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六 運河工程起波瀾

潘名器有些擔心的說道:“王爺,我是第一次到西津,沒有根基,一個人都不認識,負責這麼大的事情,恐怕很難服衆。”

李君威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跟了我這一年,做事圓滑了許多,不是以往那樣了。而且,以你我之間的交情,怎麼會讓你空手去和那些人鬥呢,我已經讓人準備好了。其一,裴元器是我好友,他會像我一樣全力支持你的.......。”

潘名器還要說話,卻被李君威攔住:“我知道,縣官不如現管,閻王好惹,小鬼難纏,所以我依舊讓人擔任我的私人技術顧問。”

“這.......什麼意思?”潘名器不太明白。

李君威說道:“作爲我的私人顧問,你有權向我提出建議,而大家都知道,我對海軍技術方面知道的寥寥,所以我很看重你的建議。因此你直接掌握着西津地區的兩大利益。其一,黑海艦隊想要獲得遠征艦隊裡的裝甲巡洋艦,而黑海艦隊有沒有使用、維護的能力,你說了算,你說給我就給,你說給幾艘,我就給幾艘。

其二,與法國合作的改造戰艦的事情,黑海地區的造船廠有沒有改建的能力,能接下多少單子,也是你說了算。有這兩樣,你就是財神爺,每個人都會討好你,記着,若是收了什麼好處,分我一半呀。”

潘名器自然知道李君威最後實在開玩笑,但是有了這兩樣,西津地區的人自然不會排斥自己了。潘名器突然意識到一件事,問:“王爺........您不去西津嗎?”

李君威搖搖頭:“我就不去了,那裡沒有什麼是必須我出面的,元器一直做的四平八穩,我去了只會亂他陣腳。而且,與你手頭的這件工作相比,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才是百年大計,我要去蘇伊士。”

塞得港開港不過七年,卻已經繁榮的一塌糊塗,火車站和港口周圍密佈着各式各樣的建築,這裡已經是常住人口超過四萬的大城市,來自四面八方的商旅在此聚集,交易着各式各樣的貨物,原本李君威認爲自己靠岸之後會看到忙碌的港口、繁榮的集鎮和摩肩擦踵的人流,但是沒想到的是,整個港口都處於一片死寂的狀態,街道上到處都是無所事事的閒漢,靠着施粥站活着。

在靠岸後,李君威的侍從官上岸打理,回來之後卻直接要求坐艦立刻起航離開,連淡水都不許補充,坐艦一直到了海法港才停下,而在海法,李君威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沒有人知道帝國的裕王殿下會來到這裡,但是當消息傳來的時候,海法港的市民自發組織起來,捧着鮮花,涌上碼頭,歡迎李君威。

這座港口及周圍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現在屬於奧斯曼的猶太公爵約瑟,但是身爲領主的約瑟不止一次的告訴自己的領民,猶太人得到這塊寶貴的生存之地,不僅靠的是奧斯曼蘇丹陛下的慷慨,還因爲中國親王的庇護,如果沒有中國親王幫忙,猶太人是不會得到這塊應許之地的。

而面對蘇丹,猶太人還可以用奉獻超額的稅款來報答,但是對中國親王呢,那位親王甚至沒有接受過猶太人一點禮物。

“約瑟,你這個老東西,搞的我無所適從。如果我早知道會有那麼多漂亮姑娘歡迎我,我肯定好好洗洗澡,噴噴香水,可是我什麼都沒做,漂亮姑娘們嗅到的只是我滿身的臭汗和酒氣........。”李君威站在約瑟的公爵府邸的陽臺前,向着戀戀不散的百姓招手示意,嘴裡不住的抱怨着。

約瑟肥胖的老臉樂開了花,說道:“不,這一切都是自發的,我根本沒有組織,尊貴的殿下,這裡的每個人都是愛您的,他們由衷的想要表達對您的歡迎。”

約瑟纔是真正的愛李君威,自從結識了這位中國親王之後,約瑟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僅很快成爲猶太人之中最富有的那幾個,而且還成爲最有權力的那一個,他不僅是奧斯曼帝國的合法公爵,還是所有猶太富人期許的復國者和保護者。

“你這個老傢伙,在英國賺的盆滿鉢滿,你知道嗎,你把我國的燧發槍賣給了冷溪步槍團,而這支軍隊出現在了北美殖民地。給我們招惹了很多麻煩,所以我勸你對李素態度低一點,否則我會告訴他這個秘密的。”李君威半開玩笑的對約瑟說道。

“我願意賠償,您隨意開價。”

李君威呵呵一笑,他倒是不在乎,反正被打死的又不是帝國士兵,倒黴的是愛爾蘭人、哥薩克人和烏克蘭人。

“賠償就是我要在這裡住一段時間,順便向你打聽一下關於蘇伊士的情況,而這一切,都必須是免費的。”李君威問道。

約瑟笑了:“殿下呀,您是我請都請不來的貴賓呀。”

身爲商人,約瑟對蘇伊士這等交通要道發生的事情還是很瞭解的,之所以李君威抵達蘇伊士的時候不能登岸,是因爲塞得港發生了暴亂,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暴亂的主要是埃及人,既有原本在工地工作的埃及勞工,也有從三角洲前來的埃及百姓,而發生暴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雖然說,引發暴亂的那些惡行暴政多半與帝國方面無關,但這種事是說不清楚的,一切的根源還要從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股份劃分來談。

一開始,李君威就與奧斯曼的科普魯律家族定好的股份佔有的原則,那就是按照貢獻大小分股,佔有股份多數的一方擁有經營權,所以一開始,帝國與奧斯曼兩國都想把股份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帝國方面的辦法是儘可能提升資金入股的份額,畢竟奧斯曼處於戰爭狀態,拿不出錢來投資,帝國投入資金越多,那麼佔有的股份也就越多。一開始,帝國方面也沒有覺得這是壓力,因爲那個時候,帝國提出把蘇伊士運河的股票公開出售,募集股份,同時邀請猶太、亞美尼亞、希臘、威尼斯、熱那亞等國、民族的私有資本進入,從帝國與奧斯曼之間選擇,這些商人肯定願意支持信用更有保證的帝國一方了。

可問題是,蘇伊士運河還未開挖,早先建成的蘇伊士鐵路也應有了同樣的辦法,但結果卻是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公司的股東們對盈利的要求太迫切了,畢竟一次投資就要幾年纔會建設完成,投資週期長,工程一結束,自然股東就要分紅賺錢了。可問題是,無論是鐵路還是運河,後期的維護、擴建都需要錢,再拉資金,就會稀釋股權,股東們不樂意,用盈利去做這些後期工作就會減少分紅,大家也不樂意。

因此,計劃中,以蘇伊士鐵路盈利開建複線工程的計劃直接無限期延遲,相反,股東大會不斷要求提高火車的運價,以增加利潤,甚至於鐵路的股東作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以免兩個工程展開競爭。

在這些前車之鑑後,帝國不僅回購了蘇伊士鐵路的股份,讓蘇伊士鐵路公司完全成爲國有企業,還確定,蘇伊士運河項目裡的帝國股份也是國有部分,其餘投資人想要分享其中的利益,還是老老實實的去買公司債券吧。

雖然運河股份國有化造成帝國財政吃緊,讓投資磕磕絆絆,但終究還是順利進行,但奧斯曼那邊就沒那麼順利了。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一開始,奧斯曼一方認爲自己是有優勢的,最大的優勢就是運河位於奧斯曼的土地上,那麼僅僅是以土地入股,就能夠獲得相當一部分的股權。但是隨着奧斯曼對帝國開放,奧斯曼帝國藉助帝國培養了一批精英,配合那些商人,讓奧斯曼一方改變了初衷。

精英們認爲,如果土地入股成爲股權,那麼就是可以交易的,以奧斯曼當權者的德性,只要打起仗來,缺錢缺狠了,就沒有什麼不可賣的,恰好,帝國一方確立了國有股份原則,這批政治精英認爲,這可能是帝國方面的陰謀,將來以蘇伊士股份爲抵押借款給奧斯曼,或者索性購買股權,直接把蘇伊士運河及周邊的土地變成帝國的土地,讓蘇伊士運河徹底與奧斯曼無關,這可不是一條運河的事,意味着,運河以西的埃及等土地也會更容易脫離奧斯曼。

因此,奧斯曼一方很快決定,不再以土地入股,而是改爲讓蘇伊士運河公司向奧斯曼一方租用土地,四十九年爲一期,按期付款。這樣既可以獲得部分收入,也可以讓運河主權完全屬於奧斯曼。

但政治精英們還是想要儘可能讓奧斯曼一方佔有更多的股權,既然土地上沒有施展空間了,只能着眼於其他方面,人和補給成爲了奧斯曼手裡最大的籌碼。

運河東西的土地和人民都屬於奧斯曼,因此奧斯曼一方以徵勞役的方式爲運河挖掘提供勞動力,同時,運河挖掘所消耗的資源就地採購,比如人吃的糧食,奧斯曼就主動承擔全部,直接從埃及地區徵收。解決了食物和人力,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股份,同時帝國一方也開始少投入僱傭人和養活人的資金,還能減少帝國方面的股份,一舉兩得。爲此,奧斯曼直接要求帝國一方不能僱傭奧斯曼國的人作爲勞動力。

帝國一方也努力爭取,最終以東西走向的蘇伊士灌渠和南北走向的蘇伊士鐵路的交叉點爲中心,北面工程奧斯曼承擔,南面工程帝國一方承擔。而這個中心點恰恰還是一片窪地,將來運河開通灌入海水,可以作爲港口使用,因此中心點的城鎮也作爲蘇伊士運河公司駐地,而因爲灌渠和鐵路,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小鎮,被命名爲中途市。

雖然奧斯曼一方百般阻撓,屢屢使絆子,但帝國都是儘可能忍讓,按照李君威的想法,無論如何,哪怕是倒貼錢也要把蘇伊士運河開通,大不了開通之後立刻翻臉,跟奧斯曼打一仗,把這條咽喉要道搶下來。

“......因爲帝國一方不許僱傭本地勞動力,所以南部工程的勞動力多是來自東方,中國人、安南人、暹羅人、印度人等等,甚至連東方的日本勞工都有,但是勞動力仍然短缺,幸運的是,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技術,承包運河的公司從國內調遣了很多的機械設備,他們用蒸汽動力的挖掘機、拖拉機挖掘了一條寬不過十五米,深兩米的溝渠,利用南部的窪地,大量形成湖泊,很快連接了中途市與蘇伊士港。

開通了這條淺運河,就能通駁船,減少了鐵路和公路的壓力。而現在,蒸汽動力的挖泥船已經開始陸續進入運河,採用疏浚的方式加深加寬........。”提起帝國方面的工程能力,約瑟驚爲天人。

但是與之相比,奧斯曼一方仍然是人力和畜力爲主,效力低不說,因爲是勞役,工人幾乎得不到什麼收入,相反還要遭受土耳其人的虐待和剝削。從運河工程一開始,蘇伊士公司就在中途市的一塊沙漠空地上立了一大塊的石碑,把所有爲開挖運河獻出生命的工人名字刻上去,運河工程進行兩年,帝國負責的南部工程只有一百七十多人因爲工程事故、傳染病或者遭遇暴力襲擊付出生命。

這些人的名字全都鐫刻在了石碑上,而奧斯曼負責的北部工程,開挖的半年內,就有四千七百多個名字刻在了石碑上,但也僅僅如此,因爲奧斯曼人很快就不再同意這個做法。因爲以他們的組織能力,即便是人死了,也未必知道名字是什麼,有時候也不知道人是死了還是跑了。兩年下來,保守估計就有至少一萬五千人喪命,其中大部分是埃及人。

隨着南部的淺水運河開挖到中途市,越來越多的埃及人瞭解到了南部地區運河工人的現狀,雖然一樣的勞動辛苦,但至少他們可以拿到錢,吃飽飯,太陽大的時候可以休息乘涼,貝都因人襲擊的時候有軍警保護,病了也有人看病,死了也會有撫卹金。而埃及人,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有皮鞭和謾罵,幹不完的活!

章八九 學堂 下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二九 經略西南章三七四 第烏章二五 鏖戰章二 香港危機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一四一 虧空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三零一 轉變章二二五 各方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十七 認罪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七 商社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五七 法國海軍勝利章一 盡忠職守章二六 新首都章四零四 會費章八五 拍屁股走人章一三二 查案章八三 接觸與準備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一一二 歸附章二一一 泰山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八九 學堂 下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一三三 合作章三六零 死亡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六一 海軍造艦章程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二四 抵達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五五 獻女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一百 談判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三九零 屠城章四六五 委屈而求周全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五九 謀劃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一七一 登陸章一零三 態勢章三九 學習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三六四 安排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四 進攻澳門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八八 新王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二六九 初戰章三十 對定國的考驗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一八七 南京 南京章四八 服務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一 國姓爺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五五 獻女章四四一 棋盤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五 聚兵章四七八 囑託章八九 無奈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一一零 水雷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一九九 西班牙的王位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四六六 一朵奇葩
章八九 學堂 下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二九 經略西南章三七四 第烏章二五 鏖戰章二 香港危機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一四一 虧空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三零一 轉變章二二五 各方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十七 認罪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七 商社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五七 法國海軍勝利章一 盡忠職守章二六 新首都章四零四 會費章八五 拍屁股走人章一三二 查案章八三 接觸與準備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一一二 歸附章二一一 泰山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八九 學堂 下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一三三 合作章三六零 死亡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六一 海軍造艦章程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二四 抵達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五五 獻女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一百 談判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三九零 屠城章四六五 委屈而求周全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五九 謀劃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一七一 登陸章一零三 態勢章三九 學習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三六四 安排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四 進攻澳門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八八 新王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二六九 初戰章三十 對定國的考驗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一八七 南京 南京章四八 服務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一 國姓爺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五五 獻女章四四一 棋盤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五 聚兵章四七八 囑託章八九 無奈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一一零 水雷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一九九 西班牙的王位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四六六 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