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

當菲爾德在阿姆斯特丹以一副中國通的架勢極力鼓吹聯合省上層向中華帝國稱臣之時,作爲這項計劃真正始作俑者的龔紫軒卻正站在張騫號的甲板上沐浴着東南亞明媚的陽光。事實上,若是沒有龔紫軒那次在荷蘭的介紹與暗示,菲爾德跟本就不可能想到用向中華帝國臣服這一招來解決荷蘭現在的窘景。如此說來在英荷戰爭之初便預計到了現在的結果並適時給對方以相應的資訊和暗示,龔紫軒在這一點上確實做到了未雨綢繆。然而龔紫軒本人卻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過人之處。在他看來自己在歐洲的活動之所以能如此順風順水完全得益於女皇陛下的指點。正因爲女皇在使團出發前就已推測到了英荷之間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更精準地預測到了現今荷蘭的慘敗,這才使得中華使團的這次歐洲之行總能處處佔得先機。試問在當時的情況下又有哪兒一個國家會相信作爲“商業上國”的荷蘭海軍會慘敗於剛剛結束內戰的英國人之手呢?

但中華朝的女皇陛下卻在遙遠的中土將這一切運籌在了自己的帷幄之中,光憑這一點龔紫軒現在對女皇的欽佩就已經不是能用言語來表達的了。當然此時的他若是知道菲爾德在聯合省上層以及三極議會中的一系列活動的話,估計對孫露的崇敬就該上升到神人地步了。不過龔紫軒雖然還未將孫露視做神人,但這艘船上的另外幾人卻早已將弘武女皇陛下當作了東方的女達芬奇了。

原來使團自從進入東印度洋之後,楊紹清皇夫的身份便隨之被曝光了出來。如此驚天的大內幕當然是讓博雷利等歐洲學者們驚愕不已。雖然楊紹清在歐洲隱瞞身份的舉動使得那些性格直爽的歐洲學者一開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滿。但在楊紹清一番誠懇的致歉和龔紫軒詳盡的解釋之後,博雷利等人很快就將這個不愉快丟在了腦後。取而代之的則是對楊特使夫人中華女皇陛下的好奇。一個統治東方大帝國的女皇究竟會是怎樣一個奇特女性呢?在她的身上又發生過怎樣傳奇的故事呢?抱着這些零零總總的八卦問題,船上歐洲學者們可沒少打擾我們的皇夫殿下。而楊紹清在自豪地向別人介紹自己妻子的同時,也十分坦誠地告訴歐洲學者自己先前所涉及的不少科學理論都是由自己的妻子率先提出的。這當然是更加劇了船上學者們對弘武女皇陛下的景仰與好奇。衆人無不巴望着艦隊能快點兒到達中華帝國,好讓他們能早日一睹那個東方女皇的神秘芳容。

或許是得到了船上歐洲學者們的心靈感應,連老天也似乎幫起了他們的忙。船對在進入孟加拉灣之後,海上的天氣就一直風和日麗至今。使團在安曼稍加補給之後,便在印度洋季風的護送下一路暢通無阻地進入了馬六甲海峽。此刻眼看着四周熟悉的風景,龔紫軒的臉上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爲他知道艦隊已經到達家門口了。

其實不只是龔紫軒,當遠處的港口在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清晰之時,船上的水手們亦迸發出了震耳欲聾地的呼喊聲。這呼喊聲顯然驚動了先前還在艙內休息的中國使節和隨行的歐洲學者。不一會兒他們便紛紛從船艙內涌上了甲板,同四周的水手一起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龔大人,這前方就是新加坡港了吧?”望着前方海鳥飛舞、白帆點點的港口,激動於回家感覺的楊紹清漲紅着臉的問道。

“是啊,殿下,我們終於回到帝國的南大門了。瞧,那裡聳立着的不正是帝國南海海關燈塔嗎?”由於激動一向冷靜的龔紫軒此刻回答的聲音亦不由地顫抖了起來。

“哦,這麼說我們現在已經到中華帝國了?”站在一旁的惠耿斯教授附和着問道。其實不用證實什麼,光是看周圍的中國人不分身份地都在像小孩子一般高聲歡呼,在場的歐洲人多少都能猜出個一二了。

“恩,教授你瞧,穿過前面的海峽我們就正式進入了我中華帝國南洋宣慰司的地界。之後艦隊將轉風北上直達帝國首都南京。沿途所經過的所有海域、陸地、島嶼均是帝國或帝國屬國的領土。”說到這裡龔紫軒不由回頭向着身後站着的歐洲學者神色莊嚴地宣佈道:“諸位先生,歡迎你們來到中華帝國!”

正如龔紫軒所言,整個訪歐使團連同隨行的三百多名歐洲移民在新加坡港最大碼頭上受到了一場盛大而又極富中國特色的歡迎儀式。事實上使團穿越好望角之後,其情況就一直都處在南洋宣慰司的掌控之中。爲了保證使團的安全南洋艦隊更是在這大半年內都時刻處在高度戒備狀態下。而今盼星星盼月亮之下,總算盼來了訪歐使團的迴歸,南洋宣慰司的大小官員們這一年多來一直懸在嗓子眼的心也總算可以放下了。

此刻碼頭上喧闐的鑼鼓、怪異的舞蹈以及那些看上去有點恐怖又有點神秘的動物造型(舞龍舞獅),在這羣初來咋到的歐洲人眼中這座並不算大的海港中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散發這奇特的異域氣息。讓人彷彿置身於另一個迥然不同的奇幻世界之中。好在在碼頭上歡迎衆人的不僅有身着奇裝異服的東方人,還有不少穿禮服長靴、帶禮帽、持手杖的歐洲人。他們大多是聽說了訪歐使團帶了衆多歐洲人來中國,爲了不讓自己的同胞在踏上異域時受驚嚇過度,特地跑來迎接的。當然這羣高鼻子紅頭髮的紳士的出現顯然與這場中國式的接風有些格格不入。但這也正體現了新加坡的特點。因爲這裡是緩衝地,是銜接兩個世界的緩衝地。

與那些一上岸就像相巴佬一般來回張望的歐洲人不同。久違故土的使團成員在下船時,無一例外都是熱淚盈眶的。不少在當地有親人迎接的成員更是在大庭廣衆之下當衆與家人抱頭痛哭起來。這也難怪中國人向來對家庭極爲重視。家人外出遠行往往被視做是一種生離死別。而今親人得以再次相會,怎能不讓人感動萬分呢。其實在新加坡受到家人歡迎的不僅有少數南洋籍成員,皇夫楊紹清在碼頭上也遇到了自己的至親之人。

這不楊紹清纔在衆人的簇擁下走下張騫號,人羣中立刻就冒出了一陣紅色旋風,猛地一把摟住了他的脖子,大聲哭泣道:“哥,你總算是回來了!大家都快想死你了!”

“好了緋兒,我這不是完好無損的回來了嗎。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還像個小孩子似。瞧,把妝都給哭化了。”楊紹清一邊柔聲安慰着,一邊則仔細打量起自己這個將近五年沒見面的親妹子來。卻見眼前的楊緋兒頭輸桃花髻,身着一套月白色的薄紗孺裙,低低的粉荷色胸衣若隱若現,並絕妙地襯托出了她那豐滿的成熟身材。可那張熟悉的臉龐卻依舊帶着少年時的熱情與俏皮。不可否認,這十年來楊緋兒並沒有多大的改變。而讓她得以保留下如此純真神韻的,除了南洋開放自由的風氣外,還得益於她身後那位開明的夫君。想到這兒,楊紹清不由牽其妹妹的手來到陳家明面前道謝道:“家明,這些年辛苦你照顧我妹妹了。”

“殿下一來就這麼客氣,臣可承受不起哦。再說在臣當年可是在陛下和你的面前信誓旦旦保證過要照顧緋兒一輩子的,哪兒敢食言咯。”陳家明裂嘴一笑打趣道。

“是啊,爲什麼說是相公照顧我呢?應該說是我照顧了相公這麼多年嘛。”楊緋兒不服氣的嚷嚷道。說到這兒她還從一旁拉來了一個約莫四、五歲的小娃娃,指着自己的哥哥得意洋洋的說道:“來小南,快叫大伯。”而那孩子倒也不怕生,像他**一樣十分乾脆地張口就叫了聲大伯。

眼見楊緋兒不僅相貌沒多大變化,就連早年那股子潑辣勁也絲毫沒有消退,楊紹清也只得在心中苦笑了一下。但聽妹妹這麼一說,又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個小傢伙來,他便不由驚奇的問道:“家明,這莫不是…”

“殿下當年出發去歐洲後不久,內子就懷上了。家父和老丈人商量之後決定爲他取名爲定南。現在都快四歲了,不過娃娃長得結實比其一般大小的孩子能高出半個頭呢。要不怎麼說臣家裡功勞最大的就是內子呢。”陳家明一提起自己的夫人言語中立刻就流露出了憐惜與自豪。

眼見陳家明與楊緋兒總算是有了子嗣,作爲大哥的楊紹清也很是欣慰。因爲之前兩人雖結婚多年,但楊緋兒卻始終沒能爲陳家生下一男半女。這在陳、楊兩家看來並不是什麼好兆頭。如果不是介於楊家身份特殊,就算陳家明再怎麼堅持,陳家爲延續香火都會逼迫他納妾的。因爲這不僅關係到陳家的香火,更關係到南洋達的穩定。不管怎樣現在的陳家明已然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南洋王。無論是爲安撫嶺南財閥還是爲了保持南洋穩定,不出意外的話這個總督的位置依舊將由他的子嗣繼任。從這一點上來看,陳文豹與楊開泰給眼前的這個小娃娃取命“定南”其意義顯然是不言而喻的。

一想到妹妹看似幸福的婚姻,背後也隱藏瞭如此多的利益瓜葛,楊紹清頓時便覺得索然無味起來。況且他也受不了自己幼時最好的朋友而今對着自己一口一個“臣”字的自稱。卻見他不知從哪兒掏出了一小塊麻糖遞給了自己的外甥,一邊又跟着向陳家明沉吟道:“家明,我們又不是外人。就不要一口一個‘殿下’、‘臣’的叫了,聽着怪生疏的。還是像以前直乎姓名不是更自在。”

“那好吧,我就不自稱爲臣了。不過還得稱你爲殿下。咱們兩個各讓一步如何?”陳家明眨了眨眼睛打起了圓場道。

聽陳家明這麼一說,楊紹清只覺往日那種坦蕩的兄弟之情已然被隔上了一道鴻溝。待見一旁小外甥正一臉天真的將整塊麻糖塞進嘴裡,這不由地讓他想起了自己留在南京的一雙孩兒。如果三個孩子這會兒碰面還會不會像自己與家明小時候那樣無拘無束結爲夥伴呢。還是從一開始便受到大人身份的影響分起了貴賤。想到這些楊紹清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了黯淡之情。而這一切當然是逃不過陳家明的眼睛的。卻聽他跟着試探道:“楊兄不滿意我的這項建議?”

給陳家明突然這麼叫了一聲“楊兄”,楊紹清不禁楞了一下,但他隨即又淡然一笑道:“尊卑稱呼豈可越界,家明你想怎麼叫就怎麼叫吧。剛纔我只是一走神想起了家中的軒兒和華兒。”

“原來殿下是想念兩位皇子了啊。這也難怪殿下此去歐洲一去就是五年有餘,算起來兩位皇子也都快滿八歲了吧。”陳家明點頭附和道。

“八歲了?這麼說來也該有這麼高了吧。”楊紹清舉起手粗略地筆劃了一下道:“時間過得可真快呢。”

“是啊,這幾年女皇陛下既要處理國事又要教育兩個孩子可真不容易呢。不過好在殿下現在終於回國了。陛下和兩位殿下也終於可以一家團圓了。”陳家明說着便將目光又投向了楊紹清的身後道:“殿下,這幾位想必就是你在信中提到的從歐洲來的學者吧?”

“啊,瞧瞧我這腦子,剛纔光顧着敘家常了。倒是怠慢了來自遠方的貴客。來,來,來,我先介紹一下。這位是南洋總督陳家明大人。這幾位分別是來自威尼斯的博雷利教授、來自荷蘭的惠耿斯教授、來自英國的玻意爾教授…”楊紹清立刻給衆人一一介紹起來。

而陳家明則以用熟練的拉丁語向楊身後的博雷利等人招呼道:“歡迎你們來到新加坡。希望這個小港口能爲諸位留下美好的印象。”

可誰知惠耿斯卻突然冒出了一句漢語道:“總督大人你好,見到你很高興。龔大人說這裡是帝國最富有的海關,能來這裡我們很高興。”

雖然惠耿斯的漢語說得模糊不清,但他能說用漢語說出這麼一長串話來,着實讓在場的中國官員大爲驚歎了。卻見陳家明故作不滿的說道:“龔大人,在背後揭人老底可不是君子所爲。”

“那裡的話,在下只是實話實說罷了。誰都知道老兄治理下的南洋宣撫司富得流油。我等難得討擾一次,總督大人可別讓我們失望啊。”龔紫軒大言不慚的說道。

“龔大人放心,我那兒一次讓你失望過。今天的宴會包你們滿意。再說我這次還得與你們的張騫號結伴回京城呢。不先在此好好招待一番咱們的龔正使怎麼行呢。”陳家明拍着胸脯保證道。

“哦,怎麼陳總督要去京城?”龔紫軒怔了一下問道。

“恩,離我朝頭一界國會召開的日子快不到一年了。此次的國會事關重大,想來我這個南洋總督也不得不出席啊。”陳家明望了望遙遠的北方點頭肯定道。

【……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 迎親人總督擺盛宴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3節 民惟邦本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23節 父子君臣第14節 盛宴(六)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5節 溼牛皮第15節 暗戰(一)第14節 農村公社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40節 多鐸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18節 紅月第45節 受降第4節 橘子與枳子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6節 義塾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21節 范文程第13節 盛宴(五)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23節 賜名第11節 驚變(二)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十六節第18節 紅月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楔子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節 誰是獵物?第二節第四節第3節 誰是獵物?第34節 密使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2節 陪審團(下)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12節 驚變(三)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3節 父子君臣第17節 國會(一)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7節 茶與茶杯第十七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十二節第20節 關中雙雄第3節 風口浪尖(三)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10節 遼東戰報第23節 休整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6節 新朝官制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6節 虎狼之師第九節第10節 大海我來啦!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2節 帝都風雲(二)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7章 投命狀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41節 桑稻之爭(一)
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3節 民惟邦本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23節 父子君臣第14節 盛宴(六)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5節 溼牛皮第15節 暗戰(一)第14節 農村公社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40節 多鐸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18節 紅月第45節 受降第4節 橘子與枳子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6節 義塾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21節 范文程第13節 盛宴(五)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23節 賜名第11節 驚變(二)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十六節第18節 紅月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69 蘇萊曼復辟新王朝陳家明巧舌說蘇丹楔子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第39節 楊府夜談(一)第3節 誰是獵物?第二節第四節第3節 誰是獵物?第34節 密使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22節 陪審團(下)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12節 驚變(三)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3節 父子君臣第17節 國會(一)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7節 茶與茶杯第十七節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十二節第20節 關中雙雄第3節 風口浪尖(三)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10節 遼東戰報第23節 休整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6節 新朝官制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6節 虎狼之師第九節第10節 大海我來啦!38 頻漏氣寶機難投產鬧棉荒夷布入中原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2節 帝都風雲(二)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7章 投命狀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41節 桑稻之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