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

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

【因爲自諸葛亮死後,姜維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北伐的路上,經略之地不是漢中就是隴右。】

【魏國對他一直很忌憚,所以一直處於防守之勢。】

【但沓中已經遠離了漢中、隴右,姜維的出走給了魏國一個天大的機會。】

【公元263年八月,司馬昭以曹奐名義下詔,命各軍大舉出徵。兵分五路進攻蜀漢。】

【命徵西將軍鄧艾率三萬餘人,自狄道出兵,攻擊甘鬆、沓中,牽制姜維。】

【命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自祁山出兵,攻擊武街,切斷姜維退路。】

【命鍾會領李輔、胡烈等將,率主力大軍十餘萬人,從斜谷、駱谷、子午谷三道共同出擊,進攻漢中。】

【三路大軍,總計十八萬人。】

……

大漢·武帝時期

“這個地方……”

霍去病看着天幕裡姜維駐紮的地方欲言又止。

“狹隘非常是吧。”

看着窩在兩面山谷中的姜維大軍,劉徹面沉如水。

“是……”

霍去病誠實的點點頭。

“明明佔據漢中,在漢中周圍的各個山口都設一個據點,部署兵力,魏軍來犯也很難進入漢中之地。”

“但他這斂兵聚谷……豈不是讓漢中門戶大開?”

劉徹搖搖頭,無奈一笑:

“你啊,富裕仗打多了,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

“既然知道戰爭打得就是糧草、國本,那你想想他爲什麼把兵藏在這裡。”

“陛下是說……”

劉徹看着天幕,幽幽道:

“是啊,蜀地連佈防漢中的消耗都支撐不起來了。”

……

大唐,

“自古以來,姜維駐兵沓中都惹來不少非議。”

“認爲這是他不知兵事的表現。”

李世民望着天幕對李承幹講解道。

“殊不知,此乃無奈之舉。”

李承幹歪歪頭。

“阿耶,蜀地已經難成這樣了嗎?”

李世民看李承幹明白根本,也不多費脣舌,只是點頭道:

“姜維斂兵聚谷,對當時的蜀漢來說是最無奈也是最好的選擇。”

“只要守住漢、樂兩城,就算魏軍來犯,他們也要翻過蜀道那崇山峻嶺才能到達漢中之地。”

“並且,蜀道難行,大型攻城器械根本運不過去。”

“攻城不下,糧道不便,自是堅持不了多久,等糧盡時魏軍自會退兵,這時趁魏軍士氣低落,再發兵出擊,可獲全勝。”

李承幹低頭思考一下,回答道:

“其實就是堅壁清野,用游擊戰術把敵人拖疲,再趁敵人退兵時追擊。”

“以前是拒敵於漢中之外,現在是把敵人放進來,用遊擊把敵人拖疲,同時拉長敵人的糧草補給的路程。”

“等敵人疲態盡顯倉皇退兵時,從後方掩殺,以圖全殲!對吧阿耶?”

李世民驚喜的看了一眼李承幹。

“不愧是吾兒,有悟性。”

“但,阿耶,缺點是什麼呢?”

“缺點啊……”

李世民摸摸李承乾的頭,擡頭看着魏軍大進漢中的天幕,悠然道:

“缺點就是,如果敵軍兵力佔有絕對的優勢,把漢中之地佔得滿滿當當。”

“所謂的遊擊也就無從談起了,那時的漢中對魏軍來說,就如無人之地。”

……

【九月,等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

【蜀漢朝廷才得知魏軍是真要伐蜀,劉禪連忙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

【不得不說,劉禪是有兩把刷子的。】

【若廖化援軍能幫姜維守住西線。】

【東路的張翼、董厥援軍幫傅僉守住陽安關,那麼魏軍很難快速取勝的。】

【雙方極有可能在東、西兩線展開一場持久的拉鋸戰。】

【而魏軍的糧草消耗與補給遠超蜀漢,很有可能退兵而還。】

【可惜沒有如果,因爲從成都北上的這兩支援軍,壓根兒沒去執行他們的任務!】

【到了陰平郡後,本該分兵的兩人,駐紮不動了。】

【這一不動,就是一月有餘。】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顧不上教育劉禪了,只是緊緊盯着天幕。

陰平向東五百里就是陽安關。

向西四百里就是沓中。

地處兩地中間!

廖化、張翼和董厥爲何在此逗留一個多月?!

……

大明·坤寧宮

“小兔崽子!”

朱元璋指着因爲弄壞朱標的玉帶,而四處躲避他手裡木棍的朱棣。

瞟了一眼天幕,開口道:

“你解釋解釋這三人爲什麼跟王八一樣一動不動!解釋的好,咱饒了伱。”

“解釋的不好……哼哼!”

朱棣看了眼天幕,大喊道:

“我咋知道!我又不是王八!”

“你TM的……”

朱元璋捋了捋袖子,雙手握着木棍大步向前!

“等等等等!爹!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朱棣連忙向後跑去,一邊跑一邊向身後大喊着。

“說!”

朱棣腦子轉的飛快,大聲道:

“因爲他們慫了!”

朱元璋停住腳步,將手中木棍往地上一拄,眯着眼看着朱棣。

“《三國志》裡說,這三人是因爲知道諸葛緒要切姜維後路,所以才駐守陰平的,你爲什麼說是因爲他們慫了?”

朱棣擦擦腦門的汗。

蒙……蒙對了?

爲什麼?

是啊,爲什麼啊?

等等,這段對話爲何如此熟悉?

我好像跟大哥閒聊過這個問題啊?!! 聰明的大腦啊!救救我吧!

就在朱元璋不耐煩之際,

在東宮混了一天,跟大哥單方面探討一下午三國曆史的朱棣,終於從腦子裡翻出大哥說的話了!

“因爲他們是三人都駐守在陰平!”

朱元璋驚疑的看着朱棣。

“繼續。”

朱棣面不改色,繼續回想朱標說過的話。

“當時諸葛續的兵將駐紮在建威,那裡距陰平之北有五百多裡,與沓中相距四百多裡,與陽安關相距六百里。”

“不提如何判斷諸葛緒的下一步行動。就算廖化三人判斷出諸葛緒會徑直南下,切斷姜維的退路,所以他們才守在陰平,目的是幫姜維守住退路。”

“但也無法解釋三人都守在陰平!明明去幫傅僉固守陽安關要比幫姜維守住退路緊迫得多!”

“最重要的,當諸葛續兵駐橋頭斷了姜維後路時,廖化還待在陰平,而張翼、董厥已經向南邊逃跑了!”

朱元璋看着滿頭大汗的朱棣,突然笑出聲。

“行!好小子!”

看來北邊之地有人可用了!

“不愧是咱的種!哈哈哈哈!”

朱棣扯出一個笑臉,陪着朱元璋大笑。

趕緊跟大哥說吧,爹這精神越來越不正常了!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鍾會』大軍中分出兩路兵馬,困住了漢、樂江城。

隨後,黃色的『鍾會』大軍繞過兩座城池,向西直趨陽安關。

……

【陽安關守將傅僉,有勇有謀,深受姜維器重。】

【其父傅肜,乃劉備麾下將領,夷陵之戰中保護劉備撤退,率部斷後,麾下部衆皆戰死,吳軍勸其投降,傅肜怒罵:“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然後力戰而死。】

【陽安關副將蔣舒率部分兵馬投降鍾會。】

【鍾會在祭拜過諸葛亮之墓後,攻破陽安關。】

【傅僉力戰不敵,最終城破“格鬥而死”】

【拿下陽安關,盡得蜀軍糧草,鍾會直逼劍閣。】

……

季漢,

“是備對不住你啊!”

拉着傅肜的手,劉備一臉悲慼。

“爲主公盡忠,有何不對之說?我子死得其所!壯哉!”

“令郎今年歲幾何?”

“臣還未有子。”

“……還是要趁早生啊。”

“是。”

……

東吳,

孫權正在抄寫腦海中的兵法,聞言一愣。

“豈有此理!”

“講你的蜀漢!別牽扯我大吳!”

……

西晉·武帝時期

洛陽宮,

司馬炎看着天幕裡英勇無畏的傅僉,讚賞道:

“蜀將軍傅僉,前在關城,身拒官軍,致死不顧。”

“其父傅肜,也爲劉備戰亡。天下之善一也,豈因敵我而以爲異?”

“免除傅僉之子的官奴身份,讓他們恢復庶人吧。”

……

【鄧艾命天水太守王頎直接攻擊姜維所在的沓中。】

【命金城太守楊欣進攻甘鬆,從西面包抄。】

【命隴西太守牽弘向姜維的東面進攻。】

【而姜維得知鍾會已入漢中,引軍退還,楊欣等人追擊到強川口,大戰,姜維敗走,退往陰平。】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大將軍!魏軍佔據橋頭了!”

一身亮甲,頭戴兜鍪。

年歲已老的姜維聽到士卒的回報心裡一驚,但依然面不改色道:

“旗號爲何?”

“回大將軍,帥旗諸葛!”

姜維唸叨着諸葛二字,一時有些晃神。

隨即定下心來,開口道:

“廖化在幹什麼?”

“廖將軍……還在陰平。”

“還在陰平!”

姜維這回是真的動怒了!

一個多月了!

不來支援也就罷了!

人家魏軍都把你後路斷了!

還窩在陰平不出!

“張翼、董厥呢?”

“……退往漢壽了。”

“嗨呀!”

將手中長劍重重一頓!

姜維恨恨道:

“豎子!”

隨即又閉目思考着。

現在前有諸葛緒三萬大軍堵住去路,後有鄧艾的三萬大軍拼命追擊。

這可如何是好?

半響後,姜維緩緩睜開雙眼。

“傳令!至孔函谷向西北進軍!”

……

【當時諸葛緒的雍州軍阻路,姜維從孔函谷入北道,作勢斷其後路,諸葛緒便令軍隊退後三十里。】

【姜維得知後,引軍迅速通過橋頭。】

【諸葛緒連忙率軍阻截,但已追不上姜維軍。】

【姜維到陰平和廖化會合,打算召集部隊救援關城,結果得知關城已破,只得放棄陰平,退往白水。】

【又與張翼、董厥會合,衆人退保劍閣。】

姜維就是一帶四,或者說是一打九。

(本章完)

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379章 國富 民窮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28章 封狼居胥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57章 河套之亂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777章 湘軍!湘軍!
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379章 國富 民窮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28章 封狼居胥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343章 陳橋兵變半壁江山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57章 河套之亂295.第286章 朱元璋:剝皮?這咱熟啊!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777章 湘軍!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