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

諾頓重新回到科隆面前,說道:“現在您明白了吧,雖然中國沒有想到在山東的戰爭會持續這麼久,但目前的局勢卻是對中國最有利的,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元首的長子已經攻入了桃花石皇帝視爲核心的江南,而除了西南某位吳姓背叛者,在富饒的長江中游和廣袤的中原、長城南北,乃至一直是東方帝國威脅主要來源的西北,都不再擁有一支可戰的軍隊了,這是一場國運之戰,如果在去年勝利,中國只會多一到兩個省,而在現在勝利,中國得到的將是整個東方大陸。

山東戰場就是元首閣下親自打造的一塊吸鐵石,把所有阻撓他的勢力全都吸引過來,一網打盡,所以,以往未曾大勝只是意外,是蟄伏,當戰爭再度開啓的時候,就是一個新帝國的誕生,韃靼皇帝、桃花石皇帝,還有未來的中國皇帝,三皇之戰,一戰而得天下,這纔是事實!”

科隆一時愣住了,在諾頓男爵的講述中,他得到了許多自己不知道的訊息,如果說明清兩大帝國的聯合是李明勳的有意放縱和引導的話,那他只能是在擁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才敢拿這麼些人和資源去賭,而且江南的丟失也是他所不知道的,那意味着兩大帝國後路的斷絕。

“科隆閣下,如果您沒有收到邀請函,我希望您能以私人身份加入到我或者達揚閣下的隊伍之中,當然,您如果沒有信心的話,我可以爲您提前準備兩匹好馬還有一艘縱帆船,一旦戰況有失,您可以迅速脫離。”諾頓站起來,誠懇的邀請。

科隆有些詫異:“我?爲什麼邀請我?”

諾頓和達揚相視一笑,達揚說道:“科隆先生,我們三人雖然各自屬於不同的國家,但真正的利益卻是與所在的公司掛鉤的,而本土的貴族、國王和主教們考慮對華關係的時候,卻從不把這些放在心上,據我所知,天主教會在聯合歐洲主要強國,特別是在西印度擁有利益的國家,要聯合行動,針對中國,將之排斥到美洲之外,我們擔心,如果真的到那一步,中國也會把我們排斥在非洲和亞洲之外,或許那有利於歐洲本土,但絕對有損我們的利益。

也正是因爲如此,我們希望所有在好望角以東地區擁有利益的人或者組織,在對歐洲本土的彙報中,能真實的反應東方國家的實力和決心,這一點,我已經和達揚先生、葡萄牙人和丹麥人取得了一致,也希望您能加入進來。”

“我明白了,但如何彙報,我需要看到結果之後再決定。”科隆堅持着最後的倔強。

諾頓不在乎的聳聳肩:“當然,我們需要只是報告事實即可。”

兩日後,百脈湖。

李明勳穿着一身普通的近衛騎兵軍官的軍服,騎着一匹馬出現在了大軍前沿,雖然合衆國是預設戰場與敵軍決戰,但因爲明清聯軍的高效率,大軍僅僅提前四天進駐百脈湖,當明清聯軍的騎兵洪流從西北方向滾滾而來的時候,陸軍也僅僅是全面展開罷了。

百脈湖地區並不是完全的平地,在沼澤區邊緣分佈着大大小小的高臺,有些是土丘,有些則是沙樑,還有就是百姓開墾形成的圍子,隨着明清聯軍的抵達,並且直接進入百脈湖,擺出進攻態勢,李明勳也讓大軍收縮,佔據了沼澤邊緣區的幾個高地,在高地上佈設了重型火炮,而主要陣線則在高地之後,也就是沼澤區外,這樣可以保證大軍在堅硬的地面上作戰,而前沿的高地則形成突出部,形成致命的交叉火力,而保衛這些突出部的則多是外藩和盟軍。

雖然大軍進行了收攏,可近三十萬軍隊,其中還有十萬左右的騎兵,依舊是人山人海,旌旗蔽野,大軍沿着百脈湖沼澤邊緣展開,東西超過二十五里,這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指揮的極限,在商討之後,李明勳把大軍分成左翼、中軍和右翼。

李明勳沒有選擇平均分配兵力,雖然他的戰略選擇是防守,但也是防守反擊,而不是一味的死板,他親自坐鎮中軍,執掌近衛軍和四個北洋混成旅以及外藩兵團,而主力則放置在更容易展開的左翼,原因很簡單,左翼瀕臨高密城,百脈湖靠近高密的部分開發最爲完善,少有冰面、沙樑、草窩等崎嶇地形,更容易展開兵力,也更容易進攻。

執掌左翼兵團的是武行,嫡系的第二軍、忠貞軍兩個主力軍,外加三個騎兵旅和海外援軍中戰鬥力最強,裝備也最完善的內藩軍團,合計十三萬軍隊。

而陸軍司令,也是陸軍中威望最高的高鋒執掌右翼軍團,右翼面對的百脈湖是低窪地帶,多有冰面,甚至湖區,但也需要防備穿過百脈湖和膠萊運河的敵軍,高鋒以第四軍爲主搭配朝日爲主的外藩軍團進行防守,另有幾個新訓的團營增強,擁有最有利的地形,卻也是兵力最薄弱的地方。

而左翼與中軍、右翼的兵力配置則完全不同,武行指揮左翼,直接把其最信賴的第二軍和忠貞軍擺在最前沿,而內藩軍團則在側後配置,三個騎兵旅則在最後,以備不測。而中軍、右翼則是不同,李明勳和高鋒不約而同的把外藩軍團擺在了最前面,以精銳的近衛軍和主力軍作爲預備部隊,特別是高鋒指揮的右翼,東方軍團在正面陣列上一線鋪開,第42師與幾個新訓營團作爲右翼中間,而甲等師的第4師和同樣強力的41師則被高鋒配置在了右翼還要右後方的張魯河的河堤密林之中,既作爲預備隊,同樣也防備敵人繞過百脈湖與運河的中間地帶偷襲。

顯然,從兵力配置上來講,李明勳用的斜擊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在一個方向,以形成強有力的進攻能力,而在右翼則利用地形地利的優勢進行防守。

遠處可以看到明清聯軍騎兵踏出的煙塵,偶爾有旗幟從白茫茫的曠野之中閃爍,槍聲和爆炸聲持續不斷,在起伏不定的沼澤的地區,騎兵能發揮的作用有限,而精銳的獵兵們則可以利用地形掩護穿插伏擊,李明勳在右翼主帥高鋒和左翼主帥武行的陪同下視察整個戰場,武行指着眼前遮蓋住大片百脈湖沼澤的一片高地說道:“四號高地是一個隱患,兵法曰,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四號高地爲這片這場最高之處,海拔超過七十米,東西近三裡,面北崎嶇,面南舒緩,我不佔,敵必佔,敵若佔,便可爲固守之地,亦掩其行蹤,敵無論繞行高地之後,或繞遠百脈湖東岸,都不得而知。”

李明勳不用看,就是知道四號高地在什麼位置。如今大軍基本是西北至東南展開,而這個四號高地就在中軍偏靠右翼的位置,距離前沿足有四里,正是位於陸軍絕對火力之外,也深入到沼澤區域。

“向前佔領四號高地,我軍便是要從東北至西南展開,再往東往北則是冰湖區,無論攻防都無法借持地利,以此形態對敵人,那就只能在左翼和中軍進行硬碰硬,敵有兵力之優勢,必當繞行左翼,迫使你左翼向西更大範圍延伸,到時你如何聚攏兵力進攻?”李明勳反問道。

武行微微皺眉,高鋒笑道:“可若是放棄四號高地,向沼澤邊緣部署我右翼兵力,則敵軍若攻我右翼,便是要想冰湖與右翼之間區域拉扯,造成敵軍退無可退之境地,而我中軍穩當,便是敵軍突破右翼,我後有預備隊抵擋,又有中軍側擊,也可保證敗而不潰,而若我中軍反擊,戰時攻佔四號高地,那便是一刀斬斷敵軍脊樑,亦是大勝之機。”

“元首閣下,敵軍出現了,西北方向,似是李本深部!”近衛軍將領忽然說道。

李明勳拉開望遠鏡,向西北方向看去,果然是明軍李本深部,馬步各半,正在進佔三號高地,那高地位於左翼之正面,周圍也有幾道沙樑土丘,正適合做防禦的核心,李明勳正觀察着,發現一直被重視的四號高地上出現了敵騎行蹤,接着便是有大量步卒出現,高鋒訝然叫出聲:“既有清軍也有明軍,看來敵軍要把四號高地作爲指揮所在了,這樣一來,豈不是主力靠右,看來是要以清軍爲主進攻了,順治小兒倒也捨得。”

“情報先是,明軍多銃炮步卒,清軍多騎兵甲士,想來也是騎兵適合進攻的。”李明勳淡淡迴應。

“有重炮。”武行指着三號和四號高地喊道。

李明勳連忙看去,發現四號高地上,正有牛馬往高地上拖拽火炮,李明勳看到這一幕,淡淡笑道:“難怪比我們預計的晚到了一天,原來是等火炮來,既然有火炮,展開就難了,看來今天是打不成了!

傳令全軍,各軍交替休息,養精蓄銳,明日天亮便是展開進攻,爭取一天之內結束戰爭!”

“是!”二人接令都是返回了自己軍團。

李明勳則直接返回了中軍所在的一號高地,站在一號高地最高處,李明勳架起雙筒望遠鏡,觀察着對面的情形,在四號和三號高地之後,明清樑軍正在匯聚,一支支軍隊井然有序,齊頭並進,緩緩向南而來,氣氛變得肅殺而寒冷,似是一張鐵幕正在緩緩降落。

明清軍隊至少有五十五萬,如同滾滾黑潮席捲而來,搶佔高地的只是少數罷了,那些蠕動的黑影鋪滿了大半個視野,特別是前沿潮水一般的騎兵,讓人的呼吸不由得急促起來。

李明勳感受到了周圍將官的心態變化,他大笑兩聲:“一羣土雞瓦狗而已,再來百萬又能奈何於我!”

“父親說的極是,我中國軍隊,正義之師,王者之師,無敵於天下,自當無往不勝!”一個贊同的聲音傳來,正是在李明勳的嫡子李君華。

連一個孩子都是這般,其餘人都是深感羞愧,又得李明勳激勵,心情暢快了許多,中軍的氣氛熾熱起來。

李明勳拉起李君華的手,鄭重說道:“我的麒麟兒,隨爲父一起去看看爲國殺敵的勇士。”

夜幕降臨,對面敵人的陣地上煙火如龍,顯然在趁夜佈置兵力,修築工事,遠遠可以聽到喝罵聲和鞭子的抽打聲,而合衆國一方的營地則非常有秩序,因爲他們提早趕到戰場並且展開,士兵們可以在帳篷裡輪換休息,取暖用的柴火是現成的,後方大營會送上來熱騰騰的飯菜,久歷戰陣的老兵們在歡快着交談着,新兵則不免有些緊張,這個夜晚註定會有很多人失眠。

李明勳牽着兒子的手,率先來到右翼針線,明天,這裡會遭遇敵人最猛烈的攻擊,而在前沿的大營裡,朝鮮兵和日本兵正在開飯。

後藤小五郎手持一根皮鞭,抽打着排隊領飯的士兵,無論是普通的火繩槍手還是長矛手,亦或者那些出身高貴的武士們,在他的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士兵們領到晚餐——白米飯、豬肉燉粉條還有一條鹹魚、兩個饅頭,他們盤腿坐在地上,端着飯盤,靜心等待着,一直到最後一個人得到飯菜,後藤小五郎纔是高聲喊道:“所有人在吃飯前,都必須感謝中國元首殿下的厚恩,只有在這中央國度,我等卑賤如草芥的人才能享受這等豐盛的飯,這是來自上國元首的賞賜,不是上帝,不是你們的老爺,即便是武士,也應該在這上國仙靈之地心生敬畏,踏上上國的領土,武士們的腳氣自動好了,定然是上國靈氣充沛,佛神庇佑的緣故,無論賤民還是武士,對這等天恩,明日當以姓名報答!”

一衆人把飯菜恭敬的放在地上,跪地向着中軍所在的位置叩首,叩首三次之後,纔是再次盤腿坐在地上,恭順的享受已經涼了的飯菜,而這一切,他們做的非常熟練,顯然已經習慣了。

“父親,爲什麼武士踏上我們的土地,就會治好病痛呢?”李君華在旁邊聽着,不由得感覺驚奇。

李明勳笑道:“或許是因爲我們中華之地,受神佛庇佑吧。”

李君華小臉一緊:“肯定不是。”

李明勳呵呵一笑認真的向兒子解釋:“日本的武士在日本的主食是精心碾過的大米,一種只有米麩中才擁有的物質無法吸收,而配菜又多是醃製的蔬菜,也摧毀了這種物質,他們來到我們中國,我們提供的飯菜中不缺蔬菜和水果,那種物質得到了補充,所以腳氣病也就好了。”

李君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思來想去,自己所讀的那些書中可沒有這種知識,格物致知的王陽明看了竹子七天,如果沒有父親告訴自己這個知識,自己要去看日本人的腳丫子七天嗎?

後藤小五郎卻不知道方纔的一切已經被李明勳收入眼底,此刻的他正像是格物致知的王陽明,盯着自己的飯盤在看,腦袋裡卻是想起自己悲苦的幼年時代,如果不是遇到上國的軍隊,他可能永遠只能做一個賤民,而現在自己已經得到信任,執掌一旅之人,他憧憬自己立下大功,將來好像自己的義父那樣,成爲一國之主。

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四四八 白教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四三 香港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九九 嫁禍章二一二 俠義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七六 解憂章六三 遁出章二七三 要坑一起坑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一四五 要有榜樣章十 擁抱世界章二五 鏖戰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六六 抉擇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一六九 刨他祖墳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四七零 遠邊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三十 對定國的考驗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一二五 刺殺者章三三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二八九 國聯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三三五 歸鄉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九六 倒黴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四六五 宣戰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四四八 白教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二二 唐通事章七五 野蠻衝撞章一五零 推動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五六 女人章七四 藩務章四 會商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一四零 福臨章四三 戰爭公債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二五 鏖戰章二十 無恥的讀書人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一一零 水雷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八五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章四二 大勢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六五 進入朝鮮章一四七 重逢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一五一 恩科章一零三 一路向西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三六三 自由或戰爭《里斯本條約》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一七六 機會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五零三 運河的‘意向合同’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七一 安排
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四四八 白教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四三 香港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九九 嫁禍章二一二 俠義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七六 解憂章六三 遁出章二七三 要坑一起坑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一四五 要有榜樣章十 擁抱世界章二五 鏖戰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六六 抉擇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一六九 刨他祖墳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四七零 遠邊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三十 對定國的考驗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一二五 刺殺者章三三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二八九 國聯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三三五 歸鄉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九六 倒黴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四六五 宣戰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四四八 白教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二二 唐通事章七五 野蠻衝撞章一五零 推動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五六 女人章七四 藩務章四 會商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一四零 福臨章四三 戰爭公債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二五 鏖戰章二十 無恥的讀書人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一一零 水雷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八五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章四二 大勢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六五 進入朝鮮章一四七 重逢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一五一 恩科章一零三 一路向西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三六三 自由或戰爭《里斯本條約》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一七六 機會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五零三 運河的‘意向合同’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七一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