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

天幕上。

李昂一臉灰敗之色的坐在席榻上。

“賢卿,你看朕可以和哪位君主相比?”

與之對面而坐的大臣慌忙起身回道:

“陛下乃堯、舜之君。”

李昂看着他,搖頭失笑:

“朕哪敢和堯舜比……之所以問你,是因爲朕想知道,朕比之周赧王、漢獻帝如何?”

……

天子的鑾轎在宦官們的簇擁下跑到了宣政門。

得寸進尺的劉邦近乎臉貼臉的嘲諷道:

大臣一路死死抓着轎杆,不停呼喊着。

“然後呢?把盟友踹了投入宦官的懷抱。”

周赧王?漢獻帝?

這都是亡國之君啊!

【仇士良等到達左衛,發現伏兵,因而迅速逃回,並率領宦官急以軟輿迎文宗回後宮。】

直面一擊獅吼,劉邦整個人的腦袋都嗡嗡的。

天幕上。

怎麼突然就這樣了?

大漢。

什麼魏晉南北朝隋唐英雄世……

【並以羅立言爲京兆尹,韓約爲左金吾衛大將軍。】

呂雉額角青筋暴起,但一言不發。

此時,一名宦官見皇帝發話,對着大臣當胸一拳打倒在地。

“對宦官出手,是,他出手了。”

“照此說來,朕甚至比他們還不如……”

【公元831年,唐文宗與宰相宋申錫合謀行事誅除王守澄等爲首的宦官,因謀泄失敗,宋申錫被貶死,株連者數十人。】

“而且相對於那些足智多謀、能說會道的大臣們,宦官們還是比較好控制的。”

“就像劉宏一般。”

“記住了嗎?”

……

他不敢賭,不敢賭他生出來的那個孩子會不會步靈帝后塵。

“李仲言!李訓!你放開朕!”

大唐·敬宗時期(文宗剛剛繼位時間線)

【雖不是萬全之策,但一時間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吶吶吶!看見了吧?明白了吧?”

與其賭個大的不用過繼劉備爲子。

“臣還有大事稟奏!陛下不可回宮!”

珍珠摔在地上,濺起一點水花。

正在熱火朝天討論不止的大殿突然陷入一片死寂。

……

大唐突然就亡了?

……

【王守澄死時,鄭注曾對文宗請求負責王守澄的葬禮,帶着壯士數百懷藏手斧,命中尉以下所有宦官一起給王守澄送葬,好把他們一網打盡。】

【於是文宗又命神策軍左右中尉仇士良、魚志弘往驗。】

“乃公早就說了,他這人不行!你看看!還是朕有……”

劉志看向天幕,眼中冒着一團名爲野心的火焰。

【奏報之後,又鄭重其事跳起拜舞。】

這是漏了什麼了?

【藩鎮割據問題本在憲宗朝已經基本解決,雖然有些藩鎮是表面歸順,但總體還是保持了統一和穩定的局面。】

年歲尚小的小劉備點了點頭。

【唐文宗雖銳意進取,爲了朝政宵衣旰食,但要恢復大唐帝國原有的萬千氣象,有三個問題亟待解決,那就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朝廷內部的黨爭。】

衆臣略有幾分擔憂的看向上首,王守懲面露不善的看向皇帝。

……

聲音中瀰漫着難以言表的滄桑。

【李訓準備以這些力量來對抗宦官的軍隊,但文宗在宦官手裡,必須先將文宗搶出,然後一切行動才能名正言順。】

【至此,除了宮廷的禁旅依然爲宦官所掌握外,都城的衛戍部隊以及都城以外的一些據點,都爲李訓的人所控制。】

【但到了穆、敬二朝,因爲皇帝的無能,藩鎮問題又死灰復燃已經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了。】

壞處是自己再想對這些家奴做些什麼可謂是難上加難。

劉志看着板着小臉一臉認真之色的劉備滿懷欣慰。

“君王與宦官之間的關係其實很微妙的。”

……

“唯有一點,不能放任他們掌控軍權。”

【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文宗在紫宸殿聽政。】

“這種情況,在一些自主能力不強,遇事沒有主見的皇帝身上表現得尤爲明顯。”

炎漢·桓帝時期

劉志都不用看後面就知道發生了什麼。

李昂有些慌亂但又鎮定下來。天幕把自己未來做的事扒了出來有好有壞。

崩起的水花沒有在回到大地上,只是在空中曲折交錯形成四個映着落日餘暉的文字。

好處是不用擔心自己無疾而終了。

……

【李訓率百官稱賀,並勸文宗前往觀賞。】

【其後文宗又與廷臣李訓、鄭注連絡,準備發動政變,欲使自己脫離宦官的控制。】

【李訓以親信郭行餘爲邠寧節度使,王璠爲河東節度使,命二人以赴鎮爲名在京師招募壯士待機而動。】

這孩子仁厚大義,就是眼界不算高。

“倘若真有什麼擅權之事,自己的家奴也比較容易處理。”

……

……

頓了頓,劉志補上一句。

【而此時歷史上著名的“牛李黨爭”已經悄然拉開帷幕。】

天幕上。

宮門立刻緊閉。

小劉備看了看帶着幾分期盼之色的劉志,點了點頭,童聲稚嫩道:

【唐文宗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陸續將這兩派的官員調離中央,減少兩黨發生衝突的機率。】

剛出殿門,就被一名大臣拉住轎杆,大喊:

好好培養一番未必不能成爲世祖那般的人物。

……

果實圓潤飽滿,色彩鮮豔,像一串串掛在樹上的寶石。

“夠了!!!”

李昂面色蒼白的被一名宦官拉到鑾轎上。

不等大臣爬起來,鑾轎已經進了宣政門。

『甘露之變』

天幕上,

一顆枝條彎曲,彷彿在向天空招手石榴樹正迎風招展。

【繼而遣中使毒殺王守澄,於是元和逆黨被誅殺殆盡,宦官的勢力稍衰。】

一聲大喝在劉邦耳邊響起!

朕要讓大漢,萬年長青!

【但李訓爲了與鄭注搶功,與他的黨羽一道策劃了另外一個除掉所有宦官的計謀。】

【朝臣受牽連而遭誅貶的,爲數極多。】

李世民眼中略有幾分茫然。

“赧王與獻帝只不過是受制於諸侯,朕卻是受制於家奴!”

畢竟自己對他的惡意已經是擺在明面上了,明的總好過暗的。

大唐。

他抱着五六歲的劉備,慢慢說道:

“玄德啊,你要記住。”

大臣忙不迭跪地叩首,顫抖聲音道:

“赧王獻帝皆是亡國之君!絕不能和陛下相提並論!”

【公元835年十月,唐文宗以李訓爲宰相,鄭注爲鳳翔節度使,內外呼應。】

李昂哈哈一笑,嘴角上揚起一抹譏諷。

“宦官們因爲常在君王左右,對皇帝的脾氣喜好都瞭如指掌,所以更能夠取得皇帝的信任。”

天幕賜的生子丹他沒用。

【至此“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

劉邦看了眼呂雉,把臉湊上前去。

劉邦扯出一個微笑。

使勁晃了晃頭,看着近在咫尺、咬牙切齒、雙拳緊握、雙目含怒的呂雉。

【百官站定後,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奏報:夜裡有甘露凝結於左金吾衛的石榴樹上。】

……

【文宗先命李訓去看,回來說不是甘露。】

“這些宦官的人生本就沒有依託,所以對自己不會抱有二心,更不會對自己構成什麼威脅。”

含元殿一片廝殺之聲。

而在寶石之上,一顆顆明亮的珍珠自上滑落。

【穩住了藩鎮和朋黨之爭後,唐文宗則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那便是多少年來也沒能解決的宦官專權問題。】

【李訓率金吾衛士與之爭奪,羅立言也以京兆邏卒數百人助戰,宦官死傷十餘人,但文宗終於被宦官搶入後宮。】

“阿父,孩兒記住了。”

李昂回過神來,一臉驚怒的對大臣道:

劉志看着還有些懵懂的小劉備眼神複雜,隨即看向天幕繼續道:

“除此之外,用宦官來分擔一些權力對皇帝來說也不失爲控制朝局,平衡大臣們的一個好辦法。”

【對於這種態勢,唐文宗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之道,於是採用軟硬兼施的辦法,儘量將全國的政局穩定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

【接着宦官所統轄的神策衛士五百人趕來,殺金吾衛士及諸司吏卒千數百人,李訓、鄭注也先後被殺,郭行餘、王璠、羅立言等均被處決,親屬皆死。】

……

“說好了,不許打臉。”

……

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283.晚八沒更。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119.第115章 《出師表》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384章 嬴政VS劉邦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514章 李景隆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333章 後晉後漢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748章 道光皇帝
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283.晚八沒更。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119.第115章 《出師表》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384章 嬴政VS劉邦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514章 李景隆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333章 後晉後漢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748章 道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