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

聽了侯賽因的解釋,李君威都有一種震撼的感覺,他不得不佩服科普魯律家族高超的政治智慧,近衛軍與蘇丹的關係一直很微妙,長久以來,近衛軍都擅長與蘇丹家族妥協,但是從來不擅長和解,顯然拉攏近衛軍的最好辦法就是換一位蘇丹。

也只有這樣,才能快速完成奧斯曼的權力交替,不至於在這個時候出現內亂,爲敵人所趁。

在略加考慮之後,李君威說道:“侯賽因閣下,原則上我可以答應你這個要求。”

侯賽因則是心情放鬆了許多,所謂的原則上就是說這件事成與不成還需要商討更爲詳細的條款,但並非沒有操作空間,而這已經足夠了,侯賽因很清楚他和兄長法佐所要謀奪的是什麼,一個三千萬人口的大國權柄,與之相比,任何條款都並非不可商討,而奧斯曼這樣一個橫跨三大洲的大國來說,能用來交易的利益實在太多了,而能用來出賣的更不在少數。

“具體的要求呢?”侯賽因問道。

李君威聳聳肩:“何必呢,閣下,我們只與奧斯曼的主宰談條件,而不是現在規劃空中樓閣。現在我提什麼條件你們都會答應的,因爲你們需要我的支持呀,可是要實現,還得要你們真正掌握大權之後,閣下,我們都現實一點,等合適的時候再談,不好嗎?”

“您說的沒錯,但我還是想提前有個準備,畢竟我們需要的幫助太多了。”侯賽因說道。

李君威想了想,現在看來,侯賽因與法佐兩個科普魯律的關係處理的不錯ꓹ 至少這二人還未內鬥,所以他說道:“蘇伊士運河ꓹ 我們想要在西奈半島上修築一條溝通地中海與紅海之間的運河。”

“果然如此,法佐也知道您會提出這樣的條款。”侯賽因卻沒有任何驚訝的意思。

李君威笑了,法佐猜到他的企圖ꓹ 這並不算什麼,但是李君威沒想到侯賽因會是這樣一個態度ꓹ 他說道:“閣下,看起來你們對開通蘇伊士運河並不存在原則上的抗拒ꓹ 這樣很好。”

侯賽因說道:“此一時彼一時ꓹ 我們需要您的幫助,所以在不涉及奧斯曼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我們可以讓步,比如,你們不會覬覦蘇伊士附近的土地。而且,現在的奧斯曼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的財政盈餘,假如您有辦法讓蘇伊士運河的開通都變的有利可圖的話ꓹ 我相信沒有任何人能阻止運河的修築。至少在奧斯曼國內是這樣的。”

李君威點點頭,他已經明白了科普魯律家族的意思ꓹ 但現在不是能決斷的時候ꓹ 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必然需要商人的參與ꓹ 幸運的是ꓹ 商人與侯賽因他們一樣,都需要盈利ꓹ 那麼這件事最好與商人們討論之後再做決斷了。

李君威要解決的是如何協助科普魯律家族奪取奧斯曼帝國的權力ꓹ 與侯賽因討論過之後ꓹ 李君威決定以軍事訓導團的名義向伊斯坦布爾直接派兵。李君威對侯賽因解釋道:“我們可以站在科普魯律這一邊,但不能公開的支持你們ꓹ 否則很有可能陷入戰爭的漩渦,相信你們也不會願意與近衛軍鬧的太僵了。”

“這個訓導團有多少人,我們需要的是一支能讓近衛軍冷靜下來的力量,而不是區區數百人。”侯賽因說道。

李君威則是笑着說:“規模一萬人左右,但並不直接進駐伊斯坦布爾,我可不想我的士兵去你們的城市討人嫌,而我會在西津和遠疆區進行一些動員,假如需要的話,可以增加到兩萬五千人,但是侯賽因閣下,我需要提醒您的是,帝國的軍隊出現在伊斯坦布爾城外只是爲了站隊,而不是進行戰鬥的,如果需要我們介入真正的戰爭,那價碼也就不是原來的價碼了。”

“我們想要的是正規軍團。”侯賽因又一次提醒,他知道帝國的遠疆區有大量的藩兵,這些藩兵無論裝備還是訓練水準都不是特別高。

“當然,比你們想象的還要正規的軍團,帝國陸軍。”李君威笑了。

西津區的成立改變了帝國內部的軍事力量格局,自從帝國攻佔漠北之後,陸軍的地位就下降的很厲害,首先就是進行了一輪的裁撤,規模也降低了,而真正讓陸軍規模下降的是,陸軍基本不參與什麼戰鬥。

幾十年來大陸方向的開拓,帝國一直傾向於使用理藩院麾下的藩兵,因爲很多時候都是裕王掌握軍隊,所以只有一部分禁軍參與戰爭,勉強算是出自陸軍體系,但風頭也一直被理藩院出身的禁軍——怯薛、巴圖魯兩支營伍所搶奪。

實際上統帥們都不太喜歡陸軍,過於的嬌貴不說,耗費的軍費也大,不適應草原和大陸方向的氣候,所以長久以來,帝國陸軍的主力都在國內駐紮,他們甚至連守衛邊境線的機會都不多,畢竟帝國在東北、北方、西北和西方的鄰國都已經被吞併了,沒有被吞併的也已經屬於理藩院的轄制範圍,唯有西南,帝國與緬甸、安南等寥寥幾個國家接壤,以至於爲了顯示存在感,帝國與這幾個國家在邊境上衝突不斷,一直到幾年前,由皇帝親自督導,與各國進行勘定邊界,才消停下來。

而當初安南作亂,陸軍也是一個勁的要求出兵,甚至發生過在邊境上擅自動手的惡性事件。因此當西津地區成立之後,爲了平衡軍種地位,也爲了不讓理藩院一家獨大,陸軍直接從理藩院手裡接管了對西津地區的防務,幾年下來,已經從國內調集了兩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一個混成炮兵營前來,海軍陸戰隊也有兩個混編了步兵和炮兵的海防旅。

這些僅僅還是西津地區的兵馬,而就近的遠疆區兵馬更多,只不過遠疆區的兵馬以騎兵爲主,就算是步兵也都是機動步兵,這就是陸軍與理藩院扯皮的結果,但李君威可不管這些,只要需要,他也可以完全調遣,大不了讓機動步兵把馬匹留下就是了。

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鍵,侯賽因顯然還是有些謹慎的,李君威當即讓人帶他參觀帝國駐西津和頓河沿岸的步兵旅,感受一下帝國陸軍的風采。陸軍與理藩院藩軍的軍隊差別就在於非常的正規,從着裝和軍械再到紀律,侯賽因參觀之後,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軍隊,正規的軍團。

而侯賽因也展示了自己的誠意,那就是蘇丹的弟弟,奧斯曼大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一直隱藏在西津地區的蘇萊曼二世,侯賽因並未帶走他,若是將其留了下來,李君威也就找了一個機會,前往西濱城進行拜訪。

在碼頭時,李君威遇到了幾個熟人,是當初隨他前往奧地利的一些僱傭兵,李君威不免有些疑惑,現在巴爾幹半島上已經打的火熱的時候,爲什麼這些僱傭兵回來了呢?

李君威立刻差遣人去問,才知道,奧地利與波蘭的聯軍在李君威返回之後又取得了一次勝利,但是聯軍現在已經基本解散了。

第一波解散離開的就是一些僱傭軍和薩克森軍團,原因就在於信仰,薩克森軍團的主體是新教徒,而僱傭軍各種信仰都有,天主教徒比較少,這些人在維也納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薩克森軍團。

或許人們永遠會記住索別斯基率領波蘭翼騎兵衝散奧斯曼軍陣的壯舉,但是李君威親眼見證了戰場,在此之前,是薩克森軍團支援洛林公爵的軍隊一次一次的擊敗了奧斯曼的右翼,薩克森軍團精良的火炮和優秀的炮手也是城外決戰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是進入維也納之後,得到歡迎的只有天主教的軍隊,同樣作爲救命恩人的薩克森軍團卻因爲是新教徒的關係,遭遇了維也納百姓的謾罵,最終憤而離開,就連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軍團都如此,更不要說那些僱傭兵,這些僱傭兵以至於說出了;連妓女都瞧不起我們,不招待我們,這樣的話語。

而在維也納清理掉軍中的異教徒之後,聯軍再次進攻,首先倒黴的就是倒向奧斯曼一邊的匈牙利,而穆斯塔法也收攏軍隊進行了反擊,在什圖羅沃這個城市,索別斯基與奧斯曼的軍隊再次遭遇,然後一舉擊敗了穆斯塔法,佔領匈牙利的大部分地方。

但也是在這場戰役之後,索別斯基被迫撤軍了,原因就在於國內貴族的壓力。援助奧地利是爲了抗擊異教徒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侵略,也是報答當年奧地利支持波蘭和立陶宛抵抗俄羅斯的義舉,所以波蘭國內對於維也納的戰事是支持的,但是什圖羅沃戰役是什麼意思,憑什麼波蘭軍隊要自負軍費和物資,去替奧地利開疆拓土呢?

“王爺,好久不見了。”在西濱的海軍大樓裡,剛剛睡醒午覺的李君威見到了徐邦延,他打了打哈欠,說道:“好久不見了,你這臉色越發紅潤了,怎麼樣,在奧斯曼不少賺吧。”

“嗨,瞧您說的,這不都是王爺給的恩典嘛。草民等,都是仗着王爺纔有今天。”徐邦延小心說道。

李君威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嚐了嚐,又吐了回去,他對咖啡一直不感冒,又讓人端來茶,說道:“徐先生有話可以直說。”

“是貿易問題,這段時間,波蘭和沙俄的官方商人來了不少,向我們採購各類物資,不少是軍用物資,草民想問問王爺的意見,這能不能賣,又是怎麼個賣法,生怕我們一個不慎,壞了帝國與奧斯曼的合作關係。”徐邦延笑着說。

李君威點點頭,心道徐邦延這個人一直是有自知之明的,沒有被利潤衝昏頭腦,他說道:“現在是奧斯曼那邊求着咱們,所以軍事物資隨你賣,但有一樣,可千萬別走私成品軍火,至少別從南洋走私,出了事,被怪我不撈你。”

徐邦延擦了擦腦門上的汗:“那是,那是,草民哪有那個膽子。”

其實他正想出售成品軍火呢,按照帝國的法律,槍械、火炮和火藥都需要官辦,至少是官督商辦,所以貨源也就被帝國把控,但原材料就並不限制,但是在一些動盪地區,特別是殖民地,帝國也允許小規模的作坊自行生產槍械,但價格和質量都不如兵工廠的好。

李君威說道:“你們與波蘭、俄羅斯做買賣多,這兩家是不是要參戰了?”

“草民感覺是,尤其是波蘭,已經開始大量採購物資,這要是趁火打劫,準備進攻奧斯曼,好好割一塊肉下來。俄羅斯動靜倒是沒有那麼大,主要是國內局勢不太穩定,就算參戰,也不是近期能決斷的。”徐邦延對李君威說出了自己的觀察。

對於俄羅斯,李君威還是知道一點的,沙皇費奧多爾去世之後,這個國家又一次陷入了動盪之中,他沒有子嗣,兩個兄弟分別獲得了各自母族的支持,以至於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沙俄竟然出現了兩個沙皇共同執政,但隨着一輪政治交鋒之後,索菲亞公主卻逐漸掌握了實權了。

而李君威第二次來到西津之後,俄羅斯一直表現的非常低調,只是進行了問候,並未有過多牽扯,國內的兩派政治勢力在應對帝國方面達成一致,那就是千萬別撕破臉,尤其是不能在裕王身處西津的時候撕破臉,俄羅斯對裕王很害怕,生怕國內一點風吹草動,又被帝國佔了大便宜。

而李君威卻沒有放過沙俄的意思,這個國家也是帝國介入奧斯曼的重要砝碼,所以李君威還是主動與對方聯絡一下,如果在帝國需要的時候,俄羅斯也能加入對奧斯曼的戰爭之中,那麼奧斯曼帝國也就會向帝國出讓更多得利益,那樣就對帝國方面來說太有利了,幸運的是,處於動盪的俄羅斯有太多可趁之機。

章二零四 漸遠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二一一 收買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二零一 態度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四百 做選擇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一零二 滑稽的南非戰場章二一二 收編章二七四 先小人後君子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二零九 國際法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三九 學習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章一一五 決議章二六 擊賊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四 進攻澳門章六六 抉擇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十一 縱橫家章四六八 父親的提點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七 商社章一零五 航線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一一四 開戰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三三五 歸鄉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七七 加徵三餉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二一四 全面動員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四七 如願章二三九 解決章三二三 拔高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四八 西南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章九四 三刀章四四二 圖鬆章三十 陷城章二一 西蒙斯章二二八 分析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一四零 福臨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一 盡忠職守章四 進攻澳門章十五 天可汗章三一 團練 下章四五九 江川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一七五 贈書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二二四 時局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一六五 鬥智也鬥勇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四七 洲際貿易船隊起航章一五五 多想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九三 明爭暗鬥章二二五 不凡的見識章八九 學堂 下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四三一 經濟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一零二 定策
章二零四 漸遠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二一一 收買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二零一 態度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四百 做選擇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一零二 滑稽的南非戰場章二一二 收編章二七四 先小人後君子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二零九 國際法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三九 學習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章一一五 決議章二六 擊賊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四 進攻澳門章六六 抉擇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十一 縱橫家章四六八 父親的提點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七 商社章一零五 航線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一一四 開戰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三三五 歸鄉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七七 加徵三餉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二一四 全面動員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四七 如願章二三九 解決章三二三 拔高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四八 西南章二三六 資本無祖國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章九四 三刀章四四二 圖鬆章三十 陷城章二一 西蒙斯章二二八 分析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一四零 福臨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一 盡忠職守章四 進攻澳門章十五 天可汗章三一 團練 下章四五九 江川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一七五 贈書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二二四 時局章二二六 一場風雨章一六五 鬥智也鬥勇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四七 洲際貿易船隊起航章一五五 多想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九三 明爭暗鬥章二二五 不凡的見識章八九 學堂 下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四三一 經濟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一零二 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