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零四 會費

段毅抵達塞維利亞後並未再離去,相反他留在了塞維利亞協助李昭譽,只不過這種協助並非是監督他,而是完全的配合他。比如當帝國與西班牙的軍事合作曝光之後,與之利益相關的葡萄牙、熱那亞、奧斯曼帝國等友好國家就表達了關切,而段毅則出面解決了類似棘手的問題。

在李昭譽說服法國代表之後,主要國家中已經無人反對科西嘉島作爲國聯總部所在地,而熱那亞在法國的‘親切的說服’下,也給出了一個合理的價格,那就是五大國每國出十萬帝國銀元。

在決定之後,五大國派遣一個委員會,前往科西嘉島進行接洽。

這個委員會首先要確定國聯總部具體設立在哪一個港口,其次就是與當地百姓進行聯絡,重新架構當地的政治。熱那亞殖民政府的人自然全都滾蛋,而權力真空必須立刻彌補,五大國早就決定,當地實現完全的自治,但是列爲非軍事區。

而在當地實行什麼政治制度問題上,除了法國,五大國出奇的表示了一致,那就是建立議會制共和制。法國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原因很簡單,在過去幾年裡,出於對付熱那亞人的目的,法國已經介入了當地政治,與科西嘉一些土著貴族建立了聯繫,若建立君主立憲,至少第一代掌權者將會非常傾向於法國。

但其餘各國都反對,哪怕是奧斯曼帝國和西班牙王國這類實行君主專制的國家,也傾向於讓科西嘉人建立議會制政體,因爲大家全都明白,國聯總部設立在這裡,任何一個單獨的國家都無法控制這裡,議會制政體可以更好的從中選擇代理人,雖然不能成就一番事業,但可以破壞其他國家在當地的影響力。

雖然經歷了坎坷,但在五大國和總部選址這兩個問題上,與會各國還是達成了協議,至於國聯各類文書章程,自然有的人是人解決。在政治架構上雖然沒有出什麼大的矛盾,但在小問題上,卻是矛盾重重,難以推行。

第一個無法達成協議的就是會費問題。國聯的建立、運行都需要會費支持,這個會費該如何分攤呢?

經濟總量、人口多寡等分攤標準相繼被提出,但是很快就被各國拒絕了,原因很簡單,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很多國家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口,至於經濟總量的概念,更是聞所未聞。

甚至說,有些國家連國民這一概念都不存在,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往往只知道本國有多少納稅的人,至於不納稅的,只能根據一個比率來進行估算。

這一點,和東方同盟建立的時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東方同盟的總部直接設立在了帝國申京,一切花銷全都由帝國負責,東方同盟這一組織的工作人員,也由各國派人來擔任,誰派誰就負擔開支,而各類雜七雜八的開銷,也都由帝國方面負責。

但那是因爲東方同盟是帝國來主導的同盟,與國聯可完全不同。帝國可沒有冤大頭到承擔起國聯的開支,事實上,帝國在外交上一向都很小氣。

在國聯建立所需要的花費上,李昭譽提出了一個最終爲各國接受的原則。

那就是國聯總部的主體建築,由五大國承建,其建築樣式則爲‘五角大樓’,各國各自建相同的一部分,但在內部構建和設計上,提出共同的要求,也就是五大國輪流擔任輪值主席國,誰擔任,一應會議就在該國所在的部分來舉行,因此各國的建築應該能滿足國際會議的召開。

至於附屬的其他功能建築,則採取兩種辦法,一是捐贈,二是外包。李昭譽當時就宣佈在國聯總部附近以帝國皇室的名義捐贈一座醫院,在這個帶頭作用下,法國宣佈承擔供暖設施、西班牙則負責公園,奧斯曼帝國承建所有建築之間的道路,而英國代表一開始宣佈建設一座公用食堂,但聽聞這座食堂只供應英國菜餚之後,各國代表紛紛搖頭,英國有美食嗎?

最終,英國人負責馬廄和停車設施,至於其他的建築、基礎設施,也有各國負責起來。但是港口等配套的設施,則是直接對外承包,雖然這兩個辦法沒有做到盡善盡美,但草臺班子是搭了起來。

至於國聯的日常維持,那就更簡單的,直接分片包乾,分攤給各國。

只不過,國聯的建立終究還只是一個小問題,花費也不是很多。會費的均攤還是在國聯的運營費用上。

雖然國聯在五大國的眼中只是吵架的平臺和替自己捱罵的替罪羊,但國聯終究還是要做事的,至少在《國聯公約》中,國聯的就有兩大任務,第一就是維護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爲。二是關心和處理世界經濟、社會、衛生、人道等問題。

哪怕只是關心一些國際問題,收集信息,也是需要花費的,至於像大北方戰爭期間,帝國向南俄地區派遣維和安全部隊,更是巨大的開支。國聯無論想做什麼,第一就是要錢,這個錢該如何分攤?

最終證明,李昭譽提出的辦法只是揚湯止沸,根本不解決真正的問題,國聯會費,終究還是要有一個均攤比例。

在具體的比例上,無論是五大國閉門磋商,還是大家一起來討論的正式會議,都沒能解決問題。各國對會費的分攤都持悲觀態度,尤其是那些小國家。

國聯一年需要多少經費,這是不固定的,因爲要看處理多少事,但毫無疑問,國聯建立初期,肯定是最忙的時候。會算計的英國人提出,與其漫無邊際的進行計算,不如找一個真實案例來進行模擬,於是國聯會議選擇了俄、烏衝突。

烏克蘭聯邦是建立了,但烏克蘭聯邦與沙俄的邊界一直沒有劃分清楚,現在只有一條實控線和靠近帝國邊界地區有停火區。在俄國實際控制區,有大量的烏克蘭人和哥薩克想要投靠烏克蘭聯邦,在烏克蘭聯邦實際控制區內,也有不少人想要服從俄國統治。

兩國目前都進入了和平歲月,發展時期,所以一直主張劃定國境線,但顯然,都不退讓的情況下,是做不到的。在實際控制線兩側,時常會爆發衝突。讓兩國不得不在邊境維持相當規模的軍隊。

相對處於劣勢的一方,烏克蘭提出效仿當初派遣維和安全部隊,由國聯出面,軍事介入,先完全建立停火,再對邊界劃分進行談判。

而問題在於,兩國漫長的邊境線,需要至少一萬五千人的軍隊才能實現完全的隔離控制,而國聯就要承擔這一萬五千人的軍事開支。顯然,如果真的派遣維和安全部隊,五大國都要參與,哪怕是士兵待遇最低的奧斯曼帝國派遣一萬五千人,每年消耗的軍費也會在七十萬帝國銀元以上。

如果換成士兵待遇最高的帝國軍隊,軍費開支會超過一百三十萬銀元。五大國平均派遣軍隊的話,大約年消耗軍費一百萬,而考慮到當初烏克蘭與波蘭劃分邊界,和烏克蘭與俄國小烏克蘭之間進行停火所產生的各種問題,這次邊境劃分需要至少兩年到三年時間,若出現意外,則需要更多時間。

也就是說,國聯需要二百到三百萬軍費的開支,哪怕只是二百萬,也是約等於法國十二之一的年財政收入。而對於那些人口只有一兩百萬,甚至幾十萬的小國來說,哪怕只爲此承擔一萬銀元的費用,也是一座大山。

可以說,因爲國力的懸殊,實際上大部分的小國只能是氣氛組,這些軍費對於大國來說,也是極大的壓力,更不要說還有其他各類問題亟待解決。

實際上,小國們連千分之一的財政收入都不願意拿出來,各國都指望着這些常任理事國和非常任理事國把所有會費全都承擔起來。

李昭譽原本想着,爲國聯籌措一百萬銀元的費用做行動費用,先拿這一百萬進行分攤,之後就按照行程的分攤比例籌措其他的費用。在與申京的聯絡中,確立了兩個原則。

其一,帝國承擔的費用不能超過四分之一。其二,帝國承擔的費用不能低於英法荷三國承擔的費用。

當然,英國人這麼一攪局,這個辦法就徹底作廢了。

歸根究底,國聯會議的與會各國,都不想承擔起國際責任,而只是爲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尤其是帝國方面,哪怕沒有國聯,在可預見的未來,帝國也不會損失什麼巨大的利益,而每年承擔的會費卻是實打實的損失。

幫助烏克蘭和俄國確立國境線對帝國有什麼好處?李昭譽一時半會想不出來,但一個個的壞處卻是顯而易見的。帝國推動建立烏克蘭聯邦,不就是用來牽制俄國的嗎?

帝國不需要國聯就能保護自己的利益,英法擔心國聯如果擁有太多的行動力,就會限制自己的海外擴張,西班牙和奧斯曼帝國也不希望國聯阻礙自己的復興或者說復仇之路,五大國都不希望國聯擁有太多的行動力,那承擔會費就真的見鬼了。

在前往塞維利亞行動的路上,李昭譽看着車窗外,西班牙衛兵正在用皮鞭和長矛清理想要靠上來的乞丐,段毅伸手,直接把他的窗簾拉下來,遮住了李昭譽的視線,段毅說道:“人都是有惻隱之心的,但你我卻什麼都不能做。”

其實李昭譽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錢來施捨這些人,縱然不喜歡麻煩,也可以交給其他人去做。但問題在於,這是在西班牙,一個帝國外交系統正在極力爭取的國家。帝國的代表若是施捨這裡的窮人,無疑是打腓力五世的臉,這對兩國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傷害。

“段長官這次怎麼隨我一起參加會議?”李昭譽主動問道,在平時,段毅不會參加會議的。因爲與會各國的歐洲代表,多半都認識他,段毅不想搶李昭譽的風頭。

段毅微笑說道:“這一次磋商,不會有任何的成果,會費分攤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所以呢?”李昭譽更加不解。

段毅說:“所以,這一次會很無聊。大公子,你擅長解決問題,卻不擅長磨洋工。這一次,是要說很多冠冕堂皇的話,但又不能有任何承諾。這種事,還是我來吧。”

“是的,其實我都不想參加今天的會議。”威廉王儲也附和說。

李昭譽笑了:“我覺得還是跟着學習一下的好,段長官,不是每次都能得到您這樣的人幫助的。”

段毅呵呵一笑:“大公子覺得,會費分攤問題該如何解決?”

李昭譽看了一眼威廉王儲,似乎考慮要不要當着他的面說,略作思考,感覺雙方不會有什麼衝突之後,李昭譽說道:“各國提出了不同的分攤比例,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但五大國都無法達成一致,那這件事就成不了了。”

五大國就會費分攤進行了多輪磋商,但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帝國更在乎的是比例問題,反正帝國有錢,財政收入與其他國家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而其餘各國更在乎份額問題,各國都不想在國聯花銷太多。

“......因此,也就只能找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或者說,找一個臺階,讓各國都能下來。”李昭譽繼續說道:“現在我還不會提出來,因爲我覺得各國吵的還不夠,等和西班牙軍事合作談完,讓各國充分交流,徹底失望之後,再提出我的辦法。

我的辦法就是,誰主張誰承擔。你烏克蘭和俄國不是想要定下國境線嗎,國聯可以做爲一箇中立方介入,但是無論派遣維和部隊,還是進行測繪,所有費用都由兩國來承擔。若不承擔,那這件事就在國聯緩議了。

如果其他國家想要促成兩國的和平,那也可以通過承擔開支的方式介入進去。”

章五三 大清算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十一 大肚番章四二九 政治章一七零 計劃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三二 馬吉翔章八一 糧食海章二零二 明清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三六七規矩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五一 分析章三零一 轉變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四二九 政治章一三二 查案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四二六 實情章十六 必然的鴻門宴章三七 颶風計劃章八 華人的自強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一一三 伯克制度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五七 荷蘭人的判斷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三七六 躲事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三九八 軍事合作章一零五 陰謀章三 寧古塔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六 勾心鬥角章二三 覆滅章四零二 選擇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三七九 海戰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一三八 換俘章二八六 大失敗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九四 計劃的修改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四三九 浪子回頭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一四零 安排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五一 分析章九七 豬與金礦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三三 合作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三九六 菸草章二五 乞列迷人章四六五 委屈而求周全章四零二 選擇章五 澳門防務體系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二 達成章三五三 買辦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兩百 意圖章三九五 條款章一六一 一瞥章二五 乞列迷人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
章五三 大清算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十一 大肚番章四二九 政治章一七零 計劃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三二 馬吉翔章八一 糧食海章二零二 明清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三六七規矩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五一 分析章三零一 轉變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四二九 政治章一三二 查案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四二六 實情章十六 必然的鴻門宴章三七 颶風計劃章八 華人的自強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一一三 伯克制度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五七 荷蘭人的判斷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三七六 躲事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三九八 軍事合作章一零五 陰謀章三 寧古塔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六 勾心鬥角章二三 覆滅章四零二 選擇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三七九 海戰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一三八 換俘章二八六 大失敗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九四 計劃的修改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四三九 浪子回頭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一四零 安排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五一 分析章九七 豬與金礦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三三 合作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三九六 菸草章二五 乞列迷人章四六五 委屈而求周全章四零二 選擇章五 澳門防務體系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二 達成章三五三 買辦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兩百 意圖章三九五 條款章一六一 一瞥章二五 乞列迷人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二四 榮耀遠征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