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六 新首都

李明勳從未想過支持了自己二十多年的老大哥會在這個功成名就的時候離開自己,事實上,李明勳從未經歷過如此劇烈的人生變故,林誠的逝去意味着,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能與他平等交流的男人離開了,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隨着李明勳的橫空出世,威權籠罩了這個男人,地位崇高的他逐漸成爲了大家的上司,即便是阿海這類年幼便追隨他的人,私人感情上也更爲認同師生的名分,只有林誠,人前執下屬之禮,人後卻是兄弟之情。

但這就事實,李明勳在最接近成功的時候,失去了他的朋友,能給予的,唯有極致的哀榮,他親自主持了林誠的葬禮,給予其國葬的規格,而當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李明勳宣佈九月正式稱帝即位,國名由中華合衆國改爲中華帝國,既然有了時間表,自然也就有了計劃,自然有人會處理稱帝的一切儀式,而李明勳在這個過程中,只需要任人擺佈就是,當然,那只是儀式上,而在實際工作中,李明勳一個月內做了很多。

在林誠葬禮的那個夜晚,他的幼子林君弘交給了李明勳一封遺書,洋洋灑灑幾萬字,記錄了二人相識之後的點點滴滴,還有合衆國建立、崛起之中的一些事情,當然,這也是林誠的遺表,最後提了兩個建議:

勿交權於議院,還政於國民。

勿傳位於長子君度。

李明勳深切知曉林誠的意思,他知道,林誠久在國內,與國內諸多政治勢力打交道,縱橫捭闔,從未輸過,執掌內政大局,可謂經驗豐富,第一個建議,就是爲了摒棄新興的資本家勢力影響國家的崛起。

毫無疑問,以商人、手工業者、船長和工坊主、農場主爲代表的資本家如今已經通過選舉成爲議員在國內獲得了很大一部分的權柄,已經成爲軍事貴族(元老)、軍隊外的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但林誠掌管內政這些年,見證了資本家們的強大,也見證了他們的懦弱和缺點。

資本是追逐利益的,因此,當李明勳吹響海外擴張的號角時,資本家們立刻響應,迅速擴充到了能觸及的方方面面,以至於他們反對對滿清的戰爭,那個時候,除了缺乏自信之外,主要是資本家認爲,民族解放戰爭是性價比很低的戰爭,同樣的戰爭資源如果用於對海外的殖民,可以擁有更大利益,只不過那個時候,資本家還很弱小,無力阻止李明勳的威權和軍事貴族們的力量。

而現在,民族解放戰爭已經接近了尾聲,資本家們在鯨吞大陸利益的時候,也在謀求更多的政治權力來保障自己的利益,特別是李明勳稱帝已經不可避免的情況下,畢竟這羣資本家的先輩們都是前明的下層百姓,他們知道,封建帝制中,商人地位的低下和生存的無奈,所以,資本家雖然不敢挑戰李明勳二十多年來通過擊敗陸地最強國家和海上最強國家形成的威權,但也在內心裡反對李明勳稱帝,當然,李君度在江南處置非法吞併國有資產案和林誠在皇極殿前擁護新帝即位,讓他們不敢表達出對李明勳的不滿。

李君度對自己的舅舅亮出屠刀,讓資本家們知道,如果這個時候反抗,他們這股政治勢力會被清算徹底,而林誠則在凱旋儀式表達了軍事貴族和國家官僚對李明勳的支持,當然,三皇之戰結束,高鋒率諸將領跪拜李明勳,擁護其稱帝更是表明了暴力機器是掌握在李明勳手中的。

林誠敏銳的察覺到,光復之後的利益實在太大了,合衆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富庶東方大陸,也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僅僅是漢地十八省就足夠資本家們吃三十年五十年的,這段時間,他們不斷會擴充政治權力,而爲了打壓政治對手——軍事貴族,也會限制軍事擴張,他們會提出休養生息這個無可指摘的政治策略,也會壓制陸權力量,而這是不符合李明勳的戰略的,與其說林誠的建議是限制資本家的政治權力,不如說是保護他們,這些人爲了利益可是不顧一切,真的惹惱了李明勳和支持他的軍事貴族,幾十年來的共和制度和民權力量將會付之一炬。

而一切的反抗、不滿隨着林誠葬禮之上,李明勳的演講而消弭,李明勳在演講中明確表態,只稱帝即位,不推行帝制,君主立憲,漸漸虛君制度纔是政治制度的未來,李明勳在葬禮上,爲帝國的政治制度規劃了三個階段,軍政、訓政和憲政,軍政將會隨着戰爭結束接近尾聲,訓政則是建立憲政的必要階段。

雖然,這三大階段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但所有人都知道,頂多會持續到李明勳時代的結束,這個開國帝王已經五十歲了,還能執政多少年,十年,還是二十年?

而第二個建議依舊是爲了這個國家,實際上,李君度是在林誠身邊長大的,那個時候,李明勳常年在外,林誠膝下無子,李君度就好似他的孩子一般養大,可即便如此,林誠也意識到李君度的問題。

‘這個孩子成長階段有兩個信念,第一是不能給他偉大的父親丟臉,第二是爲他悽苦的母親爭面子,要強的性格加上自幼在海軍服役,擔當艦長職位,且貴重的身份,讓他養成了獨斷專行的風格,當他開始意識到,他可以做的比父親更好更高效的時候,這個風格更爲穩固,少年英雄的經歷讓他的自信心無以復加,生活中過多的阿諛和順從讓他的控制慾望已經無法控制。

毫無疑問,君度是一個天才,也會是一位優秀的統帥,在我們民族的任何朝代,他都是無可爭議的天下雄主,唯一可惜的是,他生在了這個共和的時代,君度比明勳你更適合做一位皇帝,我相信,如果他繼承你的位置,我們的事業將會發揚光大,可是,明勳,如你所說,帝制終將會腐朽,民權與共和纔是未來。

瀕臨死亡,我迷茫了,如果我們的事業是開拓是擴張,是再建立一個盛極一時的皇朝,那麼我的建議恰巧相反,傳位於君度,但如果你依舊堅持當年的共和和民權夢想的話,那麼就萬不可傳位君度。’

這是林誠在遺書中關於李君度的評價,李明勳完全同意這一點,讓知道自己的長子有機會會成爲比自己還要偉大的皇帝,但他依舊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理想,如果說十幾年前開始籌備建立國家的時候,他還曾有過一些猶豫和彷徨的話,那麼現在,他已經堅定的自己的信念,將共和與民權推行到底。

當然,林誠最後也提及限制李君度後,把這封遺書給他看,以免李氏父子嫌隙,但是李明勳卻是對自己優秀的兒子有了另外一種安排。

雖然林誠的字裡行間表達了一切在李明勳,帝制與共和,也可也不可的態度,但是李明勳知道,自己這位大哥是支持共和的,而自己同樣也是,雖然共和的制度不可避免的低效率,也無法避免腐敗等傳統問題,但過去的二十年裡已經證明,獲得政治權力的普通百姓很大程度避免了來自公權力的剝削和虐待,更重要的是,基本消除的特權階層,所以在主持完林誠的葬禮,在稱帝前後的這段時間裡,李明勳頻繁的召見元首院諸元老和議院諸議員,確定帝國的新的權力架構和政治制度。

首先,李明勳召開了國務會議,軍政等代表全部列席,確定了新的國名之後,是否確立新的國旗和國徽,李明勳選擇把這個權力交由全國議政院,也就是議院來決定,而國務會議上,第一個要確定的是國都所在地。

而對於國都,李明勳首先提議了兩京甚至多京制度,而不是隻有一個京城,多京制度並未受到反對,畢竟是有例可循的,中國歷史上,金、遼這種奉行行國制度的草原遊牧國家,往往都是多京制度,即便是唐宋明這種正統漢人王朝,也有兩京甚至四京的,而帝國對於多京制的需求比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要迫切的多。

與其他王朝不同,帝國是海權與陸權並重的國家,顯然,一個京城,顧得了海洋就顧不了陸地,所以至少要兩京制度,而李明勳直接提出建議,設兩京,其中陸地京城就是腳下的北京,北京本就是元明故都,一切政治地位和設施都是齊全的,設爲京城並不突兀,另外,帝國目前的主要威脅就是來自邊牆之外的遊牧民族,而無論是對遊牧民族的戰爭還是使其歸附之後,都需要一個北地的政治中心來宣示對邊牆之外土地的主權和對遊牧部落的宗主權。

更重要的是,草原部落如今對內地擁有天然的懼怕感,最怕的就是天花等疾病,讓其到南方朝貢顯然過於苛刻,而且,已經確立的會盟儀式也更適合在北地舉行,無論開拓擴張還是綏靖統治,北京都是極爲合適的。

唯一讓衆人有些疑慮的是,李明勳不僅要設北京爲京城,還要把太廟、社稷壇和皇陵都設立在北京。要知道,這幾樣可是代表着江山社稷,那就是天下的象徵,設立在北京,豈不是北京是最正統的京城,這可得不到海權爲重的實權人物的支持。

而李明勳卻很堅定,他很公開的表示,帝國並非古典的封建帝國,帝室作爲帝國第一家族和中華民族大家長,並沒有古典封建帝國那種國家命運繫於一身的責任,李明勳選擇設立這些祭祀建築羣在京城,其一是爲了確定未來帝王的巡視制度,帝國雖居於南方,但爲了綏靖塞外和祭祀先祖,就必須離開深宮,前往北方巡視,而北京作爲社稷所在,自然也不能被輕易丟棄,保證陸權能與海權平等。

當然,李明勳還直接告知衆人,稱帝之後,會立嫡子君華爲太子,而李君華身負前明與帝國皇室兩大血脈,日後繼位之君也是如此,便可把帝國和朱明的陵寢一道祭祀了,也安撫前朝民心。

國務會議上,自然也沒有人直接站出來反對,因爲大家更關心的是,李明勳準備把帝國的新首都定在哪裡。

在社團時代,政治中心一直在布袋港,以之爲大本營,隨着臺北、基隆兩個港口的崛起,大本營遷往了臺北,臺北就成爲了大本營,但大家都清楚,隨着大陸戰場的勝利,孤懸海外的一個小島是擔負不起一個強盛帝國的中心位置的,因此國都必然在陸地之上,而在各方的猜測中,南京是最大的可能,畢竟大陸戰場稍微和緩,李明勳便把南京定爲了臨時首都,行政總院的中下級官員已經前往了南京城,但是李明勳卻宣佈,將帝國的新首都定在松江府(上海),改名爲申京,作爲全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實際上,李明勳早有佈置,在大本營的官員們遷往南京的時候,李明勳便委派元老許長興前往松江府,進行清算和移民,目的就是把松江府所有的土地歸爲國有,以爲軍政所用。

南京與申京的距離並不遠,都位於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同樣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但是南京有一點完全不如申京,那就是交通,在這個世界上,最便利的交通運輸就是水運,而從沿海抵達南京,因爲逆流和諸多險要,順利也需要五六日,不順利那就是半月有餘,更重要的是,噸位超過千噸的大海船很難依靠自己的風帆動力前往南京,遠沒有沿海的申京更爲便捷。

申京的水運條件是得天獨厚的,且不論長江,即便是黃浦江-太湖都可以把最富庶的蘇、鬆、常三府溝通得當,這三個府,在封建帝國時代,在賦稅之上能頂上七八個陝西這樣的省,至於廣西這樣的邊緣省,怎麼也能頂的上三五十個。

除了太湖水系之外,申京還可以通過京杭大運河連通浙江最富庶的沿海平原州府,而向北則可以直達京城,把京津冀魯蘇等省份的內地州府連通起來,而水量最充沛通航能力最好的長江,則可以連通到四川,甚至可以通過靈渠溝通珠江水系,把兩廣也連接起來,僅僅是內河航運,就可以溝通起四千萬左右的人口,包括最富庶的江浙,人口興盛的湖廣和開發完善的中原,而在未來五十年內,這些內河航運網絡溝通的人口會達到兩億的規模。

同時申京還是海運的樞紐點和中心點,傳統的中國海岸線,申京正好處於天津到廣州的中心位置,而從帝國更廣袤的領土範圍來說,申京同樣處於永寧與南華之間的中心點,處於海運中心點和內河航運終止點的申京必然會成爲天然的航運經濟中心,而這個時代,航運經濟中心,就必然是經濟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這是得天獨厚的條件,顯然,對於一個國家政權來說,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設立在經濟核心區的都城更容易獲得賦稅、人力和資源。

申京唯一欠缺的就是基礎設施,因爲前明的禁海政策,松江府本就不如蘇州一帶繁華,而滿清的遷界禁海更是毀滅打擊了這個沿海地帶,港口碼頭、堤壩等設施都是欠缺的,更不要說,作爲一個人口大幾千萬的超級大國的國都,申京還缺乏道路、樓宇等基本的設施,也正因爲如此,李明勳先以南京爲臨時首都,然後用五年到十年的時間,建立一個全新的申京,一個符合帝國地位的國都。

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十六 陝西章三四六 籌碼章三二六 南洋風雲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四六七 未成年人保護法章四 炮製章二十 懲戒國姓章七八 搶先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四五 軍紀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五一 分析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四三一 刺殺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三八三 不虧章一八七 瑞典章二三五 英國的信譽章二一 不見章二二四 時局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一八九 刺殺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一二七 故人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一三零 兄弟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二二零 三皇之戰 態勢章二二四 時局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二零九 錢謙益,這次水不涼了,請!章四一五 北美新經濟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十八 進擊的艦隊章一一零 水雷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四一 同意章一零五 暗棋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四六 戰與和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九四 三刀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三九四 談判章二二九 兩件事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一零一 幕後章八一 意圖章三八五 突襲章一七一 登陸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三九七 禮儀章十 五軍之戰章六 緣由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三八九 判定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一六三 演講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七三 大婚章三十 態勢章六 緣由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九 美洲行省章二七 揍章七一 開拓元勳制度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一四三 瘋狂章二七 陷入劣勢
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十六 陝西章三四六 籌碼章三二六 南洋風雲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四二 希望本非如此章四六七 未成年人保護法章四 炮製章二十 懲戒國姓章七八 搶先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四五 軍紀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五一 分析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四三一 刺殺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三八三 不虧章一八七 瑞典章二三五 英國的信譽章二一 不見章二二四 時局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一八九 刺殺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一二七 故人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一三零 兄弟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二二零 三皇之戰 態勢章二二四 時局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二零九 錢謙益,這次水不涼了,請!章四一五 北美新經濟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十八 進擊的艦隊章一一零 水雷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四一 同意章一零五 暗棋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四九零 你做的,我也做的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四六 戰與和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九四 三刀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三九四 談判章二二九 兩件事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一零一 幕後章八一 意圖章三八五 突襲章一七一 登陸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三九七 禮儀章十 五軍之戰章六 緣由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三八九 判定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一六三 演講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七三 大婚章三十 態勢章六 緣由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九 美洲行省章二七 揍章七一 開拓元勳制度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一四三 瘋狂章二七 陷入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