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盡忠職守

肇慶,兩廣總督行在。

夜幕落下,萬籟寂靜,街道是隻有更夫敲打梆子,沈猶龍坐在書房裡,書案上擺滿了塘報,他拿着一份塘報,走向身後的輿圖,沈達春連忙跟上,點燃的鯨油燈直接照亮了中原所在的位置。

這根本不用沈猶龍說出口,沈達春就知道自己的父親在憂心何處,當洪承疇投降東虜的消息傳來之前,父親的眼睛盯在遼東幾個困守的孤城上,而當鬆錦戰事失敗,父親的眼睛又看在了中原和蘇北肆虐的流賊。

“獻賊攻佔了廬州,闖逆圍攻開封!”沈猶龍含着熱淚,喃喃自語說道。

“父親,該歇息了。”沈達春輕聲說道。

沈猶龍卻好似沒有聽見,死死的盯着地圖,許久許久,嘆息說:“朝廷靡費千萬,聖天子夙興夜寐,終究還是不能挽回頹勢,難道我大明的氣數真就要盡了嗎?”

“父親,大明廣有十三省,億兆黎民,一時之敗並不算什麼,父親不要傷懷了。”沈達春勸慰道。

沈猶龍搖搖頭:“鬆錦一戰,國朝九邊精兵淪喪,流賊肆虐中原,大軍清剿不得......咳咳.....。”

沈達春輕輕拍了拍沈猶龍的後背,攙扶着他坐下,看到自己父親滿頭白髮和消瘦的面容,更是心疼,他只得說道:“前幾日您讓兒子傳信給李明勳讓他來一趟,今天下午,他就是到了,已經在客棧安頓了,不如明日父親見一見他吧。”

沈猶龍:“他倒是來的快,你快派人去一趟,讓他現在就過來吧。”

客棧裡,剛剛睡下的李明勳不得已再次起來,見烏穆拿了衣服來,連忙穿上,烏穆說道:“這位沈總督好生的沒有道理,主人舟車勞頓,他也不體諒一二,什麼大事兒非得今日召見。”

李明勳笑了笑:“沈大人久久高位,對下面人使喚慣了,你莫要聒噪了,待會就帶兩個人去,把咱們的人秘密安排在行轅周邊,以防有變。”

“有變?那沈總督莫非會對您不利。”烏穆詫異問道。

李明勳搖搖頭:“沈大人憂心國事,和京城的天子一樣,如今鬆錦新敗,流賊跳梁,朝廷無兵無將無錢無糧,更無辦法,人啊,若是鑽了牛角尖就會病急亂投醫,誰知道會有什麼想法,我也得小心一二啊。”

烏穆點點頭:“主子,我知道了,絕對不會讓您出事的。”

李明勳騎馬去了總督行轅,從側門進去,穿過了兩重院落,一路上只見僕從未見甲兵,倒是感覺自己有些多心了,在書房門口,李明勳見到了沈達春,二人打過招呼,沈達春說道:“家父憂心國事,心情不佳,這兩日舊病復發,李兄萬萬莫讓他再生氣了。”

李明勳嘴上答應,心中卻是沒有法子,自己總不能光撿好聽的說吧,對於沈猶龍的要求更不能信口答應。

“明勳來了啊,快些坐吧。”沈猶龍並未起身,只是讓人拿來了一把椅子。

待李明勳坐下,沈猶龍說道:“我聽聞翻了年之後,你要麼開拓江南,要麼縱橫四海,一直未曾去北方,對北方的消息怕是不瞭解吧。”

李明勳從話語之中聽出了一些不滿,沈猶龍說的哪裡是最信息的掌控,分明是說自己只顧着一心賺錢,沒把精力投入到對東虜的戰爭中去,說起來,如果按照前兩年安排,自己現在應該在奴兒干都司與東虜作戰呢。

“莫不是你以爲香港已經開埠,搭上了兩廣諸多縉紳,你就可以爲所欲爲了?”沈猶龍見李明勳不說話,再次問道。

“搭上了縉紳,就是可以爲所欲爲!”李明勳心中說了一句,嘴上卻連連說不敢。

如今香港開埠已經一年多了,早就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海貿利潤之厚已經讓兩廣的商人士紳沸騰了,特別是最近一段時日,縉紳們大量在香港投入資金,購買商鋪、建造貨倉,僅僅是今年前半年,就有近百萬兩銀子投入進去,直接把社團和兩廣縉紳變成了利益共同體,這個時候,沈猶龍若是敢阻斷香港開埠,這羣兩廣的土皇帝就敢在廣東抗納捐稅,然後聯名寫帖子告到京城去,沈猶龍結局不好說,但是兩廣肯定是一片大亂。

“你嘴上說不敢,心裡卻是得意,總歸是忘了當初和老夫的約定,以爲香港局勢定鼎,你就不用在北上殺虜,爲朝廷效力了。”

李明勳臉上的陪笑立刻消失了,他正色說道:“大人,容明勳再說一遍,殺虜一事乃是朝廷與社團共同利益之所在,社團殺虜不是爲了朝廷,若真的要聯繫起來,頂多是爲死在東虜倒下那些同根同源的百姓報仇罷了。社團是社團,朝廷是朝廷。”

“你!”沈猶龍聽了這話,臉色漲紅,劇烈的咳嗽起來。

沈達春立刻說道:“李兄,你怎麼這般說話,若無家父,怎麼有你社團今日!”

李明勳道:“大人確實多番照拂於我,我也從未負過大人,對總督大人,我一向禮敬有加,從未有過半點虧欠。”

沈猶龍抓住自己的兒子手,讓他退下,說道:“好一個從未虧欠,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老夫也不拐彎抹角了,你既然還認與大明百姓同根同源一脈相傳,如今中原百姓被流賊荼毒,你可願意北上御賊?”

李明勳忽然笑了,原來想讓自己去打流賊啊。

“當然願意!”李明勳朗聲說道。

這下倒是沈猶龍父子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二人相互看看,他們是無論如何沒想到李明勳會回答的如此乾脆。

而李明勳卻有自己的計較,打流賊什麼的他不在乎,流賊現在已成大勢,自己怎麼也剿滅不了。藉着打流賊,招募百姓,移民海外才是正理。

沈猶龍尷尬的咳嗽兩聲,還不曾斟酌詞語,李明勳站起來,問:“總督大人,若是讓我出兵,這糧餉如何支持,軍隊如何作戰,受何人節制,又有什麼名義,您可有章程?”

沈猶龍卻是啞口無言,他都沒想過李明勳會答應,哪裡想過什麼章程,沈猶龍正了正衣衫,說道:“只要你肯,這些老夫都可以替你籌劃解決。”

“您吶,解決不了,就算解決了也沒有多少意義。”李明勳當即說道。

“放肆!”沈猶龍拍案而起。

李明勳道:“我說的是實話,大人,若是社團動兵,需要從臺灣出擊,以社團目前實力,出動艦船二十艘,陸軍三千還是綽綽有餘的,千里遠征,沒有二十萬兩開拔不了,您手裡哪有二十萬兩,朝廷也不會把二十萬兩給一支連見都沒見過的軍隊。就算糧餉不缺,又能如何,社團軍隊要投入到何地,是打獻賊還是打闖逆,現在中原就是篩子,到處都是需要填補的窟窿,光是這支兵馬歸屬就能吵翻天,就算這些解決,社團這三千兵馬又能做什麼呢,如今的流賊可不是崇禎初年的了,闖逆、獻賊哪個不是擁兵十萬數十萬,社團三千兵馬扔進去,連水花都打不起來,既不能阻止獻賊掠地,也無法阻止闖逆攻城,靡費數十萬兩,意義何在?”

沈猶龍靜心聽着,神色變幻不定,李明勳的話就像一柄重錘,一錘一錘敲打在他的內心,一錘重過一錘,北方的戰事已經不是幾十萬兩銀子和幾千精兵就能解決的了,沈猶龍甚至有些後悔了,自己何必去招惹李明勳呢,平白壞了兩家的關係,若是香港真的出問題,兩廣就完了。

“沈兄,煩請去拿些茶點了,今晚我與總督大人,怕是有的談了。”李明勳微笑對沈達春說道。

喝了一杯茶,李明勳問:“總督大人莫不是因爲打了中原的流賊,大明朝就能涉險過關,渡過這段艱難時日?”

“你什麼意思?”沈猶龍問道。

李明勳道:“鬆錦之戰打完,九邊精兵只剩下吳三桂了,這位可是連守戶之犬都算不上的精明人,東虜五月就把仗打完了,損失不大,回去收收穀子麥子,休整數月,馬上就會入寇。”

沈猶龍的眼睛瞬間瞪大,正如李明勳所說,今年東虜極有可能會再次入寇,東虜與蒙古人不同,蒙古人喜歡秋高馬肥入關搶奪秋糧,但是東虜卻喜歡冬季寇邊,收完秋糧的他們趁着冬天搶掠,回去還不耽擱春播,如果真的寇邊,就和以往的任何一次不同了,以往流賊不成氣候,朝廷可以專心應對東虜,如今流賊已經盤踞中原,若是再遇東虜寇邊,朝廷便是被兩面夾擊,現在的朝廷可是一支像樣的兵馬都沒有,能守住京城就是萬幸了。

沈猶龍問道:“你可有辦法阻止東虜入寇?”

李明勳卻是笑了:“我若有那個本事,坐在我面前商議的就應該是大明天子了。”

“流賊肆虐中原,東虜即將入寇,除非現在就有十萬精兵,否則誰也無法阻止,既然無法阻止,我等何必要去螳臂當車呢?”李明勳勸慰說道。

“我沈家世受皇恩,如何能棄天下不顧!”

李明勳微微搖頭:“這話說的是沒錯,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去幻想中原平賊、遼東拒虜!”

“力所能及......。”沈猶龍的聲音低了許多。

李明勳說道:“比如我們社團,如今在臺灣大練新軍,明年就可以成軍,只要持續投入,早晚可以抗衡東虜,而今年,我的目標是拿下寧古塔!”

“寧古塔?”沈猶龍站起來,在身後的輿圖上查找,但是那輿圖本就寫意,也不甚詳細,邊疆之地的一個軍堡如何能顯現呢。

李明勳翹腳起來,手點在了朝鮮以北的某處區域,說道:“就在這裡,這是東虜老奴的起家之地,如今也是東虜對東海、西海等地的統治核心,若爲社團控制,便是失去了對八旗之外女真各部的控制能力,而在長城之外,東虜便只有赫圖阿拉一個據點,而那可是東虜第一個都城,腹心之地!”

(明長城並非起于山海關,而是從鴨綠江開始向北,在折返入河北,把大半個遼河平原包裹進去。)

沈猶龍微微點頭,在李明勳的能力範圍內,這是能做的極致了,而且佔領寧古塔就對海西、東海形成直接控制,也符合騰龍商社在北方的商業利益。

“這只是今年的目標,社團在積蓄力量,明年西南季風一起,我們願意北上御虜,到時一應接洽事宜還需大人多多支持。”李明勳說道。

對於明年的事情,沈猶龍不作評價,他只在乎現在的難關,沈猶龍的眼睛盯在李明勳身上,許久之後,才問道:“國事艱難,你認爲兩廣之地如何做才能爲國解憂?”

李明勳嘆息一聲,說道:“大人,北方的局面已經不可收拾了,天子最好遷都南京。”

見沈猶龍沉默,李明勳無奈的搖頭:“我知道,這不可能,但是大人何必把兩廣的財政投入到北方戰爭的無底洞中呢,無論您從兩廣多收多少賦稅,都無法解決北方的問題。”

“老夫難道要像江南士紳一樣,醉生夢死,沉迷浮華嗎?”沈猶龍喝道。

李明勳微微搖頭:“當然不,我的意思是,您要從長計議,香港去年給兩廣帶去了十五萬兩的收入,今年可能是二十萬甚至更多,這些錢交給北京就是打水漂,不如大人自己留下,在兩廣練兵,配合裁汰舊軍,整頓軍備,兩年便可得精兵三萬,華夏存亡之秋,有兵馬方有希望。”

沈猶龍沒有說話,李明勳也不會再去勸說,他總不能告訴眼前這個老人,大明會在後年崩塌,南方也擋不住東虜鐵騎,大明王朝如大廈傾頹,廣東也迅速陷落。即便是他說了,眼前這位老人也不會相信的。

“存亡之秋,天下黎民希望每個人都能盡忠職守,明勳啊,你我各盡本分吧。”沈猶龍說道。

多謝孤獨患者11 的打賞這是我寫書以來收到最多的打賞

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三六四 安排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一三二 對策章一零三 沙皇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七八 搶先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三七七 求情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三七八 意義章十二 鐵騎章二十三 遠征準備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四六 盛怒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三十 陷城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四一 遠征加勒比章七六 滿清的應對——反華大聯盟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八九 以鐵換鐵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一一一 叛徒章一百 談判章十七 認罪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五三 吳三桂章四一四 會學習的蜜蜂章五 私心章一四四 活路章二零六 罐頭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二四三 棉花導致戰爭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四四二 用人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二零 三皇之戰 態勢章一一一 雷擊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三一 改造章四二 收稅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八九 學堂 下章三二 誘敵章五三 大清算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二四 抵達章一零四 處分章二二二 土地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八 堤壩章二一九 三皇之戰 右翼章九八 登陸戰章一八八 選擇章一七九 日本維新社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六三 親藩體系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一八零 伎倆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九九 皇家港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三十 對定國的考驗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三三 裕王的真誠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九四 計劃的修改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章三九一 奴隸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二零九 國際法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一六零 兌子
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三六四 安排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一三二 對策章一零三 沙皇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七八 搶先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三七七 求情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三七八 意義章十二 鐵騎章二十三 遠征準備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四六 盛怒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三十 陷城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四一 遠征加勒比章七六 滿清的應對——反華大聯盟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八九 以鐵換鐵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一一一 叛徒章一百 談判章十七 認罪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五三 吳三桂章四一四 會學習的蜜蜂章五 私心章一四四 活路章二零六 罐頭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二四三 棉花導致戰爭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四四二 用人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二零 三皇之戰 態勢章一一一 雷擊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三一 改造章四二 收稅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八九 學堂 下章三二 誘敵章五三 大清算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二四 抵達章一零四 處分章二二二 土地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八 堤壩章二一九 三皇之戰 右翼章九八 登陸戰章一八八 選擇章一七九 日本維新社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六三 親藩體系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一八零 伎倆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九九 皇家港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三十 對定國的考驗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三三 裕王的真誠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一零四 目標,大帆船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九四 計劃的修改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章三九一 奴隸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一八九 合心意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二零九 國際法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一六零 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