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

申京,御書房。

一場御前會議在下午時分召開,夏日的天氣非常炎熱,偌大的御書房裡擺滿了大瓷盆盛滿的冰塊,數量比平時多了一倍,因爲今天的御前會議多了一個客人,帝國的北大西洋總制李素。

李素原本沒有回來的計劃,但他不得不回來,因爲他的父親去世了,李素不得不回來繼承榮王爵位。李素在海外多有功勳,此時又以親王之尊首次蒞臨御前會議,因此要穿禮服,夏日炎炎,實在是不好受。

“榮王爺,這次回來還回去嗎?”內閣某位成員見李素進來,小聲問道,想來二人是相熟的。

李素點點頭:“自然是要回去,這次只是奔喪,皇上準了半個月的假,處理一下家中事務。守孝是不可能的了。”

聽到李素要回去,幾個內閣成員都有一種釋然的感覺,李素多年曆練,察言觀色的能力也是不差了,敏銳的捕捉到了這種表情,他明白其中道理。

無論他在海外立什麼功勳,內閣成員都不會歡迎他在國內的。因爲他不是閒散的勳貴,而是實權宗王,若是在國內,說不定也會像裕王那樣,以理政王大臣的身份參與中樞決策。

一個執掌元老院的誠王,一個皇帝最信任的理政王,內閣的權柄已經被限制,若李素也在,那不知要擠壓到什麼地步。

而榮王一脈的第三代,有的是守孝的人。

帝國建立之初,榮王李定國、誠王林誠與成王李海都以皇帝義兄弟、義子的身份作爲了帝國宗室,但榮王一脈在李定國外就一直不受重視,因爲建國清算階段,發現了李定國的幾個兒子與清廷往來信札,聯絡投降的事,唯有李素之父沒有涉及,繼承了榮王之位,但也是碌碌無爲之輩,其餘的兒子都是虛爵,從不受用,到第三代,亦不受待見,去守孝再合適不過。

很快,侍從官陸續進來佈置,安排了桌椅,打開了巨大的地圖,緊接着,皇帝、裕王和誠王陸續進入,御前會議就此開始,與會人員只有十一個。

“外藩改制的事,告一段落了。恰好李素回來了,今日召開御前會議,會議主要是以外務爲主,趙文廷,你來介紹情況。”在御前會議裡,誠王林君弘永遠是特殊的存在,哪怕是國務會議也都是他主持,而當皇帝出巡的時候,也是由誠王負責召開決策會議,和內閣一起決定國家常務。

趙文廷現在執掌海外事務部,也是內閣副相。他藉助地圖,快速介紹了帝國在海外遇到的各類問題。

其一是北美殖民地問題。

在去年,帝國與英國的詹姆斯二世國王達成了有關英國北美殖民地的協議,雖然達成的協議是以北美殖民地爲抵押的貸款協議,這與法國抵押在北美的殖民地新法蘭西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因爲英國殖民地開發比較完善,人口衆多,而帝國高層也覺得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最終北美殖民地被抵押貸款了一千一百萬銀元,遠遠高於新法蘭西的六百萬銀元。

只不過,和法國的那個協議不同,帝國不僅獲得了和北美殖民地的特許貿易權,還有資格進駐軍隊和接管海關等稅收衙門。這其實也是北美殖民地實際掌控者,愛爾蘭總督菲茨詹姆斯的決定,他希望帝國方面承擔北美殖民地的管理成本。

但這也不過就相當於英國一年多的稅收,對處於內戰狀態的英國來說,連一年都支持不了,也就註定無法償還了。

因此,帝國一開始就以永久佔領的形勢進駐了英國殖民地,因爲主權仍在英國,菲茨詹姆斯也沒有改變統治策略,依舊實行高壓嚴酷的統治,所以入駐的軍隊和稅務官員遭遇了劇烈的反抗。

帝國在北美也有兩塊殖民地,以大西洋城爲核心,周邊的幾個英國殖民地還算老實,但中部、南部的殖民地的管控就很不到位了。

根據海外事務部的計算,僅僅是維持基本的控制,每年就需要消耗七十五萬軍費。這些費用要付給僱傭來的外籍兵團。

但問題是,皇帝早已決定,待英國因爲貸款還不上,殖民地完成了主權和治權移交,這片富饒的殖民地就要劃入裕王的海外封地。如果由帝國承擔這個成本,顯然是會引發一些輿論波動。

“榮王,你去過北美殖民地,對嗎?”皇帝開口問道。

李素連忙起身,神色有些緊張,而旁邊的林君弘輕拍他的手,說:“坐下說話就行,不用拘謹。”

“是,皇上,我去過北美殖民地三次。”李素簡單介紹了一下。

李素第一次去北美殖民地是與裕王征討美洲時一起去的,他當時負責指揮軍隊,只不過也沒有打什麼像樣的戰鬥。後來裕王歸國,李素擔任帝國的地中海總制,聯合葡萄牙、熱那亞、荷蘭殖民西北非的馬格里布地區,和經略埃及。

在這個過程中,他立功不小,其中很大的功勞就是爲帝國奪取了地中海的馬耳他島,並且利用地震救災之便,把馬耳他人悉數遷移到了熱那亞的殖民地科西嘉島和馬格里布地區。

只不過,在西北非的殖民開拓成果不太明顯,一開始率領三國聯軍連續取得勝利,後來卻全無聲音,主要是帝國與奧斯曼之間因爲蘇伊士運河開通問題達成新的協議,在表面上退出了三國殖民西北非的聯盟,因此李素必須率軍退出。他也開始擔任北大西洋總制,負責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軍政。

他也因此去了一趟北美殖民地,瞭解那裡的情況,而此次歸國之前,爲了備詢,他又巡視了治下的蘇伊士地區、北美殖民地、加勒比海地區和巴拿馬四地,纔回國的。

皇帝問道:“那你可有解決北美殖民地的盎撒抵抗軍的辦法,朕的意思是一勞永逸的解決。”

“這.......。”李素不由的猶豫了,其實在擔任北大西洋總制後,他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別的不說,他能從一羣兄弟之中脫穎而出,能到現在這個地位,都是裕王提攜的緣故,他很想爲裕王解決這種海外的麻煩。

李君威笑了笑,說道:“有話直說就行。”

“確實有個辦法,但我不知道是否得體。”李素說道。

李君華示意他直說,李素一咬牙說道:“我覺得,唯一的法子就在北美的印第安人身上。”

“具體的方案呢?”林君弘問。

李素說:“絕大部分的英國殖民地中,印第安人與盎撒人的關係都很差,我以爲,只要開出價格,提供武器,有的是印第安人去殺英國人。印第安部落有割頭皮的習俗,我們可以按張給錢,而英國人已經因爲菲茨詹姆斯嚴苛的宗教法令和高額的賦稅苦不堪言,只要安全局勢惡化,一定會逃離北美。

現在北美的英國人數量在十五六萬左右,人跑光了,也就一勞永逸解決了,我預估,也就花費兩百萬........。”

“好了,別說了,這個辦法不予考慮。”皇帝制止了李素,李素也很知趣的選擇閉嘴,他不想說,就是因爲知道這肯定不合皇帝的心思。

帝國發展至今,無論對內還是對外,政策都越發趨於人道和法治,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畢竟倉廩實而知禮節,物質生活越豐富,受教育程度越高,人性就越有光輝。

而給盎撒人的頭皮開價這種行爲,絕對是國內所不能接受的。別說現在不能接受,就是前帝國時代,帝國開拓海外,也沒有幹過這種事。

李君華問:“朕要的是軍事解決的辦法。”

“這很難,皇上。”李素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北美殖民地北部和中部山高林密,南部水網縱橫,都是打游擊戰的好地方。而盎撒抵抗軍這麼多年,也是靠着這種戰法與菲茨詹姆斯的國王軍對抗的。

而在北美駐軍之中,最擅長游擊戰和反游擊戰的就是哥薩克人,他們上馬能騎射,下馬可步戰,冷熱兵器都嫺熟,但在與盎撒抵抗軍的作戰中仍然有不小的傷亡。而我曾跟隨裕王叔征討北美,得出的結論是,駐軍兵力佔據當地人口的百分之五,游擊戰就很難發揮作用了。這一點其實不難,我們甚至可以組織上萬軍隊前往北美作戰。

但問題是,這不代表可以徹底清剿游擊隊,只能保證其不會出來破壞罷了。”

李君華輕輕點頭,看向內閣和中廷官員,大家普遍點頭。而李君華眼睛停留在了趙文廷身上,趙文廷說:“雖然榮王的那個建議不符合帝國海外策略,相對於軍事清剿已經是上上策。在微臣看來.........。哪怕什麼都不做,也比組織大軍征討的好。”

趙文廷素來以敢言著稱,這也是他被皇帝賞識的主要原因。

趙文廷所說,其實也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數萬裡之外的土地,發重兵遠征,實在不像是什麼好策略。可什麼都不做,也是不行,大家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裕王,畢竟那裡將來是他的封地。

李君威笑了笑,直接說道:“如果是這樣,就先僵持着,等主權到手再說。至於所需軍費嘛......是我的領地,那就由我來出。”

所有人都長出一口氣,但是想到一年七十五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首相陳平說道:“不如把賬算安全局身上,這樣好在兩院通過。”

不少人點頭,實際上大家都不太在乎一年七十五萬的軍費,這對帝國財政來說並非什麼難題,稍微擠一擠就有了。而且裕王這些年,內政外交,南征北戰,功勞極大,爲他花這麼點錢,也沒有人會說什麼。只不過對國民不太好交代。

陳平給的這個方案就不錯,安全局每年只會提交預算,是不受皇室之外的任何機構監督的。

“不用了,這錢我出就是了,哪天出不起了,再走安全局的賬。”李君威說道。

這些錢他早有預備,經略美洲時,就從繳獲之中留存了一千多萬,就是爲北美殖民地準備的。而今天討論這個問題,也僅僅是羣策羣力,看看有沒有什麼更省錢的法子。

現在證明,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那就只能按照原定計劃,由裕王把統治成本承擔起來。

“接下來是馬耳他問題。”趙文廷引導御前會議進入下一個議題。

在李素和澹臺雲風的努力下,帝國順利得到了馬耳他島,澹臺雲風以人道主義救災的名義,讓帝國黑海艦隊順利進入馬耳他,驅逐了上面的統治者醫院騎士團。而李素在利用和葡萄牙、熱那亞合作的契機,把幾萬馬耳他人遷移到了科西嘉島和馬格里布地區,現如今的馬耳他島已經成爲了帝國的海軍基地。

但問題在於,馬耳他的主權還在西西里國王手裡,而這一王位由西班牙國王兼任,也就是說,馬耳他的主權在西班牙。因此帝國對馬耳他的實際控制,僅僅是以租借的形勢。

雖然是租借,但因爲帝國在西班牙國內擁有的影響力,已經疏通了一切,使之成爲合法行爲。只不過,最近法國介入進來,在西班牙國內施加影響,要求帝國離開馬耳他島,把島嶼歸還給醫院騎士團。

在這個問題上,法國得到了很多支持,畢竟馬耳他島是當年歐洲天主教國家抵抗奧斯曼帝國侵略的前沿,現在奧斯曼帝國在海上式微,可在歐洲看來,帝國是比奧斯曼更爲可怕的威脅。而法國在西班牙也擁有影響力,再加上其他歐洲國家的影響,西班牙的態度也有所鬆動。

“澹臺大人曾經試圖以購買、置換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已經不是帝國與西班牙王國之間的事了。現在的歐洲明顯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帝國擁有馬耳他,是對整個歐羅巴,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威脅。”趙文廷說道。

陳平聞言,笑着問:“那帝國在蘇伊士地區的開拓呢,擁有西津地區呢?”

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六九 林慶業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九五 出征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三七一 反抗章七六 滿清的應對——反華大聯盟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章六 開局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一零一 分封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十八 求活章一四六 民間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五七 禮佛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一零五 航線章二一四 大熱門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九七 內鬥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十九 甘肅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五四 敵情章三七七 招募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四四九 爲了裕王的健康和帥章四四七 一步一個坑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三一七 治沙章二六 新首都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一八八 選擇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章一一三 利益章五零二 專業人做專業事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五十 忠貞營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三零一 轉變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七十 紡織業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十八 分化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一二二 談判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三八三 不虧章五六 拒絕章七 商社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一八四 名滿江南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四八六 求變章六六 抉擇章三二八 天皇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七九 荷蘭船章一四零 撒煤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二六 見好就收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三八 監獄風雲章四八三 思維章一三一 實力章三零五 北非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二六九 初戰章三一 甕中殺鱉章一三零 兄弟章五六 拒絕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一二 往牆縫裡澆水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十三 內政外交
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六九 林慶業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九五 出征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三七一 反抗章七六 滿清的應對——反華大聯盟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章六 開局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一零一 分封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十八 求活章一四六 民間章一一一 聲東擊西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五七 禮佛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一零五 航線章二一四 大熱門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九七 內鬥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十九 甘肅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五四 敵情章三七七 招募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四四九 爲了裕王的健康和帥章四四七 一步一個坑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三四二 一個天才章三一七 治沙章二六 新首都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一八八 選擇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章一一三 利益章五零二 專業人做專業事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五十 忠貞營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三零一 轉變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七十 紡織業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十八 分化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一二二 談判章三三七 益州地區章三八三 不虧章五六 拒絕章七 商社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一八四 名滿江南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四八六 求變章六六 抉擇章三二八 天皇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七九 荷蘭船章一四零 撒煤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二六 見好就收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三八 監獄風雲章四八三 思維章一三一 實力章三零五 北非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二六九 初戰章三一 甕中殺鱉章一三零 兄弟章五六 拒絕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一二 往牆縫裡澆水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十三 內政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