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

博哈德欠身表示不敢,而是非常認真的說道:“尊貴的王儲殿下,我希望您清楚,最新需要的這六百萬泰勒的款項不會有一個銀幣花費在普魯士,這是爲英國朋友準備的,這是安妮殿下的親筆信。”

“安妮殿下?”約瑟夫有些不解,他想不出歐洲還有哪一位尊貴的領主可以被這麼稱呼。

博哈德沒有解釋,而是把親筆信遞了過去,約瑟夫打開一看,發現是英文寫就,他略微思忖,就着人請來了自己的家庭教師,家庭教師精通英文,他的閱讀讓約瑟夫知道,這位安妮殿下就是目前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的次女,丹麥喬治親王的妻子,安妮公主殿下。

而如果不是詹姆斯二世復辟,在威廉國王、瑪麗女王死後,且二人沒有子嗣的情況下,這位安妮公主理應是現在的英國國王。

更出奇的是,安妮公主表達了自己堅定的意志,她自稱得到了英國國內天主教徒的支持,不日將會前往英國,廢黜他的父親,把英國再次變成一個新教國家,安妮以未來英國國王的身份,請求哈布斯堡王朝的支持。

“........尊貴的陛下,您或許因爲支持一個新教徒奪取天主教國王的王位而心中不安,但英國是特殊的,現在您支持的是路易十四的敵人,我獲得的只是英格蘭的王位,而尊貴的您得到的將是一個強國的支持........。”安妮公主在親筆信中,如此說道。

約瑟夫也終於明白了博哈德所說的那句話,六百萬泰勒的錢款,如果真的能夠讓安妮女王奪權成功,那意味着法國失去了一大臂膀,而大同盟又多了一個強國盟友。一進一出,效果確實能超過十萬兵馬,達到二十萬兵馬倒也不爲過。

“我需要與陛下商議一下。”約瑟夫拿不定主意,對博哈德說道。

約瑟夫王儲匆匆而去,來到了皇帝陛下面前,利奧伯德和他的大臣聽約瑟夫王儲講述完這件事,幾乎要炸鍋了。六百萬泰勒換取英國對法國的背叛,實在是太划算了!

只有利奧伯德猶豫了片刻,但也僅僅是片刻,他因爲興奮,臉色都有紅潤了,利奧伯德說道:“我同意這筆政治資金的調動,它的優先度還要超過給歐根的軍費。

原本以爲,我們失去了英國盟友,現在看來,又有機會恢復到大同盟時代的輝煌。這一次,路易十四逃不掉了,我要讓他知道,就算是太陽,也會落下的。”

利奧伯德非常高興有這樣的結果,其中兩點尤其開心。

安妮公主即便是失敗了,六百萬泰勒也可以讓英國陷入內戰之中,這樣路易十四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盟友,對於哈布斯堡來說極爲有利。

其二,利奧伯德發現,安妮女王復位計劃是普魯士國王與荷蘭總統海因修斯一起制定的,對於東方的中國一直隱瞞。現在,他們來求自己的協助,這意味着利奧伯德提出的一個政治理念在歐洲各國是普遍接受的,這就是:歐洲的事由歐洲人解決。

利奧伯德已經厭倦了來自東方的,黃種的中國人,這些年來,歐洲的戰爭,他們想參與就參與,想不參與就不參與,想支持誰就支持誰,想得到多少好處就得到多少好處,往往各國付出了無數的代價,最後的蛋糕卻由中國來切。現在,利奧伯德有了結束這一切的希望。

博哈德被請到了利奧伯德皇帝面前,在皇帝親口答應了計劃,並且要親筆回信給安妮公主後,博哈德又拿出了一封信,衆人看過後,對這個計劃成功的信心又增添了三分。

這封信是英國馬爾伯勒公爵,蘇格蘭總督丘吉爾所寫,寫給安妮公主的,他在信中向女王獻上自己全部的忠誠,並且派遣他的妻子,安妮年輕時代的閨蜜薩拉前往普魯士,接洽這件事。

安妮公爵要歲薩拉秘密前往阿姆斯特丹,等時機一到,立刻迎安妮返回倫敦,加冕爲王。

在奧地利的君臣看來,有馬爾伯勒公爵起兵,至少英國陷入新一輪的內戰是必然的,那麼六百萬泰勒就已經發揮了作用。

帝國三十八年,四月,倫敦煤炭交易所。

這座大樓原本是紡織品交易所,以往英國出產的呢絨等毛紡織品都在這裡交易。

但是隨着大同盟戰爭後,英國陷入內戰,紡織工業已經衰落,倫敦在歐洲的紡織地位讓位給了法國的里爾與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來自中國的棉紡織品佔據了英國中高端市場,相反,英國的煤炭採掘業卻發展起來,只是因爲中國人來了。

中國人在美洲新大陸的貿易年年增長,蒸汽動力商船往來於歐洲與東方之間,而中國的蒸汽抽水機也出現在了英國、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的礦井,還有那些殖民地的礦井。而在歐洲,尤其是西歐,能夠大規模出產煤炭的只有英國。

英國煤礦多靠海,埋藏淺,容易開採而且距海比較近,且與鐵礦區靠近,條件得天獨厚。

在內戰之前,英國每年開採的煤炭只有兩百萬噸左右,但是隨着中國和歐洲需求量的提升,以及本國從東方引入的冶鐵新技術,讓煤鋼行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這煤炭交易所自然也就輝煌起來。

煤炭交易所所在的街道是倫敦最繁華的所在,三樓的一間包廂打開了窗簾,端着咖啡的丘吉爾公爵用失望的眼神看着窗外的景色,除了這一條街道,整個倫敦蕭條了很多。當年擁有四十多萬人口的倫敦城,現在不到三十二萬人口了。

“公爵,沒想到這麼早可以見到您。”四五個老人進入了這間包廂,其中一個微笑對丘吉爾說道。

丘吉爾放下咖啡杯,親切的迎接這些老人。這些老人是當年輝格黨與託利黨的元老,光榮革命時,正是他們接引威廉取代了詹姆斯二世成爲國王,那個時候,丘吉爾雖然擁有兵權,但在這些人面前還是小人物。

後來詹姆斯二世復辟,這些人被追殺,有些逃亡海外,有些遁避鄉下,也有人領兵與王軍對抗。當詹姆斯二世要結束內戰的時候,又赦免了他們,這些人才得以出現在倫敦城裡。

曾經高高在上的議會大佬,現在聚集在了丘吉爾身邊,真的可以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了。

這是詹姆斯二世復辟之後,丘吉爾第二次來到倫敦,現在他在蘇格蘭的勢力已經穩固,不怕詹姆斯二世擺下鴻門宴了。

“我聽說國王要擴充常備軍,今天要到議會去。”丘吉爾說道。

幾位大佬異口同聲的說道:“國王不會如願的,英國不能再陷入一場大戰中。”

詹姆斯二世爲了尋求內戰停止,在四年前重新召開了議會,只不過與當年的議會不同,大量天主教貴族充斥其中,但資產階級新貴族與新教貴族仍然佔據不少席位,更重要的是,曾經對立的託利與輝格兩黨,在對付國王問題上已經達成了一致,有他們在,詹姆斯二世註定要失敗。

“如果不同意,國王會解散議會。”丘吉爾說。

“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嗎?安妮女王應該回到倫敦了。”

丘吉爾點點頭:“我來是與你們討論一個關鍵問題的,那就是在我們計劃成功後,如何處置詹姆斯國王。”

讓衆人坐下後,丘吉爾說道:“你們要知道,安妮與瑪麗不同,她是一個軟弱的人,當年光榮革命,安妮公主就對詹姆斯二世這位父親抱有愧疚,還給在法國流亡的他寫信請求寬恕。

我的妻子更是告訴我,安妮在抵達阿姆斯特丹後,曾經與海因修斯閣下討論,是否可以在計劃成功後,擁立詹姆斯三世爲國王.......。”

“這絕對不可以。”

“是的,絕對不行,雖然詹姆斯三世年幼,但他也是天主教徒,只要我們成功,英國的國王再也不許天主教徒染指。”

一時間,羣情激憤。

“不要激動,幸運的是,海因修斯閣下已經替我們嚴詞拒絕了這個提議。我們只承認安妮爲女王,雖然她沒有後嗣,但未來我們必然也只支持新教國王。”丘吉爾重申了這一理念。

在衆人安靜後,丘吉爾說:“我說這些,只是讓衆人明白,詹姆斯二世必須讓位,但我們要溫和而體面的處置他,有一點絕對不能發生,那就是不能暗殺或者以其他理由傷害他的性命。”

幾個人相互看看,紛紛點頭。原因很簡單,安妮深愛她的父親,而在場所有人都是未來新英國政府中的要員,雖說安妮女王不會擁有絕對的權力,但仍然是女王,可不是吉祥物。大家總不能以殺父仇人的身份在安妮身邊效力。

尤其是這位安妮是個感性的人,如果揹着殺父仇人的身份,政治前途也就終結了。

“我建議把國王囚禁到蘇格蘭去。”

“流放海外如何?”

“不好,我們在海外已經沒有穩固的殖民地了。”

“交給中國人吧,詹姆斯二世與中國人關係不錯的。”

“那還不如故意放他走,像威廉國王那樣,讓他繼續流亡法國。”

幾個人討論着,逐漸變成了爭論,丘吉爾有些無奈,顯然這些政治老手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大家討論了許久,得出一個大體上被接受的意見——抓住詹姆斯二世一家,交給安妮女王處置。但也有人擔心,女王會因爲自己的軟弱和仁慈,給英國留下禍根。

慢慢的,桌上的菸灰缸裡堆滿了菸屁股,話題又轉向瞭如何對待愛爾蘭總督,詹姆斯二世的私生子菲茨詹姆斯。

但這仍然是沒有結果的問題,雖然這些人很想得到他的幫助,但問題就在於,承受不起其中的代價,因爲菲茨詹姆斯與中國來往密切,而從一開始,這個計劃就必須對中國保密,否則永遠不會成功。

十年時間,英國這些實權人物早就明白了。中國方面不在乎誰來當國王,不在乎那位國王是天主教徒還是新教徒,中國真正不能接受的是光榮革命後的英國,而這些英國有志之士卻希望英國再次恢復光榮革命後的榮光。

至於理由,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就是君主立憲制,而現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這個政體,君主立憲已經是歐洲政治學中的顯學。英國有識之士們已經明白了,當年中國支持法國進攻英國,支持詹姆斯二世復辟,不是隻是貪圖英國的殖民地,而是因爲光榮革命這條路,他們走對了。

敵人越是反對的,我們就越要去做。英國人也懂的這個道理。

也就是這個時候,一聲劇烈的爆炸聲從窗外傳來,玻璃窗戶由此震動了一下,繼而又是一聲爆炸,然後是模糊的槍聲。

房間裡的人都蹲了下來,丘吉爾腦袋鑽出窗戶看了一眼爆炸升騰起的方向:“是議會方向,現在這個時間,國王應該要抵達議會了。”

“丘吉爾公爵,是你安排的嗎?”

“你是蠢貨嗎,如果是我的安排,此時我應該在蘇格蘭。是不是你們哪個有了糊塗的主意。”

“當然不是。”幾個人大呼冤枉。

這個時候,丘吉爾的衛兵進來,要求丘吉爾立刻離開倫敦,丘吉爾思來想去,認爲此時離開,就等於承認是自己乾的,他決定留下。

倫敦陷入了兩個小時的混亂中,一直到下午的時候,兩個託利黨的議員來到了煤炭交易所,帶來了爆炸事件的詳情。

確實是國王詹姆斯二世的車隊遇到了襲擊,當時國王車隊剛剛抵達議會門前,但有數千人在議會前抗議,這些人身份很複雜,鄉下來的農場主,城市裡的工坊主,以及大批的工人和農民。

他們要麼是紡織業從業者,要麼是產業的上下游從業者,要求議會對來自法國和荷蘭的毛紡織品增稅,保護國內紡織業。

這種抗議已經持續了三天,在今天得聞國王要來,抗議加劇,還有一個謠言在抗議者中傳播——國王要擴充軍隊,爲法國效力,爲此要對紡織行業加稅。

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三 草原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四三 香港章三四九 吞併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一九三 陰謀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一九三 看開的皇帝章一二一 淘金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九六 倒黴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八三 接觸與準備章一四九 方法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十七 殺雞儆猴章三六一 情商章一五零 推動章三十 態勢章二十 鄭森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一四零 安排章八一 糧食海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一六 交易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四三 戰爭公債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十 對抗章二五 安排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四四八 白教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一零五 火燒孝陵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二二四 百人百態章二三 濟州島章二 結盟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二二八 分析章十一 縱橫家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三五七 儲位章八 血契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八十 騷擾章二八六 大失敗章四四三 蘇伊士運河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十四 南美聯動章二二四 時局章一五七 亂點章十八 分化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一七三 待遇章二二三 謹慎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十一 釀酒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一五九 相遇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章六五 進入朝鮮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三六一 情商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一九七 出兵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章一 進軍章七四 馬威章二十 收服章一零三 一路向西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四 炮製章五八 賞烏林
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三 草原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四三 香港章三四九 吞併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一九三 陰謀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一九三 看開的皇帝章一二一 淘金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九六 倒黴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八三 接觸與準備章一四九 方法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十七 殺雞儆猴章三六一 情商章一五零 推動章三十 態勢章二十 鄭森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一四零 安排章八一 糧食海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一六 交易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四三 戰爭公債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十 對抗章二五 安排章三八五 兩面下注章四四八 白教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一零五 火燒孝陵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二二四 百人百態章二三 濟州島章二 結盟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二二八 分析章十一 縱橫家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三五七 儲位章八 血契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八十 騷擾章二八六 大失敗章四四三 蘇伊士運河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十四 南美聯動章二二四 時局章一五七 亂點章十八 分化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一七三 待遇章二二三 謹慎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十一 釀酒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一五九 相遇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章六五 進入朝鮮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三六一 情商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一九七 出兵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章一 進軍章七四 馬威章二十 收服章一零三 一路向西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四 炮製章五八 賞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