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零五 解決問題

馬車上,聽完了李昭譽話語的衆人,都是無奈的搖搖頭,因爲這意味着,國聯是真的辦不成任何事了。

誰主張誰分擔,意味着誰想辦事誰掏錢,若是掏錢就能辦成事的話,國際合作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比如英法如果願意出錢促成烏克蘭與俄國劃清國境線,那麼帝國肯定想方設法的阻撓,因爲這可以讓自己的對手多花錢。

吃力不討好的事,誰也不願意幹,更不要說現在大家都不想掏錢了。

如果國聯會費真的如此分攤,那意味着國聯能發揮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段毅原本是準備代替李昭譽去解今天會議的尷尬的,因爲會費分攤的問題解決不了,所以作爲世界最強國,國聯創始國的帝國肯定會遭遇諸多非議,而李昭譽顯然不擅長應對這些事,畢竟東方同盟會議與國聯會議完全不同。

東方同盟會議是帝國帶一羣小弟玩,談判起來,也是小弟們爲了利益在爭吵,李昭譽當和事老,兩頭都在討好他,而在國聯會議上,很容易成爲衆矢之的。

而面對李昭譽的計劃,段毅說道:“大公子,你對局勢的理解是正確的,但是我不建議你選擇合適的時機提出你的主張。”

“爲什麼?”李昭譽有些不理解。

“因爲那會讓帝國成爲衆矢之的,現如今國際社會對國聯是充滿憧憬的,你如果提出你的主張,就是一盆冷水澆滅全世界的激情,哪怕參加會議的每一個外交官都知道,你的辦法是對的,你也會招惹太多的非議,而這些非議也會作用在帝國的身上。

這種外交組織,其實有兩件事最爲重要,一個是分鍋,一個是爭功。誰主張誰分擔,雖然是解決經費分攤的最終辦法,但顯然這不是世界人民所願意看到的,所以人們迫切的想要知道,到底是誰讓國聯沒有達到他們想要的地步,你提出,這口黑鍋就是你的。”段毅認真說道。

全世界對國聯的建立都是充滿期許的,只不過,帝國國內的輿論和國際社會還是有些不同的。

帝國百姓認爲國聯建立是一件好事,但不可能達到傳說中那些事。

比如國聯會議宣佈,國聯致力於世界和平,解決衝突,實現全世界的科學進步,人道主義。而帝國百姓不相信真的能做到這一點,帝國是一個團結的國家,團結一心的國家都做不到,更不要說一羣各有心思的國家湊在一起了。

人越多,越難成事,這是帝國百姓的共同認知。

相反,國際社會對國聯的期許就比帝國百姓要高非常多了。這主要是一羣小國,尤其是那些歐洲腹地的小國。

在小國眼中,世界這麼亂就是大國在作祟,尤其是大國之中出現類似路易十四這類掌權者的時候。現如今國聯成立了,大國之間確立了勢力範圍,也有了吵架的平臺,那就應該不打仗了,既然大國之間不打仗了,那世界也就會和平,沒有了戰爭之後,各國都會走向發展的康莊大道。

顯然,這太理想化了,這種理想化最終會被現實一巴掌抽醒,但理想化的人仍然會記恨那個給他們一個清醒巴掌的人。

而目前國聯經費分攤已經成爲一個全新的問題,一開始,大家要找到一個合理的分攤方案,但現在,各國已經開始轉變了思路,找一個解決經費分攤的解決辦法。

段毅說道最後,主動開了一個玩笑說道:“這種事就和地雷一樣,不管是誰埋的,誰踩到就是誰的。”

“那這件事該如何解決?”李昭譽主動問。

段毅說:“兩個辦法,一個是有一個國家的代表不知曉其中的厲害,主動提出誰主張誰分擔這個解決辦法。第二個就是等到五大國都吵的受不了的時候,達成一個共同聲明,大國們把這個擔子挑起來。”

李昭譽微微點頭,他才知道,自己差一點走錯一步,成爲第一個辦法的倒黴蛋。

“那我們就繼續等下來就好了。”威廉王儲提議說。

李昭譽點頭,但是他看到段毅神色有些古怪,似乎對繼續等待不屑一顧。馬車進入塞維利亞行宮,正如段毅預料的那樣,這次會議非常的無聊,全程都是各國提出一個又一個的經費分攤方案,然後被其他國家所拒絕,段毅一直代表李昭譽發言,說着都是一些沒有影響的車軲轆話,來來回回就那幾句。

大意就是帝國有足夠的誠心和奉獻精神,只不過帝國不能吃虧。

會議分爲早上和下午兩場,隨即結束,李昭譽對西班牙王室的招待晚宴沒有任何興趣,因此照例叫上威廉王儲返回城外的使團駐地,但這一次,威廉王儲沒有像往常那樣隨李昭譽離開,似乎被邀請去參加舞會。

“永忠,你打聽一下,威廉去見了什麼人。”回去的時候,還未上馬車,段毅對李永忠低聲說道。

李永忠看了李昭譽一眼,在得到他的允許之後,李永忠微微點頭,說道:“這好辦,行宮裡有很多侍者,花一點錢就能搞定。”

李昭譽坐上了馬車,回去的時候問道:“段長官,爲什麼打探威廉的行動,你認爲他會做什麼不利於帝國的事嗎?”

段毅反問:“你難道認爲他不會做嗎?”

李昭譽搖搖頭:“他是普魯士的王儲,加入某件事對普魯士有利,而對帝國沒有太多的損傷,我想他會嘗試的。但在國聯這些問題上,威廉已經與我們擁有共同的利益。”

“不。”段毅搖搖頭:“你的眼睛不應該只是盯着眼前。就以國聯經費分攤舉例,現在有三件事需要國聯出面,並且需要大量的經費。俄國、烏克蘭的邊境劃分問題,奧斯曼帝國與西歐各國在北非的爭端,西班牙與奧地利帝國在意大利地區的爭端。

這三件事,與普魯士都沒有多少關係,這也是其與我們共進退的緣故,他們不想出錢,帝國不出錢他們也就能接受。但如果你想的長遠一些,普魯士這樣一個正在急速變強且有擴張野心的國家,早早晚晚會製造出類似三個爭端的問題,到時候也需要國聯解決,也需要消耗經費。而如果誰主張誰分擔,那對普魯士將是不利的。

在可預見的將來,授予國聯一定的行動干預能力,若再是由帝國出大部分資金的話,那是符合普魯士利益的。”

“僅僅就爲了將來的一種可能?”李昭譽還是有些不相信。

段毅呵呵一笑:“普魯士只是最不容易背叛帝國的那個,實際上我相信五大國中的其餘四個已經在私下接觸了。經費分攤,帝國主擔,聽起來是多麼的順耳,做起來是多麼的愜意,各國都想這麼幹。”

李昭譽這下不懷疑了,英法兩國就是和帝國對着幹的,帝國出錢多,哪怕不是用在他們身上他們也高興,而西班牙和奧斯曼帝國都有問題急需國聯花錢解決,其實英法也是一樣,四個國家顯然是有共同利益的,只不過結構性矛盾太多,暫時沒有注意到,等到他們注意到了,就會專事專辦,聯合一起,快快樂樂的把帝國坑了。

當然,帝國肯定不上當,不會承擔過多的經費配額,但這也簡單,直接把攪黃這件事的大黑鍋扣在帝國頭上,反正他們也不吃虧。

“我們該怎麼辦?”李昭譽又問。

段毅笑了笑:“事情都還沒發生,哪裡能商量怎麼辦。晚上,威廉會回來的,你看他會怎麼跟你說舞會的事。”

段毅對威廉王儲不瞭解,但是李昭譽瞭解,如果真的如段毅所說的,普魯士已經開始被其他國家說服,那麼威廉王儲回來肯定會說舞會上的一些小事,如果僅僅真的只是舞會,那麼威廉會什麼都不說,因爲威廉知道李昭譽不喜歡類似的活動。

“假設威廉王儲如您所料呢?”李昭譽問。

“被動防禦是沒用的,最好的結果就是主動出擊。”段毅似乎胸有成竹,但卻沒有直言相告,而是給了一個意味難明的提醒。

正如李昭譽預料的那樣,威廉王儲回來,滔滔不絕的與他講述在舞會上遇到的某個西班牙貴族的女兒,李昭譽就知道,他肯定被邀請去參加了某個傷害帝國利益的秘密會議。

但李昭譽並不會因此怪罪威廉王儲,這不是因爲雙方的私人友誼可以戰勝帝國的國家利益,而是繼續保持兩個人的友誼,更有利於帝國的國家利益。

當然,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第二天塞維利亞行宮會議上,五大國加上四個非常任理事國,俄國、荷蘭、普魯士和威尼斯,九個國家裡,有七個一起向帝國發難,只有普魯士王儲威廉選擇了沉默。

如此多的人反對中,威廉依舊保持了沉默,表明他沒有因爲一些虛無縹緲的利益走向地宮的對立面,沒有落井下石,就依舊值得原諒。

而第二個重要原因是,李昭譽已經想好了如何應對這次危機,只不過在九個理事國進行閉門磋商的時候,李昭譽故意沒有說出自己的處理辦法。

“當你遇到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就可以選擇兩個辦法來解決,第一是製造一個更大的問題,第二就是拿出一個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方案。”這是李君威對自己兒子的教導,而李昭譽選擇的是第二種解決辦法。

在閉門磋商中,各國代表認爲,帝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擁有最多的人口,最富饒的土地和最發達的經濟,尤其是財政收入,遠超各國一個數量級,那些足夠把各國壓倒的財政支持,對於帝國來說,只是輕如鴻毛。

那麼,帝國方面理應承擔起國聯會費的大部分,各國一開始要求帝國承擔四分之三,也就是百分之七十五,在李昭譽選擇反對之後,這個標準逐漸被降低到了百分之五十五,這與帝國所堅持的四分之一的標準還要高了一倍。

理事會各國的集體施加壓力,沒有讓李昭譽屈服,英法提出,把這一方案在明日的國聯大會上向全體代表公佈,進行集體表決。當然,所謂的集體表決,就是動員其他國家向帝國施加壓力罷了,常任理事國雖然沒有一票否決權,但那是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

實際上,帝國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只不過這個權力只能用一次。

這個所謂的一票否決權就是退出國聯,在當今這個世界,沒有帝國參與,國聯就稱不上國聯,而且帝國還有能力拉着一大批其他國家退出國聯,徹底把這個組織搞崩,這也是未來幾十年裡,帝國常用的招數,只不過僅限於大國的內部磋商,而爲了維護國聯的存在,其餘國家都不敢過多的逼迫帝國。

國聯大會表決,就是就會費問題就行最後的協作,表決肯定是要在最後,也就是理事會成員各自退出一個方案,交由各國投票決定,得到絕對多數票的就成爲經費分攤的框架協議,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規劃。

而與以往不同,這一次,李昭譽代表帝國不等七國提出那個方案,就先聲奪人,率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案。

那就是帝國願意承擔國聯會費的百分之五十,其餘份額由理事會其他國家承擔。

一開始,七國認爲這是自己的勝利,雖然李昭譽又降低了五個百分點,也免除了其餘小國的份額,但終究還是帝國承擔了最大的一頭。有了這個框架,其餘國家就好商議了。

但隨着李昭譽公開細節,七國代表的眉頭緊皺起來。因爲李昭譽提出,國聯應該制定一箇中短期計劃,解決現在一切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包括俄烏邊境問題,北非問題,意大利問題,西班牙葡萄牙的南美殖民地劃界問題,歐洲各國在非洲西海岸的勢力劃分,巴爾幹半島問題,除了安全問題,還有歐洲鼠疫問題,發生在波蘭和瑞典部分地區的饑荒、瑞士地區的宗教衝突等等問題。

而之所以提出這些問題,主要是爲了一個數字,三千萬!

李昭譽認爲,需要三千萬才能把這些問題全都牽上頭,解決則需要一億五千萬到兩個億,也就是說,第一年需要三千會會費,十年內需要兩個億,而帝國願意承擔一半,其餘的,由理事會承擔。

章三十 戰犯們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七十 紡織業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一七七 日本使團章一零三 沙皇章一百 談判章八四 鏵式犁章二百 各方章一四五 進步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二一 不一之戰 無利可圖章三十 陷城章一五七 條件章二九五 切割章八一 誤會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三六四 安排章一七一 成長章二七 揍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三一九 屬於你的陽光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三四三 以打促和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三一 募兵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四五七 情況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一四一 虧空章二六 航線章九一 即可宣戰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八五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三五二 惡劣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二一一 泰山章九六 倒黴章一一三 難以置信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一八七 南京 南京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一五七 堵嘴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二六八 必戰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三八四 方略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十三 黃教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四二三 謊言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六九 答應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章七六 結髮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九七 新盟友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三八七 謀斷章三七三 抵達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三十 對定國的考驗章一九七 出兵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六四 李倧章二三 覆滅章二九 榮耀堡的意義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一七二 藩政章一二一 多管齊下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三三六 安排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六二 器量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六三 瓊州在握
章三十 戰犯們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七十 紡織業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一七七 日本使團章一零三 沙皇章一百 談判章八四 鏵式犁章二百 各方章一四五 進步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二一 不一之戰 無利可圖章三十 陷城章一五七 條件章二九五 切割章八一 誤會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三六四 安排章一七一 成長章二七 揍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三一九 屬於你的陽光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三四三 以打促和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三一 募兵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四五七 情況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一四一 虧空章二六 航線章九一 即可宣戰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八五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三五二 惡劣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二一一 泰山章九六 倒黴章一一三 難以置信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一八七 南京 南京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一五七 堵嘴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二六八 必戰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三八四 方略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十三 黃教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四二三 謊言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六九 答應章二九三 老問題新解決章七六 結髮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九七 新盟友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三八七 謀斷章三七三 抵達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三十 對定國的考驗章一九七 出兵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六四 李倧章二三 覆滅章二九 榮耀堡的意義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一七二 藩政章一二一 多管齊下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三三六 安排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六二 器量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六三 瓊州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