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八 日本銅錢

長崎,唐人屋敷。

李明勳走在屋敷的石板街上,而他的身後也是攜手而行的何斌夫婦,二人有些緊張,特別是愛子,爲了防止被人看出她是切支丹,愛子穿着明國服飾,手中捧着媽祖相,顯的頗爲做作。

石板屋兩側多是優雅的明國建築,也有不少日式的,畢竟住宅唐人裡許多已經融入了當地,何斌打量着周圍的建築,想要從中挑選一座作爲自己在長崎的家,愛子的眼睛盯在那些日式建築上,卻不敢多說一句話。

李明勳同樣在路上走着,身邊陪同的是潁川大通事,二人也在挑選房子,只不過他們挑選的不是居住的場所,而是騰龍商社駐日本商館,幾個人各有心思,偶爾也會與路上遇到的商人交談幾句。

正在交流着,一行武士走了過來,對着潁川藤左衛門說道:“大通事,奉行大人已經到了,請您與明國來的李掌櫃一起過去。”

李明勳神色嚴正起來,他知道武士口中的奉行就是長崎奉行,是日本德川幕府在長崎的最高行政長官,雖然長崎奉行只是幕府在日本的各地的遠國奉行之一,但是如今日本閉關鎖國,長崎是日本幕府唯一認可的,可以合法同外國貿易的地點,長崎奉行尤爲特殊,與其他遠國奉行不同,長崎奉行以交易之事爲專要,其餘之事如同枝葉,長崎奉行也不只是行政長官,其還擔負着防備外敵入侵、防止基督教捲土重來的警備司令官,也兼任外交、商務角色,職權與總督無異,而長崎奉行多是由幕府中的目付擔任,而目付則是負責監察的官吏,類似於大明的巡察御史,監視長崎附近分佈廣泛的西國外樣大名。

在所有的町奉行之中,長崎奉行地位僅次於江戶町奉行,就連京都奉行都比不上,其行列也相當於十萬石的大名,而能出任長崎奉行的多是旗本武士,對幕府尤爲忠誠。

而如今的長崎奉行名爲拓植正時,已經擔任長崎奉行兩年有餘,李明勳早就聽聞其幹練多謀的名聲。

到了長崎奉行所,雪花再次落在了這片土地上,院子中的櫻花樹硬裝素裹,似比春天綻放更爲美麗,李明勳在這等美景前愣了愣,看了一眼身後的烏穆,這廝正瞪大眼睛,手握住刀柄,着實煞風景。

進了房間,李明勳見到了一個頭戴折烏帽子的青年男人,正在笑吟吟的看着自己,這人器宇不凡,又坐在主位上,李明勳一看便知道他是長崎奉行拓植正時。

“你便是來自明國的商人李明勳,名字卻是大氣的很。”拓植正時見李明勳彎腰走進房間(房門太矮),微笑用漢語說道,倒是字正腔圓,頗有文氣。

李明勳學着潁川藤左衛門的樣子跪坐在了地板上,從懷中烏穆手中接過一個錦盒,恭恭敬敬的擺在了拓植正時的面前,說道:“明勳遠道而來,一點心意,煩請笑納。”

拓植正時絲毫沒有猶豫推脫,接了過來,要知道,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官員最爲腐化的時代,而作爲長崎奉行,收取來自外國豪商、外樣大名的禮品也是一種合理收入,拓植正時倒也不例外。

打開那錦盒,拓植正時臉色微變,他以爲那裡面會是一張禮單,上面寫着金銀數目,生絲、瓷器等緊俏貨物的數量,卻不曾想是一本書,而這書卻是讓拓植正時的手顫抖起來,因爲這是一本宋版的《白樂天詩集》。

要知道,日本的主要體制和文化學習自唐朝,而白居易是日本文化階層最喜歡的詩人,這個時代,文化被上層武士、大名掌握壟斷,口口相傳,許多要義文字,除了嫡傳後裔,都是不外傳的,如今日本國內承平已久,武士憑藉學問出仕幕府,獲得高官厚祿領地封賞的事情絡繹不絕,而白居易的詩詞,在日本屬於上流社會社交必備的知識,無論天皇將軍還是下級武士,都是仰慕,拓植正時得這詩集,便可以獲得更多與上官交流的機會,即便只是當做禮物送給江戶的高官,也是極爲貴重的。

“先生把這詩集贈予在下.......真是感激不盡呀。”拓植正時有些激動的說道,他隨手一揮,侍女已經送上清酒和下酒的梅子,完全把李明勳當成親近的客人招待了。

李明勳微微笑道:“奉行大人言重了,在下只是粗通文墨,這詩集落在您手中,纔是物歸原主呀。”

嘴上這般說,李明勳內心中確實極爲得意,不由的對何斌高看了一眼,若不是有這個日本通,李明勳怎麼知道一本價值不過二百兩的詩集就可以獲得長崎奉行的歡心呢,在原本的計劃中,他準備了價值三千兩的禮物呢。

“李先生不用如此謙遜,本官雖然喜好文墨詩詞,卻是武家出身,喜歡直來直去,你船上的那些生絲明日本官便是爲你處置了,不用等年寄回來了。”拓植正時得了喜愛的詩集,爽快的說道。

李明勳聞言大喜,心道這心思沒有白費。原來,德川幕府很早就注意到日本進口生絲導致大量的白銀外流,爲了管控金銀貴金屬外流,同時把生絲貿易的利潤控制在幕府手中,日本實行絲割符制度,這個制度就是以幕府任命的絲割符年寄收購外來的生絲,再次期間,日本的其他商人不得進入長崎,在年寄挑選好將軍絲、公方絲之後,才允許擁有絲割符的商人從年寄手中購買,如此以來,生絲的利潤從百分之二百降低到了百分六七十,而去年李明勳是通過賄賂目利(負責鑑定生絲品質,可以影響定價)賺取了高額利潤。

然而,今年李明勳來的太晚,年寄一般在春天定價,發售生絲,到秋天結束,而如今已經是冬季,日本各地的商人已經返回了家鄉,若無年寄定價發售,長崎的商人也不敢購買,如今有了長崎奉行背書,李明勳船上的四百擔生絲也就不怕砸在手裡了。

而除了生絲,日本對其他貨物的管控並不嚴格,而李明勳船隊中沒有載貨量大的商船,船上的瓷器、茶葉倒也不難處置,但是李明勳此次前來,還希望得到重要的戰略資源——銅。

但是當李明勳提出這批生絲用銅來交易的時候,拓植正時的臉色卻是變了,即便是李明勳降低了自己的利潤,拓植正時也是沒有鬆口的意思。

“並非本官不願意襄助於你,而是此乃幕府之法令。”拓植正時從懷中掏出一物放在李明勳的面前,李明勳低頭一看,正是一枚方孔錢,上面用繁體字寫着——寬永通寶四個字。

李明勳自然認得這物,是日本的銅錢,這幾日在日本,他也用了不少,購買了一些日本特產。拓植正時說道:“如今國內正在鑄造新錢,銅料自用都是不足,如何能外售,幕府早有決議,須得寬永通寶流通起來,纔可放開銅料出口。”

李明勳看向一旁的潁川藤左衛門,這位潁川大通事微微點頭,補充說道:“如今荷蘭人也是幾番請求,江戶都是不鬆口,真是自食惡果。”

這事兒李明勳倒是聽說過,在幾十年前,日本出產的銅還不是什麼緊俏資源,比銅料更緊俏的是日本的銅錢,但是荷蘭人等歐洲商人大量購買銅鑄炮,拉高了銅價,這還不算完,因爲三十年戰爭,荷蘭在歐洲銅料的主要獲得地瑞典出產量減少,歐洲銅價上升,荷蘭人大量購入銅料運到歐洲,這才造成日本禁止銅料出口,不僅是銅,如今日本只允許商人以日本貨幣慶長銀、寬永通寶購買外國貨物,不得像以前一樣,大量以金塊、銀錠、銅條交易。

見李明勳依舊堅持,潁川藤左衛門輕輕拍拍他的手,微微點頭,一則讓他勿要熱鬧拓植正時,二則告訴李明勳,他代表的島津藩可以幫着解決這類問題。

幾個人坐在那裡聊了一會,所聊不過是詩詞歌賦,還有就是國外趣事,待到了夜晚,拓植正時邀請李明勳前往長崎一座有名的酒樓,李明勳欣然應允,走出房門的時候,發現何斌躬身站在那裡,極爲恭敬,還把鞋子放在了李明勳的面前,一副僕從的模樣。

“何兄,何故如此?”李明勳詫異問道。

何斌道:“如今我已經在大掌櫃麾下效力,一言一行不可墮了社團威嚴,更不可連倭人都不如。”

李明勳扭頭看去,潁川藤左衛門和拓植正時的僕人都是跪在那裡,手臂凍的青紫也是一聲不吭,他無奈的搖搖頭,說:“何兄,你既入我麾下,我必當以要職相許,如何能以僕從視之,日後萬萬不可了。”

坐上轎籠,李明勳追隨拓植正時而去,耳邊卻是響起何斌的聲音:“大掌櫃,方纔你們說的銅料之事,我倒是有些法子。”

李明勳掀開布簾,見跟在轎籠旁的何斌凍的嘴脣發青,他把自己的披風遞過去,說:“何兄說說。”

何斌說道:“大掌櫃,銅非尋常金屬,既是不可或缺之資源,又可作爲流通之錢幣,大明、日本、朝鮮以及南洋諸國,無一不是以銅爲錢,然而,銅幣爲錢,銅料卻不是,鑄幣也是學問呀。”

李明勳略略點頭,鑄幣看起來技術含量不高,實際上是一個耗費巨大,繁雜的大事,別說東南亞那些大大小小的蘇丹國,就算是許多大國都沒有鑄幣的能力,便如日本,在東方也是僅次於大明的大國,長期也是以永樂錢爲流通貨幣,其他國家更不用說了,南洋小國,多是以大明、日本銅幣爲錢。

“大掌櫃,日本產銅不假,南洋也有不少地點產銅,比如越南、暹羅,都有銅礦,產出量也是不少,如今歐洲銅價降低,荷蘭人也少運銅回歐洲,南洋的銅料沒了最大的市場,正是買入的好時機。”何斌繼續說道,說的倒是事實,如今社團庫存的銅料,都是從東南亞收購而來的。

“如今社團尚未大規模介入南洋的貿易,前往北大年等地的商路沒有完全拓展,銅料都是從返航的廣東、福建商人那裡購得,價格甚高,便是直接從原產地購買,價格也是不菲,不如日本銅價。”李明勳說道。

何斌壓低聲音說道:“所以,社團不是買不到銅,而是買不到低價銅,而我的法子就是以銅買銅。”

李明勳愣在那裡,問:“細細說說,什麼叫以銅買銅。”

“用日本銅錢買南洋銅料!”何斌頗爲自豪的說道,繼而解釋起來:“大掌櫃可能不知道,以前日本的貨比很混亂,大明的永樂錢、嘉靖錢,朝鮮銅錢乃至各地大名私自鑄的錢都可以流通,而日本如今鑄造寬永通寶,已經把其他錢變成了廢幣,然而,那些廢幣在南洋還是流通的貨幣,而且頗受歡迎,大掌櫃若是提出以廢幣交易,長崎奉行自然樂意,便是熔廢幣鑄炮,也是划算的,若是拿這些廢幣去購買南洋銅料,則還能再多得幾成........。”

到了酒樓,李明勳就按照何斌所說向拓植正時提出用廢幣交易,沒想到拓植正時欣然答應,對於拓植正時及長崎的商人來說,這也是一種賺錢的買賣,日本目前擁有大量的廢幣存量,這些廢幣雖名爲錢幣,因爲被禁止流通,已經成爲了貨物,對日本人來說,放在家裡也無用,不如換成寬永通寶,商人們可以用一文新錢三文廢幣,而這些廢幣則可以購買李明勳手中的生絲、瓷器、茶葉這些緊俏貨物,一來一回,就是賺幾倍的利潤。

“我曾經對閉關鎖國深惡痛絕,現在看來這種評價是片面的,至少我獲得了這種政策的利潤,從未想過錢幣可以論斤兩購入.......。”這件事情之後,李明勳在自己的日記中如此寫道。

衆人歡宴到凌晨,李明勳沒有選擇乘坐轎籠回去,而是與何斌一道縱馬而行,何斌就那麼順從的跟着,心中不無得意,卻忽然發現李明勳的馬停了下來,何斌問道:“大掌櫃,有什麼事情嗎?”

李明勳哈哈一笑,問:“何兄,你不是一直爲房子惆悵嗎,今天我倒是爲你尋了一處居所,你與夫人必當滿意!”

何斌以爲李明勳喝醉了,但想到自己出了這麼好的主意,李明勳如此豪富,賞賜自己一棟房子似乎也不算什麼,便是問道:“大掌櫃說的是那座?”

李明勳指了指遠處晨霧中若隱若現的三層小樓,說道:“便是那座!”

何斌看了一眼,忽然全身冒出了冷汗,直接躍下馬來,躬身一禮,想要說話,卻是說不出來,臉上已然熱淚盈眶!

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四三六 換了人間章一四八 分化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六六 馬寶的小心思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十七 事態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二三 濟州島章四一一 麥克司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一四九 方法章四 炮製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六七 滅清限明章三九四 談判章二六八 必戰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三一 定性章三四六 籌碼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八一 糧食海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四四九 共同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四四 抗爭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一五三 私心章十 五軍之戰章四三 騎兵章二 原因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二二四 時局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四七 意見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四四四 欲擒故縱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三十 態勢章十二 總督楚尼斯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九六 馬來章四 進攻澳門章六四 李倧章四零 ‘煤山大捷’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一九七 出兵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三六零 死亡章五五 繼續培養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五一 火攻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一六一 宣傳章三八三 不虧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四八 西南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五 聚兵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一零二 定策章三七八 嫌棄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四六 命運捉弄章三二八 天皇章九六 運河工程起波瀾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六五 新的挑戰章四三 香港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
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四三六 換了人間章一四八 分化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六六 馬寶的小心思章二六一 戰爭結束了一半章五八 澳洲開拓計劃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十七 事態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二三 濟州島章四一一 麥克司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一四九 方法章四 炮製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六七 滅清限明章三九四 談判章二六八 必戰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三一 定性章三四六 籌碼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八一 糧食海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四四九 共同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章三五 施壓之策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四四 抗爭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一五三 私心章十 五軍之戰章四三 騎兵章二 原因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二二四 時局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四七 意見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四四四 欲擒故縱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三十 態勢章十二 總督楚尼斯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九六 馬來章四 進攻澳門章六四 李倧章四零 ‘煤山大捷’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一九七 出兵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三六零 死亡章五五 繼續培養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五一 火攻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一六一 宣傳章三八三 不虧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一一四 逼上梁山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四八 西南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五 聚兵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一零二 定策章三七八 嫌棄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四六 命運捉弄章三二八 天皇章九六 運河工程起波瀾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六五 新的挑戰章四三 香港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