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

確實,如果合衆國只需要東印度公司投降的話,那麼僅僅只需要馬特索爾科配合就可以了,畢竟他現在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督,而他的上司,德魯伊特爾已經淪爲了階下囚,但馬特索爾科不可能同意李明勳的要求,他無法將自己奮鬥了半生的事業拱手相讓。

但是李明勳卻早有準備,他給了馬特索爾科準備了一條中間道路,那就是租界。

簡單來說,目前東印度公司擁有的所有據點和殖民地,包括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和東印度羣島,全都要無條件交給合衆國,並且由尼德蘭聯省共和國三級議會出具官方合約,承認合衆國對這些殖民地的主權和所有權,但是,合衆國可以把其中一些荷蘭利益集中的地方的長期租借給荷蘭人繼續經營,代爲統治,以保證尼德蘭不會因爲丟掉了東方殖民地而衰落,而十七位紳士也不會直接丟掉錢袋子。

簡而言之,荷蘭人失去了對東方殖民地的所有權,但是扔具備經營權和開發權,至於這個權限的法定時間,李明勳開口就定下了三十年,並且保證,雙方可以協商延期。

馬特索爾科難以置信李明勳會有如此安排,但是他感覺這實在是太過於誘人了,至少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大部分利益可以保證,並且擁有高於其他歐洲國家的東方話語權,雖然只有三十年,但絕對算得上是意外之喜,畢竟馬特索爾科的談判目的是保住荷蘭的幾塊核心殖民地而已,他也知道,在未來幾十年來,隨着合衆國的繼續強大和從大陸戰爭中解放出來,荷蘭的利益只會繼續縮小,而李明勳給出的方案是,尼德蘭和偉大的東印度公司至少還有三十年的輝煌期。

“閣下,我如何能保證合衆國爲踐行您的這個方案呢?”馬特索爾科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畢竟李明勳提出的這個方案對尼德蘭來說實在是太優渥了,其國內一定會有反彈的。

李明勳卻一點也不擔心,大陸戰爭馬上要開啓,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裡,合衆國會多出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至少六千萬的人口,佔據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最富庶的土地和最勤勞聰明的百姓,合衆國的實力會增長五倍,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大到國內的新興資產階級和庶民地主都難以吃乾淨,這甚至會改變合衆國的經濟面貌,那些在海貿上賺錢的商人會逐漸走上大陸。

而在商人們還在吃大陸的利益蛋糕的時候,李明勳在海上的規劃是深入非洲大陸、澳洲大陸和美洲,商業範圍深入拓展到整個歐洲,把曾經的敵人荷蘭轉變爲合衆國在美洲殖民和歐洲商業利潤開發的朋友,限制於現在的技術,合衆國很難保護在歐洲的利益,那個時候,最佳的辦法是,合衆國保護歐洲人在東方的利益,而歐洲盟友保護合衆國在歐洲的利益,以此雙贏,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縱然有人想反悔,也是不能的。

實際上,這也是李明勳整體的戰略規劃,合衆國不可能一邊把歐洲人趕出印度洋和東方,一面前往歐洲做生意,去美洲開拓,只有雙反相互攥着對方的利益,才能相互信任相互妥協。

但這樣的理由說服不了馬特索爾科,畢竟他只是東印度公司總督,不是尼德蘭的主宰,李明勳想了想,說話了一個馬特索爾科難以反駁的理由:“我沒有辦法保證,我的朋友,老實說,今天在談判桌上達成的協議我都無法保證,即便按照你的設想,我把巴達維亞等地繼續交由你們荷蘭人,就萬事大吉了嗎?

想想吧,終有一天,合衆國的商人會惦記屬於你們的蛋糕,撕毀和平協議又有什麼負擔呢?”

“好吧,您說的沒錯,相對於貪婪的商人,我更願意相信您,至少在您執掌這個偉大國家的二十年裡,言出必踐,您的信譽無可指摘。”馬特索爾科老實說道,這不是拍馬***前的李明勳只有四十七歲,正是一個政治家最春秋鼎盛的時候,他建立的國家也是蒸蒸日上,只要他在位,一切都是有保證的。

見馬特索爾科同意了自己的方法,心情也舒暢了很多,李明勳讓人上了一些茶點,二人簡單吃了一些,攤開了一副準備好的地圖,這是安全局出具的地圖,比例尺和方位都是非常精準的,而在地圖上,用藍色標註除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各地的據點和利益範圍,也有標註的一些數字,比如當地的荷蘭裔的數量等。

顯然,李明勳要接着這幅地圖切割東印度公司的利益,但已經選擇開誠佈公的馬特索爾科讓人拿來了藍色的筆,在澳洲、南非、新幾內亞三地各自標註了幾個地方,出現了五個合衆國也不知道的據點,奧蘭治堡內陸有一個捕奴據點,新幾內亞的南部海岸也有兩個據點,最神秘的在澳洲的東南角,也就是悉尼,那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隱秘據點中最有價值的,因爲在那裡,荷蘭人發現了金礦可以淘金,每年可以獲得大約兩萬兩的金沙。

目前的悉尼堡擁有六千多人,其中有上千人是荷蘭裔,其餘都是馬來奴隸或者澳洲土著,而這個據點的標註,算是合衆國的意外之喜,給馬特索爾科的談判增加了一塊不大不小的籌碼,這塊籌碼可以讓東印度公司少很多戰爭賠款,但終究也無法再爲尼德蘭所有,因爲在這次談判中,李明勳直接了當的宣佈,澳洲是合衆國的澳洲,不會讓任何人染指。

澳洲的據點,包括悉尼和阿德萊德被劃掉,不在租借範圍內,新幾內亞也是,荷蘭人在最東方的租借是香料羣島,接下來被劃掉的望加錫、馬六甲和蘇門答臘,而印度洋上,荷蘭人被剔除了緬甸海岸,錫蘭島上的加勒港被歸爲了合衆國,印度半島上的據點同樣丟失,因爲那是李明勳承諾給英國和葡萄牙這兩個盟友的利益,最後是南部非洲的奧蘭治堡。

馬特索爾科眉頭微皺:“閣下,毛里求斯位於西印度洋,而印度洋的貿易中心在南亞,至少我們應該在這裡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吧,請您爲我們保留加勒港。”

李明勳擺擺手:“不,總督閣下,說實話,錫蘭的丁香確實讓人眼饞,但貴國必須放棄這個島嶼,因爲戰後的科倫坡也會升起合衆國的旗幟。”

馬特索爾科明白了過來,合衆國這是要獨霸錫蘭島,錫蘭除了高利潤的香料資源之外,還是合衆國對外殖民長遠計劃的一步,合衆國要長期保有對南亞的影響力,必須在當地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起到離岸平衡的作用,錫蘭就是最好的選擇,荷蘭人只能退出,葡萄牙人與合衆國交換了利益,合衆國獨霸錫蘭,解決當地的佛教徒爲主,天方教徒爲輔的土著之後,這裡將會成爲合衆國的海外行省之一。

“當然,如果貴國依舊想參與南亞事務的話,我建議十七位紳士可以與南亞的土邦酋長商議據點的事情。”李明勳微笑說道。

在合衆國的規劃中,南洋與澳洲專屬合衆國,非洲東海岸合衆國與葡萄牙分享,南部非洲與馬達加斯加專屬合衆國,而中東地區的奧斯曼帝國又是歐洲人的世仇,除了波斯,只有印度半島作爲公共殖民地了,無論是已經插手其中的中英葡,還是有志於此的荷蘭、法國之流,都可以自行參與。

印度確實是一塊肥沃的殖民地,也是歐洲殖民各國的最佳去處,同樣也爲合衆國覬覦,但不可否認的是,南亞這塊土地上有莫臥兒王朝這個龐然大物,而且是在巔峰時期的封建王朝,合衆國要想獨霸南亞,就得傾舉國之力,現在,合衆國可沒有這個能量。

馬特索爾科感覺很欣喜,至少尼德蘭在東方還有殖民權力,雖然是在‘怪物房’級的南亞,但依舊擁有操作空間,畢竟南亞擁有僅次於東方的富饒。

除了加勒港,馬特索爾科很想保住非洲南部的奧蘭治堡,但那是妄想,這塊土地已經被合衆國視爲南華一類的核心區域,斷不能讓荷蘭人再進行殖民擴張,但李明勳承諾保護當地荷蘭人和東印度公司的合法利益,比如造船廠之類的產業,但最終結果是,東印度公司在戰後很快清理了當地的資產,退出了南部非洲,轉而去了更容易捕奴的西非和幾內亞。

原因很簡單,奧蘭治堡的崛起是東印度公司在此地的海量投入,戰爭結束了,東印度公司實力弱小,無法繼續投入,而奧蘭治堡還要面臨開普敦這個天然良港、南非核心和自由港的競爭,根本無法生存。

馬特索爾科最滿意的是保住了爪哇島的巴達維亞總部和香料羣島的安汶據點。

在爪哇,合衆國把西冷到井裡汶的土地劃歸了荷蘭租界,大約相當於後世的西爪哇省和萬丹北部區域,面積約有五萬平方公里,合衆國僅僅會在巴達維亞象徵駐守一支軍隊和一支艦隊宣示主權,而在這片租界內,行使的是東印度公司的法令,受東印度公司管轄,荷蘭人與東印度公司認定的合法公民享有與合衆國國民一樣的國民待遇,而合衆國國民同樣可以在此經商置業,享有和荷蘭純種白人的同等地位,可以參與本地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一切活動。

而爪哇島的其他區域,荷蘭人只擁有和歐洲商人同等的通商權限。爪哇島上所有的土著部落,只允許向合衆國效忠,成爲合衆國的藩屬,只有得到駐軍許可的情況下,荷蘭人才能與之建立聯繫,在西爪哇租界內,荷蘭人擁有信仰自由的權限,但不允許強迫其他人,包括合衆國人和當地土著信教,也不得向當地原始部落傳教。

而在香料羣島,合衆國把安汶島租借給了荷蘭人,享有與西爪哇一樣的權力,但特許東印度公司繼續壟斷香料羣島的香料貿易,只是所得香料中,合衆國商人有三分之一的採購權,而香料羣島的所有土著都不得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有政治關係,與在西爪哇租界一樣,荷蘭人不得規定官方語言,也不得強迫土著學習荷蘭語言、文字。

馬特索爾科對其中的一些條款進行了改變,主要是宗教、租界費用和行政法令上,比如,馬特索爾科拒絕給所有合衆國商人法外治權,只給了外交和軍事人員這些權限,但是在一些問題上,李明勳是不會讓步的,比如除了巴達維亞的使館區這一相當於荷蘭國土的區域,荷蘭人不得隨意使用尼德蘭國旗和東印度公司的旗幟。

實際上,東印度公司和荷蘭商人的主要利益也就在這兩塊租界之中,其餘荷蘭據點的資產,合衆國承認其資產合法,但繼續經營必須遵守合衆國法律,因爲合衆國對外國國籍人士嚴苛的宗教和稅務法律,大部分荷蘭人選擇離開這些據點,前往租界內繼續經營,也有的選擇加入合衆國國籍,徹底融入東方這個多民族國家。

與法國人一樣,尼德蘭失去了可以失去的一切,獲得的東西卻是意想不到的,旁的不說,東印度公司幾乎獲得了半個爪哇,要知道,馬特索爾科在這之前也僅認爲,可以通過談判保住巴達維亞和周邊三十里的那些種植園罷了,結果超乎了馬特索爾科的預料,而李明勳的大度也需要馬特索爾科的回報。

“總督閣下,我想,這個協議達成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貴國與我國,貴公司與我國商人會處於和平狀態了,爲了慶祝難得的友誼,您不應該把和我們敵人的那點齷齪公之於衆嗎?”李明勳拿出一瓶法國紅酒,微笑問道,所謂的敵人,自然指的是滿清了,李明勳很想知道,滿清與東印度公司這兩個敵人所籌劃的反華聯盟究竟會如何操作!

章二一七 秘密接洽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十三 偵查雞籠港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章四十 剪除士大夫章四五一 布子章二二八 分析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十三 黃教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二六二 獼猴章七九 中計了章四五七 情況章三九一 鼠疫大爆發章一七二 請降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一七九 日本維新社章三九 學習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六二 進軍章四三六 換了人間章二三八 殖民地紳士委員會章一四七 重逢章二一二 收編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三四八 政治的邏輯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四四二 用人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九 三封信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二三八 殖民地紳士委員會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二八九 國聯章七七 洲際貿易船隊 狂歡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二七五 維和章二九 榮耀堡的意義章四五零 脫困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三一 甕中殺鱉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七十 鄭芝龍降清章三二一 紡織品份額章六五 對英宣戰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六三 親藩體系章一四五 進步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十四 高徒章三四八 政治的邏輯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一六一 一瞥章八二 鴨綠江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十六 必然的鴻門宴章一三四 教育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三八四 朋友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三九四 談判章一一九 兩洋公路與南華章四一五 沙皇章二零九 副相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一一二 歸附章五二 不遂人願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一六零 兌子《里斯本條約》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七七 洲際貿易船隊 狂歡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四三四 挑選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八九 以鐵換鐵
章二一七 秘密接洽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十三 偵查雞籠港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章四十 剪除士大夫章四五一 布子章二二八 分析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十三 黃教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二六二 獼猴章七九 中計了章四五七 情況章三九一 鼠疫大爆發章一七二 請降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一七九 日本維新社章三九 學習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六二 進軍章四三六 換了人間章二三八 殖民地紳士委員會章一四七 重逢章二一二 收編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三四八 政治的邏輯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四四二 用人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九 三封信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二三八 殖民地紳士委員會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二八九 國聯章七七 洲際貿易船隊 狂歡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二七五 維和章二九 榮耀堡的意義章四五零 脫困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三一 甕中殺鱉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七十 鄭芝龍降清章三二一 紡織品份額章六五 對英宣戰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六三 親藩體系章一四五 進步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十四 高徒章三四八 政治的邏輯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一六一 一瞥章八二 鴨綠江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十六 必然的鴻門宴章一三四 教育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三八四 朋友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三九四 談判章一一九 兩洋公路與南華章四一五 沙皇章二零九 副相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一一二 歸附章五二 不遂人願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一六零 兌子《里斯本條約》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七七 洲際貿易船隊 狂歡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四三四 挑選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八九 以鐵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