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第73章 亮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嗤笑一聲。

“說一套做一套,荀子果然沒說錯。”

“虛僞賤儒。”

“帝王威儀在於令行禁止,法律嚴明。”

“挑戰帝王威儀,自尋死路莫怪他人。”

“不過……”

嬴政想到諡號和史書這兩樣東西,神色晦明。

“得罪了這幫人,這小子的名聲怕也是好不到哪去。”

……

炎漢·桓帝時期

德陽殿,

劉志端着酒杯,舉起,放下。

臉色陰沉。

“呵…好一個‘清議’,好一個‘正直大臣’!”

砰!

酒杯狠狠落在案几上,發出一聲巨響!

殿內的宦官與舞女全都慌亂的跪倒在地。

“樑冀執掌大權時你們一個個的以他馬首是瞻!屁都不敢放一個!”

“朕朝不保夕時你們怎麼不抗樑冀之命不遵呢!”

劉志憤怒的指着天幕,傾吐着不滿。

“朕除了樑冀你們又來裝模作樣!”

“朕就是對你們太好了!太縱容了!”

“抗旨不遵不比宦官干政更加可惡嗎!”

“你們分明就是蔑視於朕!欺人太甚!”

……

季漢,

劉備看着天幕,若有所思,隨後看向身邊的諸葛亮詢問道:

“孔明,這成瑨劉質爲除宦官不惜違反朝廷法令導致殺身之禍。這樣真的對嗎?”

此話一出,殿內之人都望向諸葛亮。

因爲不管這兩人的出發點如何,他們都是違反了朝廷律令,但他們違反朝廷律令的初衷卻是爲了除國賊。

兩種相悖的價值觀再衝擊着他們。

如果爲了除賊就能罔顧朝廷律令,那他們追求的恢復漢室、政通人和又是什麼呢?

但如果遵從朝廷律令,那董卓曹操之流又如何誅除呢?

諸葛亮輕搖羽扇,他也感受到了衆人心中的迷茫。

“主公,諸君,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從座位站起身來,諸葛亮拱手遙敬一週,開口道:

“成瑨劉質兩人既對,也錯。但錯大於對。”

“其錯一,在於置朝廷法令於不顧。”

“大赦之令以下,卻仍在大赦以後處決犯人,此非理亂實乃私仇。”

“其錯二,在於本末不分。”

“一個富商,一個小黃門,此二人不足以影響社稷安危,卻因與宦官有牽連而被殺。”

“不但對盤踞於桓帝身邊的候覽、張讓等人毫無影響,反而讓其有加害之由。實屬不明。”

一旁的關羽捋須靜聽,聽到此處,鳳目一挑。

“軍師,那忠臣良將難道就要讓那些奸賊禍亂朝政嗎?!”

諸葛亮搖着羽扇,笑着道:

“關將軍,還有一對亮未言說呢。”

“成瑨劉質等人唯一的對處,就是誅除宦黨。”

這話一出,衆人有點暈了。 諸葛亮繼續道:

“桓帝赫然奮怒誅滅樑冀,有剛斷之節!但閹黨五侯、侯覽等人禍亂朝堂也實屬桓帝縱容。”

“其根本在於桓帝識人不明,懈怠朝政。”

劉備等人想了想,也是如此。

“爲臣者自當掃除矇蔽上聽之人。這是臣子的氣節。”

“諸君,我等所爲的不是與奸人爭鬥,是乃爲君與社稷捐軀命以爭存亡乎!”

諸葛亮拱手南向,面色肅穆。

“如有大奸矇蔽上聽,自當不惜此身,以身犯法誅除奸佞!”

“除惡之後,自當依法受刑。”

“此乃忠君國,行臣道。”

“桓帝非明主也,如當明主,當誅成瑨劉質等犯法之人而止於此,斷不是聽從宦官讒言羅織天下黨人。”

“如此一來,宦官勢大把持朝政,但他們又如何會治理國政呢?”

“至此,天下已動盪不堪。”

諸葛亮環視一週,朗聲說道:

“身爲人臣自當捐身以事主,只要有裨於社稷。即死,也無可闢矣!”

“糾君王過失而歸於正途,次察國之大權誰倒持之。”

“如爲禍國之鉅奸,而與其勢不兩立!此爲忠臣之效也。”

諸葛亮的一言也說通了衆人的思緒。

朝廷法令由君主下達,羣臣執行,百姓遵守,此理所應當。

但若是朝廷法令偏袒或奈何不得奸佞之人,自當捐身於國,以身犯險,警惕社稷!

這兩者從不是非黑即白的呀!

劉備看着天幕,心有所感道:

“漢、賊不兩立。”

……

【公元16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逝世於洛陽宮德陽前殿,時年三十六歲,葬於宣陵,廟號威宗。】

……

【漢桓帝·劉志】

【軍事成績:平復羌亂,穩定西域,驅逐鮮卑,平息南蠻,評價A級,得四分】

【制度建設:開賣官鬻爵之始,朝政混亂。評價D級,得一分】

【外交策略:古羅馬大秦王安敦,派使者至東漢洛陽朝見漢桓帝。天竺朝貢。評價C級,得兩分】

【民生經濟:借糧賑災,免遭遇賊寇、天災的百姓三年的租、賦,命郡國有田者每市交10錢爲稅。評價D級,得一分】

【用人識人:清除梁氏外戚,宦官干政。評價D級,得一分】

【後世影響:閹人擅命,黨錮事起,始於桓帝。評價D級,得一分】

【總分:十分】

……

{漢桓帝出身於旁支,繼位以後清除了跋扈將軍樑冀,重新把失去的皇權收回,這對於東漢來說是一件好事。}

{從此桓帝和靈帝都是以長君繼位,桓帝也和漢和帝一樣把幫助過自己的宦官封侯,但問題是,桓帝時期的宦官和漢和帝那樣的賢宦不一樣!}

{雖然“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但實際上桓帝前期打擊外戚奪回旁落的皇權,並且穩定朝局還是非常不錯的。}

{只是處理朝政方面過於平庸,再加上信任的宦官逐漸作亂,所以桓帝一朝的評價並不好。}

{能得桓這個諡號,就說明他絕對不平庸,桓在一開始是美諡,有擴土平亂之功才能稱桓。}

{但在齊桓公、漢桓帝之後,後桓又有些晚年會引發變亂甚至死於變亂的意思了,成了一個感情比較複雜的諡。}

{在東漢,宦官比外戚、官僚地主們好用,因爲後兩者也都不是好東西,只是太監歷來被人看不起,所以一提到用宦官,立馬和昏君搭上關係。}

{感覺越是後期的皇帝,越是得學漢武帝一樣各種找理由處置豪強,把豪強的地和錢財充入國庫,把人流放邊疆,這樣既能打擊豪強,又能加強邊疆人力,只要能持續打擊豪強,就算是天災不斷,朝廷不至於會弄到國庫無錢的局面。}

題外話,史書裡記載漢桓帝的後宮有五千美人。

爲歷史之最!

一天一個都得十三年。

要不說他死的早呢。

鈦合金打造的人他也空了。

(本章完)

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578章 應州大捷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99章 年號雍正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544章 “叫門天子”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761章 《廣州和約》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
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578章 應州大捷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352章 雍熙北伐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08章 東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澤!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99章 年號雍正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544章 “叫門天子”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761章 《廣州和約》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