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

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

天幕上。

高且幽深的殿堂內。

皇帝高居中位,雙目微閉。

誰也不知他在想什麼。

殿下。

一名容貌俊偉長鬚飄飄的官員站於左側,神色從容。

一名身材魁梧鬍髯相連的大漢站於右側,眼神銳利。

……

【和李善長同時當丞相的,是徐達。】

【徐達軍功最高,卻屈居李善長之右,當右丞相。】

【而實際上徐達不管中書省的事。】

【真正替朱元璋“當家”的,只是李善長一人。】

【李善長大權獨攬,又結怨同僚。】

【最和他合不來的,是劉基(劉伯溫)】

【劉基的官職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

{劉基挺帥啊,一片雲淡風輕的態度突顯一個從容不迫!}

{……對面那個纔是劉伯溫……}

{!那長的跟張飛差不多的是劉伯溫!?}

{嗯吶,他兒子說他虯髯電目……}

{張飛的臉,孔明的才。}

{艹了,一直以爲劉基是清瘦高挑的帥哥!!!}

……

季漢。

“你們什麼意思啊!”

張飛不樂意了!

“這話裡話外的是看不上俺長相是不是!”

“俺這是偉男子!”

說着,自豪的捋了一把大鬍子。

“除了二哥!誰的鬚髯能美過俺!”

諸葛亮看了一眼慢悠悠捋須的關羽,捻了捻下巴上的須尾。

另一邊,劉備則摸向光禿禿的下巴。

瞪了一眼毫不知情的張飛,又摸了摸嘴邊的兩撇小鬍子。

……

【公元1370年,朱元璋離開南京北巡,命李善長留守應天,授權他一切便宜行事】

【李善長有一個屬僚,中書省的都事李彬,犯了貪污罪,當斬。】

【李善長向劉基說人情,劉基派人騎馬到開封,向正在出巡的朱元璋奏請施刑】

【獲准,便把李彬斬了。】

【次年正月,李善長告老還鄉。三月,劉基也告老引退。】

【左丞汪廣洋出任中書省右丞相,胡惟庸出任中書省左丞。】

……

大明·仁宗時期

“可惜劉伯溫了,明明那麼有才。”

朱瞻基略有幾分遺憾。

“這可是太祖親口稱爲“吾之子房”的人啊。”

一旁窩坐椅子裡揣手的大胖皇帝輕笑一聲。

“那曹操也這樣說過荀彧。”

“然後兩人一樣的命運。”

“劉基如果真爲英明謀士,天下大定後,沒有被賦予宰相職位就應該及時想辦法退隱。”

“歷史上有太多鮮活案例,謀臣難終全自身。”

朱瞻基愣了一下,走上前,蹲在朱高熾面前問道:

“爹,爲什麼太祖皇帝只封了劉伯溫誠意伯?”

“從龍灣之戰、安豐之戰、江州之戰、鄱陽湖大戰,一直到滅元之戰。”

“劉伯溫都是計將安出啊。”

朱高熾撇了他一眼,淡淡道:

“原因你不是都說了嗎?”

“太祖皇帝想到的或者沒有想到的,劉基都替他想到了。”

“這種人碰上多疑的君主,能得好嗎。”

……

【作爲淮西首領的李善長雖然離開帝國中樞,但他並不甘心就此撒手。】

【公元1372年,他接連上書自己病已痊癒,希望朱元璋能夠給他一個繼續爲國效忠的機會】

【朱元璋命其在鳳陽督建宮殿,再造一座皇城。】

【李善長不甘心。】

【他才五十九歲,他還能發光發熱!】

【他了解到朱元璋非常看好胡惟庸,而胡惟庸剛好又是淮西人。】

【於是,李善長向朱元璋上書保舉胡惟庸】

……

曹魏·明帝時期

曹叡啃着桃,一臉無語。

修皇城?

那是釘死在鳳陽了。

朱元璋這是明晃晃的告訴那李善長。

你死了返回京都的心吧。

而安在鳳陽老家又表明你不妄動就平安無事。

這都看不懂?

隨手扔掉桃核,接過毛巾擦了擦手。

“可真是取死有道了。”

……

【胡惟庸的出現,讓李善長找到了淮西集團新的代言人,也是自己的接班人。】

【不久,胡惟庸又將侄女嫁給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的二兒子李佑。】

【就這樣,李、胡兩家的來往更加密切。】

……

大唐·玄宗時期

“確實是找死。”

李隆基深知相權過重的災難。

但居然想把持相位到一脈相承……

“哪個皇帝也不會容忍這種存續。”

那麼解決辦法無法就兩種了。

一是把黨羽清除掉,二就是把宰相清除掉。

李隆基已經看透了一切。

“黨羽人數衆多,且只要有官就不會斷絕。”

“所以,朱元璋一定要拿宰相開刀!”

楊玉環聽不太懂,隱約明悟道:

“就像漢武帝那樣?”

李隆基捋須點頭。

“沒錯。”

“已知,單獨一個丞相容易尾大不掉。”

“而設立多個丞相制約,又會有出衆者奪其他相權,還是尾大不掉。”

“既然如此,讓宰相不停的更換就是保持相權不盛的最好辦法!”

“漢武帝這招損是損是損了點。”

“但有用!”

楊玉環摸了摸鬢角。

“那爲什麼不取締宰相一職呢?”

李隆基一愣,隨即放聲大笑。

“哈哈哈哈!愛妃真是可愛!”

“取締宰相?”

“天下萬職歸於六部,六部統職歸於中書。”

“沒了中書,天下萬事就要堆在皇帝的案桌上。”

李隆基看着天幕,不知想到什麼,嘴角掛笑。

“誰家丟雞了,誰家偷人了。”

“不管是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要皇帝具細體察、判斷。”

“你不懂這是多大勞力。”

“朕告訴你。”

皇帝慢慢收斂顏色,對着貴妃認真道:

“會死,是真正的,被活活累死。”

……

【胡惟庸是淮西人,他一門心思結交李善長,逐漸成爲淮西集團的朝堂核心。】

【相比之下,汪廣洋這個非淮西集團出身的右丞相則要孤單許多,每日只知飲酒而不管事。】

【胡惟庸的職位低於汪廣洋,卻“專決省中事”】

【公元1373年六月,胡惟庸指責汪廣洋“無所建白”】

【汪廣洋被貶爲廣東行省參政。】

【七月,胡惟庸升任爲右丞相,任命陳寧爲御史大夫、塗節爲御史中丞。】

【不久,又轉任左丞相,實至名歸地主持中書省的政務。】

【而自從李善長退休以後,左丞相的位置一直空缺。】

【徐達雖然兼着右丞相的頭銜,但是他爲人謹慎,又加上常年領兵在外,政務方面也是隻佔位不問事。】

【如此一來,胡惟庸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相。】

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728章 乾隆盛世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14章 劉邦的功績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32章 文字獄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
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407章 宋高宗微微出手就能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728章 乾隆盛世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14章 劉邦的功績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734章 我們永遠缺失了一部分記憶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302章 遊幸無度之主唐敬宗李湛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32章 文字獄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