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

【唐宣宗·李忱】

【軍事成績:公元847年五月,盧龍節度使張仲武出兵深入,大破北部諸山奚,禽酋渠,燒帳落二十萬,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萬,輜貯五百乘,獻捷京師。

至此以後,北方得到徹底平定。

公元849年八月,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復歸唐朝。

評價A級,得四分】

……

{高了。}

{他不配,沒有武宗打基礎和張義潮自己努力,他收個屁的河西。}

{你說的很對,但武宗死了,張義潮也沒叛變。他就運氣好你能耐他何?就像李淵一樣,他就是有個好兒子。}

……

大唐。

“放他阿母的屁!”

被子一揚,李淵站在牀榻上叉腰破口大罵!

“什麼叫朕有個好兒子?!”

李世民臉一黑。

我不算好兒子嗎?

一旁的李建成斜睨他一眼。

你是不是心裡沒數嗎?

“沒有朕!哪有他!”

李淵指着天幕氣的要炸了!

知不知道什麼叫爲尊者諱啊?

伱們這些後世子孫太不懂禮儀了!

“退一萬步講!”

“朕就是有個好兒子又如何?!”

“吾子能光祖耀祖!你們行嗎!”

“呸!”

李建成臉有點黑了。

李世民暗中感嘆不已。

自家阿耶這得罪人的本事在給他三十年也學不來啊。

……

【制度建設:公元847年下敕,廢除了李德裕時的禁令,允許進士們去杏園集會,公卿子弟如果確實文采過人,且按照規章制度考試不私下賄賂走後門,也可以錄取。】

……

大明·嘉靖時期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朱厚熜緩緩唸誦着杜牧的這首《泊秦淮》

“自德宗開始,大唐士人身上那股剛毅豪邁的氣象就消失了。”

“取而代之以的是綺麗淫靡的文弱之氣。”

海瑞的眉頭微微皺起。

而朱厚熜依然負手感嘆着:

“憶盛唐之時,但凡是個身體健康的士人,甚至是女子,也習慣於騎馬出行,坐馬車是會被嘲笑的。”

“沒有什麼文臣與武將的區別,士子們都兼具了文質彬彬和剛毅自強。”

“似李靖、李𪟝、姚崇、宋璟,都是既可以領兵出戰又可以治國理政的文武全才。”

“但自宣宗開始,大臣們開始分出了文官和武將。”

“士大夫們坐上了肩輿軟轎,宰相、高官們甚至還坐着肩輿出入宮府。”

“當初詩書傳家、出將入相的士族門閥,愈發地腐化奢靡。”

“昔日精英薈萃的世族再也不能爲帝國輸送人才,那些世家子弟們一個個尸位素餐,成了蠹蟲。”

“公卿貴族、僧人宦官,都在歌頌着“大中盛世”歌頌着宣宗是一代明君。”

朱厚熜嘴角微微翹起,帶着幾分譏諷。

“他們自顧自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

“沒有人注意普通百姓們究竟過着怎樣一種困苦的日子。”

“小太宗……嗬……對於這些蠹蟲來說……”

“他如何不是呢?”

……

【公元848年,下詔恢復全面復興佛教。

公元852年,全面復興佛教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

同年十二月,宰相們也向唐宣宗上書陳述了此事。

當時各地爲了修建佛寺不僅耗費了巨大的物資而且頻發擾民事件。

得知此事後,唐宣宗更改詔令。

敕:名勝、神蹟之地允許寺院修復。

人物浩繁、舟車薈萃之縣允許設置一座寺院。

嚴格禁止私自剃度僧、尼。

公元853年五月,修撰《大中刑法統類》。

開創《刑統》這種刑事法律彙編的編纂體例。

評價C級,得兩分】

……

大唐·宣宗時期

李忱微不可查的嘆息一聲。

“何人可知我心?”

自己是旁支繼位,若不拉攏士人與僧人。

怎麼在朝堂上立足呢?

要當一個明君,說難也難說容易其實也很容易。

那就是不得罪人,儘可能地讓所有人高興。

或者說,儘可能的讓所有發得出聲音的人高興。

那李炎是個明君嗎?

當然是了。

一掃大唐二十年的頹勢之勢。

富國強兵,平定澤潞。

他差一點就能重振盛唐時的景象。

但他的風評在民間卻是貶得近乎一文不值,爲什麼?

僧人與文人墨客、達官貴人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打壓僧人就是和僧人的整個利益關係網過不去。

可別提跟李德裕聯手封了公卿士子的門路。

裁官、禁舉……

李忱目光幽深,手搭在一旁的石桌上。

西湖池上的風推着涼意略過望雲亭。

我不知這些對嗎?

但對不等於好啊。

終究是旁支繼位……

坐穩這個位子纔是最重要的!

坐不穩,一切休提。

而想坐穩就要有所取捨。李忱突然想明白自己未來爲什麼要重蹈長生藥這個覆轍了。

“朕,不甘心啊。”

……

【外交策略:冊封黠戛斯可汗使,冊立渤海國王,安西回紇龐勒可汗遣使入貢,日本國王子入唐朝貢。

公元850年,在西川節度使杜悰的建議下,唐宣宗決定大幅削減對南詔的賞賜。

當年冬天,南詔便沒有再向唐朝納貢。

之後的幾年中,南詔不僅在給唐朝的文書中屢屢出言不遜,還時不時出兵騷擾唐朝邊境的安南、西川等地。

兩國關係就此破裂。

評價C級,得兩分】

……

大唐。

“朕念他們南詔自高宗時便歸附大唐,動了善念才準他們六詔合一。”

李隆基屈膝坐在大殿門檻上,看了眼手上的奏疏,又看着天幕冷然道:

“不成想是養虎爲患……”

一旁的高力士則附身道:

“陛下,閣羅鳳圍殺張虔陀,恐怕事出有因。”

李隆基扶膝起身,抖了抖手上的紙張,意有所指道:

“也許吧。”

“但哀牢蠻反覆無常,藉此出師也可給後世子孫了卻一件大事。”

“命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出戎、巂州,往擊南詔!”

……

【民生經濟:公元849年,武寧軍亂,驅逐節度使李廓。

公元851年,蓬州、果州(今四川南充)一帶百姓發動起義。

公元855年,浙東軍亂,趕走觀察使李訥。

公元857年,容州(今廣西容縣)軍亂,驅逐經略使王球。

公元858年四月,嶺南軍亂,囚禁節度使楊發。

五月,湖南軍亂,驅逐觀察使韓悰。

六月,江西軍亂,驅逐觀察使鄭憲。

同月,安南(今越南河內)民變,當地蠻人勾結南詔發動叛亂。

七月,宣歙軍亂,驅逐觀察使鄭薰。

儘管大中後期官府將鹽稅牢牢抓在手中,宣宗甚至設置兩鹽池使,專門管理安邑、解縣的鹽稅,但其帶來的收益也不過是憲宗時期的一半。

評價D級,得一分】

……

大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看着一年內就在全國各地發生接連不斷的變亂,深深明白了李忱治國十多年所交出的成績。

變亂髮生的頻率是和李忱在位的時間成正比。

越到後期越是頻繁,國家越不太平。

顛覆之危近在眼前。

……

【用人識人:據說宣宗選擇丞相是在憲宗的神位前祈禱後射箭,射中哪一個,就任命哪一個當宰相。

這話或許是無稽之談,但縱觀宣宗的滿朝文武,的確盡是庸碌之輩。

評價D級,得一分】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捻着一朵素白,嗅了嗅。

“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

“梅直講的詩總是這般閒肆平淡。”

“就像唐書中的大中之政一般。”

“四海承平,百職修舉,中外無粃政,府庫有餘貲,年穀屢登,封疆無擾。”

“但朕如今才知,宣宗之時並不如唐書所講那般。”

“歐陽參政,你博古通今,可知天幕所言是否非虛?”

歐陽修抿了抿嘴脣,看了一眼還在欣賞龍柏花的皇帝,沉聲吐氣道:

“宣宗時,邊有藩鎮數逐其帥守而不能治。”

“內有宦者握兵柄,制國命如自如。”

“但天下百吏奉法,政治不擾,海內安靖十三年。”

“此皆宣宗精於聽斷,而以察爲明。”

“後人唯繼以懿、僖不君,唐室壞亂,是以人思大中之政爲不可及。”

“然,宣宗一朝共有宰相二十二人。”

“李德裕、李讓夷、鄭肅、李回四人爲武宗留任。”

“宣宗親任命宰相爲十八人。”

“其中掌利祿者多達十三位,除裴休、魏謨外,其他十一位的任期僅有數月或一年左右時間。”

“這說明,宣宗之時的財政已頗爲嚴重,卻再也沒有涌現出像杜佑、楊炎、劉晏這樣的理財名臣。”

“驚服羣臣,小過必罰,大綱不舉。”

“欲以一人之智,周天下之務。”

“不能與衆賢臣共天職。”

“此宣宗之過也。”

趙禎看着手中潔白似雪的白鵑梅,聽着歐陽修的話。

心中又想到了那一位倔強的老臣。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髻子橫插荊釵,袍袖上墨跡斑斑。

白髮老翁的凜然之語久久不能忘懷。

但不能忘懷的,又豈止是他一人呢。

……

【後世影響:大中之治,小太宗。評價B級,得三分】

【總分:十三分】

……

宋朝罵宣宗罵的真狠啊。

簡單分析一下,宣宗的一切行爲模式都基於一個目的,維護自己的正統性。

至於史書裡寫的什麼“明察沈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

……可能是我眼拙了沒看出來。

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48章 道光皇帝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21章 劉恆的功績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582章 始!武!玄!洪!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83.晚八沒更。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745章 “儒家聖君”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486章 洪武盛世!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
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309章 強硬皇帝壓制宦官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748章 道光皇帝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21章 劉恆的功績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582章 始!武!玄!洪!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283.晚八沒更。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第427章 隆興和議叔侄之國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745章 “儒家聖君”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486章 洪武盛世!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