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七零 遠邊

當新年的鞭炮之聲響過之後,時間進入了帝國二十二年,然而,對於已經紙醉金迷了二十年的申京來說,這個新年充斥着冰冷和分離,移民科案在新年前後逐漸完成了審結,當安全局理藩院聯手查察議員和官僚,而督察廳與治安廳辦理藩臣、勳貴的聖旨下達的時候,人們就知道,這件事不可能輕易善終了。

由移民科而引發的大案實際就是帝國掀起的一場反腐的大運動,上萬人被問罪,其中被流放的人數就超過三千人,而在官僚和勳貴體制內,被問責、免職、削藩的人比比皆是,每一場戰爭都會誕生很多新的勳貴藩臣,但每一場大案又讓很多人失去原有的特殊地位。

也正是在這場大運動之中,帝國的第三屆內閣得以換屆成功,做了十年內閣首相和兩年臨時內閣首相的何文瑞安全的落地,皇帝給予其殊榮,但是在他內閣成員之中,僅僅是被移民科案拉下馬的就有四個。

而權力則一片惴惴不安之中進行了轉移,元老院交給了年富力強的林君弘,元老院在移民科案之後也進行了調整,很多開國年代的勳貴失去了代表權,而在帝國二十一年間開疆拓土的新貴們執掌了更多的權柄。

議院也是如此,海內的傳統漢地,尤其是長三角、京津和廣東地區的代表人數已經不具備完全的優勢,南洋系和海外系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似乎一切都在表明,帝國的皇帝當了十年的仁君之後,似乎有大舉向外擴張的戰略,這在內閣成員之中尤爲明顯。

有陸軍背景,卻管理帝國藩務多年的裴成義成爲了帝國首相,第一任首相是宗藩系,第二任則是民政系,而第三任出現的軍人,在接任首相組閣之前,裴成毅以帝國大將的身份在軍隊之中退役,而副相的人選則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這是由元老院推舉的,得到皇帝首肯的趙軍肅。

趙軍肅也有陸軍背景,但是卻在當年的山東戰場上,面對兒子被虐而殺俘,因而獲罪,只不過得到特赦,前往美洲任職,隨着美洲開發公司成立,順勢成爲了美洲開發公司的總督,他的本名叫趙君肅,或許是掩蓋當年的罪責,或許僅僅像是公開的說法,避帝王名諱,改名了趙軍肅。

但不管怎麼說,殖民地高官入閣還是尚且首次,在上一屆內閣,任命海外行省的行政長官就被多方詬病,這一次,皇帝再次開風氣之先。

而備受各方矚目,認爲一定會入閣的陳平,卻並未入閣,只是執掌中廷,雖然職位並不高,但卻是地地道道的天子親信,也是擁有了參加御前會議這一常務會議,和國務會議這種高層會議的資格。但是誰都知道,他的未來一片光明璀璨。

新的內閣班子在帝國二十二年的春季搭建完成,或許是擔心這些從藩地、殖民地出來的內閣成員對內閣行政工作會陌生,因此皇帝特許前任首相何文瑞等四名原內閣成員作爲新任首相的顧問團,而且還保留行政體系內大部分部級官員,以免出現意外。

雖然信的內閣軍事和擴張的意味很充足,但是帝國目前的戰略環境卻很平和,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都沒有什麼像樣的戰爭,當然,對於帝國來說,永遠處於戰爭之中,在陸地的邊疆區,鎮守將軍和綏靖將軍還在清理馬賊和不服王化的部落,在南洋,原始部落對漢人聚集地的襲擊從未消失,征討也永遠在進行,而各地的殖民地就更不要多說了,戰爭無休無止,也看不到任何要結束的可能,任何的勝利都不值得慶祝,任何的失敗也不會有人驚訝。

新年前後,李君威的日子過的很愜意,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秘密潛入御書房,竊讀皇帝的私信,雖然皇帝已經足夠隱秘的與那位蘭姑娘取得了秘密聯絡,而且是一以爲普通禁衛軍官的身份,但李君威卻從一開始就知道的很詳細。

他本無意介入,但太后卻永遠處於不放心的階段,因此他需要做一些事來按住太后躁動的心,以免這位太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唯一值得說的事是牽扯進移民科案中的駙馬已經結案了,這位駙馬爺原本的罪名足夠砍頭的,但因爲舉報、質證有功,而且進行的相當的賠償,所以被免除了死罪,最後在勞改十五年和發配遠邊永不歸京之中選一個。

駙馬是個小白臉,根本適應不了勞改的日子,最終選擇了發配遠邊。

“又是對我傻笑,是不是有事?”御書房裡的皇帝剛剛放下公文,扭轉了一下僵直的脖子,卻見到裕王站在自己面前,嘿嘿直樂,就知道他有事。

李君威笑着說道:“皇兄,我和你商量個小事唄?”

“有話說有屁放,打感情牌有什麼用呢?”林君弘在一旁湊趣說道。

李君威說道:“我強烈建議皇兄把澳洲也放入遠邊轄區之中!”

所謂的遠邊轄區實際是帝國司法體系內對於流放遠近的界定,以前的流放多是以流放多少千里爲依據,後來隨着帝國的擴張,轄地覆蓋天下,如果流放美洲,豈不是要說流放五萬裡,這要是寫進史書之中,與歷史上的一對比,豈不是太過駭人聽聞了,太上皇時代不在乎,反正作爲開國皇帝的李明勳根本就不奢求所有的史書說自己的好,開國皇帝嘛,哪朝那代不是譭譽參半呢,但是李君華不同,他還是比較在乎這個仁君的設定的。

所以司法部重新界定了流放、發遣的規矩,分爲極邊、遠邊、近邊、內邊。內邊一般就是海內區域甚至就在傳統漢地,比如當年因爲戰爭導致人口大量流失死亡的四川,再比如帝國成立後才建立行省的遼寧,或者就近的一些海外島嶼,包括濟州島和琉球,這些地方都是帝國百姓熟悉的,但又需要人口的地方。

一般來說,流放內邊的一般是犯錯的官員,前往這些普通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任職。

而近邊則是帝國部分海外行省、領地和內疆區,譬如外東北四個行省,被認爲是苦寒之地,南洋幾個行省或者綏靖區,漠南和東北的綏靖區。

而遠邊則包括了西疆、北疆和環印度洋的一些殖民地,至於極邊,那就是在美洲的幾塊殖民地,半個地球之外的土地,日落之地。

而澳洲在帝國的體制內,也屬於南洋地區這個範疇。當年開發澳洲時,帝國還處於草創狀態,面對強大的滿清和海上諸多競爭對手,澳洲是李明勳設定的最後的退路,隨着大陸戰事的明朗和首位開拓澳洲的長官馬東來回京入閣,澳洲的地位急劇下降,甚至不如能出產金礦的金城。

當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過短暫的對等開發時代,即也參與開發澳洲,後來隨着失敗也徹底退出,這片廣袤的土地就屬於了帝國和一些原住民,那麼開拓的積極性就徹底失去了,反正肉已經爛在鍋裡,誰在乎上面有五十萬還是五百萬的帝國百姓呢?

而在移民科案中犯罪的官僚、勳貴和議員團體統統被流放至遠邊帝都去,主要還是支持大陸地區的開發和佔領,有些罪過較輕的人是可以選,去伊犁還是黑海還是河中之地的。

李君華看了一眼李君威,他知道自己的弟弟不可能是因爲公事求自己的,想了想,說道:“你是爲了誰,駙馬家嗎?”

“皇上聖明,皇上明見萬里!”李君威立刻拍起了馬屁。

李君華其實知道,在駙馬降罪減刑這種事上,李君威是動了手段的,但好在無傷大雅,而且做的非常隱秘,甚至坊間根本連這種猜測都不存在,而駙馬的主動招供和質證也促進了移民科案的快速審理,因此李君華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依你的意思,駙馬他們家有意去澳洲?”李君華問道。

李君威點點頭:“可以這麼說,二姐終究還是沒有從這件事中走出來,她實在被嬌慣的厲害,到現在也沒有認爲二姐夫可以活命是皇兄的恩德,暗中還抱怨,不僅抱怨皇兄還有我還有皇家的每個人,她依舊堅持二姐夫是可以得到全面的赦免,當成什麼事沒有發生。”

“是嗎,我倒是沒有看出來。”林君弘在一旁打着哈哈,桌案底下,輕輕的踢了李君威一下。

而李君華點點頭:“你不說我還真沒注意,似乎過了年,駙馬家沒有來人走動吧。”

“沒有,連外甥都沒有讓出門,這是賭氣呢。”李君威說道,而李君華則是問道:“那你怎麼知道他們要去澳洲。”

“我把二姐夫約出來聊了聊,二姐夫也覺得,二姐這樣的性格早晚會惹惱了你或者母后,所以想要離開,去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李君威倒是直言不諱。

李君華點點頭:“去澳洲,也算是個去處,你倒是說的也對,若是去西疆,那是被人盯着的,再犯錯,怕是誰也救不了了。不過你跟父皇和母后說過了嗎?”

“說過了,母后和母妃都捨不得,母妃還想着讓二姐夫去西疆七八年,還能回來過小日子呢。”李君威說道。

這倒是在皇帝的預料之中,他認真問道:“父皇的意思纔是最重要的,這是家事,而一家之主是父皇,而不是我,你懂嗎?”李君華自行想了想,說道:“不如我自己去問問吧。”

李君威攔住了李君華說道:“不用了,去了也是平白惹父皇生氣,父皇的態度更堅定,他已經不想認二姐這個閨女了,只希望她不要把孩子教育的也過於跋扈驕縱!或許二姐早就知道父皇的態度,所以對皇室心灰意冷了吧。”

“既是如此,那我就不去招惹父皇傷心了,也罷,也罷。”李君華點點頭,說道:“我會通知司法部改一下的,澳洲也確實夠遠,真正願意去的人沒有幾個,夠的上遠邊的標準,以往定位爲近邊,也就是因爲官僚的緣故,改了就改了!”

李君威點點頭:“如此,多謝皇兄成全了。”

李君華見他要走,說道:“等一下,待會有御前會議,你等一會,參加一下。”

“我?參加御前會議?”李君威詫異,這種事他原本早就說好的,怎麼皇帝又變卦了。

李君華則是說道:“是關於海洋方向和歐羅巴的,你聽一聽也沒有壞處,此番你西去,既有公事也照顧私情。”

李君威重重點頭,也就坐在那裡,不多時首相裴成義和副相趙軍肅進了御書房,對皇帝進行了一番繁文縟節,這幾乎是所有內閣新成員的固定模式,在工作初期,總是對皇帝過於的尊重,甚至有些人畏懼,隨着時間的推移,纔會漸漸正常起來。

“陛下,海軍派遣前往黑海的艦隊在直布羅陀遭遇了襲擊,損失慘重,大量艦船被損壞,幸虧距離盟國葡萄牙較近,才得以倖存,而襲擊者正是西班牙。”趙軍肅認真說道。

而李君華眉頭緊皺,問道:“據朕所知,我們與西班牙的戰爭似乎從未停止過吧,從父親那個時代開始,有過停止嗎?”

“有過停戰,是太上皇親自指揮的海戰之後,與當時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區的總督進行了停戰,但是很快,西班牙又加入了反華大聯盟,而且全部拋棄了再東方的利益,而在印度洋戰爭結束之後,我們只是與荷蘭、法國等國家停戰,但是西班牙沒有接受我們的停戰要求,因爲他們發現了我們在美洲的開拓,要求我們全面的退出,這被太上皇嚴詞拒絕了!”趙軍肅來彙報此事,自然是有所準備。

裴成義說道:“在帝國七年的時候,****佈置美洲開發公司進行有限的反擊,但實在太遠,就已經不知具體情況了!”

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四二四 莫斯科條約章九六 胡女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二零五 沒有欺負章一四五 進步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二十 破局章四二 大勢章三四四 突襲章二一五 政治章三二 馬吉翔章三六零 死亡章一八五 永曆現身章三八七 機遇章三四六 籌碼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四八 西南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二一 亂起章五十 鋤奸孫可望章二零一 處置英王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四七八 囑託章一三七 準備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一三一 實力章三四六 籌碼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四二四 莫斯科條約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十六 陝西章一六四 死亡之路章七一 兒子們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四三一 經濟章六九 分鍋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九六 馬來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四二八 下棋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五三 吳三桂章八七 遠航章一二六 義從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九 進攻章四八五 藏地新變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八三 接觸與準備章四六六 一朵奇葩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一七二 請降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章三二 統戰學堂章二六二 獼猴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一 結婚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二六八 必戰章八七 遠航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二二 榮耀旅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二十 收服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五十 忠貞營章四一五 北美新經濟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十四 南美聯動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四四一 棋盤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
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四二四 莫斯科條約章九六 胡女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二零五 沒有欺負章一四五 進步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二十 破局章四二 大勢章三四四 突襲章二一五 政治章三二 馬吉翔章三六零 死亡章一八五 永曆現身章三八七 機遇章三四六 籌碼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四八 西南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二一 亂起章五十 鋤奸孫可望章二零一 處置英王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四七八 囑託章一三七 準備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一三一 實力章三四六 籌碼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四二四 莫斯科條約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十六 陝西章一六四 死亡之路章七一 兒子們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四三一 經濟章六九 分鍋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九六 馬來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四二八 下棋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五三 吳三桂章八七 遠航章一二六 義從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九 進攻章四八五 藏地新變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八三 接觸與準備章四六六 一朵奇葩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一七二 請降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章三二 統戰學堂章二六二 獼猴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一 結婚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二六八 必戰章八七 遠航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二二 榮耀旅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二十 收服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五十 忠貞營章四一五 北美新經濟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十四 南美聯動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四四一 棋盤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