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

張軒會意。

曹營這一年之中,急速膨脹。就好像是吹氣球一樣,數量之上,已經翻一番有餘了,打下江南之後,羅汝才也準備給全軍發餉。

發餉兩個字,說起來簡單。

但是即便是一名士卒一個月三兩銀子。養活十幾萬軍隊,一個月少說也要四十多萬兩。再加上其他的開支,各級將領的獎賞,一個月五十萬兩銀子下不來。一年就是六百萬兩銀子。

僅僅想想這個數字,張軒就覺得頭大。

故而曹營下南京,狠狠撈了一筆,這一筆的數目張軒沒有問,但是想來也不少。但也不會太多,畢竟看南京街面之上,如果曹營下重手撈錢,南京街面之上,根本不會是這個樣子。

張軒估計這個數目在一千萬兩上下。

多多不了多少,少也少不了多少。

再打下江南府縣,按南京這樣辦,收刮幾千兩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戰爭開支,也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目,別的不說,如果按張軒的計劃,各地的戍守部隊,再加上各個方向的主力戰兵,十幾萬人看上去不少,但是遠遠不夠。

張軒估計想要一統天下,沒有個百萬雄師,根本就不夠用。

所以,擴軍就在眼前。

眼前的幾千萬兩看上去的,花光也不過是一兩年的事情了。甚至一年不到就要花光了。

張質作爲曹營長史,這個局面他承受的壓力最大,他如果不想辦法趕緊找錢,他就不是張質了。

不過,張軒也知道張質說得不錯,江南與北地是兩個局面。

北地是的的確確民力枯竭了,想收稅,根本收不上來,收稅就是逼人去死了。但是江南卻是不一樣,天下賦稅半江南,雖然江南這年頭也不是多好過的,但是再不好過,正常的收稅還是能收到的。

只能看能不能擺平江南士紳?

一想起江南士紳,張軒就問道:“以江南的虛弱,現在想攻克江南,是沒有任何問題,卻不知道張長史準備怎麼說收稅?”

對於歲收之中的貓膩,張軒瞭解越多,越覺得大明之亡,其實整個體系的崩潰。一個政權的三大要素,財政,看稅收體系,就知道崩潰到什麼樣子了,軍事,只要看左良玉,毛文龍就知道,朝廷體制逼得武將不得不做軍閥。人事,崇禎換首輔頻率之快,也看得出了崇禎在人事上的失控。

面對如此全面失控的情況之下,甚至有些失控的情況還是崇禎自己搞出來的。如此情況之下,不亡都不可能。

“照舊。”張質說道:“江南每年供應北京數百萬漕糧,再加上各地賦稅,正常來說,就有數百萬兩了,現在這局面照舊即可。凡是安堵爲上。我估計只需稍稍整頓一下,江南可以供應一千萬兩左右。有這一筆錢在足夠拿下湖廣了。再南方抵定之後,再處理江南不遲。”

“這---”張軒有一些不甘心。

他越是明白,越是知道,江南可供應的錢糧絕對不是每年一千萬兩,單單一個北京城,李自成就收刮出六千萬兩之多,已江南之大,難道還不能勝過數個北京城嗎?

當然了,李自成在北京城是竭澤而漁。不過也能看出李自成的財政壓力之大。

但是江南之大,清理一批士紳,拉攏一批士紳,整頓一下稅收環節,多得不敢想,一年一千五百萬兩,大抵還是有的。這還是少估計的,更不要說那些士紳的家產,定然會超過六千萬兩。

有這一筆錢在,一統江南不在話下。

但是張軒也有自己的顧慮,那就是如此一來江南就要亂。

從不要小看任何人,曹營如果表現出這個態度的,江南恐怕非大亂一場不可,切不說,一場大亂會不會將曹營主力牽制在江南一帶,讓曹營錯過爭雄天下的時機。

很多時候時機窗口,也就是一年或者是幾個月。

單單說,大亂之後,江南的恢復,又要多長時間。

這都要想仔細考慮。

張質的辦法雖然看上去軟弱了一點,政治之上,沒有軟弱與強硬,只有合適與不合適。

張軒對張質的辦法心中存疑,正想細問,只是忽然想起現在兩人不必從前了,心中暗歎一聲,說道:“果然好辦法。只是江南士紳會安安分分嗎?”

東林黨是安分的人嗎?

反正在張軒心中,這些人從來不安分。

“所以。我正想從江南找一個大有威望之人,入吳王麾下。”張質說道:“如此也好安撫江南士紳?”

“是何人?”張軒問道。他心中默默一想說道:“是姜日廣,姜學士嗎?”

張軒雖然沒有來南京,但是南京城之中,幾個比較有威望的官員,張軒也都是有些瞭解的。

姜日廣,江西人,也算是老資格的官員,出使過朝鮮,巡閱過毛文龍部,但是所走的路線,卻清流閣臣,現在是南京翰林院詹事。掌管南京翰林院。

南京翰林院可不比北京翰林院,純粹是一個閒職。除卻祭孝陵的時候寫寫文章之外,就沒有別的事情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官職也是很清貴的,再加上姜日廣爲人不錯,在百官之中,也是廣有聲望的。

“燕及先生已經不在了。”張質有幾分黯然的說道。

張軒心中一嘆,也知道以這位老先生的脾氣,這纔是他的做法,張軒不用問,就知道定然是自殺無疑。

“那是高尚書?”張軒問道。

高宏圖也如姜日廣一樣,算得上是元老重臣了,他是南京戶部尚書,與史可法可以說是搭檔,史可法出兵在外,高宏圖供應後勤在後。在南京六部之中,也是有名望的,僅僅在史可法之下。

“高尚書絕食而死。”張質說道。

“那準備請何人?”張軒問道。

張質也苦笑說道:“江南士林尊崇東林,但是東林之風,決計不可能降我等的,這正是難辦之處。沒有個德高望重的人處理安撫江南士紳,恐怕江南爲亂。”

張軒忽然說道:“水太涼。”

張質有些莫名其妙說道:“什麼?”

張軒微微一笑,他知道張質自然不知道這個典故,不過,張軒卻想到這個人了,不是別人就是錢謙益,東林大佬,骨頭最軟。還有一個隱藏屬性,有一個學生叫鄭森,豈不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沒什麼?”張軒問道:“錢謙益在南京嗎?”

張質說道:“你說的可是牧齋公,這個卻不知道。”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我聽說,錢公新納一妾,乃秦淮八豔之柳如是,正與之雙宿雙飛,似乎在常熟纔是。”

張軒聽張質說錢謙益不在南京,心中反而有些失望。或許這失望之色太明顯了,居然被張質看出來了。

張質說道:“張將軍,即便錢公在江南,你又如何能說服錢公啊?不如找其他人吧。”

在張質想來,錢牧齋享大名於天下,自然是看名節重過一切的,決計不可能降賊的。

張軒聽了張質此言,微微一笑,也不反駁,說道:“洪承疇當年大抵也如是想吧。”

張質微微一笑,大抵覺得張軒所言不過是妄言而已,不過也不爭辯,只是說道:“這件事,將軍最好不要插手爲好。”

張軒皺眉說道:“爲何?”

張質說道:“做得太多了,就是錯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越做越多,越多越錯。你明白嗎?”

張質說得就好像是啞謎一樣,但是張軒聽了手上一顫,說道:“知道了。多謝提醒。”

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章 蕭縣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七章 軸承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二章 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二十九章 軍心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二章 家事二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
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章 蕭縣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七章 軸承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二章 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二十九章 軍心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二章 家事二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