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四一 棋盤

紹傑給阿里提供的策略是,在突尼斯地方製造衝突,只要衝突製造起來,就可以向奧斯曼帝國要求軍隊增援。

“如果我要,他們會給嗎?”阿里顯然不相信。

“是的,他們會給。因爲阿瑪爾會主張給。”紹傑很有信心的回答。

提起阿瑪爾, 阿里也有些頭疼。阿瑪爾算是阿里的伯樂,雖然之前二人也有過齷齪,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阿里成爲地方豪強的過程中,阿瑪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不斷把經過訓練和武裝的貝都因人送到阿里的手中,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正是有阿瑪爾的支持, 阿里整合了突尼斯本地的部落武裝,而他突尼斯帕夏的名頭, 也是阿瑪爾幫忙搞到的。

但阿瑪爾從來就不是他堅定的支持者,雖然阿瑪爾多年來掌握埃及和西奈兩個行省,也是地方豪強,但他卻是不折不扣的中央派,一直堅定的支持權力向伊斯坦布爾集中。

在過去的幾年裡,阿瑪爾不止一次

的想要找一個人替換掉阿里,防止阿里經營日久,割據一方。同時在突尼斯的權貴、將領之中,不斷拉攏分化,這些讓阿里都很頭疼,只不過,阿里也很聰明,不斷的收買與拉攏,讓突尼斯形成了一個以他爲核心的地方割據政權。

而阿里也就明白過來了, 紹傑的建議是讓他故意賣個破綻,讓阿瑪爾以爲自己有奪回突尼斯控制權的機會,自然就會派遣軍隊前來。

阿里想了想, 似乎這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因爲只要現在殖民者威脅的是埃及,只要突尼斯這邊一爆發戰事,那麼肯定會在埃及方向選擇緩和,而阿瑪爾帕夏肯定也願意自己所掌握的埃及處於安全穩定的環境之中,突尼斯爆發衝突,就是禍水西引。

“阿瑪爾帕夏雖然是中央派,但卻在地方掌權多年。在伊斯坦布爾的影響力更多的依賴於他的家族,而他的家族也樂於見到突尼斯爆發戰爭。但卻不會把中央掌握的軍隊派遣到這裡來,等到那個時候,什麼軍隊會來突尼斯呢?”紹傑主動問道。

不論是阿里還是阿瑪爾,眼睛還是盯着自己腳下這一畝三分地,在伊斯坦布爾,卻要面臨一個更具有戰略性的威脅,那就是奧地利帝國。

自從維也納之戰後,奧斯曼帝國就再也沒有對外發起過戰爭,雖然也參與了一些地方衝突,但從未真正發起過國戰。二十五年來,奧斯曼帝國一直在進行國內的改革, 這種改革從軍事改革開始,逐漸轉向經濟改革, 乃至政治改革。

按理說,一個國家經歷了這麼久的改革與發展,應該獲得了發展,國家實力有所增強纔是。

但事實並非如此,奧斯曼帝國確實有所進步,但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其依舊是一個封建閉塞的國家。這主要是由其國家構成決定的,早期,科普魯律家族非常支持改革,建立了純火器的軍隊,從帝國引入教官和裝備,把軍隊的技術和戰術水準推動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

一度,奧斯曼帝國要選擇對俄國或者奧地利帝國進行復仇,但緊隨其後的改革就讓這種雄心壯志消弭,因爲科普魯律家族發起了財政改革,要削弱地方豪強,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確定新的稅收體制。但這種對國內既得利益者有傷害的改革,註定不會得到支持,轟轟烈烈的改革最終宣佈了失敗。

導致的結果就是,埃及和西奈以特別行政區的形式,建立起了現代化的法律、稅收和經濟體系,但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其他土地仍然是封閉且落後的。科普魯律家族內部的鬥爭也讓改革一度停頓,繼而就再也推動不下去了。

原因在於,科普魯律家族推動的改革,目的是爲了富國強兵,但發現,所謂改革,帶來的不是富國強兵,雖然國家越來越開放,民族主義崛起,地方越發的分裂,地方的分裂傾向和獨立傾向越發的明顯。

這還是帝國努力維持與奧斯曼帝國關係的前提下,如果帝國主動發起對奧斯曼帝國的殖民,那這個國家的環境會更加糟糕。

但也就是帝國不對奧斯曼發起挑戰,對於奧地利帝國、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奧斯曼帝國確實永遠的敵人和目標。

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奧斯曼帝國重新找到了一個新的切入點,那就是與西班牙合作,對抗奧地利帝國。

這也是無奈的選擇,因爲西歐三國不僅對北非這一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進行殖民活動,還爲了對抗帝國,拉攏奧地利帝國。而其與俄國的關係也在不斷升溫,導致的結果就是,奧斯曼帝國獨木難支,在西班牙王國走出財政危機,開始建立現代化海軍之後,奧斯曼帝國主動遞上去了橄欖枝,尋求合作。

雖然雙方暫時未曾結成聯盟,但合作意願相當強烈。

這也是歐洲秩序的問題所在,英法奧俄四個歐洲大國之間不斷靠近,其中英法已經建立了同盟關係,但卻沒有與奧地利和俄國建立同盟。之所以如此,是因爲英法兩國知道,一旦四國同盟建立,那麼帝國就會牽頭,成立由奧斯曼帝國、西班牙王國、烏克蘭聯邦和普魯士王國、瑞典王國組成的六國聯盟。

顯然,四國同盟對抗不過六國同盟,因此英法一直就不敢輕易擴大同盟範圍,以免引發連鎖反應。

在奧斯曼帝國掌權者眼裡,奧地利帝國是第一號對手,其實原因特別簡單,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必然是在歐洲方向取得開拓,而在神聖同盟戰爭、俄土戰爭之中,奧斯曼帝國丟失了在巴爾幹半島太多的土地,國內存在強烈的復仇意願。

相對來說,北非除了埃及,原本也只是勢力範圍,根本沒有形成有效統治。而英法兩國並未直接切割奧斯曼帝國的直接利益,相反卻在一些事情上可以有所合作。

此時,奧斯曼帝國的戰略重心完全對準了歐洲方向,一門心思的想要在奧地利帝國那裡尋求突破。這既符合奧斯曼帝國所擁有的地緣政治和戰略環境,也是奧斯曼帝國的內部政治變動導致的。

在第二次科普魯律改革失敗後,科普魯律家族的權勢並未收到影響,反而進一步的擴大。那是因爲在內部的競爭中,阿瑪爾的父親法佐取得了對兄弟侯賽因的完勝。

可問題是,法佐已經不再年輕,尤其是最近幾年,精氣神越發不如以往,還經常生病。其早就有了傳位的打算,而接替其位置的人,必然就是阿瑪爾。早在三年前,這就初見端倪安,擔任埃及和西奈兩地帕夏的阿瑪爾成爲了奧斯曼帝國的維齊爾,主管外交與經濟,按理說,一位維齊爾應該在奧斯曼帝國首都工作,但是阿瑪爾沒有,他依舊在塞得港。

阿瑪爾的意圖很明確,要確保埃及與西奈兩個重要的行省控制在自己手裡,這是他的基本盤。很顯然的是,長久以來,在政治上展現出不錯天賦的阿瑪爾在用人方面一直存在問題,他沒有一個真正信賴的人。

紹傑不斷的向阿里通告奧斯曼帝國所面臨的處境,而阿里也很快就明白過來紹傑的辦法。

在突尼斯掀起衝突,奧斯曼帝國必然支援軍隊,而在奧地利的牽扯下,主力是不會動的,只能動用埃及行省那支效忠於阿瑪爾的私軍。而面對歐洲殖民者,阿瑪爾要不把抽調埃及新軍支援突尼斯,要麼就是把阿里的軍隊撤到埃及。而只要戰爭一起,對軍事一竅不通的阿瑪爾,只能仰仗於阿里,有帝國在旁邊敲邊鼓,阿里獲得埃及新軍實權的可能性相當高。

而實際上,阿瑪爾也有另外一種辦法,那就是在埃及方向主動發起攻擊,但這主動挑起戰爭的行爲,很顯然會招致奧斯曼朝野的非議。這個辦法就完全不具備操作性。

阿里通過這些,也就想明白紹傑此行的目的,如果自己這邊不挑起事端,阿瑪爾爲了掌握埃及的同時前往伊斯坦布爾接掌奧斯曼帝國權柄,那就一定會與歐洲殖民者媾和,那是帝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而只要自己這邊一動,帝國舊有的目標就達到了,那就是用北非給歐洲殖民者放血。

很顯然,帝國方面什麼風險都不用承擔,就再一次獲得穩贏的局面。如果真的要說有什麼風險的話,那紹傑的個人安全算是唯一的一個。而他依舊來到這裡,就是因爲此前疏於對阿里的監管,導致帝國利益受損,而心生愧疚。

阿里仔細思索之後,詢問:“假如我拒絕你的提議,會如何?”

“我可能會死在這裡........。”紹傑準備的長篇大論,卻被阿里給打斷了,阿里說:“不會的,紹傑,你不會死在這裡。我剛纔在門外佈置了人,其實是爲了抓住你,假如我抓住你,就會悄悄聯絡申京方面。我想,裕王殿下願意爲你出一些贖金。

殺了你,對我只有壞處,哪怕我只得到一萬帝國銀元的贖金,也是賺的。”

紹傑攤開手:“我不會因此感謝你的。而且我也不只值一萬銀元。

好了,我們說正題,假如你拒絕,那麼我會離開,帝國會取消對你的支持,而你就要在煎熬之中等待,等到有一天,伊斯坦布爾的那羣大人們把你出賣。剛纔你說你會殺我,現在我也要告訴你,如果有那麼一天,你沒有去處的話,我可以安排你的避難,給你在某個信仰天方教或者肯接納天方教徒的次大陸城市,安排一座說得過去的房子,讓你可以安享晚年。

果阿怎麼樣?”

阿里可不想最終淪落到避難次大陸的地步,他問道:“爲什麼伊斯坦布爾會出賣我?”

“奧地利與奧斯曼之間早晚會爆發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中,奧斯曼帝國根本不可能佔據優勢,除了爲自己的拉攏更多的盟友,就是要儘可能削弱自己的敵人,而如果奧斯曼帝國的權貴認爲,通過犧牲突尼斯就可以得到英法的一些退讓,那麼他們毫不猶豫的會這麼做。”紹傑說道。

阿里呵呵一笑:“你這可是危言聳聽啊。”

紹傑則是雙手抱胸,用輕鬆愉快語氣說道:“親愛的阿里,突尼斯只是一個小地方,你哪怕處理掉那些對你陽奉陰違的地方豪強,成爲了這裡的主宰,你也就只是一個小人物。而北非是大國對抗的前沿,你無法獨善其身,你掌握的力量也得不到大國的尊重。早晚,你會丟掉一切,就算你沒有,你的兒子也會走到那一步。”

阿里挑起眉頭:“哪怕我是一枚棋子,我也是一枚重量級的棋子!”

紹傑搖頭:“突尼斯不是棋子,是棋盤!”

“是嗎,我可不這麼認爲。”阿里硬氣說道。

紹傑不在乎:“我言盡於此,不願再說,反正該說的都說了。現在我要去休息了,你想要殺我或者放我走的時候,再來找我吧。”

阿里冷哼一聲,紹傑聳聳肩離開了。這個時候側門打開,一個青年走了進來,一手持有左輪手槍,一手拿着出鞘的彎刀。他與阿里長的有幾分相像,是阿里的兒子圖鬆,他一直在側門那裡,從未離去,也就聽完了二人的談話。

“要不要殺了他,父親。”圖鬆說道。

阿里搖頭:“無論如何都不要殺他,他是裕王的手下,得罪了那位中國親王,你我父子一生都不會安寧。”

阿里給圖鬆倒了一杯酒,圖鬆放下武器,坐在了阿里的面前,說道:“那麼我們要按照他的意思辦嗎?”

阿里問:“大體如此,但我們還有自己的事。圖鬆,我問你,你認爲除了紹傑所代表的帝國,誰還願意支持我坐上埃及帕夏的位置。”

“貝都因人,還有在上埃及剿匪時就追隨您的忠誠屬下。”圖鬆毫不猶豫說道。

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三七 先剃髮章十二 問罪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一八一 科舉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一二八 聲名狼籍章一六五 大決戰章十三 觀察使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一零三 沙皇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章二二三 謹慎章二 小人物們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一百 直取南京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一九三 陰謀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十六 黑烏薩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四零四 說服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三六二 覆滅章二八八 被沙皇利用章三七七 求情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一九七 出兵章五九 謀劃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六八 黃宗羲章七八 失而復得的廣州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二 香港危機章八 堤壩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七二 定性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六二 戰勝章一一二 戰後章二十四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九 各部章二二 榮耀旅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四五七 情況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七六 結髮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九零 琉球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九九 嫁禍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五四 意圖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一四八 分化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三 結義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三二二 更大的陰謀章四五八 必然章五五 獻女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九八 軍事合作章二九 登州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九四 計劃的修改章六六 抉擇章九二 爭議的建國綱領
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三七 先剃髮章十二 問罪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一八一 科舉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一二八 聲名狼籍章一六五 大決戰章十三 觀察使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一零三 沙皇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章二二三 謹慎章二 小人物們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一百 直取南京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一九三 陰謀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十六 黑烏薩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四零四 說服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三六二 覆滅章二八八 被沙皇利用章三七七 求情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六六 居中調停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一九七 出兵章五九 謀劃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六八 黃宗羲章七八 失而復得的廣州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二 香港危機章八 堤壩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七二 定性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六二 戰勝章一一二 戰後章二十四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九 各部章二二 榮耀旅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四五七 情況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七六 結髮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九零 琉球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九九 嫁禍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五四 意圖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一四八 分化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三 結義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三二二 更大的陰謀章四五八 必然章五五 獻女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九八 軍事合作章二九 登州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九四 計劃的修改章六六 抉擇章九二 爭議的建國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