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 鋤奸孫可望

交水一戰,盟軍一下獲得了貴州一省和湘西數府,另有秦藩兵馬十七萬,但這麼大的成果以盟軍目前的體量是斷然無法短時間消化的,如果這十七萬秦藩兵願意去南洋去海外,一切其實都好說,但拿着刀的人最難聽人勸,最終這些人中,連士兵帶家屬也只不過不到兩萬移民去了呂宋,剩下的盟軍依舊消化不了,如果用區別對待的方式吞下,等滿清大兵壓境,那就是內亂紛爭,既然如此,只得將之推到滿清的對立面。

通過暴力的手段,把士紳的利益交由到秦藩手中,讓秦藩士兵與士紳對立起來,而在具體操作中,李定國做了少許的改變,不僅把秦藩的精銳抽調出來,而且連秦藩中軍官和威望較高的老兵一起拉進了晉藩或者蜀藩,然後讓晉藩、蜀藩或者瓊藩的人去管理貴州境內的秦藩兵,滿清即便承認秦藩在貴州的利益,只要盟軍抽調走軍官,這支兵馬也就失去了組織度,以免其落在滿清手中。

而無論李明勳還是李定國都知道,這個計劃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孫可望,如果滿清實封孫可望,以貴州爲藩地,那借助孫可望的威望和人脈,就能再組織起一支兵馬來,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先除掉孫可望。

孫可望五月末便是到了北京,可謂備受榮寵,順治皇帝不僅賜下府第、蟒袍、朝衣、緞匹,還在十日之內賜宴三次,孫可望成爲滿清朝廷紅極一時的人物,孫可望榮寵如此,不僅是滿清千金買馬骨的政治遊戲,還在於孫可望善於經營和推銷自己。

孫可望對自己的經營當然是建立在出賣西南抗清大業之上,其把雲貴稱之爲望土,將西營各藩兵馬稱之爲望兵,並把同爲張獻忠義子的李定國和劉文秀說成自己恩拔起來的,將定國和文秀在西南的行動稱之爲以奴叛主,用盡手段提高自己的地位。

當然,孫可望也並不只是吹噓,其還讓人繪製西南詳細地圖奉獻清廷,‘繪圖將軍,有同聚米爲山,明如指掌’,將西南情報悉數標註其上,還爲清廷推薦一批熟悉西南的嚮導,並且按照洪承疇要求,親手書寫信件數十份,分批送往西南,聲言已受封爲王,清廷待之極厚,以親王視之,恩寵無比,西南諸將,無論藩鎮國別,但有降者,皆可得厚爵,西南明軍唯有定國不在赦免之列。

北京,崇福寺。

京城的夏季與南方一些炎熱,風大的時候,從西北蒙古高原刮來的塵土浸染在這片城市的上空,細細的黃土粉末給城市籠罩上一片陰霾的色彩,而在城外的崇福寺中則是另外一派景象,戴着紗巾的香客來往於寺廟之中上香祈福,寺廟門口的沙彌臉色紅潤,打量着進出的香客,忽然一個大腹便便的香客向山門而來,吸引了他的注意。

“阿彌陀佛,施主從何處而來?”沙彌走上前問道。

那人從懷中掏出一個精緻的瓷瓶,用細長的小指指甲挖了一塊粉末,吸了鼻子中,用濃重的山西口音笑嘻嘻的說道:“阿拉老家山西介休哩,如今在張家口那邊過活兒,前兩年在寺裡許願過,今兒是來還願滴,你個怎麼稱呼?”

沙彌連忙道:“不敢不敢,貧僧莫問。”

聽這口音再根據這豪客的描述,沙彌便是知道了他的身份,那是在張家口買賣的山西皇商,這可是大清朝現在頂頂有錢的主兒。

“莫問?呵呵,這名字有意思,你不讓阿拉問,阿拉是偏要問滴,你可知道一位齊法師在哪個?”山西客商問道。

沙彌道:“原來是找齊大師的,貧僧想,這個時候,他當是在西河亭打坐咧。”

山西客笑了笑,拿出一大錠銀子,道:“前頭引路。”

一行人穿行許久,來到西河亭,這裡果然有一老僧在蒲團上打坐,這人面白無須,身材輕盈,若是細看,便見他喉結很小,幾乎不見,當知他是一名太監,山西客道:“我與齊大師有些宮裡的事兒要談,你先去忙吧。”

沙彌毫不驚訝,轉身離開了,原來在崇福寺本是唐朝貞觀年爲征討高句麗的死難將士所建造,元朝焚燬,大明正統年又修建,天子御筆題名崇福寺,雖說是英宗皇帝讓重建的,但出錢的可是宮裡的太監,自此之後,明朝的太監都是會出錢打點,特別是那些不得勢的太監,年輕時候打點崇福寺,老了便是到這裡養老送終,而這位齊大師便是崇禎朝的太監之一。

這在崇福寺不是秘密,滿清入關十幾年,宮裡太監也有來打點的,這裡的沙彌自然知道這些的。

待沙彌走後,那山西客送了一口氣,說道:“齊大師,東西準備的如何了?”

齊大師笑了笑:“宮裡流出來的,衣服,聖旨都是現成的,你要的人兒我也給你準備好了,四個太監,可是你答應可能做到?”

“答應您的銀子不會短少一分,若出現傷亡,一併三倍撫卹家人,但有一點,家裡人我得讓人先接到天津衛去,不然我信不過。”山西客說道。

“隨你,只要咱家那份別少了就行。”齊大師道。

說着,遞給山西客人一張紙條,山西客看了,隨即撕碎了,臨走了,山西客對齊大師說道:“我記得第一次見到大師的時候,大師偶然提及龐天壽這個人,說他害你不淺。”

“這狗賊,害的咱家被逐出皇宮。”齊大師怒道。

“嘿,那大師彆氣了,告訴您,龐天壽雖然在貴州過了幾年好日子,但如今已經被處決了,死的那叫一個慘。”山西客扔下一句,也就去了。

山西客離開了崇福寺,便是來到了京城一家做毛皮生意的店鋪之中,這裡已經等着四個人,年歲都在三十歲左右,個個氣質陰柔,顯然是太監,山西客人連續問了幾個問題,對答過後,纔是放心下來。

一行人除了店鋪,來到一宅院,後院聚攏了十幾個漢子,院中擺了四口大箱子,而這些漢子個個辮髮細眼,顴骨高大,身材敦實,與滿洲人無異,其更是身着滿洲前鋒營服色,頓時把四個太監嚇了一大跳。

“你們莫要慌,都是和你們一樣的,西貝貨。”山西客笑呵呵的說道。

其中一個年級稍長的太監說道:“咱家在宮裡見識過宿衛的前鋒營,膚色樣貌一般無二啊。”

山西客笑了笑:“你說的沒錯,這些人本就是滿洲人或者蒙古人。”

這一行人自此在這裡住下,分發了衣服穿着之後,便是開始演練起來,這院子極爲隱蔽,來往人不多,因此這支宣旨隊伍演練了七八日也是無妨,四個太監都是清宮裡出來的,對滿清宣旨那一套極爲熟悉,他們既是演員又是導演,把扮演儀仗和護衛的漢子們調教的一愣一愣的。

一直到第八日,終於有個外人來了,對山西客說道:“長官,孫賊已經從宮裡出來了,聽內線說,這一次孫賊似乎是參加議政王會議,商討軍機事務去了,內線不知道具體內容是什麼,但看到出來的幾個韃子大臣面帶喜色,那韃子皇帝似乎也高興的很。”

山西客點點頭:“想來是那孫賊又給他的新主子送了有用的信息,嘿嘿,主子一高興,也得賞些骨頭什麼啊,呵呵,這骨頭,孫賊可得吃下去。”

義王府。

孫可望從宮中回來,滿臉高興,其夫人看到,問:“老爺,什麼事兒這麼高興?”

孫可望道:“呵呵,皇帝終於答應讓我去貴州領兵了。”

“真的?”夫人聲音也是提高了。

孫可望到了北京之後一直想重回西南領兵,雖然他已經不敢提開藩雲貴的事情,但一直抱有這個幻想,原本清廷是不許的,孫可望努力幾次都是未果,孫可望說道:“這次是真的,也不知道那李定國是怎麼想的,竟然把貴州的士紳抓了個遍,把他們的田宅全部分給了大頭兵,清廷沒了法子,知道我在西南的威望,只得讓我去貴州領兵,哼,待到了貴州,我振臂一呼,十萬貔貅雲集,到時候,也由不得清廷了。”

嘴上雖然這麼說,但孫可望知道眼前這位夫人和自己所有親屬都要留在北京了。

“王爺,王爺,宮裡來宣旨的公公了。”管家忽然進來,氣喘吁吁的說道。

孫可望疑惑道:“剛從宮裡回來,西南的事都定下來了,這是來宣什麼旨?”

管家連忙說:“王爺,快快準備接旨吧,奴才看到一行人提着八口大箱子,估摸又是賞賜您的吧。”

孫可望不疑有他,連忙招呼全家老少出來,不多時,全家百餘口,便是跪滿了整個院子,孫可望見儀仗從府門而入,爲首是四名太監,身後跟着十餘個前鋒營的護衛,另有十六個人擡着箱子,宣旨太監見孫可望全家跪倒,說道:“王爺,您看看,箱子沒處擺呀,這可都是御賜之物呀,總不能放在街上吧。”

孫可望哪裡想到會有這麼多賞賜,正在猶豫,那太監上前喊道:“往後稍稍,往後稍稍。”用拂塵輕掃,在人堆中清理出一片空檔,算是把箱子放下了,太監開始宣旨,大意便是孫可望功勳卓著,賞賜黃金、白銀、錦緞若干,孫可望一聽光是黃金就有千兩,心中登時歡喜起來。

若是以前,孫可望可不在乎那點錢,可是從貴州狼狽逃竄的他已經成了窮光蛋,雖說順治賞賜豐厚,但他家大業大,哪裡經得起消耗。

旨意宣讀完畢,太監笑嘻嘻的說道:“義王爺,恭喜您了,這般厚賞,除了入關時候幾位宗親,還從未有過呢。”

孫可望也知道這廝在要打賞,心道反正黃金白銀得了幾萬兩,也不在乎那些錢,於是讓人把準備的賞銀又添了一倍送來,纔算搪塞過去,得了賞銀,太假笑嘻嘻的從袖子中掏出一大把鑰匙來,說道:“哎呀呀,您說咱家這腦袋,真是不好用了,竟然忘了把箱子的鑰匙給您,若是讓您砸了,箱子,那就是咱家的罪過了。”

孫可望接過鑰匙,心中暗道,幸虧給了賞錢,要不然就是一場大麻煩,太監臨走時候,對孫可望說:“義王爺,最大那隻箱子裡,可是有皇上親自準備的一件禮物,未曾記錄在禮單之中,說是讓您當着全家人的面親自打開,這可是皇上口諭,您可莫要聲張,萬不可讓皇太后知道了。”

“太后?”孫可望也知道那位太后的能量,卻總覺得哪裡不對,不等他問,太監已經是走了,孫可望疑惑着走向那箱子,同時對管家說道:“讓府裡的人都跪下,瞻仰聖物。”

孫可望走到最大箱子前,看到一把銅鎖,這個時候他才發現,箱子大小不一,樣式不同,但鎖卻是一樣的鎖,那鑰匙自然也大小一樣了,孫可望只得一把一把的試驗,待試驗到第五把的時候纔是打開了銅鎖,一把掀開箱蓋,孫可望看到的是一排排碼放整齊的火藥柱,而這也是他這輩子看到的最後一幅畫面,劇烈的爆炸瞬間撕碎了孫可望和跪成一圈的家人。

足足五百斤的火藥從義王府之中爆炸開來,把周圍的一切橫掃一空,孫可望一家,全部死於劇烈的爆炸之中,事後滿清甚至沒有拼出一具完成的屍體,甚至不知道孫可望是死了還是被擄走了。

而安全局的宣旨隊伍也被波及到,有幾個人受了傷,而在義王府不遠處的盛君塔上觀察的情報員,親眼目睹了孫可望親手打開箱子的畫面,確認了孫可望的死亡,而這一消息隨着宣旨的太監一起被送到了天津,並且在兩日後乘坐一艘槳帆船前往了煙臺一帶,順利把這個消息送達了青島,繼而傳遞到了貴陽府李明勳那裡,一直到這個時候,李明勳才能確認自己的西南計劃可以順利實施。

章四零一 道義的力量章一八二 鄉試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十四 高徒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六一 圍攻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二六 航線章二十 破局章四五三 得逞章五二 西南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八七 政策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三五四 部署章五四 意圖章五二 不遂人願章三六六 李家要當狗大戶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九六 馬來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一零五 暗棋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十二 問罪章三二三 拔高章四二六 主動上鉤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一八七 各方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一四七 重逢章八九 公投呢,嚴肅點!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八二 鴨綠江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二六 航線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二零四 漸遠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十三 包庇章三九一 奴隸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四五七 情況章四八 西南章三十 困獸之鬥章一二三 老大的不甘心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四七零 遠邊章二零一 態度章一四八 分化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三九四 談判章四三五 老人的智慧章九六 倒黴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八五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五五 金幣的碰撞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十 擁抱世界章四二八 接頭章四三 戰爭公債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五七 荷蘭人的判斷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四零五 目標章八八 學堂章二一 西蒙斯章四四二 用人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二八二 平衡章一八五 一齣戲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二二 較射章一 程璧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四八四 達成一致章一一五 條款章二一五 政治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二七四 先小人後君子
章四零一 道義的力量章一八二 鄉試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十四 高徒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六一 圍攻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二六 航線章二十 破局章四五三 得逞章五二 西南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八七 政策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三五四 部署章五四 意圖章五二 不遂人願章三六六 李家要當狗大戶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九六 馬來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一零五 暗棋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十二 問罪章三二三 拔高章四二六 主動上鉤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一八七 各方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一四七 重逢章八九 公投呢,嚴肅點!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八二 鴨綠江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二六 航線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二零四 漸遠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十三 包庇章三九一 奴隸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四五七 情況章四八 西南章三十 困獸之鬥章一二三 老大的不甘心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四七零 遠邊章二零一 態度章一四八 分化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三九四 談判章四三五 老人的智慧章九六 倒黴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八五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五五 金幣的碰撞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十 擁抱世界章四二八 接頭章四三 戰爭公債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五七 荷蘭人的判斷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四零五 目標章八八 學堂章二一 西蒙斯章四四二 用人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二八二 平衡章一八五 一齣戲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二二 較射章一 程璧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四八四 達成一致章一一五 條款章二一五 政治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二七四 先小人後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