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八三 不虧

說起正事,李君威也不再笑鬧,而是從行禮箱子裡取出一份地圖,就鋪在那張大牀上,李君威就着地圖解釋起來。

其實,如果是帝國利益最大化,那自然是由大王爺李君度派兵立刻南下,拿下開伯爾山口,威脅莫臥兒王朝的核心腹地,即印度河沿岸的旁遮普地區,從開伯爾到德里一馬平川,莫臥兒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定會調遣主力北上。

但是,這個計劃的漏洞就在於大王爺李君度這個不穩定因素,鑑於皇帝與大王爺微妙的關係,想要說服李君度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沒有人能保證大王爺拿了好處之後就一定會兌現承諾,哪怕是李君度進行拖延,那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計劃進行了修訂,帝國先行配合大王爺,再由大王爺配合帝國方面。

簡單來說,帝國已經說服諸多泰西殖民國家,包括英國、葡萄牙兩個傳統盟友,荷蘭這個印度洋沿岸的實際參與者,以及法國、丹麥、瑞典等幾個在東方有切實利益,經營東方航線的國家,說服他們的辦法也很簡單,如果這些國家在對莫臥兒王朝的問題上與帝國保持一致,那麼安全就不會得到保障,也休想參與馬六甲以東海域的貿易。

在過去幾年裡,各國或者說各個東印度公司一直與帝國保持聯絡,一開始他們的要求是帝國約束大王爺李君度在中亞地區的行爲,控制本國商人過度參與南亞地區的軍事貿易,因爲這些行爲都是針對莫臥兒帝國的,引發的是莫臥兒的排外傾向,殃及了其他國家,現在已經確定,從解決問題變成解決問題的製造人莫臥兒帝國,也就由不得他們了。

聯絡了所有域外力量,意味着帝國可以主導整個印度洋的海上力量,威脅莫臥兒王朝東西海岸線,此外,所有國家都被勒令取消與莫臥兒人的貿易,特別是軍火等戰爭物資的貿易,轉而支持莫臥兒王朝的敵人,包括孟加拉一帶不穩定的王公,南部幾個獨立的蘇丹國,一開始,海上聯盟做出的計劃是,策動孟加拉一帶的王公發動對莫臥兒王朝的起義,但是隨着林君弘抵達南亞,負責一切軍政行動,重點轉向了支持實力最強,反抗意志最爲堅定的馬拉地對抗莫臥兒人,以其爲主,組建反莫臥兒人的政治聯盟,和印度教聯盟。

這意味着,所有對莫臥兒人的反抗都會被整合起來,只要有必要,已經在檳城和錫蘭招募整頓的帝國遠征軍也會上岸參戰。顯然,這樣的聯合肯定會引發軒然大波,莫臥兒人定然會把精銳的主力調往南部,而這也就給了李君度越過興都庫什山脈,進攻印度河流域一個巨大的窗口。

“老三,你可莫要誆我,天下哪裡有那麼好的事,你們在前面當盾牌,讓我在北方撿漏?”李君度擺擺手,表示不相信。

李君威笑了:“這種好事當然有,只不過在好事之後還有壞事。”

“壞事?好吧,你說說老二給我挖了什麼樣的坑?”李君度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饒有興致的說道。

李君威想了想:“下面要說的可不是二哥的意思,是我自己猜的,雖然是猜的,但也是八九不離十,而且先說好,二哥肯定不會主動算計你。”

“廢話真多,他是皇帝,統帥上億人口,皇帝從沒有自己的個人意志,他要做的就是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他未必會主動,但不一定不算計,你說就是了,你小時候背後說別人壞話,可是從來不臉紅的。”李君度說道。

“那能一樣嘛。”李君威翻了一下白眼,說道:“我估摸着,他們一開始會傾盡全力的與莫臥兒人對抗,聯軍呀,聯盟呀,什麼的都是真的,但只要你這邊越過那個開伯爾山口,給莫臥兒人造成巨大威脅,他們就會選擇與莫臥兒人進行和談,讓你一個人去對抗強橫的莫臥兒帝國,估摸就是這麼個道道。”

李君度笑了:“你是怎麼估摸的,是君弘給你漏口風了,還是爹他跟你說什麼了?”

“誰也沒有跟我說什麼,都是我瞎猜的。”李君威從兄長手中拿過那個酒杯,嚐了一口,吐在地上:“真難喝。雖說是我瞎猜的,但也不是沒有依據,大哥你想啊,若是你和君弘兩個人南北夾擊,那是要滅了莫臥兒帝國的,那個時候,整個南亞最強的就是帝國了,但是這幾十年來,在南洋、在澳洲、在中南半島,帝國勢力越強的地方,域外勢力受到的排擠就越嚴重,葡萄牙人和帝國做盟友多少年了,在東方的勢力別說擴張了,甚至發生了大規模的萎縮,在非洲東海岸只剩下了幾個據點,在帝國的保護下苟延殘喘,英國也是差不多。

說白了,沒有任何一個盟友願意見到帝國在印度洋地區一家獨大的,與其最後爆發衝突,還不如半途抽梯子,摔咱們一個七零八落。

陸地上的盟友同樣不可能,作爲主力的馬拉地人是印度教徒,那幾個天方教國家則是天方教徒,這些人勢力在面對莫臥兒人的滅國威脅下,還能整齊劃一的聽從帝國,可當莫臥兒主力北上,威脅解除,他們的態度肯定會變,說白了,絕大部分的陸地盟友想要的生存模式是在帝國與莫臥兒人之間左右逢源,既能在與帝國的海洋貿易之中獲利,又可以得到奧朗則布皇帝的承認,成爲莫臥兒的王公。

奧朗則布其實不用付出什麼實際代價,給那幾個傢伙封幾個像樣的頭銜,讓他們做王公,一面廢除一些激進的宗教政策,一毛錢都不用花,就可以讓陸地聯盟分崩離析。所以呀,我猜,無論二哥算計不算計你,你終究還是得獨自面對莫臥兒人的主力。

而咱們國內的那些勳貴和臣僚想的肯定更多,他們也不希望你能輕易在南亞做大的,抽你梯子撤你板凳還不是信手拈來,呵呵,不背後敲你悶棍就是他們的仁義咯。”

李君度聽李君威絮絮叨叨的說着這些話,心裡竟然是很感動,到底是自己親兄弟,在老二和自己兩頭一碗水端平,沒有說有什麼偏向,更是沒有什麼隱瞞的地方,這些話若是被人送到國內,送到御前,那是個什麼罪名,李君度當真是不敢多想。

“行了,老三,你小子是什麼實話都敢往外說,也不怕有人告你的狀!”李君度低聲喝止說道。

李君威擺擺手:“告就告唄,我怕什麼呀,我又沒造反,他們能怎麼地我,殺我頭?這點罪名可不至於,圈禁我還是囚禁我,大哥,這天下或許有殺裕王的刀,但絕對沒有囚裕王的監獄,退一萬步,咱上面還有爹呢,老爺子只要在一天,還不是由着我折騰麼。”

李君度哈哈一笑:“你還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既然說到這裡的了,那你說說,我怎麼辦纔好?”

“順着往下走唄,還能怎麼辦,你若不參與這件事,那就是帝國和你雙輸的局面,帝國體量巨大,輸也能輸得起,說實話,不就是印度洋的幾塊殖民地和貿易據點麼,算的了什麼,有什麼經濟利益,至於對當地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只要海軍艦隊在手就不會有什麼折損,艦隊丟不了,錫蘭也很堅挺。

而對你呢,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幾十年前,李自成大鬧天下,滿清漁翁得利,差點入主中原,現在帝國要在南部搞聯盟對付莫臥兒人,也是你南下的大好機會呀。

這中亞的草原再好,也沒有印度河沿岸好,只要翻過了開伯爾山口,那就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李君威隨意說道。

李君度說道:“那如果我敗了呢?”

李君威笑了:“敗了就敗了唄,你又不是老天爺也不是什麼神仙,你憑什麼不敗,咱爹一生戎馬,少有不敗,憑藉的是兩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當年朱明那麼腐朽無恥,一樣聯合他們做盟友,其二就是識時務,從山東戰場開始,爹是一退再退,打不過清軍就往後退,一直打得過了再登岸。

大哥你呢,你在這裡橫行無忌,靠的是霸道是殺伐,也就沒有什麼得失多寡了對吧。

而且咱們說實話,沒有這件事,你想要入主南亞,莫臥兒人也是最大的敵人,早早晚晚不也是得打一仗麼,現在中亞地區已經被你橫掃,小國部落都爲你吞併,你麾下的實力也擴張到了邊界了,再想增強實力,要麼違約北上,吞併哈薩克,要麼西進滅了波斯人,這都不合適,藉着這個時機果斷南下,雖說有些冒險,但也不能說是壞事。”

“這話也就你敢這麼說,天底下,只有我的兄弟敢這麼和我說真心話。”李君度滿意迴應,絲毫不覺得李君威的話無禮。

李君威嘿嘿一笑,說道:“那兄弟再和哥哥說幾句貼心的話。”

“你說就是了,在我面前有什麼可顧忌的呢?”李君度笑了。

李君威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直說了,這次二哥派我來,是想着有我在,不至於吃了大哥的虧,爲了二哥的囑託,我自然是竭盡全力,但對我來說,皇帝二哥是我的哥哥,大王爺大哥也是我兄弟,我怎麼會有所偏向呢。

是,這一次我來哥哥跟前,哥哥做事就沒那麼隨心所欲了,生怕害了弟弟也怕惱了爹,但我來也不是全無道理。

哥哥想要征伐南下,其實有兩個不確定因素,一是強大的莫臥兒帝國是否能夠戰勝,二就是腳下這塊地盤是否會被人趁虛而入。前者,我沒有辦法相助,一切看哥哥的本事,但是後者,卻是我能決斷的,所謂趁虛而入,最大的威脅就是帝國。

你與爹、二哥說好的,這塊地只是暫爲棲身,將來你進入南亞,說不定就會被人拿走,你防是不防,你若防備,力量分散,更難戰勝莫臥兒人了,你若不防,後路被斷,前路不開,是死路一條。

有兄弟我在,哥哥就是無後顧之憂了,你大可發兵南下,這撒馬爾罕城和河中之地由我來看管,我就不信有人敢在我頭上動土,若哥哥在南亞打不開局面,大不了退回來,再來一次也就是了。”

李君度聽後,哈哈一笑,抱住了自己的兄弟,拍了拍他的後背,說道:“你有這番想法,當真是哥哥的福氣,我斷然不會虧你的。”

李君威笑了笑:“兄弟之間,不用這麼生分。”

正如李君威所說,李君度對於越來越迫近的定邊將軍府轄區越發感覺到威脅,特別是將軍府和駐藏大臣公署從哈密遷到伊犁地區之後,雙方之間再無阻礙,假如李君度發兵南下,一個月的功夫,陳平就可以佔領河中之地各處,徹底控制這塊地盤,這也是李君度願意讓出富庶的費爾幹納盆地的緣故,一方面向帝國表達善意,另外也就是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做個人質。

而有了李君威,一切就不用多想了,李君威出現,代表帝國代表皇帝,更是代表着太上皇,他身處此地,比任何人的承諾都管用,裕王就是最佳的人質,皇帝絕對不會把自己的兄弟置於危險之中,特別是在太上皇還健在的時候。

假設李君威和李君度都被耍了,那李君度也不會說什麼來,連親兄弟都可以拋棄的人,如果不這麼多,肯定會有更殘酷的辦法來達成目標。

李君度笑哈哈的說道:“光顧着和你說正經事了,你的幾個嫂嫂你還沒有見過,我已經讓人去城裡叫了,就在這金帳,咱們好好聚一聚。”

李君威正色說道:“哪裡話,當是我這個弟弟去拜見嫂嫂們的,禮物早已備下,還有爹爹和曾娘娘給兒媳婦和孫兒們的東西,全都備齊了,咱們這就去。”

章二三零 禪位章八二 移民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二零七 鄭成功的命運章一七五 贈書章一五零 需求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十五 天可汗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一七二 藩政章一二四 小小伎倆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四七七 最後的安排章三三三 解決辦法章四 接舷戰章三六七 安排章二六四 馬澤帕章七三 大婚章三八三 不虧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九二 噶爾丹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六七 承包章一七三 待遇章一零五 航線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三八 勸服小袁營章六二 戰勝章四百 做選擇章一五八 前線章三十 態勢章十一 釀酒章七三 經略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三五四 部署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一九四 無爲章四零六 興大案章二三 秘密貿易章八九 無奈章一 盡忠職守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三十 戰犯們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八 血契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三四零 原委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四七九 阿曼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四九 戰象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二三八 殖民地紳士委員會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四十 困局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九二 噶爾丹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三七八 嫌棄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二三二 迴歸章三一三 更多的安排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一 盡忠職守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八二 鴨綠江
章二三零 禪位章八二 移民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二零七 鄭成功的命運章一七五 贈書章一五零 需求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十五 天可汗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一七二 藩政章一二四 小小伎倆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四七七 最後的安排章三三三 解決辦法章四 接舷戰章三六七 安排章二六四 馬澤帕章七三 大婚章三八三 不虧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九二 噶爾丹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六七 承包章一七三 待遇章一零五 航線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三八 勸服小袁營章六二 戰勝章四百 做選擇章一五八 前線章三十 態勢章十一 釀酒章七三 經略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三五四 部署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一九四 無爲章四零六 興大案章二三 秘密貿易章八九 無奈章一 盡忠職守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三十 戰犯們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八 血契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二四 倒黴的漢軍旗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三四零 原委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四七九 阿曼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四九 戰象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二三八 殖民地紳士委員會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四十 困局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九二 噶爾丹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三七八 嫌棄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二三二 迴歸章三一三 更多的安排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一 盡忠職守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八二 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