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

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

聽到曹操的詢問,一衆文臣武將都沉默不語。

這話你當主公的好問,我們當手下的也不好答啊!

你們老曹家疑心病這麼重,誰知道你什麼心思啊?

楊修前車之鑑啊!

坐在上首的曹操看着衆人都不言語,眼裡略過一絲不滿。

待要開口之際,就聽一道清越之聲出列回答道:

щшш¤ ttκΛ n¤ CO

“秦末漢初,漢室初興!高祖因秦暴而舉事,又誅滅了楚霸王項羽,從而一統天下!其功勳可與商湯、周武王相提並論,其偉業流傳於子孫,可稱是帝王中的元勳!

曹操看着那道出衆的身影,言語帶笑的擡了擡手道:

“看來你頗有高論啊,諸卿還請恭聽。子建,繼續!”

曹植一臉欣喜的拱手道:

“是,父親!”

隨後直起身侃侃而談道:

“高祖雖成就了君王之盛事,然而他的名聲並不合乎仁德,品行也不那麼純正,以至於身亡駕崩之後,讓兇狠的呂后能肆無忌憚的大發殘酷暴虐之心。”

“導致愛妃戚夫人被弄成“人彘”,其子趙王如意也被毒殺,其餘骨肉也被屢屢殘害!”

“呂氏一族獨攬朝綱,劉氏皇權幾被篡奪!凡此種種,不就是因爲高祖缺乏深謀遠慮所造成的後果?”

“但另一方面,高祖之所以能一統天下,是因爲高祖手下的謀臣猛將都是古今少有世所罕見的!”

“只因高祖能對他們量才任用,善於聽他們的建議,所以能登臨大寶!”

一旁的荀彧聽得略微皺眉,剛想向上一步,卻被身邊的司馬懿擋住了腳步。

荀彧愣了一下,看向司馬懿。

而司馬懿依然是那副無事發生,老神在在的樣子。

荀彧看曹植已經再繼續抒發自己的所解,只好退回身位,繼續聽着。

“而光武帝不僅繼承了皇室的仁德,能體會上天的仁善,還稟承着忠貞溫和、善修內在的精妙之理,有足以媲美聖人的美德與才華。”

帳內的衆人靜靜的聽着曹植的高談闊論。

“光武帝,聰睿豁達、博學多識,仁義智慧、開明寬容,謹慎周密,樂施愛人!”

“正值王莽新朝氣數將盡,世道艱難之際,如春雷乍破!舉兵起事以抗暴政,掃除殘穢!”

“大軍還未出南陽,王莽已經被攻陷長安的亂兵殺死!”

“像光武帝這般謀定而後動的,才能做到攻無不克,士卒也都奮勇爭先!”

聽到這裡,看着坐在上首連連撫須的曹操。

一衆謀臣也聽的差不多明白了。

這小子是借光武之事拍主公馬屁啊!

關鍵是這小子說的也都是事實!

這就很奇妙。

曹子建的文采確實過人……

“就因爲光武帝寬厚仁義,德行高尚!”

“故竇融聞聲而影附!馬援一見而嘆息!”

“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稱!”

“高尚純樸,有羲皇之素!”

“謙虛納下,有周公吐握之勞!”

“留心國事,有昃食宵衣之勤!”

曹植的聲音越發激昂,神情越發激動!

衆臣也越發的頭皮發麻。

“所以,論功業!光武帝非同尋常!論聲譽,不同凡響!論道德人品,無非議之處!論言行,亦無瑕疵!”

這時,坐在上首撫須的曹操越聽越不對勁兒。

這小子好像不是藉機捧他老子我啊?

瞅了一眼激動的漲紅着臉快要哭了的曹植。

糟了!這小子是認真的!

“光武帝初起之時勢微力薄,文武輔臣也比不上高祖!但他最終能實現帝王一統天下的大業,創建不可磨滅、流傳萬古的偉績!讓金石銘刻記他的業績!讓詩書文獻記載他的美德!”

“光武帝甚優於高祖也!”

高昂的聲音傳出大帳,

而帳內則是一片寂靜,

一旁不起眼的曹丕死死的掐着自己的大腿,這纔沒笑出聲來。

……

【公元37年正月戊子日,劉秀下詔,重申:“異味不得有所獻御”,意指異常的美味,地方的特產不許有所奉獻。】

【當時有異國進獻能日行千里的名馬和價值百金的寶劍,劉秀下詔以劍賜騎士,馬駕鼓車。劉秀“耳不聽繁聲,手不持珠玉”】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洛陽·南宮·卻非殿

“臣等告退。”

一衆侍郎躬身後退離開大殿。

燭火映照着劉秀疲憊的臉龐,

看着侍郎將離開後,遂將目光移到案上的奏疏。

一份一份的看着這從全國各地呈上來的奏疏,劉秀皺眉思考良久。

等到洛陽譙鼓敲了三聲後。

劉秀挽起袖袍,用筆蘸了蘸墨,開始批覆着。

……

【天下一統後,劉秀每天日出就上朝,太陽下山才下朝。還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批覆奏書,一直到夜半時間才睡覺】

【鄧禹、賈復知道光武帝開始息干戈,修文德後,不想這一衆功臣擁重兵於洛陽而讓光武帝爲難,於是二人交出軍權,潛心研究儒家經典。】

【而光武帝考慮到功臣們今後的去向,也不想讓這些功臣因爲幹不好官職就被削爵撤封,“遂罷左、右將軍官。”】

【而耿弇、吳漢等大將軍也交出大將軍、將軍的印信綬帶,全都以侯爵的身份離開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

【而光武帝也加他們以特進之銜,定期參加朝會。】

【以此,全了君臣相得的佳話。】

【此時,天下太平少事,公文徵發的勞役也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

【公元37正月,匈奴進貢。】

【公元39年九月,因全國的耕地面積自行申報,多不據實,並且戶口、年齡都有增減。光武帝下詔度田,命州郡檢查覈實開墾田畝以及戶口年齡情況及數目。又考查二千石長吏辦事枉法或偏袒不公平的】

……

天幕上,團團青氣懸浮於空。

隨後三個青字出現在天野之上。

『度田令!』

……

【公元40年九月,河南尹張伋及諸郡守十餘人,因度量田地弄虛作假,被下獄處死。】

【諸郡國大姓豪強、兵長、羣盜到處作亂,打劫官府,殺害官員。】

【郡縣的軍隊前去討伐,兵將一來他們就解散,兵將一走就又集結在一塊。】

【青、徐、幽、冀四州的動亂最爲厲害,天下頓時又陷到動亂之中。】

……

大漢,

“朕當初以爲異姓王是大漢的心腹之患,所以朕除掉了異姓王。”

劉邦用手指勾着空酒壺的提把,語氣淡漠。

“後來呂氏外戚成了大漢的心腹之患。”

“朕壓制呂氏,卻不見成效。多虧恆兒有大才,解決這大患。”

“後來觀看天幕,朕以爲藩王纔是大漢的心腹之患。”

“但徹兒解決了藩王。”

“沒成想,這兜兜轉轉的居然還是這幫子地方豪強是大患!”

劉邦看着天幕裡燃起烽火的四州之地,惡狠狠道:

“朕要把陵邑制度寫入祖訓中!就如非劉姓不可封王一般!”

“敢言廢陵邑者!皆斬!”

看着怒氣勃勃的劉邦,蕭何卻沒說什麼。

“你怎麼不說話?你不同意?”

劉邦看着蕭何一言不發的樣子,頗爲不滿道。

“陛下,臣有一事想問陛下。”

蕭何也不正面回答,只是拱手俯首道。

“講!” “陛下可曾聽過太上皇的話?”

“嘁,我要是聽他的話能有……”

劉邦先是一臉不屑的想要反駁,但下一秒就反應過來蕭何說的什麼意思。

“……”

“乃公不管!總之!這條法令就這麼定了!就交給你推行了!”

劉邦兩腳一伸,雙手一攤,不管了。

看着對方耍無賴的樣子,蕭何無奈嘆氣。

……

大漢·武帝時期

“衛青!子胥!你們各領三千精騎去各郡縣掃蕩一翻!”

劉徹看着天幕,壓抑着怒氣說道:

“陛下…這…師出無名啊…”

衛青一臉懵逼,爲難的說道。

“朕不管!反正事情交給你了!理由你自己去想!想完後告訴丞相一聲就行了!”

劉徹把頭一扭,也不看衛青那忍不住抽搐的臉。

“趕快去辦吧!去吧!”

衛青看向霍去病,想讓他這外甥敲敲邊鼓,然後就見他那外甥一臉傻笑的迅速站起身,向陛下行了個禮,然後跑掉了…

他跑了!!!

“你看看子胥!多懂事!”

另一邊的劉徹聽到急匆匆的腳步聲忍不住回頭望去,隨後誇獎着霍去病。

這一扭頭就看到衛青正直勾勾的盯着他。

劉徹嫌棄的轉回頭去,揮了揮手。

“今天朕不管飯!快去快去!”

衛青與衛子夫無奈的對視一眼。

“陛下,臣,告退。”

……

【而此時,劉秀又出了一招,告訴你什麼叫“霸王道雜之”】

【冬十月,劉秀派使者下到各郡國傳達詔令:匪徒們互相檢舉揭發,五人合夥殺掉一人的,可免去殺人的罪責。】

【並且,官員過去有迴避和放縱的也不追究其責任,只看他們最後擒捕討伐的結果。】

【各地牧守,對境內盜賊犯有不收編捕捉之罪的,以及畏懼軟弱而放棄所守地盤的,都不以失職論罪,只以最後消滅多少盜賊爲要。但有掩護和窩藏盜賊的需要治罪。】

【詔令一下,各地官員互相協同追捕,羣賊也因而解體。】

【而對於羣盜的頭目,光武帝也沒趕盡殺絕,只是將他們遷移到別郡,給以耕地,賜谷養老,讓他們安居樂業。】

【此後,“牛馬放牧,邑門不閉。”放牧的牛馬晚上不必回廄,城門夜間也不用關閉】

……

大漢·文帝時期

“這招倒是不錯……”

劉恆看着天幕點着頭。

“學到了。”

……

大漢·景帝時期

“這招不錯,徹兒你學學!”

劉啓看着七歲的劉徹囑咐着。

小劉徹:啊?

……

大漢·武帝時期

衛子夫端起酒爵。

“咣!”

波瀾不驚的看着劉徹怒而拍桌!

“你早說一會兒能死啊!”

隨後衝殿外大喊道:

“來人!來人!”

一位小黃門急匆匆趕了進來。

“陛下!有何…”

“你趕緊!”

劉徹直接打斷對方的話,急速說道:

“馬上去追大司馬!就說朕說的!朕給他出了個主意!‘賊耶?兵耶?’快去!”

“喏…”

“你還喏個屁!趕緊去!”

劉徹一把將小黃門轉了半圈,直接推了出去。

“這幫人!磨磨蹭蹭的!”

看着越來越急躁的劉徹,衛子夫飲了一口酒。

應該讓太醫令來給陛下看看,陛下好像有點髒躁在身。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看着天幕裡劉秀的辦法,若有所思。

“病已,你在想什麼?”

許平君以手支頤,看着劉病已一臉沉思,好奇的詢問道。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

“賊也是我,官也是我…”

許平君剛開始還愣了一下,但下一秒就反應過來!

“病已,你可真是太壞了!”

……

【公元41年十月,郭皇后因不受寵而總有怨言,光武帝廢皇后郭聖通,立陰麗華爲後。太子劉疆上表辭太子之位,光武帝不允。】

【公元43年六月,太子劉彊又上表辭太子之位。】

【光武帝廢劉疆爲東海王,立以劉陽爲皇太子,陽改名莊。】

【公元54年正月,鮮卑內附,朝貢祝賀。】

【公元55年九月,匈奴遣使者朝貢。】

【公元56年二月,光武帝於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封禪泰山。】

【公元57年正月,東夷倭奴國王派使者進貢,光武帝賜以印綬。】

【公元57年二月,劉秀於南宮前殿病逝,享年六十二歲。遺詔:“我無益於百姓,後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務必儉省。刺史、二千石長吏都不要離開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員或通過驛傳郵寄唁函弔唁。”】

【劉秀葬於原陵,上廟號世祖,諡曰光武皇帝。】

……

【漢光武帝·劉秀】

【軍事成績:十年統一天下,評價S級,得五分】

【制度建設:中央集權設置尚書檯,度田令打擊豪強延續到東漢末年,人口戶田開始計算真實。“柔道治國,鐵腕治吏”。評價S級,得五分】

【外交策略:不戰而屈人之兵,西域十六國、鮮卑烏桓匈奴倭奴等皆來朝貢。評價S級,得五分】

【民生經濟:恢復三十稅一,釋放刑徒、奴婢。評價A級,得四分】

【用人識人:雲臺二十八將,強項令,評價S級,得五分】

【後世影響:光武中興。評價S級,得五分】

【總分:二十九分】

正要施放獎勵的天幕又突然升起一道霞光!

劉秀寫完了嗎?如完……

丫的……差個收尾死活想不出來……

(本章完)

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369章 慶曆增幣!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27章 帝國雙璧!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359章 澶淵之盟!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680章 清軍入關。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732章 文字獄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14章 劉邦的功績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56章 成化犁廷!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
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369章 慶曆增幣!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27章 帝國雙璧!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359章 澶淵之盟!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第680章 清軍入關。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732章 文字獄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548章 于謙之死天下冤之!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14章 劉邦的功績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556章 成化犁廷!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