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六 甩手掌櫃

帝國鍾情於溫帶,主要是生存主義,帝國本土大部分位於溫帶之中,自然更願意移民到氣候差不多的地方,實際上,在有的選擇的情況下,帝國更願意開拓溫帶之中的中溫帶和暖溫帶,這是類似於帝國本土中原一帶的氣候,原因就在於,這種冷熱交替,四季溫差大的地方適合幾乎所有的帝國臣民。

按照海外事務部的統計,無論是中原百姓還是江南百姓,遷移到海外的中溫帶和暖溫帶地區都能適應,讓江南百姓從種植大米變成種植小麥、高粱和小米,也僅僅是技術問題,而這種氣候帶下同時可以發展畜牧業,帶來更廣泛的口糧,畢竟一開始開拓階段,糧食產量比較低,捕獵和畜牧養殖更容易讓人生存下來。

最明顯的就是美洲行省的開拓,但如果選擇亞熱帶地區開拓,帝國本土的北方移民就不是那麼容易適應,而某些亞熱帶的溼熱氣候也會導致更多的疾病,這一點在開拓南非、澳洲時都吃了不小的虧。

雖然亞熱帶也屬於溫帶的一部分,但實際上,帝國海外開拓中,亞熱帶也是最爲鍾情的氣候帶,原因就在於,在這個時代的海外開拓之中,經濟作物的種植是海外領地發展的第一動力,擁有強勢的經濟作物才能帶來經濟的發展,帶動其他的產業,而最暢銷的經濟作物,莫過於菸草、棉花、茶葉、甘蔗、香料、咖啡等,這些東西在熱帶和亞熱帶都能種植,但帝國不喜歡熱帶,因此必須開拓亞熱帶地區,例如開普敦、澳洲等地都是如此。

理論上,在經濟作物種植上,熱帶享有更多的雨熱優勢,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因爲所有的經濟作物都很消耗土地肥力,一年兩熟和一年三熟沒有什麼區別,例如九龍地區的水稻種植,明明水熱可以做到三熟,但卻大部分採用一年耕種兩次,而在南非、澳洲等地,大的農場還有休耕策略。

海外擴張不喜歡熱帶的原因很簡單,太熱太潮溼,必然會導致早期移民的大量死亡,因爲熱帶地區普遍不存在農耕文明,所以也不存在奪取土著的成熟土地來降低死亡率這種操作,帝國開拓熱帶地區,更多的是基於戰略考量,比如南洋地區是怎麼也繞不開的,早期帝國的遠洋航行技術又比較低,只能就近開拓。

而另外的熱帶領土就是非洲東岸的瀛洲,也就是馬達加斯加,開發這裡,主要是佔據這塊離岸島嶼,可以完全的國土化。

而更廣袤的非洲大陸,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非洲開發公司手中,在南部非洲,帝國擁有開普敦、南非兩個省,但是南非省的建立,更多是讓非洲開發公司做先鋒,他們聯合葡萄牙人,把當地的土著一掃而空,賣到美洲或者東非沿岸的種植園裡,空出來的土地賣給帝國政府,因爲大部分是熱帶草原地帶,沒有什麼像樣的經濟,非洲開發公司也不心疼。

趙文廷見自己說服了李素,趁熱打鐵說道:“如果按照太上皇陛下定的規矩,秘魯總督區也不會全部交還西班牙,首先,還未攻破的波託西肯定是屬於帝國,縱然它屬於熱帶,但卻是高山氣候,倒也能接受,而拉普拉塔地區(阿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和智利地區肯定也不會鬆口。”

雖然如同趙文廷所說,打下的土地不會完全交還回去,但李素還是有些難以接受,因爲趙文廷說的地方都不是人口密集區。

“好吧,趙大人,多謝您指點。”李素躬身拜謝。

趙文廷笑了笑,他是舊時代士大夫出身,最喜歡李素這種懂禮數的人,尤其還是宗室貴人,趙文廷笑着說道:“世子,趁着裕王殿下還未回來,您還是速度返回庫斯科吧,不然別人要說閒話了。”

“不,這次是裕王調我回來的。”李素說道,然後取出了調令。

趙文廷聞言一愣,接過了李素手裡的調令一看,確實是裕王親筆,李素唯一錯的可能就是沒有按照裕王的命令,先安排好軍隊,而是直接一角的指揮權就回來了,考慮到他的副手是裕王從榮耀旅裡精心挑選的一位經驗豐富的中校軍官,如此倒也不算什麼大錯,但趙文廷還是長長嘆息一聲,因爲他意識到一件大事:“我的老天爺,果然和他們說的一樣,裕王爺這是又要當甩手掌櫃了.......。”

把李素調回來的原因在於,裕王這是要離開了,但趙文廷卻覺得,秘魯的事還沒有完,要知道,秘魯的戰事最終目的是奪取波託西,而波託西位於玻利維亞高原上,正好在利馬、智利與南港之間,雖然武力層面不是問題,但時間會消耗很久,而與此同時,還應該與美洲行省聯絡,準備奪取巴拿馬地區,這是美洲戰略第一階段的兩個目標。

可什麼都沒做到,裕王就要當甩手掌櫃了,但轉念一想,趙文廷又明白過來,他和當年西征的那些陸軍、理藩院官員打過交道,知道這是裕王的一貫做派,這位殿下不僅僅是不貪權,反而有些討厭權柄,就連皇帝都說,裕王屁股上長牙,是坐不了辦公室的。

但說起來,在裕王麾下做事的那些官員、將領還都喜歡他這種做派,這樣他們就有更多建功立業的機會。

正如趙文廷所料,在得知榮王世子李素回來之後,一直在外苦學外語的裕王也到了總督府,開了一個小範圍的軍政會議,把南美洲的軍政大權交給了趙文廷,而軍事指揮由榮耀旅旅長徐子長負責,這個軍政班子有兩個任務,一個是硬性指標,必須儘快佔領波託西銀礦。另外一個就是李君威爲遠征軍定下的KPI——在秘魯總督區搶夠五千萬兩白銀或者等價東西。

“裕王,這有點不好辦呀,秘魯總督區是富有,但我們現在主要針對的是白人和權貴,這些人東躲西藏的,未必全都能抓住........。”趙文廷眼見責任轉嫁到了自己的身上,連忙告饒。

李君威說道:“趙大人,你真笨呀,現在我們乾的是殺雞取卵的事,連這種事兒都能幹,自然也就不在乎乾點兔死狗烹的事,等我和西班牙國王那邊談好了,交接之前,讓駐軍把能搶的都搶了,誰有錢搶誰!”

“明白了,明白了........。”趙文廷擦着臉上的汗水。

李君威沒有爲難趙文廷,在帝國二十六年的十一月就離開了利馬,他的目的地是南港。當然,那裡也只是一箇中轉站,李君威真正要去的是加勒比海一帶,只不過再次北上,僅憑遠征第一艦隊就不行了,在開普敦,本土支援來的艦隊和軍隊都陸續抵達,只要波託西城被打下來,李君威就會發兵北上,這算是對申京的一個交代,實際上也不用真的等,當初定下打波託西,是因爲這是一座銀礦城市,有了它就可以向帝國臣民保證,裕王經略美洲是穩賺不賠的,可現在搶了秘魯總督區沉澱了近兩個世紀的財富,已經是大賺了。

裕王坐艦抵達瓦爾帕萊索港的時候,港口司令親自來到了坐艦上,安排裕王到司令部暫時休息,這座司令部就是原先的一座教堂。李素見街道上行人匆匆,只有港口處於極度的繁忙之中,頓時有些疑惑。

“世子,裕王說要陸路前往南港,所以要在這裡等待三天左右,聖地亞哥城會安排一支護衛隊來,再讓殿下啓程吧。”負責安頓裕王的少校在李君威休息之後,與李素商議裕王行程。

“這裡怎麼了,我們剛剛佔領這裡的時候,也沒有這麼亂。”李素問道。

少校無奈說道:“這裡正在進行平亂行動,尤其是城外,非常混亂,到處都是西班牙人,很難纏。”

李素疑惑:“怎麼搞成這個樣子?”

少校只能嘆息:“還不是.......是因爲裕王新的訓令.......唉,這不是沒事找事麼。”

這少校與李素相熟,禁衛出身,與裕王一起從申京來的,這批人到達殖民地後,與憲兵士官一起,都得到重用,掌握着軍政大權,也因爲如此,所以與李素說話就隨意了一些。

在帝國剛剛佔領智利之後,李君威頒佈了安民訓令,與現在的秘魯總督區大部一樣,把清算的矛頭指向了白人團體和印第安酋長階層,對印第安人、混血人和少量黑人拉攏,並且吸引他們進入軍隊,當然,爲了安定治安,智利地區的火藥、火器和鉛等火器用物資全都被收繳,最讓帝國得民心的是,李君威公開宣告,帝國皇帝是印第安人的庇護者。

但是隨着秘魯的戰事進展順利,帝國在智利地區的政策逐漸收攏,尤其是來自南港一帶的主力軍團和非洲殖民地大量的義從軍抵達後,政策收緊到了極致,就在最近,裕王新的訓令下達智利地區,對帝國庇護印第安人的政策進行了新一輪的解讀,那就是認真定義印第安人。

在以往這個政策裡,帝國庇護所有西班牙白人之外的一切殖民地居民,但現在只包括印第安人,混血人不能算印第安人,無論是與白人混血還是與黑人混血都不算,而且帝國要庇護的是印第安原住民,必須是原汁原味的原住民,信仰了天主教的印第安人就不能算是原住民,只會講西班牙語的印第安人也不算。

也就是說,帝國只承認了馬普切人等沒有被西班牙征服的印第安人是印第安人,但是其他不被庇護的人無處可去,因此佔領軍機構並未進行驅逐行動,而是加重了賦稅和徭役,這導致了很多本地人的反抗,有些人逃亡之後在山林荒野之中組建反抗軍,而本地駐紮的軍隊也不斷的清剿,雙方劍拔弩張,形勢一片大亂。

雖然智利當地的軍政官員都在抱怨,但李素知道李君威爲什麼做這種事,智利地區不是秘魯,這片肥沃的土地是被帝國看中的殖民地,不會歸還西班牙人的,而帝國難以容忍自己治下的土地上擁有超過四十萬的天主教百姓,而且還是在本地佔據絕對的人口、經濟優勢。

“好了,你不要抱怨了,做好自己的事,有些事你不認可,並非是因爲它是錯的,而僅僅是你達到的高度不夠,知道了嗎?”李素告誡自己的夥伴,說的卻是最近這段時間的感悟。

因爲智利地區紛亂的局勢,所以李君威不得不組建了一支行營,與一支護送金銀護衛隊一起,連同秘魯撤退下來的七十多名傷兵,一起陸路前往南港,至於海路,李君威可不想走狂暴西風帶,即便這個季節是少有的較爲緩和的季節。

在個人的安全上,李君威一向慎重,他從來都不怕冒險,只不過從來不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

因爲在年前抵達了南港,所以李君威心情還是不錯的,但是抵達南港之後,卻發現了遠征第一艦隊的巡航艦已經早已抵達了港口,只不過壞消息是,李君威只看到了五艘戰艦,其中一艘還佔據了船塢進行維修,李君威立刻召來了艦隊司令官趙龍城。

“我們在經過麥哲倫海峽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問題,船隻之間發生的碰撞,而靖遠號最爲倒黴,與一塊浮冰撞在了一起,幸好救援及時,沒有沉沒。那裡的氣候真的很惡劣,就算有霍雷肖恩的幾個經驗豐富的手下幫助,仍然發生了事故。除了天災之外,我認爲船員素質也是問題。”趙龍城彙報說道,李君威這才稍稍放心,至少靖遠號沒有沉沒,而現在這艘艦船已經在南港簡單維修之後前往開普敦的海軍造船廠大修,只有那裡纔有能更換肋材的幹船塢。

李君威卻是說道:“船員素質?趙將軍,你在開玩笑吧。據我所知,你的船員是精挑細選來的,而且長期在船上。麥哲倫海峽我是沒有去過,但知道那裡很難走,你何必再給自己潑髒水呢,遠征艦隊在秘魯立下大功,靖遠號也僅僅是小有損傷,我希望帝國本土的報紙上寫着你們的英雄故事,而非對英雄們有所微詞。”

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九九 條件章二七五 維和章二二五 不凡的見識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四零五 解決問題章四零三 去處章三一六 工程師李瑢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一二一 大勝章七十 鄭芝龍降清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八二 移民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四四一 棋盤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四五三 得逞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一零五 航線章二一六 戰勝章二三 覆滅章三十 戰犯們章二一一 過關章一四六 民間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七九 入彀章三四 虎尾瓏社的未來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三 把國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二七 奮父祖之餘烈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三六七 安排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三八三 不虧章五八 仙霞關章四一二 聖人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九八 瓜分波蘭章九四 三刀章一八五 一齣戲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一五二 間諜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八九 以鐵換鐵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六二 戰勝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七三 經略章十 虎尾瓏社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七四 藩務章四四九 爲了裕王的健康和帥章二一 西蒙斯章三三五 歸鄉章一七二 請降章四三 香港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三四零 打仗是爲了停戰章四四五 一場戲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章九六 倒黴章二零五 勾結章三五零 意外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四零五 解決問題章四二七 齊心章三六二 覆滅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一五一 騰籠換鳥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三七六 浪子營
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九九 條件章二七五 維和章二二五 不凡的見識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四零五 解決問題章四零三 去處章三一六 工程師李瑢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一二一 大勝章七十 鄭芝龍降清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八二 移民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四四一 棋盤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四五三 得逞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一零五 航線章二一六 戰勝章二三 覆滅章三十 戰犯們章二一一 過關章一四六 民間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七九 入彀章三四 虎尾瓏社的未來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三 把國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二七 奮父祖之餘烈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三六七 安排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三八三 不虧章五八 仙霞關章四一二 聖人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九八 瓜分波蘭章九四 三刀章一八五 一齣戲章十 武士的覺悟章一五二 間諜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八九 以鐵換鐵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六二 戰勝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七三 經略章十 虎尾瓏社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七四 藩務章四四九 爲了裕王的健康和帥章二一 西蒙斯章三三五 歸鄉章一七二 請降章四三 香港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三四零 打仗是爲了停戰章四四五 一場戲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章九六 倒黴章二零五 勾結章三五零 意外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四零五 解決問題章四二七 齊心章三六二 覆滅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一五一 騰籠換鳥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三七六 浪子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