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七 進步之說

福建,長樂。

嘩啦!

精緻的瓷器直接被摔在了地上,變成了一地碎片,書房外面兩個僕役連忙跪在地上,一聲不敢言語,趙志極坐在太師椅上,久久說不出話來。

趙志極是趙文廷的父親,無論朱明還是滿清,趙家在長樂也是小有文名,但也不過如此,耕讀傳家的趙家在長樂的士紳中連前五都排不上,以往因此受盡欺辱,可福建光復,合衆國建統,趙志極卻因爲大明舉人而未曾仕清成爲了長樂士子中的楷模,而其子趙文廷在東南科考中異軍突起,成爲代表人物,更是讓趙家在長樂威望倍增。

隨着趙志極幫着合衆國清算了大士紳,消滅了那些盤踞鄉里的團練賊寇,又協助長樂縣行政官清理田畝,統計戶口,趙志極的聲望越來越高,已然是長樂本地有名的開明士紳。

“你.......你當真在福州見到了文廷?”趙志極仍然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再次問道。

站在一旁的趙志義連連點頭,趙志義是趙志極的堂弟,原本制藝方面就遠不如趙志極,往日遊手好閒,但是隨着福建光復,趙志義閒來無事去福州,與一羣臺南來的商人做了買賣,如今士紳投身海貿、經營是主流,趙志極身爲一家之長,倒是頗爲支持,趙家還有許多不成器的子侄,也能打發了過去。

“大哥,我本是去福州稅務衙門報稅的,不曾想,見我的官員中就有文廷,當時還嚇了我一大跳,我當時想,當初您讓文廷去臺北深造,我是聽的真真兒的,如今他卻在稅務衙門當了見習官,我當時便問了,文廷沒有多說,只是說近日便是回來的。”趙志義小心的說道

趙志極仰天大呼:“逆子啊,逆子啊!”

趙文廷可是趙家如今的驕傲,不僅在東南科考中博得聲名,成爲八閩楷模,還連破三關,從初測、中測和高測中順利走過,特別是最後高等測試,更是奪得魁首,這若是科考,便是解元之位啊,喜訊傳回長樂的時候,全族歡騰,趙家盡是以爲日後長樂趙家在新朝便是有了擎天柱了。

奪得解元之位的趙文廷面臨兩大選擇,一個是入仕爲官,一個則是繼續深造,因爲趙文廷也在前往臺北國立大學深造的名額之中,趙家上下一致讓趙文廷去臺北,只要進入那所合衆國最高學府,便是登堂入室,兩年後便相當於進士了,以趙家的經驗,一個進士足夠讓趙家輝煌了,這也是趙志極大半生努力也沒有得實現的願望。

“他若敢回來,老夫......老夫非得打斷他的腿不可!”趙志極拍打的桌子啪啪作響,卻是聽管家來報:“老爺,老爺,少爺回來了,大少爺從福州回來了。”

趙志極聽了這話,眼瞧着一個步履輕快意氣風華的男子從院中跑來,當下一喝,便是拿起門栓,就要跑出去,確實被趙志義連忙攔住:“大哥,打不得呀,打不得呀,文廷已經爲官,你打了他,這要是傳出去,還了得,咱們趙家忍氣吞聲這麼些年,好不容易有了這般局面,可不能胡來,大哥,息怒,息怒。”

趙文廷打量這陌生的院落,看着院中開滿的鮮花嘖嘖稱奇,進了堂中,問安之後道:“什麼時候遷到這宅院中了,莫不是七叔發了大財,置辦下來的?”

“七叔這點本事,你不都知道嘛,哪有這個本事,還不是你有出息,大哥擅謀劃。”趙志義連忙打圓場。

趙家原本已經沒落,也不過住着一個兩進的院落,而趙文廷也知道,這座四進的大宅院趙文廷幼年時來過,那個時候它還姓王,長樂大縉紳的家產,那位縉紳老爺本身就是大明進士,滿清入主福建後,家裡又連出舉人和進士,可謂長樂第一,不曾想如今這宅院成了自家的。

趙文廷嘴上這般問,但心裡也知道,肯定是自己父親這段日子幫着新朝治理長樂,頗有功勞,而清算的士紳房產在拍賣的時候,給了趙家便宜。

“文廷,當初大哥不是說好了,讓你去臺北深造的,盤纏都是讓人送去了,怎麼就沒去成呢,莫不是出了什麼岔子。”趙志義小心問道。

“能出什麼岔子,你莫要爲他開脫!”趙志極喝道。

趙文廷笑了笑:“父親可莫要這麼說,這次東南科考的第七名原本也是保送國立大學的,可政審的時候出了問題,幾次審查,他都說叔父死在了雲南,但入學嚴審,卻是發現他那叔父如今在山東爲官,去年還因爲在馬政上有功,僞清朝廷給了嘉獎呢。一查出來,深造是不可能了,現有的學歷,哦,也就是功名也被革除了。”

“莫不是........莫不是你也.......。”趙志極眼睛瞪大,但是怎麼想,家裡都是想不出一個投效滿清的。

“父親莫要誤會,孩兒的政審絕無問題,要不然也進不了福建稅務局。”趙文廷不無驕傲的說道。

“既然如此,你爲何沒有去臺北,若是盤纏不夠,你再行知會一聲便是了,便是變賣祖產。”趙志義也是急了。

趙文廷笑了笑:“父親生氣,便是因爲我未曾去臺北深造嗎?”

“出了這事,還有什麼事值得爲父生氣?”趙志極喝道。

趙文廷道:“父親容稟,孩兒之所以忤逆您的意思,執意爲官,是因爲今年去不去臺北深造,都無傷大雅,相反,不去還有不少益處。”

“胡說,你去臺北,兩年便是成爲進士,似你這等走爲官之途的,還有比這更好的機會嗎,丟了這次機會,便是要再考,平白耽擱一年的時間,就算再考,下一次你還能以解元身份去嗎?

也是祖宗保佑,新朝恩典,許我東南士子科考三次,每次皆有國立大學名額上百,若是像海外各地那般,成績出來後,入學何處還要各學校決斷,你這輩子便是徹底完了。”趙志極說道。

趙文廷卻不曾想父親兩耳不聞窗外事,卻對合衆國的考試製度已經有了這般深入的瞭解,但他也不意辯解,只是說:“父親,兒子雖然現在爲官,但過上兩年,便是要去國立大學了。”

“什麼?”趙志極滿臉不解。

趙文廷生怕他胡思亂想說道:“父親,新朝體制,不僅士子可考試入學,爲官者中優秀之輩,也可以入學進修,孩兒蒙何文瑞長官青睞,已然獲得這個資格,先於稅務局工作,兩年後進修國立大學,再行出仕合衆國稅務總局。”

“進修?還有這等善策?”趙志極不解。

趙志義卻是個腦袋活泛的,說道:“文廷啊,稅務總局應當是京城的衙門,你也算是......這應該算是進了戶部了,想不到這麼快就能當京官,那可是一條通天之途,過上十年八年,元老院的執政總院裡,或許還能有文廷的一個位置呢?”

趙志極問:“可是何長官親口許下的?”

趙文廷笑了:“自然是,不僅是親口許下,還有官制條文。”

說着,趙文廷把合衆國的官員任用制度和一些潛規則解釋了一下,與封建官制完全不同,但都是實務制度,倒也顯的很有章法。

“若真如此,爲父倒也不用爲你擔心了。”趙志極此時心中高興,笑着說道:“在福州之時就應該給你七叔解釋一番,再來封信也就是了,何必親自回來一趟,着實浪費時日,你如今在衙門裡,還是勤勉些的好。”

趙文廷連忙說道:“孩兒請了探親假,不違規矩,另外,進修已經是定局,但將來能不能進稅務總局,還需要家中相助。”

“文廷這是哪裡的話,莫要說你如今有了出息,是咱們趙家的頂樑柱,就算科途不順,族中也是該出力相助的,你放心便是,日後有需要打點的,來封信就是,族中暫且不論,七叔是有多少銀子出多少力啊。”趙志義拍着胸脯保證道。

趙文廷連連擺手:“倒不是打點之事,而還是政審方面的。”

“咱們趙家可是身家清白呀,怎麼還審?”趙志極不解問道。

“身家是清白,但孩兒若想在新朝出頭,族中還是得擁護新政纔是,不僅要擁護,還要爲長樂模範的好。”趙文廷小心說道。

趙志極略略點頭,有些明白了,他知道,如今的趙家,或者福建大部分的人還不能完全算是合衆國國民,大家得到的是準國民待遇,如趙志極這類開明士紳,又有如此家產,是可以申報成爲公民,繼而競選議員的,但一切的起源是國民,可國民並不是給行政區給發身份牌子就可以做到的,關鍵在於,國民要守國法,旁的不說,方纔書房外跪着的這兩個僕役,便是犯了蓄奴罪,福建光復,便是定了三年之期,再過兩年,若趙家還有奴僕,那趙志極就要被治罪了。

從舊制到新政,合衆國給了新光復之地三年的期限,合衆國取消了所有人在法律和稅收上的特權,讓大陸百姓用三年時間來適應,可如今的形勢是,稍有特權的士紳和地主都在儘可能享受這類還存在的特權,想着或許新朝會遵循舊法呢。

“到了孩兒這個位置,政審也只是通過了合法性審查,但進步一欄還未通過。”趙文廷小心說道。

通過政審只是擁有了可以爲官的資格,但想要更有前途,就要成爲官員的翹楚,也就是優秀官員,這可不是有能力就能做到的,或者說,對於東南士子來說,並不是有能力就可以做到的,關鍵點就在於進步,什麼叫進步,像趙志極這般協助國家清算士紳、收取賦稅、丈量田畝,都是進步,但最大的進步便是擁護並且遵守合衆國的法律。

趙志極想了想,說道:“明白了,文廷只瞧着便是,這幾日爲父便把各房的人叫來,先把丫鬟奴僕的事兒了了,願意走的,給盤纏和賣身契,不願意走的,籤僱傭合同,另外便是各方的眷屬,通房丫頭和妾一律擡成平妻,或者遣散了,總歸是不能讓我兒爲難的。”

“是啊,文廷是咱們趙家的頂樑柱,日後各房都仰仗你呢,就按大哥說的辦,族會我第一個支持,誰敢不從,開宗祠除名便是了。”趙志義也在一旁幫腔。

趙文廷連連道謝,說道:“父親如此,孩兒實在不知如何感謝。”

“你我父子,何須言謝,這些事早做還能讓你得利,非得等到兩年後,那就是愚昧了。既然話說開了,你七叔也在,索性還有什麼需要爲父要做的,一併說了便是。”趙志極如今全部的希望都在趙文廷身上,眼瞧着兒子有了出將入相的坦途,若是因爲自己,或者趙家本族拖了後腿,他必定是後悔的。

趙文廷道:“還有族權、族規和族產上........。”

“文廷,莫不是新朝要拆分宗族......。”趙志極警惕起來,這可是趙家之本。

“不不不,只是在宗族管制上要有開明改革罷了。”趙文廷率先說道。

其實李明勳早就有整治盤踞鄉里的宗族了,紅朝開國領袖說過,政權、族權、神權和夫權是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國人,特別是農民的四條繩索,政權也就罷了,以合衆國替代封建朝廷是必然,合衆國那嚴苛的宗教制度也能管理好神權,夫權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四大封建權柄中,李明勳最要整治的便是族權,改變皇權不下鄉的境況。

想要達到‘皇權下鄉’,除了要有深入底層的行政架構,最重要的是撬動族權,不然,派遣了行政人員到了基層也無法施展,而消滅族權肯定是不行的,那可比消滅士大夫還困難,李明勳在福建東南的試點是族權進行合法化改革。

“首先就是族田族產一樣需要繳稅,萬不可偷稅漏稅,另外族規家訓中,不可有誹謗合衆國之言,更不能濫用私刑,一切刑罰懲戒都要以國法爲準,總之一句話,父親作爲一族之長,行事都要合乎國家法規,若有違規逾矩,便是孩兒參政爲官的污點,若父親能從善如流,孩兒在東南新任官吏之中便是進步官員,優秀官員,日後更是前途無量。”趙文廷認真說道。

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八 血契章一四一 虧空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七五 孩子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二十 鄭森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章三八二 兄弟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一一九 奪地章四四二 圖鬆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三七三 抵達章三三 做工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十四 公開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八九 學堂 下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二九 hit and run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三 草原章二九八 瓜分波蘭章九三 套住國王的繩索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九二 空想家章三五七 計劃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八四 鏵式犁章一一零 城牆章三三一 就是針對小日本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四二 大勢章一一九 奪地章十六 黑烏薩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三八四 方略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三三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十六 出兵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四五 軍紀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四六八 父親的提點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四八七 暗潮洶涌章二 達成章三六八 兩個組織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四 購糧章三七八 嫌棄章六 修築炮壘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一零三 沙皇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十四 公開章二八六 大失敗章一八六 調解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一零三 態勢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三七零 下一個題目章三五 綏靖政策
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八 血契章一四一 虧空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七五 孩子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一四四 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章二十 鄭森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章三八二 兄弟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一一九 奪地章四四二 圖鬆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三七三 抵達章三三 做工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十四 公開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八九 學堂 下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二九 hit and run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二五八 分贓不均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三 草原章二九八 瓜分波蘭章九三 套住國王的繩索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九二 空想家章三五七 計劃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八四 鏵式犁章一一零 城牆章三三一 就是針對小日本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四二 大勢章一一九 奪地章十六 黑烏薩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二五零 《資本家正在拉低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水準》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三八四 方略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三三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十六 出兵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四五 軍紀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四六八 父親的提點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四八七 暗潮洶涌章二 達成章三六八 兩個組織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四 購糧章三七八 嫌棄章六 修築炮壘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一零三 沙皇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十四 公開章二八六 大失敗章一八六 調解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一零三 態勢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三七零 下一個題目章三五 綏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