能守住江南半壁。當然這只是假設而已。

如今的南明只剩下一些殘山剩水。

更重要的是缺少作爲骨幹的軍隊。

在弘治時期充做骨幹的軍隊,是左良玉所部,縱然左良玉所部如何不堪,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左良玉所部比起明軍其他軍隊還是能打的,最少他能趕着張獻忠打。

而如今,左良玉所部被全殲,僅有的一些精華,北上投清,成爲漢軍旗的一部分。

南明小朝廷雖然各種軍隊動則幾十萬,但是真正經過戰爭磨礪的軍隊,幾乎是一支都沒有,大多都是新軍。

高一功所部過去,立即讓長沙方面有了主心骨。以高一功所部爲核心,再加上大量新兵做補充。恐怕南明立即有一戰之力。

這是張軒萬萬不能容忍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南明小朝廷要感謝清廷,如果沒有清廷跳起的襄陽之戰,武昌之戰後,夏軍定然橫掃湖南。不會止步湖北的。隨後又在襄陽一戰中損失太多了。傷筋動骨。不管是軍隊人員傷亡,還是物資消耗。承擔不起大戰。纔有而今南明的喘息之機。

張軒早就將南明看成了案板上的肥肉,任何增強南明實力的事情都不被允許。畢竟隆武不是弘光。如果是弘光的話,不管南明增加多少實力,都沒有用,但是隆武這個人,讓張軒忍不住生出一絲忌憚之感。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如是而已。

張軒立即下令武昌軍隊出動,只是要防備南明的方面,張軒也不能將武昌的軍力放空,就留曹宗瑜留守,張軒只是匆匆糾集三萬士卒,不過這三萬士卒都是他本部人馬,與清軍硬拼過的軍隊。

經過襄陽惡戰之後,修養了一段時間,作爲補充的第一序列,該補充的早就補充過了。如今的戰鬥力恐怕比當初還要強。而且水路運輸,很多火器都可以帶,比如大炮。

而高一功轉戰千里,雙方硬碰一硬一戰的話,張軒還是有信心的。前提是張軒能堵住高一功。

所以他第一道命令,就是督促沿江各渡口都要加強戒備,所有船隻都停留在南岸,關閉城門,嚴防死守。一定要拖到大軍到達。

夷陵城中。

隨着張軒的命令到達,夷陵城中一陣兵荒馬亂的,隨即城門關了起來,乃至碼頭上的所有船隻一律被截留,不許繼續航行。本來想在夷陵州之中稍稍停留的劉文秀也被攔截了。劉文秀打發人去詢問情況,下面的人立即將張軒的命令打聽出來了。

劉文秀頓時皺眉。暗道運氣不好,心中也有一絲不好的預感。但是事到如今,他只能聽命了。

只能期望張軒所部在高一功之前就到達夷陵。

說句實話,大夏對湖廣的統治其實並不是太深入的,武昌以東的地帶因爲周邊幾乎都是大夏的地盤,可以說是大夏腹地了,故而他們自然安分的很,並不需要派多少士卒駐守。而在南邊西邊,就不是那麼安分了。

西北方向有重兵鎮守的襄陽鎮,而西南方向也有駐紮不少士卒的江陵城。

江陵城是荊州府的府城,這裡駐紮萬餘士卒,大多是爲了防範南岸明軍的進攻,畢竟這個局部戰場之中,明軍與夏軍的實力相差不大,對於西側的防禦並不是多在意的。

所以夷陵城中也沒有多少人。

這也是普遍現象。

如果每一個縣城都駐紮一個營的士卒,大夏佔據的數百縣城,大夏的軍隊都不用做別的了。那麼在邊境之上,也是重點駐紮的。

劉文秀當天夜裡就在客棧休息,結果半夜聽見外面一陣喧譁,隨即有大片的火光升騰。

熟悉的喊殺之聲充斥劉文秀的耳朵之中。

劉文秀翻身而起,手中揣着匕首。一看外面的情況,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高一功來了。

“三殿下怎麼辦?”百餘名士卒各自披着重甲,手持兵刃,一個個面沉如水,臉色嚴肅之極。

劉文秀再怎麼說也是大西軍的重要人物,縱然是出使身邊不能帶多少軍隊,但是該有的親衛還是有的。

這身邊百餘精兵,都是跟隨劉文秀多年的親衛士卒,可以說是百戰餘生的悍卒。

也最得劉文秀信任。

劉文秀遠遠的看着火頭,說道:“立即控制客棧,在外面點燃篝火,老陳,你去上房頂,誰敢擅闖,殺無赦。”

老陳揹着一張大弓,說道:“三殿下,我老陳沒有含糊過,只是敵人太多了一點,萬一----”

劉文秀拍着老陳的肩膀說道:“放心,我與闖營高一功還有幾分交情在,他知道是我的話,是不會動手的,我們要對付的是亂兵。”

亂世人命不如草,劉文秀知道自己如果不做好防禦的話,很可能他都等不到見到高一功的那一刻了。

亂兵可以說誰都不認。

正如劉文秀所料,他派人在客棧外面的點燃大片篝火,這些篝火根本就是客棧裡面的桌子椅子堆在大街之上,澆了油。被點燃。

這大片火光立即吸引了大片亂卒過來。

軍隊亂起來,不分夏軍還是順軍了。很多士卒打贏了自然會劫掠,當做犒賞,打敗仗也要劫掠,都要跑路了還不想辦法撈上一筆。

縱然客棧之中大喊:“獻營三殿下在此,爾等速速退下。”

劉文秀讓人稱呼獻營,是因爲大西這個名號是後來,遠遠比不上獻營這個老名號。

只是這些亂兵根本沒有當回事,立即衝了過來。

隨即面對劉文秀親兵的攻擊,先是一陣箭雨,雖然並不是很稠密的,但是一個個準頭極準,不過片刻,就是射翻了不少士卒。

“殺。”百餘名親兵殺了出來。

一陣廝殺,這陣亂兵被打了出去。很多時候衝得太快,很容易失去組織。這些亂兵並非不能打的,而是被錢帛迷住了眼睛,才被這個乾脆利落的打敗了。

這些人被打敗之後,後面的士卒也就恢復了理智,見是硬茬子。也不敢擅自行動,而是遠遠的包圍起來,向後面報信。

不一會兒,就報到了高一功這裡。

此刻的高一功高興勁還沒有過去。文安之說他可以拿下夷陵。但是高一功心中還不是很相信。但是來到夷陵之後,才知道文安之對夷陵地方的影響力。

當然了也有大夏對地方控制的薄弱。

文安之潛入夷陵之後,很容易就引起城中一些人裡應外合,很順利的突破城門。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

不過文安之現在也在忙,忙着安撫城中士紳,忙着領着高一功的親兵,誅殺亂兵。維護城中秩序。

就在這個時候,高一功得到了下面人的報告。

“獻營三殿下,劉文秀?”高一功說道:“他怎麼在這裡?”

不管怎麼說,闖營與獻營之間還是有一點點的香火之情的,高一功說道:“走,帶我去看看這位獻營三殿下。”

“是。”高一功身邊的親兵齊聲答應,跟在高一功後面。

不過片刻,高一功就到了客棧。

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五章 鐵模?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
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五章 鐵模?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