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

長達七十多米寬約十五米的艦身,高達三層的炮甲板,以及那直插入雲霄的三根高大的桅杆。此刻聳立在黃宗羲面前的這艘戰艦已然不能簡單的用龐大等詞來形容了。他從未見過如此雄偉的殺人利器,也從未見識過如此華麗的艦船。是的,華麗。不同於中華朝以往裝飾樸素的戰艦。眼前的這艘戰艦堪稱雕樑畫棟華美非凡。就連素已巴羅克風格著稱的歐洲戰艦在它的面前亦不得不自慚形穢。特別是那尊黑色盤龍船首像上所散發出的與生俱來的泱泱大國王者風範,更不是一有點閒錢就忙着在船身貼金箔鑲寶石或是在船首掛**雕像的紅夷爆發戶可以比擬的。饒是黃宗羲博學多才在一番搜腸刮肚之後,腦中殘留的形容詞也只剩下了“震撼”二字。而一旁的海軍尚書陳奇策更是發自內心的由衷讚歎道:“蛟龍,這便是我中華的蛟龍嗎。”

“陳將軍說的好,從今天起我天朝的將士便能駕駛着這艘戰艦,蛟龍出水,縱橫四海了。”一個英姿颯爽的聲音大笑着附和道。衆人回頭一看來者正是帝國皇家工程院的總設計師劉逢慶。而今的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發明紡紗機的鐵匠小子了。多年的學習與摸索成就了他今天的地位。或許在理論上他比不上工部尚書方以智等學者,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卻擁有着超越其年齡的豐富經驗。特別是在戰艦設計方面更是堪稱鬼才,帝國四分之三的戰艦均出自他之手。

“好個蛟龍出水。劉學士,這艘戰艦便是取了北海龍王之名的‘敖順’號吧。”黃宗羲撫須問道。

“正是。此間的‘敖順’號與隔壁兩間船塢的‘敖欽’號和‘敖閏’號均是以四海龍王命名,取威震四海之意。這三艘戰艦均由榆木、橡木製成。平均每艘耗用二千多株優質木材樹,相當於60畝的百年老林。三艘龍艦之中又以這‘敖順’號最爲龐大,其排水量爲3000噸,帆具36面,航速達10節。共置有火炮108門,下甲板30門32磅炮,中甲板30門24磅炮,上甲板46門12磅炮,艏樓2門68磅近程臼炮。可載650名炮手,260名水手。至於‘敖欽’號和‘敖閏’號雖不及‘敖順’號,但其排水量也分別達到了2500噸和2000噸,兩船均配備了百門大炮。”一說起自己設計的這幾艘寶貝來,劉逢慶的臉上便洋溢出了難以言喻的得意之情。

這也難怪,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當屬英國的“海上羣王”號。此艦是由英國造船大師彼得※#8226;佩特於1637年爲查理一世所建。據稱其排水量爲1500噸,並裝備有104門火炮。但與中華帝國龍艦之中排水量最小的‘敖閏’號比起來還是小了一截。如此差距怎能不讓劉逢慶引以爲傲。

在場的衆人雖不清楚現今世界軍艦的排名,但聽了劉逢慶如此一番眉飛色舞的介紹,亦已將此戰艦視做了天下第一艦。特別是在聽聞這樣一艘戰艦竟需要耗費二千多株上好榆木、橡木,更是一個個驚訝得何不攏嘴了。不得不暗自驚歎這龍艦的造價確實不菲。就在衆人爲此唏噓不已之時,卻聽身後有一女子柔聲嘆息道:“沒想到這樣一艘船竟需耗費如此多的木材。想來船廠這些年爲造戰艦亦砍禿了遼東不少山頭吧。”

聽那女子這麼一說,衆人不由尋聲望去。一看才發現,原來發出這番感嘆之語的乃是李虎的夫人寧國夫人李鳳兒。在兩地分隔整整八年之後,李虎終於在中華朝建立後不久得嘗所願地迎娶了李鳳兒。作爲約定已然成爲女皇的孫露在南京皇城親自主持了他們的婚禮,並賜予了李鳳兒寧國夫人的頭銜。兩人之間的浪漫故事也一度成了中華朝的一大美談。婚後不久李鳳兒便隨李虎一同來到了燕京。居住在燕京的這段時間裡,她除了潛心完善燕京等地的衛生系統外。還與當地的杜※#8226;洛瓦神甫一起開辦了一所育嬰堂收留棄嬰孤兒。因此在燕京等地雖然她的丈夫李虎乃是能嚇得小孩不敢哭鬧的剝皮將軍。可李鳳兒本人卻是百姓口中的活觀音。因此衆人深知道這寧國夫人最是仁慈。故而纔會爲了幾棵數而如此動容。於是,李虎當下便安慰自己的妻子道:“這樹砍了,日後還可以種嘛。總不能爲了幾顆樹而放棄如此鉅艦啊。”

“是啊,夫人多慮了。其實塘沽船廠的多數艦船都是用倭國的木料建造的。當然論材質倭國的木料還是比不上我朝遼東的木材。因此類似龍艦這樣龐大高級的戰列艦還是得用咱們遼東的上等榆木和橡木來製造。”劉逢慶如數家珍的解釋道。

“喲,這麼說來,遼東的山頭沒砍禿,倒是這倭國的山頭先給咱們給砍禿了。”黃宗羲半開玩笑的說罷,轉兒又神色一正道:“其實這幾艘龍艦的耗費比起歷朝君王所建的宮厥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我朝女皇不好大興土木,而是專攻武備,此正是我中華國強民富的根本啊。”

“黃大人說得對,與其砍禿一座座山頭來興造什麼殿閣廟宇,還不如多造幾艘這樣的龍艦來開疆拓土,揚我國威來得實在。”李虎點頭附和道:“不過,劉學士既然說是以四海龍王之名來命名龍艦。怎麼只見南、北、西三海龍王,惟獨不見四海龍王之首的東海龍王‘敖廣’的蹤影呢?”

“李將軍你可算是問到點子上了。”劉逢慶眼睛一亮跟着更爲得意的應和道:“我軍確實建造了‘敖廣’號。而且在下也不瞞諸位,‘敖廣’號的排水量比眼前這艘‘敖’號還要大,達到了4000噸,此外還配備了130門火炮。”

衆人聽劉逢慶這麼一說,當即心中又是一驚。雖說噸、米之類的單位乃是帝國工程院、研究院、兵工廠之類的特殊機構所使用的單位。在場的不少人對此都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仰視着面前的這艘龍艦,想象還有另一艘比它還要大出三成的龐然大物。衆人不由一個個都跟着倒抽冷氣起來。卻聽李虎頭一個反應過來道:“這世上真有如此大的船啊!”

“李將軍不必如此驚訝。據載前朝永樂年間的建造的寶船可比這‘敖廣’號還要大上數倍。長四十四丈四尺,闊十八丈,上下共有8層。換算下來的話排水量要近萬噸呢。”一提到當年鄭和的那支傳奇艦隊,劉逢慶心中便充滿了自豪與嚮往。

“什麼!比這船還要大上數倍!那不是同一坐小山似的了。這麼大的船在海上行駛不是很笨拙?”李虎又是一驚道。他雖是陸軍將領,但早年在廣東之時也曾接觸過海軍,因此對木製帆船多少還是有些概念的。

“這也是史書上記載的內容。可惜由於海禁、戰亂等原因,前朝並沒有留下寶船的圖紙和實物。雖說只要有錢就能造大船。不過據我分析,書中記載的這種大船應該不是遠洋船隻,而是用來在淺海檢閱遠洋艦隊用的司儀船。畢竟木製帆船也是有極限的。船體過大的話,龍骨便會承受不住風浪的打擊。這麼大的船光靠風帆做動力,其速度也是相當緩慢的。當然也不排除前人發明了什麼特殊方法來克服木製龍骨的極限。”劉逢慶說到這裡又不無感慨的補充道:“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4000噸排水量的戰艦已經快接近木龍骨的極限了。若想建造更大的戰艦的話,就得找到比木材更優質的龍骨材料才行。我也時常在想不知用鋼鐵製作船體龍骨效果又會如何呢。”

鋼鐵!?在場的衆人被劉逢慶的這句喃喃自語着實嚇了一大跳。在衆人印象當中木材在水中是能浮起來的,因此用木材造再大的船都能浮在水面上。而這鋼鐵丟到河裡可是直往下沉的啊。用鋼鐵造船?這鐵疙瘩還不沉到海底裡去?此話若不是出自堂堂帝國皇家工程院劉學士之口,估計在場的人早就一起鬨堂大笑了。不過,衆人轉念又一想,這些年工程院和科學院發明過不少匪夷所思的東西。既然劉逢慶敢這麼說,那未來保不定鐵疙瘩也能出海呢。想到這兒,黃宗羲率先轉移了話題追問道:“那敖廣號呢?怎麼沒見着它的蹤影?”

“黃大人不要心急。敖廣號的體積龐大可不是一般戰艦所能比擬的。因此它自今年年初開工至今尚未完工。再說它現在也不在塘沽船廠。不過預計敖廣號會在國會召開之時下水,屆時諸位定能在第一時間裡一睹它的風采了。”劉逢慶自信滿滿的說道。

“瞧瞧,劉學士這會兒倒是吊起咱們的胃口來了。也罷這既是海軍部的秘密,那咱們也不便多問咯。”黃宗羲知趣的說道。

“黃大人說笑了。這一來真是因爲敖廣號體積龐大不便參觀,二來則是因爲海軍部確實想給陛下一個驚喜。不過我等確實沒有故意隱瞞諸位的意思。今日塘沽船廠的下水儀式不正是向諸位公開了嗎。”陳奇策指了指遠處岸邊看熱鬧的人羣解釋道。

“恩,這倒也是。今天的塘沽口可比往常熱鬧得多啊。”黃宗羲環視了一番四周之後,漫不經心的問道:“不過那麼多人,陳尚書難道就不怕引來蒼蠅嗎?”

“黃大人此言差矣。這蒼蠅的鼻子可尖着呢。就算你藏着捂着,它都會削尖了腦袋,一心想往裡頭鑽。老夫以爲與其讓它們如此辛苦。那還不如大大方方地把傢伙亮出來,讓它們好好見識見識天朝的氣勢。也好讓他們徹底死了這條賊心。”陳奇策微微揚起下巴傲然道。

“好!還是陳將軍來得乾脆,對待朝鮮人和倭人就得來點硬的。省得他們整日疑神疑鬼像羣蒼蠅般到處亂竄,捕風捉影。”李虎一拍大腿附和道。

“那裡,再怎麼幹脆也沒有李將軍直白呢。”陳奇策與黃宗羲面面相窺了一下朗聲笑道。

“啊,在下剛纔唐突讓兩位大人見笑了。”李虎不好意思的擾了擾頭道。

“也難怪李將軍會如此激動。倭、朝二國雖在名義上奉中華爲宗主,但其心底卻尚未徹底臣服於我天朝。倭國的幕府雖對朝廷言聽計從,但其藩鎮勢力卻並不安生。特別是長州等勢力雄厚的藩鎮根本未將德川幕府放在眼中,對我朝更是心存諸多不滿與牴觸。當然介於之前的江戶事件,倭國人會有這樣的反應也情有可源。可朝鮮這些年的表現就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憑心而論除了琉球國外,朝鮮國所受到的待遇無疑是我朝衆多藩屬國中最爲優厚的。可是朝鮮人不但不知感激。還整天哼哼唧唧說什麼自己是‘小中華’,如臨縞喪的懷念那個對其屢索處女、火者、貢物的前明王朝。而只要我朝的艦隊稍有風吹草動,朝鮮人立即就像受驚的兔子一般嚴加防守。這哪兒是藩屬國對宗主國的態度,簡直就像是在防強盜。”說到這裡,陳奇策那雙原本蒼老渾濁的眼中忽然閃過了一道寒光:“哼,這次朝鮮人派了不少探子在塘沽口打探消息。既然他們對咱們的龍艦如此感興趣。老夫不介意讓他們看個清楚。如果女皇首肯的話,老夫這把老骨頭還是可以登船率艦隊造訪一下平壤的。”

“陳將軍可真是老當益壯啊。不過而今遼東等地正是休生養息之時,一切以和爲貴嘛。”黃宗羲一邊打着哈哈,一邊又將話鋒一轉道:“說起來,朝鮮王會如此草木皆兵,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誰叫朝鮮這幾年收成不好,各地暴民又不斷滋事。朝鮮王爲此在國內大肆徵兵剿匪。聽說李將軍還曾以遼薊路督統的身份致信朝鮮王,希望本着宗主國的情誼出兵幫助朝鮮剿匪。不知那朝鮮王有何反應?”

“這還用問,朝鮮王當然謝絕了咱們的好意。顯然他認爲自己能應付半島上所發生的叛亂。”一想起朝鮮王那通篇拽文,卻又抑制不住其心中野心的回覆,李虎的臉上就留露出了鄙夷神色。

“哦,還有這等事。那隻好祝願朝鮮王早日撲滅他後院的大火了。不過在他沒滅完火之前,我們還是該多加註意纔是,莫要因此殃及池魚啊。”望着北方一片湛藍的天空黃宗羲意味深長的說道。

耳聽男人如此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朝、倭二國,饒是李鳳兒這般不涉軍務的女子亦嗅到了空氣中洋溢的火藥味。於是她下意識地緊緊抓住了丈夫的手,怯怯地問道:“那關外會打仗嗎?這龍艦該不會就是防範未然的吧。”

“娘子不必緊張。饒他朝鮮鬧得火熱,我朝將士也不會讓戰火燒過鴨綠江來。”李虎說到這裡仰頭望了望敖順號說道:“再說殺雞焉用牛刀。”

【……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 半島生亂烽火驟起 文字更新最快……】@!!

()

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29節 促膝談心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三節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2節 諜影重重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19節 審判夜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三十一節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十一節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0節 湯若望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四十三節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23節 鄭家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5節 風口浪尖(五)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4節 戰敗者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3節 休整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15節 暗戰(一)第26節 東林鉅子第4節 公試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三十七節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8節 盛宴(三)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12節 驚變(三)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7節 銅錢
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29節 促膝談心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45節 火槍與聖水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三節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2節 諜影重重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2節 徐州雪夜(下)第19節 審判夜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第三十一節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十一節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0節 湯若望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四十三節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23節 鄭家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14節 廢宦官朝野起波瀾修女訓女主彰女德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5節 風口浪尖(五)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4節 戰敗者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23節 休整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15節 暗戰(一)第26節 東林鉅子第4節 公試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三十七節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174 歸化城下衆將迎駕九九重陽滿人認親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8節 盛宴(三)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12節 驚變(三)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第7節 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