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蜀中攻略(六)

雖是陽春三月,但大巴山上卻是白雪皚皚,狂風呼嘯。然而對於李定國來說比起這惡劣的天氣更讓他頭痛的是自己所帶的這支隊伍。當年隨張獻忠一起入川的農民軍才三、四萬人馬。而如今再次出川時卻已是近八萬的人馬了。但這並不表示大西的實力增強了。相反的在如今這約莫八萬的人員中真正能作戰的才二萬餘人。隊伍中更多的則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家眷和文官。綿延的數裡的隊伍中車輛承載的也大多不是糧草而是大西軍從成都沿途擄掠來的金銀珠寶。一路上眼看着不時的有大車陷入泥濘的道路中李定國覺得又是火大又是無奈。火大的是這些東西根本不能當飯吃卻屢屢拖延隊伍行進的速度。無奈的是張獻忠卻將這些財物看得比什麼都重死活不肯丟棄。李定國只好一次又一次的停下行軍讓兵勇們將車拉出泥坑。爲此已經有四、五名兵勇不慎跌入了山谷。

不僅如此隨着行軍路程的日益艱難隊伍中的死亡事件與死亡人數也越來越多起來。特別是那些賓妃和被擄掠來的女子由於受不了嚴酷的氣候、長途的跋涉、以及不斷的姦淫,紛紛相繼死亡。屍體來不及掩埋就被就地丟棄在了山道上。不一會兒屍體上的財物就會被洗劫一空只留下赤裸的肉體成爲禿鷲的食物。漸漸的隊伍中的老弱士兵也支撐不住了。爲了節省食物與加快進軍速度他們同樣也被無情的拋棄。於是山道旁的屍體便開始越積越多起來。面對這一切李定國覺得自己指揮的不是一場撤退之旅,而在指揮一場死亡之旅。

李定國忽然覺得大隊人馬的前途實在渺茫。雖然他痛恨孫可望臨陣脫逃,背信棄義。但現在想想孫可望南下雲南的選擇不失爲一個長遠之計。可惜大家已經走上了這條道想要回頭已不可能。這樣的季節融雪很容易造成雪崩或是泥石流,一但遇上所有人都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可是他沒有後退的餘地。因爲他們的身後是緊追不捨的明軍。雖然李定國已經使用的許多法子想要甩掉身後的追擊者。可明軍卻每次都能神出鬼沒的跟上自己。對此他一直懷疑隊伍中有奸細,但對方似乎十分狡猾,每次都能順利逃脫。好在在李定國的嚴防死守下大西軍總算是暫時擺脫掉了明軍的追擊。至少已經有十天左右沒發現明軍的蹤跡了。恰逢此時大隊人馬又在途中發現了一個小山寨。拗不過張獻忠命令的李定國只好下令大隊人馬進駐該山寨歇息。

大概是事先已經發現了大西軍的蹤影山寨中的人早就嚇得不知逃到哪兒去了。只留下一個空蕩蕩的寨子。遠遠望去就象是一座鬼城一般。然而此處對於大西軍來說卻是猶如桃源仙境般的地方。至少這裡有房有水還能烤火。這對已經行軍有一個多月的衆人來說無疑就是上天賜予的仙境。於是張獻忠便決定把行轅設在的這山寨中,並將寨子裡最大的一個院子徵爲了自己的行宮。

眼看着衆人頗有打算長住下去的意願李定國真是又急又氣。他們纔剛過了劍閣,此地雖然偏僻可萬一明軍在此摸上來,僅憑這麼一個土寨更本抵擋不住明軍的進攻。可是無論李定國如何苦口婆心的向張獻忠進言都始終不能動搖他留下來的決心。於是無奈之下李定國只好帶着兵馬開始修築起這個豆腐乾般大的山寨來。好在此地還算地勢險峻,李定國又熟讀兵法知道如何利用這些優勢建築防禦工事。安營紮寨之後李定國和艾能奇等將領便開始整頓軍務,操練兵馬。半個月下來也算是初有成效。

這日李定國象往常一樣親自帶着一隊人馬沿山寨附近的山路小道往返巡邏。眼見着天氣一天天的轉暖李定國在心中不禁盤算起下一步的打算來。在他看來如今之計就應該繼續北上遁入秦嶺的深山之中才能保存下大西最後的一點骨血。就不知道義父會不會同意自己的進言了。想到這兒李定國心中不由一陣長嘆。不可否認在大哥孫可望叛逃後張獻忠的脾氣變得極其反覆多疑。在許多事情上也更加獨斷專行起來,時常疑神疑鬼着說有人要出賣他。或許義父現在除了他自己已經不相信任何人了。大哥啊,大哥,你怎麼會做出如此不忠不義之事呢!

“將軍不好了!出事了!”部將靳統武的呼喊聲突然打斷了李定國的思緒。只見他帶着兩名兵勇正匆匆的朝自己這兒趕來。眼見靳統武上氣不接下氣的模樣李定國心猛地沉了一下連忙問道:“統武怎麼了?你們發現什麼了?”

“回將軍,咱們在前邊的小樹林裡發現了十二具屍體,看服色是艾將軍的人馬。他們,他們都是被弩箭射殺的。那箭是官軍的。”靳統武嚥了口口水回答道。

弩箭?官軍!意識到情況不妙的李定國連忙一扯繮繩命令道:“走!看看去。”

果然正如靳統武所言樹林中橫七豎八的躺着十來具屍體。屍體上殘留的弩箭箭頭窄小淬有巨毒是蜀中地區土人常用的箭頭。而能直透鐵製鎧甲的殺傷力也只有官軍的強弩可以做到。這羣人走的時候連箭都沒來得及帶走看來應該就在附近了。李定國的臉色剎時凝重了起來,他知道自己最但心的事終於發生了。然而就在他打算就此撥馬回寨時,卻聽有人驚恐的喊道:“官軍!是官軍!”

李定國聽罷連忙回頭一看,卻見樹林間隱約閃過了一隊騎兵。人數不多看樣子是跑來偵察的輕騎兵。對方象是也發現了李定國等人似的慌忙放了幾箭後轉身就想逃跑。李定國當然不會放任這隊騎兵回去報信。只見他果斷拔出了佩劍命令道:“給我追!不留一個活口!”

說罷李定國便帶着衆人一馬當先着追了上去。而對方見狀亦不敢逗留,且戰且退着向山林的深處逃竄起來。不知不覺中大西軍竟然就此趕了約莫有十幾裡地。越追越遠,越追越覺得不安的李定國恐城寨有失,打算提兵便回。可誰知只聽得一聲炮響,西周的樹林中突然涌處了大量的官兵來。李定國這才失聲大叫:“糟了!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可正當大西將士們想要撥馬回撤時卻從山寨方向傳來了更爲猛烈的爆炸聲。李定國心中大駭連忙回望山寨。卻見此時的山寨火光四起,炮聲隆隆。當下再也顧不得自身安危的他決定拼死突圍回山寨去。無奈明軍已將其團團圍困在了樹林之中,幾番衝擊之下除徒曾傷亡外,都被擋了回來。對於心急如焚的李定國來說此時的山寨看似近在咫尺卻又似遠在天邊。

就在李定國被困於山林之中時,山寨中的戰鬥卻已經逐漸接近了尾聲。吳繼善等寨中內應事先偷開了寨門,馬祥麟乘機率領步卒一馬當先着衝進了山寨。面對憑空冒出的明軍整個大西軍頓時亂做了一團,潰不成軍。明軍在內應的指點下順勢就佔領的寨中數個險要。爲了擾亂山上李定國部的心緒,馬祥麟還特地命人故意炸部分望樓碉堡,並在寨中四處放火。然而真正的戰鬥卻在這一刻纔剛剛開始。

從東寨門到張獻忠的“王宮”的長街上,混亂堆積着陣亡者的屍體。乍一看大多都是頭包布巾的大西士兵。至於“王宮”外更是堆滿了屍首,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惡臭味道。這裡是整個山寨中戰鬥最爲激烈的地方,也是大西軍最後退守的地方。憑藉着少量火銃、弓箭以及複雜的院落張獻忠帶領着殘存的親兵做着最後的殊死掙扎。

“天生萬物養於人,人無一物回於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滿是屍體的內院中張獻忠猶如中邪一般反覆叨唸着這幾句話。鮮血沿着劍刃一滴一滴的滴在了乾涸的黃土上。此刻的張獻忠紅着雙眼,鎧甲上粘滿了血污,手中長劍更是被鮮血染成了赤紅色。遠遠看去就想是一個從地獄中爬出的鬼魅一般。然而他臉上、身上、手上、劍上所粘着的卻不是敵人的鮮血而是他的妻妾子女的鮮血。是的!當得知明軍攻破山寨後這位“八大王”的神經也就此徹底的崩潰了。張獻忠覺得自己只剩下沒落這一條路。於是他手持利刃衝進了“後宮”見人就砍。砍殺了皇后、砍殺了妃子、砍殺了兒女、砍殺了一切同他有關無關的人。

孫可望背叛了自己;那些平時阿諛奉承的文官給官兵做了內應;就連一直忠心耿耿的李定國現在都不知道跑哪兒去了。這一刻張獻忠覺得所有的人都背叛了他。既然如此那他就要帶着衆人一起下地獄去。於是在院外槍擊聲越來越近時後宮的深出也迴旋起了張獻忠詭異的狂笑聲。

此刻站在“王宮”外的吳繼善彷彿也聽到了從庭院中傳出的詭異笑聲。頓覺毛骨悚然的他不禁暗自打了個寒戰。好在看着院落外的明軍士兵不慌不忙着在外面用利用現成的物體做掩體。另有數名戰士正將一門沉重的火炮推到了門口。吳繼善自知這次張獻忠是插翅也難逃了,當下緊張的心又放鬆了下來。

“吳大人這次多虧有你的幫助我等才能順利的追上張獻忠,才能如此順利的攻下這山寨。”眼看着一隊隊忙碌着的士兵遊沛龍突然的向吳繼善道謝道。

“遊將軍,過獎了。下官,下官其實什麼也沒做。這都是丘軍爺的功勞。”吳繼善謙遜的回答道。他口中的那個丘軍爺當然就是他們家的馬伕丘成。其真實身份爲參謀部下屬軍情局少校。

“吳大人也別太過謙了。你的功勞相信丘少校會向朝廷奏明的。吳大人的家眷都被安置在了成都城中一切安好。相信只要結束這次的戰鬥大人就能回家同妻兒團圓了。”遊沛龍擺了擺手道。

“這些都是下官將功贖罪該做的。遊將軍對下官家眷的照顧之恩繼善永生難忘。”吳繼善聽罷連忙激動的道謝起來。能儘快擺脫這種人不象人,鬼不想鬼的生活回去同家人團聚當然是好。可一想起沒有露面的李定國他不禁又擔心的問道:“遊將軍那李定國可是個難纏的角色。將軍可千萬不能讓他逃了,以免縱虎歸山啊。”

“吳大人放心,估計李定國現在也象張獻忠一般插翅難逃了。”趙至誠突然走來接口道。他說罷又向遊沛龍敬禮報告道:“報告軍長,二團已經順利殲滅李定國部。擊斃敵軍157人,俘虜43人。”

“李定國呢?”

“回軍長,李定國被炮火擊成重傷,現在軍醫正在給他做急救。”趙至誠以略帶失望的口吻回答道。沒能遵照上次在重慶城頭的約定與李定國在戰場上對決讓趙至誠多多少少有些遺憾。

“什麼!你說大夫正在救那李定國!”吳繼善驚訝的高聲叫道:“遊將軍,這萬萬不可啊。所謂伏虎容易,縱虎難。況且李定國此人對張獻忠極其忠誠,嘗以關雲長自詡。這樣的人又怎會投效朝廷的。還是早日處斬了的好。”

“吳大人,李將軍雖是在昏迷狀態下被俘,那他就是我們的俘虜。軍隊有軍隊自己的紀律。至於最後的處置也要由首相大人決定。”趙至誠嚴肅的說。

面對趙至誠嚴厲的口吻吳繼善立刻收起了自己的建議,點頭哈腰着回道:“是,是。趙副官說的是。”

“報告軍長。火炮已經準備完畢!”

“恩,知道了。”遊沛龍聽罷回頭向吳繼善問道:“吳大人有沒有興趣留下來看看這最後的進攻呢?”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吳繼善做了個揖回答道。雖然他很不習慣火炮巨大的轟鳴聲。但他仍然希望能親眼看着張獻忠覆滅,甚至希望能親眼看見他的屍體。吳繼善心裡清楚這樣至少能使自己日後睡覺時安心些。這倒不是吳繼善覺得自己虧欠了張獻忠什麼。而是這幾年來張獻忠在他心目中已經成了魔鬼的化身。他和大西投降的那些官員們實在怕那張魔頭死後還會從地獄裡爬回人間。

“好,難得吳大人有這樣的興致。”遊沛龍拍手笑道:“傳令,即可攻擊!”

“是!”

得到指令的炮兵立刻就向院落髮起了最後的攻擊。炮彈呼嘯着擊碎了厚實的大門,擊塌了院落中的房舍。訓練有速的明軍戰士迅速從缺口處魚貫而入。槍聲在人們的期盼中漸漸的平靜了下來。可就在此時院落身處突然冒起了滾滾的濃煙。遊沛龍等人連忙朝濃煙升起的地方望去。轉眼間一棟三層的樓閣已然被肆虐的火舌給吞噬了。正當衆人面面相窺之時一個軍官從院落中跑了出來報告道:“報告軍長,剛纔張獻忠點燃樓閣自焚了。”

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0節 尾聲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六節第八節第十節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十六節第34節 歸德之戰第15節 潛在規則第14節 盛宴(六)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4節 盛宴(六)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3節 休整第7章 投命狀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14節 盛宴(六)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三十節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19節 審判夜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九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2節 雙頭鷹第四十四節第17節 國會(一)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7章 投命狀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四十二節第十六節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0節 驚變(一)第二十二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十節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二十八節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1節 范文程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二十節第24節 東路第5節 風口浪尖(五)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8節 稅制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
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0節 尾聲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六節第八節第十節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十六節第34節 歸德之戰第15節 潛在規則第14節 盛宴(六)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99 桂飄香文鼎赴秋闈楓染紅成功遊京都第14節 盛宴(六)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3節 休整第7章 投命狀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14節 盛宴(六)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三十節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19節 審判夜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九節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22節 雙頭鷹第四十四節第17節 國會(一)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7章 投命狀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四十二節第十六節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0節 驚變(一)第二十二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82 防未然蕭雲述警告爲殖民君臣生分歧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十節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二十八節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39節 搏弈之間第21節 范文程第11節 大同義軍(上)第二十節第24節 東路第5節 風口浪尖(五)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8節 稅制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