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

不負闖王

此刻在戰場東數裡之處,有一座小山丘,羅汝才登高望去,卻見煙塵滾滾向東而來,隱隱約約的喊殺之聲。聲傳數裡之外。

羅玉龍,王龍,楊氏兄弟,已經曹營之中大大小小的將領,都在這裡,遠遠的看着戰場。

張軒更是心中忐忑不寧。

“不該啊。”張軒心中暗道:“不是孫傳庭柿園之敗。我已經細細詢問過了,這裡根本沒有一個地名叫柿園。難道我已經改變歷史了嗎?”

張軒一直在努力糾正歷史跪倒。

其實他不知道他有改變了不少。但現在如果李自成在這裡被孫傳庭打敗的話,張軒所熟悉的歷史,就向另一個方向偏轉了。

一時間,張軒有一種恐懼感。

就好像是葉公好龍一樣。

張軒一直再想改變歷史,但是歷史重大節點真正要改變了,張軒反而好像失去了依仗,變得患得患失起來。這個時候如何聽到羅汝才問話,道:“你們覺得現在該怎麼辦?”

“還是請掌盤子決斷。”衆人對視一眼,齊聲說道。

羅汝纔在曹營之中威望很高,而且現在場面,也沒有什麼好決斷的,不過是救與不救,如此大事,他們也插不上什麼話。

羅汝纔看向羅玉龍說道:“玉龍,你怎麼看?”

羅玉龍毫不思索的說道:“立即出兵,救闖王。”

羅汝才眼神之中有些失望,說道:“就這些。”

羅玉龍有些理所當然的說道:“闖營兄弟們正在死戰,我們豈能在這裡坐觀成敗。”羅玉龍緊緊握住了手,手臂之上有青筋崩出來了。

羅汝才眼睛之中閃過失望。隨即他問張軒說道:“憑之,你覺得該怎麼辦?”

“我--,我--,我不知道。”張軒有些走神,被羅汝才一點,結結巴巴的說道。

張軒已經想過,李自成之死,羅汝才利益最大,即便闖營大敗,羅汝才統合了闖營敗兵,也會有十萬之衆,足以縱橫一方,這樣固然失去了對歷史的先知,之後種種就要看張軒自己的拼搏。但不失爲一個不錯的開端。

但是放在義軍整體上來說。

李自成如果死了,義軍比然大受打擊。恐怕不是義軍橫掃北方,而是義軍與官軍在糾纏之時,東虜破關南下的局面。

其中利弊得失,一時間哪裡能算得過來。

這僅僅是大局之上,對羅汝纔來說,也有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人設崩塌。

羅汝才從來是以義薄雲天的形象在江湖之中混的,而且各路義軍都尊重羅汝才,就是因爲羅汝才從不暗地捅刀子,也不會見死不救,即便兵敗一人投靠羅汝才,羅汝才也會給予資助,讓他們東山在起。

而今日坑了李自成一把,對羅汝纔來說,好處大,還是壞處大,張軒真不知道,各種利益糾結在一起。而且張軒本以爲今日是一場大勝,根本沒有想過有這樣的局面。

羅汝纔對張軒的回答有些滿意,對羅玉龍的回答有些絕望了。

羅汝才一定會救李自成的。

羅汝纔沒有想那麼多,很簡單的兄弟義氣,絕不相負,他眼光比張軒等人好,他看得出來,李自成潰退的速度不大正常,如果李自成選擇不抵抗,率先逃走的話,雙方戰鬥應該是一追一逃,一泄千里。

但是現在並不是這樣的。

只有一個原因,才能解釋這一切,就是李自成還沒有死心,還在戰鬥。

羅汝才稍稍一想,就明白,李自成再等他曹操,就憑這一點,他羅汝才就不會見死不救。

但是並不是說羅汝纔不知道,這後面的利益糾葛。

羅汝才從羅玉龍的話中聽出來,羅玉龍-根本沒有想到,而張軒是權衡利弊太多,想的太多。他微微嘆息一聲,心中暗道:“玉龍不是一塊當首領的料,接我這個位置是不成的。”

想的太多固然不對,但是什麼都不想,更是傻子了。

“爹,難道你不救李叔了嗎?”羅玉龍不瞭解老父之心,追問道。

“救怎麼不救。”羅汝才也放棄考教羅玉龍,說道:“但是不能像你這樣追,你這樣救,只能把曹營也搭進去。”

“憑之。”羅汝才問道:“你現在手裡面有五千人吧。”

“是。”張軒說道。

羅汝纔看上去不關注張軒,但是對曹營上上下下,瞭如指掌,誰都瞞不過他。

“我要派你山下列陣,爲闖營擋住追兵,我爭取時間,你敢不敢?”羅汝才說道。

張軒倒吸一口冷氣。

他向下一看,闖營退得更快,幾乎就要到山腳下了。

張軒看不清楚官軍有多少人,但是卻很清楚,一定在兩三萬騎之上。再加上裹挾的闖營潰兵。更是有一種雪崩之勢,而張軒很明白他部下其實已經很疲憊了。

闖營與曹營在這裡的大多都是騎兵,步兵都遺落後面了。

張軒之所以在此,是因爲張軒所部行軍能力不錯。但是以步卒的行軍速度,追在騎兵後面,對士卒的

體力消耗不小。

“有何不敢。”張軒幾乎從牙縫之中,噴出這幾個字來。

因爲張軒知道,不要看羅汝才說得客氣,其實戰場之上,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好。”羅汝才說道:“你部當道列陣,命闖營繞過你陣,在後面修整,爲闖營擋住追兵,給闖營一個修整的時間,而我曹營主力,將從那個繞過去,直擊敵後。”

羅汝才手指一指,指這旁邊的一座丘陵說道。

這裡是神垕山南麓,雖然幾乎上已經都是平地了,但是依舊有大大小小丘陵高地。雖然並不高大,但是擋住騎兵的身形還是可以的。羅汝才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不如官軍直接交鋒,自然繞過去,打官軍一個措手不及。

以詐敗對真敗,以伏擊對側擊,簡直是英雄所見略同。

“我要支撐多長時間?”張軒說道。

“不清楚。”羅汝才說道:“非要給你一個時間,就是你死之前吧。”

“好。”張軒眼睛餘光一看,再不開始,他連列陣的時間都沒有了,說道。轉身就走,

“保重。”羅玉龍拍了張軒的肩膀一聲。

他們來不及再多的告別,就開始各幹各的了。

畢竟在戰場之上,時間就是生命。

張軒本來想混一場暢快淋漓的大勝,反而迎來一場天翻地覆,歷史書上都沒有記載的大敗。真正的讓張軒措手不及,而此刻又要安排幾乎要必死的任務。

張軒也知道,並不是羅汝纔沒有照顧他,而是現在這個局面,實在是羅汝才也沒有照顧他的餘地。誰讓羅汝才手邊,只有他這一支步軍,誰讓張軒所部跑得太快。

這一場大戰,雖然說雙方動用的大軍,都超過十萬,但是已經加入戰場的大多都是騎兵,總共大概有十萬上下。

義軍有很多軍隊甩在後面,而官軍也有很多軍隊在虛張聲勢。或者外圍戰場之上。沒有派上用場。

但是即便是這樣,這已經是張軒所見過的,最大一場搏殺了。別的不說,戰場就延綿數裡之長,順着官道一路涌過來。

“希望我能活下來。”張軒大步從山上跑下來,推開馬匹來到張軒所部之前,號令集合,隨後張軒看着所有熟悉的面孔,說道:“諸位兄弟,跟我走。”

沒有什麼動員令,也沒有任何慷慨激昂演講。

戰爭與死亡總是來得那麼讓人猝不及防。讓人沒有時間鼓舞士氣,也沒有時間慷慨激昂,甚至沒有時間寫遺書,有的只是,走上去,填進去。

.。www

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章 瑣事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四章 張青天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十章 瑣事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章 取士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七十五章 死士
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章 瑣事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四章 張青天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四十章 瑣事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章 取士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七十五章 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